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司天散官 ...

  •   此时的白行简正在闭关筑基,因为先前在窥天秘境中走过一遭,她的心境已经趋于圆满。仅就现在筑基而言,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就在白行简筑基之前,祝卿云、宋温仁、程子归、太史闻等人也纷纷步入筑基。

      筑基算是修士正式步入修真界的的标志,虽然在那些大能眼里依旧不值一提,但对于个人而言,已经实现了自身的跨越。不说一飞冲天,也算得上是改头换面。

      京州之中有不少炼气修士为了兽皇秘境而一直压制修为,所以等到秘境结束之后,凡是从秘境之中全身而退的修士,都开始冲击筑基。没有修士愿意停留在炼气境界太长时间,越晚筑基,意味着以后继续突破的可能性会降低。对于天之骄子们而言,这点时间不算什么,但对大部分平常修士来说,这几年的等待,已经算是一场豪赌了。

      所以短时间内,京州出现多名炼气修士冲击筑基的情景。而在这其中,以白行简、祝卿云等人引动的筑基异象最为引人注目。

      白行简闭关的山洞被层层白丝裹住,好似一个巨大无比的蚕茧,祝卿云闭关之地萦绕着经久不衰的音律。太史闻的八月飘雪,严礼的剑气惊天,都为能够观察到异象的修士们所津津乐道。

      而这其中,最为自豪的还是各家的话事人。毕竟这样的人才出现在自己家族之中,如果培养得好,那便是又一代的富贵荣华。

      在这样的背景下,明若元君的提议十分顺畅地通过了九卿集议。

      待到山洞外的蚕茧悉数褪去,白行简也正式从炼气期晋升到筑基期。

      体内浩如烟海的灵雾全数转化为灵液,碧莹莹地浮在丹田之内。好似一泓深不见底的清泉,又透着别样的生气。

      筑基和炼气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炼气后期时御物飞行需要消耗太多灵力和神识,而到了筑基期后,再次驾驭灵器对白行简来说已经是犹如臂使,好像她天生就会飞一般。

      这是境界不同所带来的差异,此后自是大有不同。

      而随着这一批炼气修士筑基,授官的事情就该提上日程。

      原本炼气修士晋升筑基,就有了担任八品官职的资格。然而修真界中最不缺少的便是炼气、筑基修士,所以大部分筑基修士只有八品的散官,并没有与之相应的职事官,勋阶之类的虚衔更是无从提起。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种指挥卫所相继出现,把这些拥有一定战斗力的筑基修士编排进去。但指望着这些卫所能有多少战斗力?那是想都不要想。毕竟在一个金丹修士面前,再多的筑基修士也只是炮灰而已。除非筑基修士手握高阶符箓或者其余可以一击制胜的秘宝,不然在境界的差距面前一切都是妄谈。

      晋升之后,白行简按照和光真人的嘱咐,把魂灯转移到了筑基期修士那一堆儿里。等到金丹期的时候,才会单独刻制魂牌,供奉在另一处。

      而随着白行简筑基之后,另一个问题也摆上日程。她在主宅也住了两年有余,是搬出主宅还是听听明若元君的意见,都得有个说法了。

      不过这显然不是眼下最紧迫的事,各家可以筑基的仔子弟在近期都已经升入筑基,而明若元君的提议也已然通过,若是想要在弘德殿进行授官仪式,便要开始准备起来了。

      京州已经很多年没有举行过在弘德殿授官的仪式了,相应的典章制度虽然有前例可查,但还是免不了让白行简等人先去排练一遍,是为演礼。

      而这一套下来,即将被授予官职的一众修士的热情丝毫不减。

      能在这当口被授予官职的,那都是各家看重的子弟。理所应当的,这官品定然不低。

      祝卿云最近是满面春风,晋升筑基后她在家中的话语权更进一步。看着面上含笑的白行简,祝卿云也不得不承认,这位有明若元君的格外看重,确实不需要掺和进家族里的明争暗斗。即使资质高如祝卿云,也有一些难以避免的应酬。清平元君虽然同样看重她,但祝卿云对于祝氏而言并非缺一不可。从这一点上,就和白行简有着明显差别。

