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云卷 ...


  •   “思安殿,北辰门。”

      次日一大清早,宣和殿院内宫女集结,排行伫立。

      宫娟事务,皆需每日晨起由各殿掌事宫娥巡查后,上报主事,再请主事将今日所务命从旁之人写作纸张,按宫殿排叫派发。

      尚清司谏内含三师府此三宫为主,又有允卷司下隶尚文部各殿,故而宫女也有百十来人。人头乌乌央央的扎在大院子里,只等各自领了活计。

      施瑾予所在的从尚斋隶属尚文部,是一处无人管要的旧殿。只院大,但是殿却小,如此偏安一隅,整个殿内也就她一位宫娟以及看门的小太监陈石。因殿小,是以并无宫娥管辖,平日里清闲做活,也是差不多。偶尔能得半日空,也鲜有被发觉。况且宫中老人也尚少远来这偏角之所,因无人寻查至此,故而这甚大的院子,每日只有重复一倒的安排。如此一处,无甚前程,养老也算无妨。

      院子里静悄悄的,连鸟儿的啼鸣之声都未曾得闻。施瑾予蹲在地上,百无聊赖地用铁扫插着小堆沉落的树叶。她的身边放着一只小板凳,凳上搁着的正是那昨日拾来的纸鸢。

      不远处的陈石走了过来,眼见纸鸢,像是瞧着了什么稀罕玩意,遂捡起来看了又看,笑道:“哎,施姐姐,你手可真巧,竟也会做纸鸢。”

      施瑾予无奈地瞧了眼,道:“你怕是多想,这是我昨日捡的。”

      陈石貌作了然,又翻了翻那纸鸢,才叹道:“我瞧着这上面有好漂亮的笔墨,以为是姐姐爱瞧书,自己提笔写的。”话说完没一会,倒是愣了愣,随即思索着什么,忽尔微声惊觉:“啊。”

      施瑾予不解地看向他,但听陈石娓娓道来:“昨夜我回房卧睡,从中门外当差的小允那里大概听说了几句,说九公主昨日在御春园放风筝,却不慎将风筝遗失。事后发了好大一顿牢骚,四处派人去寻呢!偌大的皇宫,奴才们到处奔跑询问,腿都快累断了,也找到咱们尚清司谏来问呢。想来这里太大,从尚斋又偏僻,才没有来。”

      施瑾予眼神凝了几分,站起身来接过纸鸢,道:“我瞧瞧。”又将纸鸢仔细瞧了个遍,才见这纸鸢的边角细微处,有一方小小红红的泥印子,细致了去瞧,原这红印上写着端方四个大字:承琰帝印。

      她心中一吓,想自己昨日真是打盹打得昏花了眼,这么个印署居然没看见。又陡然思及昨夜谢留所言,才作恍然,可是又难免计较:

      难不成,九公主只因丢了个风筝便哭?

      不至于吧?

      施瑾予心里约莫了大概,道:“陈石,我猜这东西便是九公主丢失之物,索性今日从尚斋没什么事,你且看着门,我去九公主的若露宫将这东西还了。”

      陈石点头,答道:“好。”

      施瑾予拿着被纸包裹好的风鸢,在宫廊中快步前行。因她入宫时间尚短,倒有些迷路,眼见过了前面的长门便得寻人去问,正此时,发觉有一小太监行为奇异,朝着地上四处张望,偶尔还往水缸里探寻,又急忙着,自不远处匆匆跑来。

      她微一思索,应身上前拦住那小太监。小太监忽见得有人挡路,显是一愣,待用目光将她稍略打量,随即面露不耐之色,道:“何事?”

      施瑾予瞧他服饰乃是内宫之人,更思他方才行径,心中断定了些许,道:“公公可是若露宫的人。”

      小太监一愣,道:“是。”

      施瑾予一边将手中包裹着的风鸢展开给他瞧,边道:“我乃尚清司谏宫娟,今日打扫晨殿时偶然拾得此物,不知公公是否得知?”

