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挚友10 ...

  •   重逢第一日之后,阮清郁与虺文忠默契地没有再提及虎敬晖,直到出了正月。

      “我该走了。”虺文忠能够悠闲地在山中呆上一个月已经是忙里偷闲,自然不能再多停留了。

      这是阮清郁一早就料到的结果,他只是问:“我们会有朝一日站在对立面吗?”

      虺文忠露出复杂的神色:“也许。”

      “我们做个约定吧。”阮清郁笑着对虺文忠伸出手,“如果有一日我们两个不得不刀锋相向,那么不是我杀死你,就是你杀死我。我不想死在别人手里,你也只能由我杀死。”

      虺文忠握住他的手:“一言为定。”

      一月之后,天气回春,阮清郁便也离开了深山,重新踏足江湖。

      三年来,阮清郁踏足大周境内大小州县,四处游历、行侠仗义,一柄幽兰剑比他的脸还出名。

      江湖上曾有逸闻,一青衣剑客斩杀为祸乡里的盗匪,负隅顽抗之人见到他长剑出鞘,认出幽兰宝剑,大惊失色:“你是阮清郁!”随后跪地求饶。阮清郁放了他一命,这盗匪改邪归正,帮扶乡里。

      阮清郁不为名声所累,每到一处仍是先遍尝当地美食,让他名满江湖的那些路见不平之事,也确实只是他顺路顺手而为。

      这一年秋天,阮清郁走到了河北。幽州之后,阮清郁鲜少涉足北地,正好走到了这里,他便决定多呆些时候,好好品一品北地美食,顺便在此地度过这个冬天,感受一番河北的新年。

      过了新年,阮清郁便闲不住了,他改不了喜欢乱转的脾气,饶是冬季寒凉,他还是从城里买了腌制的菜肉,背着行囊出城进山。

      北地到了冬季气候寒冷,山中尤甚,因此山里的人少,除了常年进山的猎户,很少见什么游人。这里空气湿度高,山中湿润,又有薄雾环绕,称得上一方美景。

      不过他也没想到,一时兴起进个山,还让他在官道上捡了个人。

      那人一身士兵军服,身上带了重伤,由官道只身策马,应当是传送军报的令兵。他的身后有十余名紫衣人追着,那些人行动正气、训练有素,阮清郁一看便知道是杀手,便干脆出手替那令兵解决了杀手。

      令兵伤重无法支撑,从马上甩了下来,阮清郁扶起他,封住他周身几处大穴。

      “多、多谢侠士相救。”那令兵的声音颤颤巍巍,“在下还有一不情之请,能否麻烦您送我去崇州城外右威卫军营?”

      阮清郁没多问,给这令兵包扎了伤口后便扶他上马,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军营,二人同骑一马,另一匹马做替换使用,昼夜兼程,在第二天清晨便赶到了右威卫。

      军营之中,外人无法擅入,阮清郁在门口被拦了下来。

      “我是来送人的。”

      那令兵赶忙上前:“紧急军情,带我去见大将军。”

      军营守卫认得他,盘查无误后便带他进去,那令兵不忘对阮清郁说:“侠士稍等。”

      阮清郁点了点头,虽然不知那令兵让他等在这里做什么,但他不缺时间,呆一会儿也无妨。

      没过多久,营内便有士兵传令:“请这位侠士随我来。”

      阮清郁将马交给一旁的士兵,便随他进去了。

      一进主帅营帐,阮清郁就看到了熟人:“王将军,没想到是你在崇州。”

      右威卫将军王孝杰也没想到救下令兵的侠士是熟人,感慨一声:“清郁,没想到是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阮清郁说:“我在山中闲逛,正好看到一队紫衣人追杀这名士兵,就顺手救下来了,从规模上看,他们应该是一队训练有素的杀手。”

      “我说为什么我派出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送出去的塘报也没有回复。”王孝杰当即重新书写了一封塘报,将崇州发生的一切尽数交代清楚,下令道,“王铁汉,你亲自护送塘报进京,一定要快。”

      阮清郁打量了一眼王铁汉,直言道:“王将军,若是那伙杀手志在截取塘报,恐怕您的副将也敌不过他们。江湖手段,不比军中。”

      王孝杰明白轻重,只是军中塘报途径驿站都是绝密,不能让阮清郁知道,但若是王铁汉无法将塘报送到京城,他这十万右威卫大军便危在旦夕。

      左右为难之际,阮清郁想了个办法:“不如您修书一封,以印信加密,由我送到长安。当年幽州一案,我在朝中有故识,定能够将军中情况上达天听。”

      “你要将书信交与何人?”