      明若元君不会坐看旁人将手伸向白行简,那样会让整个白氏震动。

      “还未向道友贺喜,不久之后便有官职在身了。”有好多修士即使到了筑基期,身上也不过只有一个散官的虚衔,祝卿云这声恭喜,可以说是十分有诚意了。

      “道友同喜。”白行简也笑着向祝卿云回礼。方才演礼时的站位就能看出来,几人的官阶必然是众人之中最高的。

      白行简、祝卿云等单灵根修士均站在大殿第一列,而像周清华虽然和单灵根筑基时间相等,但却在第二列首位。

      不知道肃义元君对周清华是怎么安排的,或许是第二列需要一个撑得起场面的领头人也说不定。

      九卿一齐到场,这在以往也是不多见的。

      两人相视一笑,各自心里不免也有几分波动。

      等到正式授官那一日,以白行简、祝卿云、太史闻等几人为首,率领一群筑基、炼气修士依次进入弘德殿。

      不错,此次授官仪式中不仅有筑基修士,还有不少炼气修士。反正辟任也没要求不能是炼气修士,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多给自家扒拉点好处。

      廷尉故洺元君或许就是这样想的,反正这笔俸禄也是国库出,并不用她代为支付。还有与散官官阶相对应的待遇,这也是一大笔灵石。

      只是辟任也是有条件的,即使是九卿之一的故洺元君也不可能把自家子弟全部扒拉过来,其余九卿也是不会答应的。这样国库岂不是成了梁氏的,规则是用来钻空子的,不是用来破坏的。

      照例,由九卿之首的太常明若元君说了一段场面话。先是把太·祖皇帝的功绩夸了一遍,又说如今修真界如何如何昌盛,这一切与他老人家的文治武功是分不开的。

      底下白行简等人面上俱绷住了,得亏不是在太庙前说的这番话,不然就是指着牌位骂人了。眼下修真界哪里还有太·祖皇帝的血脉……不对,还真有一个同姓的,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了。

      然而这会儿那位疑似皇室后裔的存在此时却不在殿内。原因很简单,辟任是各世家对自家子孙的优待,屈覃明面儿上可是查不到来历的孤儿!

      所谓有得必有失,屈覃想要皇室后裔的名号,就要承受与之相对应的压力。哪怕他换个别的姓氏,为了他这份资质,想来也有不少大能愿意认下。毕竟各家族繁衍多年,后裔遍布修真界,即使是血脉追溯秘法,也保不齐有“失灵”的时候。

      白行简不知道屈覃会不会后悔,选择皇室姓氏,是一步极为冒险的棋。不过看现在京州一众大能都没有反应的样子,这个“皇室后裔”身份的真实性,就颇为玩味了。

      讲完了场面话,就到了向各修士发放敕书的环节。

      九卿齐聚也是为了这个,不说争个谁先谁后,就是这么多修士,一个人也发不过来啊。

      譬如太医林氏和司农尹氏,虽然眼下没有可以辟任的单灵根子弟,但还是有不错的双灵根子弟。毕竟这次辟任相对来说算是比较大规模的,不占便宜白不占。虽然两家不像梁氏有些窘迫,但这种大场面若是没有自家人在场,也有些不好看。

      白行简几人向前一步,双手向前举起,准备接过自己的敕书,这是授官的第一个步骤,等之后领了相应的官服和印绶后,才算是圆满。

      “兹授尔为……”白行简耳中出现虚幻的声音,随后手中多了几份敕书。

      薄薄的纸卷落在白行简手心,敕书是低阶法器,没有任何效用,只是作为记录存在。等以后官品上升,是需要进行更换的。当然被罢黜官职的话,敕书也是要收回的,比如合浦元君。

      一份……两份……

      白行简心中暗自点头,除了相应的官职外,还有与之相对的散官官阶,不算过分。

      三份……

      嗯?

      ?!!

      白行简瞬间回神,刚才前辈她都说了什么?

      “授尔为司天少监并灵宪大夫兼太常寺丞……!”

      太常寺丞是正五品,这在辟任中对于筑基修士来说算是顶格的官位了,再往上就有些吃相难看了。

      而灵宪大夫的散官衔也好理解,毕竟已经是正五品的高官,散官官位刚好卡在大夫位上,若是什么什么郎倒有些不好看。

      重要的是灵宪大夫在散官中是独属于司天散官体系的,并不在常置散官体系中。

      当初太·祖皇帝开国,特需这几家可以独授散官,以示厚待。就是说有的修士可能有具体的职事官,但并没有散官官衔,毕竟散官也是要多发一笔俸禄的,国库又不是冤大头。散官相对于职事官来说,更像是一个兼职,可以领到额外的俸禄。就是到现在,也有好多修士是白身,不是等着参加大考谋个出身,就是各处走关系门路,以求获得散官位。