      九公主遗物是昨日,她捡得此物也是昨日,可她不知此物原貌是否如今,更此物究竟对公主意寓如何。公主昨日便大肆寻物,虽她是今日才得知,可奴才办事不力,竟私收主子物件,令公主虚耗一夜,难免存了欲加薄待之罪。索性装作懵然不知,偶得此物便殷勤而来,将这件事与自己的牵扯化小。

      小太监打眼一瞧,面露讶然,“哎?”随即惊喜异常,道:“是了是了,大约是了。”

      施瑾予勾唇微作浅笑,是为礼节,道:“奴婢见此物贵重,不敢妄收,故而将此物用纸包着珍重好,交由公公。”

      小太监忙笑接过纸鸢,接连道:“多谢多谢。”说着,眼瞧手里的物件,乐滋滋地转身往来处走。

      此时,另有一名太监呼喘着跑来。他寻着前者,还未待说些什么,但见其手中之物,顿时喜色非常,扬声笑道:“太好了,公主正在寻此物,可有赏钱受了!”

      他话里满是喜悦,却被那拿着纸鸢的太监呵止,眼色以加,急忙扯他:“哎呀,嘘!”

      两人贼眉鼠眼地回头往施瑾予这边瞟了几眼,互相拉扯着赶步朝前走。

      那二人说话时离的较远,施瑾予偶然闻得只言片语,心中掠过疑色,却未加理会,顾自往回去。

      若露宫内,满园含春,芳草停歇。正宫殿门外两竖金匾对联尤为醒目,曰:晓色云开春随意,飞燕蹴红水桥平。

      联题应景,更衬春色。

      殿外偏隅处竹林衍衍,得一池形花围卵的鱼塘夹在殿林间,池中的金斑锦鲤各色悠游,岸边断竹相挑,流水灿音。

      慕连雅若支肘靠在殿内赏景的扇雕窗沿上,其下便是池畔。她眉目微微带着惆怅,仰看前林浓翠,小竹葱葱,时有鸟儿蹦飞清啼,沁心畅快。慕连雅若像是想的出神,一手执着玉碗,另一只手若有若无地抓着碗里已经剥出来的白瓜子仁。不过片刻,却越想越烦闷,撒气般扬手把碗里的瓜子仁尽数撒入池中,惊得鱼儿四散游开。她将玉碗随意往紫檀桌上一丢,叹气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侧首不语。

      碗盏被掷于桌上,晃噪的声响随着摇转逐渐平息,空气中,一阵窸窣之声愈发清楚。

      阳光透过扇窗映射进来,淡淡地照在慕连雅若白皙的面庞。光落扇影,点缀雕花印在她脸上,更显皮肤细腻,昏白相衬下,她的右脸泛起一团薄薄的微红,却是极不自然。

      响声轻渐传来,慕连雅若乜了眼正跪在地上剥瓜子的宫女,漠懒道:“本公主不吃了,退下吧。”

      “是。”小宫女奉命,捧着碗站起身,怎料腿稍微不稳,险些踉了一下,却仍是恭敬着将桌上散放的碗碟收置入玉盘之中。她指尖通红,捏起碗时,手腕竟随着颤了颤。小宫女咬了咬牙,似是忍耐着,随即躬身而退。

      正在此时,忽听见有人自远疾呼: “公主!”

      原是那两名小太监。他们急急顺着石路奔跑而来,自殿门外忙停住,跪地作礼。那捧着纸鸢的太监兴奋道:“回禀公主,奴才将东西寻来了。”说着,小心翼翼地揭开纸包,将物件呈现出来。

      一名从侍在外的宫女下阶领过,小步进殿。

      小太监眼瞧着宫女进殿,远远地望向窗畔的公主,谄媚道:“奴才生怕自己肮脏,弄坏公主珍爱之物,特地将它包好了,赶忙送还给公主。”

      待到小宫女躬身至前,慕连雅若斜眼一瞧她手中纸鸢,愁叹:“便是这废物!”

      她皱眉闭目,别开了脸,又摆了摆手,不耐道:“拿去拿去,快些拿走。”随即透过扇窗,遥遥瞧见那跪在殿外的二人,道:“送鸢之人可带来领赏?”

