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狐相 ...
-
宁安七年冬,宁安帝薨,将军何肆举兵叛乱,围陵殷,丞相赵忠身陷囹圄,不屈而死。
宁安八年春,长宁公主平乱,诛何氏一族两百七十二口。丞相赵忠,宁死不屈,追封忠国公。
宁安九年春,长宁公主称帝,入主陵殷宫,年号明华,御史大夫赵方颐,平乱有功,官拜丞相。
玄泰殿
“爱卿,有什么事就说吧!”明华抬起头,同时把手中的奏折放在一旁。
方颐正凝神看着她,不想忽的与明华的目光对上了,嘴上便应了一句:“是,陛下。”接着,目光就往下移了寸许。
“臣前几日卧病碧水阁,未能上朝,今早听闻陛下要诛杀大贪官刘易,累计亲友共二百七十九人。”
明华道:“那刘易私揽修筑河堰的银两,导致工程延误,民怨沸腾,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刘易罪当问斩,只是其它受牵连者也甚众,望陛下三思。”方颐直言道。
明华把目光在方颐脸上停留了几秒,才慢慢地说了一句:“敢情是刑部的李大人托丞相来说情了?”
方颐抬起头来:“‘杀戮过多,有损王气’这句话,陛下想必有所听闻吧。”他正视这眼前的皇帝,算计着她的下一句话。
明华凤眉微微上扬,从容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方颐走了过来,方颐一惊,忙往后退了一小步,一步之遥外,她站住了脚步,犀利的目光直对着他凝碧的双瞳,朱唇轻启:“若杀一能儆百,你……杀不杀?若杀一能救万,你……能不杀?”
那双黑瞳中透出的是一股居高临下的霸气,宣告着那份尊贵与生俱来,不可抗拒,方颐顿时被她那股倨傲的气势所摄住,一时竟语塞了。
“朕心意已决,爱卿就不必多言了。”明华的口气十分坚决,转身欲离开,“丞相大人为民着想的一片苦心朕也是看在眼里的。”临了,她又转身微微一笑,补了一句,而这微笑竟明媚如春花,一扫刚才的那份倨傲。
她杀多少人,与他何干,只不过这世间又多几个孤魂野鬼碍眼罢了。想到这里,他便不再开口了。
“禀报皇上,户部尚书王大人和礼部的张大人求见。”曹公公的声音从殿外飘来。明华道一声“宣”,便坐回了原位,看着大门,方颐正要退下,只听见他说道:“爱卿,请暂且留在殿上。”
王、张二人进了殿后便禀明了来意。王大人是为了第二期水利款项而来,因前任督官刘易之故,已三月未向河工派发银饷,导致民怨沸腾,眼看就要停工;张大人则是为了五年一度的宫灯大会的开支而来。
明华听后,微微皱了皱眉:“爱卿之意是……”
“陛下,请停办宫灯大会,将开支移用作派发粮饷,以解燃眉之急。”王大人连忙插上来道。
语音未落,张大人便插上话来:“万万不可,宫灯大会乃本国的传统,是祈求国泰民安的庆典啊,意义非同小可。”
明华静默了一会,便转向方颐:“爱卿有何高见”
方颐方才听了两位大人说起此事,再想起前些日子刑部尚书李大人曾提及的镇压河工导致人手不足一事,心中便有了打算,听明华一问,立刻答道:“依臣之见,兴修水利,关乎国计民生,自然不能怠慢;宫灯大会,关乎皇族威望,亦不可废止,反而要扩大规模。”
张大人顿时面露喜色。
“多年兵火,国库空虚啊!”王大人更快地插了上来。
“王大人,且听方颐把话说完。”方颐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宫灯大会,我们可以让民间的商号参与承办。先帝一向推行‘重本抑末’之策,为了提高自身地位,各商行对出钱承办灯会一事必定趋之若鹜,工艺复杂的大型宫灯仍由朝廷制作,其余由民间商号承办,可节省过半开支;把宫灯大会由三日该作七日,扩大规模,同时实行开市政策,允许各国各地商户在京都互通有无,朝廷可向他们收取赋税。节省下来的开支加上收取的赋税,用来支付水利工程的部分费用,余下部分可再推迟一月,便到了秋收时节再清算,可使工程继续进行;原先刑部用来镇压河工的人手,可全数调入京城,连同京城护卫捕快一起,维持宫灯大会的秩序,以保周全。陛下认为此法可行吗?”
明华笑道:“此计既缓了王、张二位大人的急,又解了刑部李大人之忧,可谓一石三鸟,又有何不可?二位爱卿,意下如何?”
王、张二人连声称赞,退了下去。
明华看了看方颐,又看了看渐暗的天色,对方颐道:“天色已晚,看来我们要彻夜长谈了。”
旁边的曹公公听罢,拉开嗓门便喊:“掌长明灯!”
天色已全黑,玄泰殿灯火通明,明华低着头看着案上展开的文卷,方颐利在她身边,慢慢述说着,时不时俯下身去,在文卷上指点着,明华斜着眼,不经意间瞥见几缕柔顺的金丝划入他的领口,贴着瘦削的锁骨,阴影之下,灯光昏惑不明。
“明宁公主觐见!”曹公公话音未落,只听见银铃般的声音响起:“我来看明姐姐,还用通报吗?”
明华抬起头来,看着店门口方向笑道:“宁儿那丫头,没规没矩的。”
明宁一袭粉裙,蝴蝶般飞了进来,二八年华的少女,眼波游动,顾盼之间,蔚为动人。一个小宫女跟在她身后,捧着一个青花瓷盅。明宁笑吟吟的看着这君臣二人,便亲自捧了瓷盅放到案上。
“宁儿见玄泰殿掌起了长明灯,借给姐姐熬了汤带来了,不想方颐哥哥竟也在,早知如此,宁儿就该把经书也带来了,省得姐姐说宁儿贪玩。”
明华瞥了她一眼:“宁儿,听说你有戏弄了陈太师,可有此事?”
“那迂腐不化的老儿,我让他给我解经,明明讲的是男女之私,他却硬是屈解为礼法伦常之说,这不是在愚弄宁儿吗?宁儿是以牙还牙。”
方颐微微一笑,反问道:“公主既然已经懂了,又何须大费周章去请人解经?”
“明姐姐,方颐哥哥又在欺负宁儿了!”宁儿贴个更紧了,娇娇地道。
明华瞪了她一眼:“好了,不学无术,撒娇最在行了!”
“才不是!若是有人在解经时能像方颐哥哥一般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宁儿也愿像明姐姐一样掌一夜长明灯呢!”宁儿眼珠一转,脱口而出。
明华用手指在她额上戳了一下,故意拉下脸来:“说话没遮没拦的,也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宁儿便不再说话了,又闹了一阵,她才离开了玄泰殿,临了,回过头来说了一句话:“今年的宫灯大会改在凌殷城里办,该很热闹吧!”接着人便飘走了。
明华无奈的摇了摇头:“宁儿这丫头……”
狐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