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暂离京州 ...

  •   接过敕书后,白行简与祝卿云等人就退向一旁,让第二排的修士上前。

      “太常丞,司天少监?日后可要我等如何称呼啊~”祝卿云看向白行简的目光满是揶揄。

      “朝请大夫莫要拿我取笑了。”话是这么说,可白行简先笑起来了。

      其实这在以往是有例可循的,如果某位修士身上兼职太多,一概称其散官衔。而明若元君则是因为其乃九卿之首的太常,故而未能循例。不然称一声光禄大夫便是,也是合乎礼节的。

      “好好好,灵宪大夫莫要怪罪。”说着,祝卿云还真的向白行简作了一揖。白行简旋即还礼,没有占这个便宜。

      一旁的程子规和宋温仁险些绷不住脸上的表情。

      不过真论起来,若以官职中品阶最高者,那便该称白行简为司天少监。因为这个职位在此之前是正四品,洞玄期才能担任的,方才是降等授官了。这在国朝历史上是很常见的,不提缥缈元尊本人的一系列操作,就说宗正和少府这两位,在开国之初是二品官位。在皇室倒台后,当时的宗正和少府自请降到三品,退出九卿之位。

      如今明若元君将司天少监降等授封,也是有先例可援的。至少没有人可以指摘明若元君格外偏袒自家子弟,要知道司天台里除了她自己,可再也没有旁的修士了。

      白行简与宋温仁、程子规等人相互祝贺。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宋温仁官位虽是是太仆丞,但却授的是武散官阶,若称其散官衔时便要称一声宣武将军。这一点和文散官是一样的道理,五品以上是大夫/将军,五品以下就是郎/校尉。

      不多时,周清华等人也出来了。然而大多数修士看周清华的眼神怪怪的,好似她有些不合群。

      过了片刻白行简几人便明白了其中道理,其余人向周清华祝贺时顺便带了出来。周清湖虽然是第二批授封的,但肃义元君不知道为何,也给了她五品的鸿胪丞官位,在第二批授封修士中位居第一。

      白行简几人向周清华表示祝贺,周清华面色不变地接下众人的“好意”,其实她自己心里最明白,肃义元君此举只是在赌她有和单灵根一样的修炼速度。周家虽然有些没落,但和梁氏和卫氏相比终究是要强上不少。况且俸禄出自国库,肃义元君乐得松松手让自家子弟过得好一点。

      这一点便是故洺元君所不能及的,她就是想给自家子弟高一点的待遇,也要提防着逍境元君和轻罗元君会不会传出不好听的话来。

      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可以独授散官的几家疏通……也就是勾兑一下,走个后门。梁氏尽管没落,但这份没落恰巧让廷尉空出不少高位官阶来,只要故洺元君愿意以此作为交换,还是有修士愿意和她做这笔交易的。

      只是明若元君此前不问世事三千年,也一直没有往司天台放人的打算。而林氏自家人尚且不够往里塞,又同为九卿,不缺梁氏助力,自然兴致不大。而管氏那里走关系的人太多,而且管氏本身也没有旁的能去廷尉任职的高阶大能,这便比鸡肋还食之无用,只能望官兴叹。

      授官仪式不一会儿就结束了,各家大能带着各自的子弟离开弘德殿。

      授官只是这些修士漫长人生中的一个小节点,如果这些修士日后能走到更高的位置,就会知道现在的仪式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明若元君带着白行简返回主宅,她还有旁的事要嘱咐这孩子。

      “行简,你在主宅也快要住满三年了……”白行简随之点头称是,是到了该搬出去的时候了。即使明若元君看重自己,白行简也没有想过赖在主宅不走。虽然主宅不缺她修炼的地方,但白行简也不想为此坏了规矩。虽然在外人眼里明若元君已经为白行简格外破例,但她还是不想白担这样的名声。自从她筑基之后,主宅对她的增益已经不多了,大可以另寻一处宅子。

      而明若元君要对白行简说起的也是这件事,“你也到了该自己应酬的年纪,虽然现在只是五品官位,但也要有自己的官邸才行。这个你且不用担心,本座都已经安排好了。”明若元君何止是安排好了,她给白行简拨的宅子只是她个人名下的产业之一,既符合白行简现在的品阶,不会被御史弹劾奢靡,又是同阶之中最好的宅邸之一。

