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雪灾 ...
-
最近天空阴沉沉的,持续了好几天,是要下大雪的预兆。
周家兄弟、刘叔和陈诚正在抓紧时间打猎,以防雪大了不能出门。天越来越阴沉,几个人感觉十分紧迫。
可惜,几人都没能猎到大的猎物。
冬日里本就黑得早,再加上天气的影响,不得不早早往回赶。几人看了看手里的猎物,不由得有些丧气,雪大的话,几家怕是都得吃不饱饭了。
半路上就开始飞起了雪花,等他们到家的时候地面已经白了。
李秋儿和刘婶儿早早就守在洞口了,一见他们回来,赶忙跑过去合力放下了吊桥,让他们进来。
两人看看他们手里的东西,不用问也知道为什么个个有些垂头丧气了。
刘叔回来了,刘家一家三口一起回了家。
四奶奶一见兄弟俩进来,赶忙端了炭盆过来,周鱼舀来了两碗热水。赵郎中正带着周雪坐在灶台前熬药,兄弟俩知道那是给他们熏洗腿脚的。赵郎中担心他们风里来雨里去的,关节会落下病根儿,秋日里特意采的草药给他们几个调配的方子。
李秋儿和周楠正在洞口处给他们刚脱下来的大袄子掸雪,周楠帮忙抻着衣角。
周桐跑过来,依在周山旁边。
周山看着这忙碌的一大家子,心里热热的,又觉得十分愧疚,大雪寒天的,他竟没法子让家人吃饱饭……
李秋儿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这个人总是这样,责任感爆棚,把所有担子都压在自己身上。
李秋儿抱着大袄子进来,开始生火做饭。切了两棵白菜,混着一只野鸡一起炖了。
饭桌上,她故意语气轻快地说道:“这么冷的天儿,咱们还能吃上鲜菜,可真是难得的好日子了!”
四奶奶也道:“瓜菜半年粮,那还能有错?咱们今年种了这么多白菜,你刘家婶子还种了些萝卜,夏秋两季又捡了那么多蘑菇,再配上山子和阿松打回来猎物,有菜有肉,自然是好日子。”
赵郎中也道:“白菜养胃健脾,冬天多吃有益。”
周山如何听不出来他们是在安慰自己?没有米粮,只能喝连盐都没放的白菜汤,算什么好日子?
一家人却个个仿佛吃着美味佳肴一般,连最小的周雪和周桐也端着大碗,一起喝着汤。
从山下带来的粮食吃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袋没舂的谷子,还有今年刚收的那点儿玉米。李秋儿没办法不时给双胞胎开小灶了,那点儿谷子总得备着有个不时之需啥的。两个小的也只能大人吃什么他们跟着吃什么。
今年冬天比去年更冷。下雪了,李秋儿特意多烧了些柴禾,把炕烧得热热的。四奶奶觉少,夜里又起来加了一次柴,怕两个小的受了冻。
李秋儿醒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天亮没亮。晴天的时候堵住的洞口也会透进来一些光,可是这会儿洞里一片漆黑。
一家人陆陆续续都醒了,周山和周松一起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堵门的石头挪开,却见外面还在飘着雪,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白。
兄弟俩弯身出去,积雪已经快到膝盖了。向东望去只见刘叔正在往西清雪。两人把家门口的雪清了一下,刘叔已经从自家门口清到了周家门口。
周松对刘叔道:“叔,您起得可真够早的。”
刘叔叹气,“唉,我一晚上都没怎么睡。昨天一看就是有大雪,本就睡得不踏实,半夜起来添柴的时候又听见了大风的声音,就更睡不着了,心里老是惦记着。”
几个人都沉默了下来,不用问他们也知道刘叔惦记的是他家老大刘会文,周家兄弟嘴上不说,又如何能不担心远在北境的周杨?
