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周勉靠近灯光专注地看信,周宁则在一旁看着他,目光温柔。十二年过去了,玉哥儿也长成了一个青年,长得好,性格好,心地好,学问好,父亲母亲也能放心了,周宁骄傲地想。在他心中,周勉自是样样都好,这可是他费尽心机保护周全的弟弟。
      周宁其实是周青山夫妇的养子,说来也是凄惨,他被人收养过两次。他自出生就被遗弃在河边,养母好心收养他,虽然养父爱醉酒打人,养母却待他极好。谁知六岁时,养母意外去世,养父从此更为嫌弃他,每醉酒便追着他打,村里闲人也骂他小扫把星。他终于受不了,离家出走,遇见路过的周青山夫妇,见他满身伤痕,身世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将他带回青要山。那时他不愿被收养,只愿意叫他们老爷和夫人,他们却对他视如己出,教他读书识字,王妈妈和茉莉也视他如亲人,给他裁衣做饭,老管家爱叫他小郎君,教他管账算账。他的心一点点被捂热,满身的刺收了回去。那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他像个幸福的孩子那样活着,笑着,慢慢长大,有了个奶乎乎的弟弟,小尾巴一样天天跟在他和茉莉身后。
      他和茉莉长大了,夫人说要给他们办喜事,又说要先给他办个收养的仪式,这样以后就正式是一家人了。他开心得晕晕乎乎,心底又隐隐有些惶恐,怕自己配不上这幸运。那天的欢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却在不久后成为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他明明刚刚有了父亲、母亲和弟弟,马上就会有心爱的妻子,怎会发生这种惨剧呢?
      此后很多年,他每一次想起那晚厅中那场景,父亲横死,茉莉被刺,满地血污,火光中的母亲,都会觉得眼前似蒙了一层红雾,心脏灼痛得要烧起来。多少个夜晚,他辗转难眠,仇恨啃噬着他的内心,那痛苦无从排解,一遍一遍重复,他无法逃避。有时候他会怀疑自己是否真是扫把星,何以对他好的人都会遭到不测。因此他心底有一种奇怪的执念,似乎离周勉远一点,就能让周勉更安全点。他要保护周勉,在他心里,他可以死,周勉却不能伤,他必须好好地活下去。而他自己的人生早已结束在这场屠杀中,他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凶手,给死去的人交待,给活着的人交待。他必须报仇,因为那是他的亲人,也是他的恩人。
      周宁初到安城时,在武馆寻了个打杂的伙计,因受管事的赏识,很快就帮着管事打点起了武馆的事务。又因他善于结交,寻了几个武师学拳,早晚苦练,几年后倒也有了副不错的身手,帮着做过几次护送商户的事儿。他为人讲究信义,又长袖善舞,处理起事情来无不周到妥帖,很快就有了名声。金宁城的大商户有意招揽他做事,他便辞了武馆事务,去金宁城帮衬了人家一些年,学得了行商的种种门道和关窍,就自己做起了生意,安城和金宁城两头跑,竟也做得有声有色,挣下了一份不小的家业,令安城的人好不眼热,都道这是个大能人。
      谁又知道这个大能人,夜夜枕着刀戈入眠,十多年来穷思竭虑,千方百计都只是为了查一个线索呢。他在武馆呆了几年都没有打听到有用的信息,没人听说有一帮穷凶极恶的武林大盗流窜各地作案。江湖中人有世代血仇,有帮派火拼,有夺宝仇杀,却都有名有姓有缘由。于是他推测,如果江湖中人根本没听说过什么名画,那么这伙贼人便只可能是一伙受人指使的亡命之徒。
      周宁其实一早就有了个猜测,父母虽仁善,也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不会轻易让人知道家中藏了招人眼的名画,指使的人可能是个熟人甚至是父亲的友人,不然何以知道这情况。周宁决定从这幅画入手,他暗中找了人辗转打听这幅画,着意结识各个画坊主人,后又通过中人买下了阳郡的一家画坊,派人去各地收画,趁机在前两年让小庄跟着去苍梧青要山,悄悄打听相关事宜。小庄果然不负所托,带来了消息:多年前,当地有个黑心地痞,酒后曾经跟人炫耀,他见过这幅画真迹,还说为这画死过人,当天酒桌上的人都听到了,不过这地痞没多久醉酒跌水里淹死了。
      之后,这幅画的去向也有了消息,打听的人想了很多法子,辗转多时,终于探听到这幅画在沈国公府上,说确定消息是真的。
      周宁心里有了主意,旧年年底去了阳郡,过年也没回安城,除了生意,主要是为与阳郡的士人学子结交,打听些官场的陈年旧事,果然很快就有了眉目,他又花了些时间确认线索,终于能确定幕后主使的凶手。这封信就是最近传回来的消息,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人,只是这个人现在很棘手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