      另一个太监唯恐被落下,连忙跪着往前蹭了几步,抢先道:“公主!奴才、奴才......"他话抢的快,脑瓜却未跟上,故而虽开了头,倒噎在嘴里答不出来。

      交还纸鸢的太监暗自恨恨瞪了他一眼,又陪笑高声道:“回禀公主,这是奴才偶然在一边捡到的。”

      “真的么?”

      突然间,有一女子声音在宫殿里响起。

      她的嗓音娴静安悦,犹似琵琶之声连绵潺歌,却于薄沉中又透着几许坚毅。

      随之,一位白衣缀红的年轻女子敛衽自殿内踏出,她形容端方,一头青丝金钗盘髻,袭浅白外衣前袍,袍间绣金花图纹,袍内是一抹暗红蓬裙。红领红衬,红白金镶边,腰间着缀一枚掌事佩,正是公主殿的掌事姑姑。

      两名小太监不约而同的点头,答:“真的、真的。”

      掌事女子肃目一瞧他们,声色缓而:“撒谎。”

      她的语气虽平常缓慢,却含厉极危险之意,坦言道:“说是自己寻得,却连话也答不利索,怕不是你们搪塞了那送鸢之人,自己来领公主赏赐吧?”言毕,忽而眉眼狠戾,尽言斥责:“公主向来善体宽仁,你们将那捡鸢之人带来,自有你们的赏赐。何况是那成倍的赏钱,公主要给谁,便应谁得。谁若不从,便是欺瞒主上。若因你们这些劳什子的狗爪,害的公主不得体恤尽心尽力的底下人,致宫中多了怨云之声,如何使得?”

      小太监们闻言皆是一吓,面面相觑,连忙叩首求饶:“公主饶命!”

      掌事女子狠声道:“说,这纸鸢是谁送的?”

      领鸢的太监颤颤巍巍抬起头,呜咽着回答:“是、是尚清司谏一名宫娟。”

      掌事女子长眉一挑,缓道:“隶属呢?”

      那太监满面无辜地辩解:“奴、奴才也不得知,那宫娟并未说明。”

      掌事女子端而正色,目视前方,命令道:“那便去找,去查。”

      两个小太监分别擦了擦脸上流出的冷汗,异口同声地回答:“是!”说着,忙起身即去。

      还未走几步,却听得那女子悠悠道:“慢着。”

      二人不免又俱是一汗。

      那掌事女子一个眼色,便有宫女托着玉盘走了过来。但见那玉盘上琳琅满目,放着各种珍珠金玉,更有各色锦绣的袋子大小不一,每个锦袋都鼓囊囊的,里面不知装了些什么。女子抬手作选,指尖划过那几个锦袋,似是漫不经意,终于挑了个最大的。她将锦袋拿在手中掂了掂,缓步下阶,走到那为首的小太监跟前,居高临下地道:“且伸出手来。”

      小太监闻言,忙抬手欲跪,却被女子拦下。她近身上前,扯过小太监手腕,声音轻飘而着字,字字沉道:“最好让满宫,亦知咱们九公主宽善之心。”

      说罢,一袋重重的锦囊放入他掌中,顿时传出银两饱满跌撞之声。

      小太监忽而得宝,双眼放光,立马殷勤了然,道:“奴才明白。”

      慕连雅若表情闷闷,眼见掌事女子走进殿来,伸出了手,唤道:“胜乐。”

      掌事女子闻言,敛衽走了过来,轻轻浅牵起她的手。

      她二人双手相牵,慕连雅若似得到了些许安慰,神色缓和,眼中却依然蕴含着担忧,“你说,母妃她会原谅我么?”

      她闷闷不乐,低下了头。

      掌事女子眼里一缕意味不明闪过,立身于前,垂首瞧着她,温言答道: “自然,公主天生美丽良善,尊贵非常,黎妃娘娘最为关心公主。”

      她的音色宛若琵琶声润,渐渐拨弦至那一扇雕花弯窗外,竹影幽暗,鹂雀纷飞,光华褪去时,唯啼鸣扎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