最后还是刘婶儿喊吃饭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周家早饭是萝卜兔肉汤,李秋儿加了一点点盐,一家人连呼好吃。
李秋儿碗筷还没收拾完,刘会武就背着个布袋子过来了。他十分爱惜书本,生怕被雪打湿了。
刘会武自打接下了给几个孩子当先生的活计,可谓是风雨不误,尽心尽力。刘叔腿脚康复了以后,也不肯再收周家给的猎物,称得上是兴趣使然了。
雪又断断续续下到了天黑,已经没过膝盖了。积雪太深,走路都费劲,几人次日依然没办法出去打猎。
接下来一连几天一直都是阴阴的,寒风刺骨,积雪也不见融化。几个人被拦在家里窝了好几天。
今年一整个冬天都是阴天多晴天少,几家打猎的收获也都不多,又开始了一天吃一顿饭的日子。
临近过年的时候,天气倒是好了起来,日日阳光明媚。大家心情都好了不少,一扫前段时间的压抑。
这个年依旧是刘家和周家一起过。年夜饭也还算丰盛——野鸡炖蘑菇、野兔炖萝卜、凉拌豆芽和白菜汤,主食是蒸的玉米饼子。一群人吃得十分满足。
很快就又到了破五的日子,年就算过完了。周刘陈三家又开始打猎了。
正月十五那天又下起了雪。先时大家都还很高兴,正月十五雪打灯,是个好兆头,预示着好收成。今冬多雪,既能保护植被,又能储蓄水分,自然是好事情。
可是大雪足足下了一天一夜,时大时小,却还丝毫没有要停的迹象。仿佛要把这两年欠下的雨水都找补回来一样。
周山不时带着周松去清理一下洞口,以防雪大封门。
三日过后,风雪才彻底停了。周山到外面一看,背风处积雪齐腰,怕是要成灾了。
一行人只能又在家里窝了好几天。由于存粮不多,几天后几个人不得不出去打猎了。
周家兄弟俩早早就回来了,收获满满,却面色凝重。
李秋儿看着兄弟俩拖回来的两只狍子和一头马鹿,还有几只野鸡和野兔,觑着他们俩的神色问:“怎们了?发生什么事了?”
周山沉声道:“融化的雪水冻成了厚厚的冰壳子,把草木盖得严严实实的,许多扒不开冰壳子的动物都冻饿而死了,今天的狍子和马鹿都是捡的。”
周鱼弱弱地问:“能捡到还不好么?不是省得哥哥们费力气去猎了吗?”
周松解释道:“鱼儿你不懂,冰壳子不仅盖住了草木,还容易划伤动物的蹄腕,这么冷的天,吃不到东西又受了伤的动物,很难活下去。我们如今捡着倒是方便了,以后打猎就更难了。而且猛兽不好捕猎的话,觅食范围就得扩大,我们在外面就更危险了。”
一家人担忧却也没有办法,倒是托捡来的猎物的福,吃了个饱饭。
第二天一行人又出去了,依旧早早地就满载而归了。
一放下猎物,周山就皱着眉,凝重地道:“我们今天看见了老虎的脚印,距离咱们这里不足二十里。”
四奶奶忙道:“那你们这几天先不要出去了,且歇歇再说吧,这些猎物也尽够咱们吃些日子了。”
“往年这座山里是没老虎的,今年闹了雪灾,老虎许是饿极了,才会到这边来。这几天我们就暂时不出去了,把壕沟再好好修整一下。”
也不知道雪灾的范围有多大,刘叔又开始半宿半宿地睡不着,周山夜里也睡得不踏实。
等雪化得差不多了,几个人决定下山看看,去镇子上或者县城里探探消息。
这次周松和陈诚没有去,去县里的话一天定是回不来的,周松留在家里照应,陈诚是放心不下妻儿。
刘叔刘婶儿把刘会武托付给了四奶奶,晚上就让他睡在刘家。
周山、李秋儿和刘叔刘婶儿一起下了山。
到了李家村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人心里一酸--萧索破败的小村庄,屋子塌了十之六七,村里不见人迹,只有被揭了皮的老榆树还光溜溜地立在原地,徒增了几分凄凉。
周家的房子也不例外,正房西屋被雪压垮了,东厢房也塌了,满院子的清冷颓败。
几人没多停留,抄近路去了临山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