      “狄仁杰。”

      王孝杰思考片刻,虽然军中情报绝密,但眼下别无他法,只能选择相信阮清郁。他知道,阮清郁是光明磊落之人,否则不会提出让他以印信加密书信,这样可以确保狄仁杰在收到书信时能够看出信件是否被人拆封过。

      狄仁杰的为人王孝杰信得过。如此一来,有了阮清郁这一封书信作保,崇州的情况无论如何也能传回朝内了。

      阮清郁与王铁汉分头出发。军中马匹他无法借用,便先入了崇州城,在崇州买了两匹马,如此一来,换马不换人,即便是从商队买的马匹不比军马,阮清郁也有把握,他的书信比走驿站传送的塘报慢不了多少。

      一出崇州城,阮清郁就遇到了截杀。为首的是个白衣女子,她带了数十名紫衣人。白衣女子的武功不错,那些紫衣人便有些不够看的了,阮清郁赶时间,不欲与他们纠缠,便只杀出一条血路,甩下他们的追杀。

      此时阮清郁才觉得有些不对劲。若是王铁汉遇到这场面,很是正常,因为他身着令兵的服装,又走的时候军中专用的路线。可阮清郁不是,即便有人看到他进出右威卫大营,也无法得知他身上还带有情报。

      只有一种可能,王孝杰帐中将士有内鬼。

      阮清郁分身乏术,即便推断出王孝杰身边有奸细,也无法再回去报信,只能先将情报送到京城,到时候再做打算。

      崇州的情报看起来十分关键,阮清郁去京城的一路上遭遇了大大小小十余次截杀,虽然对方无法对他造成什么伤害,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阮清郁赶路的速度。

      阮清郁赶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是元宵节当日了,他来不及修整,立刻去了狄府。

      听闻阮清郁匆匆而来,私有急事,李元芳便里刻出来迎接。

      “狄大人呢?”

      “陛下设宴,大人已经进宫去了。”

      “我问你,京城有没有收到崇州的塘报?”

      李元芳说:“前两日大人还说过,陛下收到贺兰驿转送的塘报,赵文翙大军已经成功借道突厥,绕道东硖石谷,只待与王孝杰正面大军合围契丹。陛下今日设宴便是为了提前庆祝捷报。”

      阮清郁却摇了摇头:“那份塘报可能有问题。”

      “什么?”李元芳急忙说道,“大人也说起过对塘报的怀疑,可经由贺兰驿转送的塘报,怎么可能会出问题?”

      “我这次急忙赶来,是王孝杰将军托我送一封书信。与我同时出发的还有他的副将,只是如今看来,那位副将身上的塘报没能送到京中。”

      “竟有这种事!”李元芳带阮清郁到偏堂休息,“你等一等,大人估计午后便会回来。”

      狄仁杰回来的却有些晚,已经不是正常宴会散后的时间了,且他面带忧虑之色。李元芳听仆役说狄仁杰回来了,立刻让人通知了阮清郁,同时去门口迎接他:“大人,清郁来了,他带了王孝杰将军的书信,与前两日我们提到的塘报有关。”

      狄仁杰猛地看向他:“带我去见他。”

      阮清郁一脸倦色,他这些日子昼夜兼程,只在方才小睡了片刻,眼下被人叫醒还精神不济。见到狄仁杰来了,勉强打起精神,从怀中掏出书信交给狄仁杰:“除夕之后,我在崇州的山中偶然救下一名王孝杰军中的令兵,他在传递塘报进京的过程中被一伙紫衣人追杀。

      我送他回到右威卫大营后才知道,王孝杰已经向京城发出了许多塘报,只是杳无音信,想来是都被半路劫杀了。因此,王将军派出了他的副将。

      在幽州案之前,我因护送百姓由突厥返回大周一事,与王将军有几分交情,因此为了保险起见,他又将崇州的所有情况修书一封交给了我,上面加盖了军中印信,因此看到书信便会知道我是否有在途中偷看军情。

      我与那名副将同时出发,他以六百里加急,理应比我先到京城,但刚才我问了元芳,朝廷并没有收到那名副将传递的塘报,看来他也遭遇了不测。

      另外,我还有一个发现,王孝杰身边应当有内奸。因为按照常理,只有身着驿兵服装的副将会遭到截杀,而我走的时候官道,除了我面见王将军时的帐中之人,再没有人知道我身上还有一封有关军情的书信。但事实是,我一路而来,遭遇了十几次截杀。从对方的身手来判断,应当是训练有素的杀手,军中驿兵被杀便在情理之中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挚友10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