      并且明若元君还拨给了白行简一处庄园,就在城郊,磬玵元尊眼皮子底下那块儿。

      既然配备了官邸,相应的执事自然也是要有的。不过白行简现在只是筑基,能雇佣的自然也只有炼气修士。等到她日后修为上去,一样可以开府,有自己的一套班子。像明若元君这样不置僚属的极少,大部分高阶修士都有自己的从事,替主君做一些跑腿的差事。

      当然这些从事还是以自家人为主,待遇什么都是最好的。

      这些事明若元君并没有和白行简商量,而是大手一挥直接办好了。对此白行简也只能称谢,她心知这是明若元君看重自己,也只能更加用心修炼,唯恐辜负了前辈的看重。

      而除了宅邸之外,明若元君还问了她另外的事,“如今你已然官居五品,照例是可以请封家人的。只是你父母都是凡人,是打算迁到京州居住还是……?”白行简并不算是纯正的京州人士,京州占地广阔,白行简一家也只不过是占了个京州的名号,实际上位于京州最偏远的乡镇居住,差一点就成了别州人士。

      修真界就这一点不好,地方太大,州府之间的区划不是那么明显。每次清查人口的时候,相关部门总要吵上几日。

      关于这一点,白行简这些时日也在想,纵然远离京州这个是非地。但若是旁人有意算计,倒不如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自己不在京州时,也能托相熟的人照看一二。

      不是白行简把人想得太坏,而是之前兽皇秘境那一出实在是给她敲响了警钟。她在炼气期时尚且如此,等她日后修为上去,暗处之人若是狗急跳墙,难免不会拿她家人做文章。

      修真界的修士不可以对凡人出手,虽然这是不成文的惯例,但就像本朝官制一样,这也是有空子可以钻的。白行简不会把希望寄托于旁人身上,之前一出秘境她就对明若元君说了自己的担忧。而明若元君在推演之后对白行简打了包票,至少十年之内不会有人对她的家人下手,这才让白行简松了一口气。

      而如今白行简打算将家人迁到京州主城,也不算是惊弓之鸟。城北本就是凡人和修士杂居,不是全然都是修士。明若元君也对此进行过推演,并不会因为白行简的行为而导致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所以白行简打算在一切都安顿地差不多之后,将家人带回主城。此次外出也算是对自己的历练,这一路上虽然无甚危险,京州一向是太平无事,周边区域自然不存在高阶妖兽。但一两个小秘境还是有的,若是时机凑巧,还是能去其中历练一番。

      就在白行简这样打算的同时,景安元君也确实把目光看向了白行简的家人。不过她并不着急,要知道没有强力的隔绝手段,一旦出手就会被明若察觉。景安元君还不想这么快就和白氏撕破脸,而且如果让白氏知道是自己动的手,那就无异于承认之前的伏击也是自己所为,实在不划算。

      景安元君的筹划之中,两虎相争、同归于尽是最好的剧本。只是这其中一虎却不是自己,而是另有他人。这个替死鬼要好好寻摸一番才行,毕竟对面儿可是白氏。

      在知道白行简授官太常寺丞兼司天少监后,景安元君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若是任由她成长下去,严氏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迎来下一个机会。若是她有望飞升,至少在飞升之前就看不到这个好机会了。

      我若容她,天诛地灭……!

      只是景安元君多少有些丈八烛台,照得见别人照不见自己。严礼身上除了礼部郎中的职位外,还有礼科给事中的兼职。

      六科原本直属于皇帝本人,在皇室绝嗣后,六科也顺势由六部接管。九卿对此不置一词,并没有加以阻挡。因为九卿也是这个干的,六尚也被九卿瓜分,大家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

      没人注意严礼的原因是给事中是监察六部的机构,并不管九卿那边,所以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此不多做评价。御史台的御史尚且应付不过来,谁还有心情去管这点儿小事。

      白行简听完明若元君的嘱咐,先去打点自己的新府邸。明若元君让她最好在年底前回到京州,必然有别的事要派给她。所以现在还不用着急招揽从事,看过一眼宅子,把东西收拾好送过去也就是了。

      白行简来到京州数年,本身的家当也没有多少,是以这一趟很快就收拾完了。

      等到向明若元君辞行时,白行简才意识到,她真地从主宅离开了。

      明若元君送给白行简一艘精致的法宝灵舟,让她可以带着家人很快返回。

      白行简是一个人离开的,并未告知旁人。有明若元君坐镇京州,便是真有人想对她动手,那也得忍着。不然明若元君掐指一算,又是一场腥风血雨,却是何苦来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暂离京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