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大雨冲刷时,有人给了他一把伞。
那人问他叫什么,他踌躇犹豫,用脚撵着地面。
在十几年后冰冷的审讯室里,给出了他的回答:
“我叫康时竹。”
他没有勇气,向那把伞说一句“康年”。
康年满身污秽。
康时竹满身明月。
&
十六岁的康年爱上了文字。一横一竖之间都是故事。
在一个小小的网站,他用他的笔名“康时竹”,写了一篇又一篇的人间温暖。
他写:
“风是野草的脚,根茎是它的心脏。纵使都市繁华,海蓝天阔,却永远坚定于草原潮湿的泥土和野马踏遍每一寸土地的热烈与奔放。”
有人问他为何叫康时竹。
他说: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躁夕阳。
这是朱淑真写的《初夏》。
这也是康年穷尽一生所追求的初夏:热烈,坚定,温暖。
有人在他的文章底下评论说:
“康时竹先生的文字永远让人充满活下去的希望。”
而屏幕前一条条翻看着评论的康时竹拿起刀,对着手腕,缓缓地按下去。
门外王黎的叫嚷重复又重复,窗户上还有邻居小孩往上糊的泥巴。
他看向墙角那把别人赠予的伞,缓缓地放下刀,拿下挂在墙上的吉他,轻轻地拨弦。
康年的世界没有光。但他是康时竹,他有一把吉他,足够他在这个大千世界游离闯荡。
十几岁的康年被母亲打骂,被邻里嫌恶,没有朋友没有关爱。
十几岁的康年也变成了温暖坚定的康时竹,他有吉他,他有希望。
&
在康年第三次用吉他弹奏《南下》的时候,王黎冲进他的房间,猛地摔碎了他的吉他。
因为,曾经有一个男人,给少女时的王黎反反复复地演唱这首歌。
最后,他在王黎怀胎十月的时候,带着他自己的吉他和全部身家离开,只留下一张纸条:
对不起,我还是喜欢自由的日子。
——康经年
因为一把吉他相爱。
因为一把吉他别离。
有人问王黎,你的孩子为什么还姓康?她说康年好听,王年不好听。
到底是因为好听,还是床底下那张褶皱了带着康经年字迹的纸条?
为什么一定是年?
经年经年,王黎爱经年。但她不想再经历孤身一人的那些年。所以,有了康年。
那首《南下》,在多年后的第一次听,是怀念。
第二次,是想念。
第三次,是悲苦。
“塞北山巅飞雪纯白的她,会不会眷恋江南的花。”
王黎无数次地想过,她不要花,她要一个人岁岁年年的长相厮守。
&
自从康年的吉他被摔毁后,他对一切都变得无感。
长大后的康年学习了心理。
因为讨厌枯燥的按部就班地工作,他开了一家私人心理诊所。
他接过各色各样的心理疾病患者。
他用手环的颜色给患者分类。按照病情的状况由高到低分别是:橙色,红色,紫色,白色。
大部分人领取了橙色的手环。
沈桥是第一个紫色手环的获得者。
而唯一一个白色的手环,套在了康年自己手上。
有一天,一个叫沈震戚的男人找到了他,许诺他重额的工资和绝对自由的工作时间,他锁死了诊所的大门,在戒同所工作。
康年一辈子里杀了三个人。
康年一辈子里也只做了四件好事。
他的怀表可以牵引人的意识。在沈震戚第一次面试他的时候,他就知道了,沈震戚有个女儿成了同性恋,她的女儿叫沈桥,她喜欢的姑娘叫江药,一个如太阳般热烈的女孩。
她们都是即将进入戒同所的“犯人”。
戒同所的“出院考试”很简单,能从康年的怀表下说出他们不喜欢同性,同性恋恶心,就算考试通过。
沈震戚从未怀疑过康年的技术。但他未必太相信康年的冷血。
康年这辈子做的第一件好事,是造就了康时竹。
第二件好事是在“出院考试”中放了水,让一批批坚定的勇士走出了枷锁。
康年向往他们的热烈,坚定和温暖。
在戒同所工作的第三年,沈桥和江药被送进了所里。
他摸了摸手上的白色手环,看着江药的脸:
好像从未有人如此阳光。
那个叫江药的姑娘中了催眠也会目光坚定地说“爱!”;被困在黑屋里也坚定不移地不肯服输;她好像每天都在笑,对着她喜欢的姑娘。
卑微敏感从某种意义上称之为懦弱的康年发现,这是他理想的样子。
于是他渐渐地松弛。午间巡视地时候听见敲击声也装作不知道;黑屋里暗搓搓地往里面塞了一个面包;良心大发了偷偷地向警局进行了匿名举报……
沈震戚被抓了。
戒同所倒闭了。
康年举报了过后逃跑了。
他抑制不住疯狂生长的野蛮念头。
他是真的变态。
他再次摸了摸自己的白色手环,脑子里闪过清晰的念头:
他见到了太阳。
他不想去追它,成为它。
他想要试探、逼迫,不要命地探索太阳的光芒到底有多大。
于是,他一次次地拿乌云遮盖住太阳,看看到底有多厚,太阳的光亮才照射不出来。
他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