      即使是散官也要通过严格的考察才能授予,这也正体现了独授散官的重要之处。辟任只能举荐自家子弟出仕,但散官却是不禁止血缘关系的。只是独授散官虽然是一大特权,但也并非完全随心所欲,毕竟御史台的官员们都在看着呢。做得太过分了,是会被人弹劾的。不提御史台,就是六部,也不见得乐意看到散官泛滥,因为六部并没有独授散官的权力。

      当初太·祖钦命可以独授的散官体系:司天散官,隶属司天台;太医散官,隶属太医院,教坊散官,隶属教坊司;内侍散官,隶属皇室。

      内侍散官如今已经不被授予,服务的对象皇室已然绝迹,这类散官当然已经名存实亡。

      而其余三大独授散官,分别被司天台、太医院、教坊司所把持。这也是为何管氏虽然无合体期大能坐镇,却依然巨富的原因之一。除却管氏本身就是盈利模式外,把教坊散官牢牢抓在手里也是其能长存的一大重要原因。

      虽然这三类散官最高只能授到三品,但相比于考核严谨的文武散官来说,已经是大部分修士梦寐以求的了。修真界又有多少修士能升到三品,而能升到三品的修士,独授散官对这些修士来说,又有些鸡肋了。

      独授散官升到顶格后,再往上升还是要转到文武散官。这也是太·祖皇帝留的一手,内侍散官用来拉拢寒门,顶格三品就是他给自家留的后路。国库还是皇室的,一二品即使是散官,那位俸禄也着实不菲了些。

      所以明若元君授予白行简灵宪大夫的散官位,严格来说并不违制,这是她身为司天台正监应有的权力。而这份权力是经过太·祖皇帝本人认证的,谁也反驳不得。

      这里要提到的一个小插曲就是,司天台在此之前从未授予出任何散官,就连职事官也未曾有过。只有明若元君本人是司天台正监,就连相应的散官位也没有兼任,只有二品的银青光禄大夫。

      若不是今天这一出,有好多修士几乎都忘了她是身兼两大高位实权职事官的合体期修士。

      通常来讲高位修士一般都只担任一个职事官,再加上相应的散官位,这些俸禄就足够修炼所需了。了不起再多加个虚衔,比如侍中、尚书令、大学士什么的。像在蓟州挖矿的合浦元君,他除了正经的职事官和散官位外,还有一个尚书令的虚衔和侯爵的勋阶,后两者的俸禄都被他拿来贴补自家后辈了,这在修真界是很常见的事。到了合浦元君这种境界,俸禄里的灵石对他而言只是灵石罢了,但对缺少修炼资源的后辈来说,又不只是普通的灵石了。

      这也是合浦元君为什么腆着脸也要身兼数职的原因,高位修士就是有这一点好处,修为越高拿的俸禄越多。户部尚书德安元君就是再恶心,也不得不捏着鼻子把这一笔不菲的俸禄批下去。

      言归正传,身兼多个职事官的情况很少发生,明若元君这样的算是特例。毕竟当初缥缈元尊可是身兼丞相、太常、司天台正监这三个正经职事官的。更不用说还有一公一侯两个爵位,除了太·祖皇帝本人“坐拥天下”外,拿到实惠最多的就是缥缈元君,以及她身后的京州白氏了。

      不过明若元君是合体期修士,又有缥缈元尊的前例在,她身兼太常和司天正监,却是没有多少修士反对。

      然而换到白行简身上,却不免会让人有些非议。

      筑基修士、年不过二十……

      虽然是单灵根,但谁又能保证她会如明若元君一般呢。

      说个不好听的,只怕有不少修士都在心里暗道,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福气压得住……

      第三份敕书是落在前两份敕书上的,白行简突然感觉这增加的细微之量重如泰山。修真界这一点特别讲究,职事官就是职事官,散官就是散官,从来没有落在一张敕书上的时候。

      白行简微低着头,不经意间瞥到祝卿云侧目的目光。若不是对方也双手举着敕书,白行简毫不怀疑她会冲自己举起大拇指。

      年纪轻轻的双料职事官,的确是比较少见的。

      偏巧前面的明若元君面色如常,好似这是一件再也寻常不过的事。

      清平元君在心里打赌,要不是碍着时机不对,明若就连身上的侯爵爵位也会传给那丫头。

      对着一个黄毛丫头口称侯爷,这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司天散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