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暴雨来了 ...
-
月亮刚刚在天空中出现,太阳的余辉还未完全消散。
从小巷里冲出来的,是一群衣衫褴褛的乞丐。
在他们灰扑扑的脸蛋上,一双双如狼似虎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迟岁,或者说是盯着他手上提的糕点。
这段路刚好经过的人少,不过迟岁也没有料到 ,这里居然还有拦路抢劫的。
“快点,你快把手里的东西交出来。”
说话的人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头发蓬乱,面颊消瘦。皮肤应该是古铜色,不过因为饥饿而泛着腊黄。
此刻,少年手中正持一把短刀,只不过,迟岁的眼神好,一眼就看出这把刀早已经锈迹斑斑。
迟岁转身正对着他们,这些人尽数都是一些年轻人,不见几个老人与孩童。迟岁面无表情地问道:
“你们是逃难至此的灾民?”
“关你何事,快把东西交出来。”
迟岁没有理会,而是继续面色平静地问:
“州府不是在城外支了救济摊,可以免费领粥与粮食吗?”
“呸,还好意思提这个,要是真有粥喝就好了,一碗粥里面有八成都是水,剩下的两成,一成半的糠,半成的粮。根本就吃不饱。”
迟岁心下了然,也大致知道是什么情况,想到那些趁机贪污的人,露出了一丝厌恶。
可是昨天撒了的糕点,让今天的他心里还有些计较。更何况,被人用刀子威胁让人很不爽,他的确不太想拿出来。
“你给不给?”
见他没动静,领头的少年再次说道。
迟岁无意与他们纠葛,边从怀里掏出十几文钱,递了过去:
“吃的不能给你们,倒是这钱你们拿去,能买些吃食。”
那少年生怕迟岁反悔似的,飞快从迟岁手中把铜钱扒拉了过来。
拿到了钱,这群“小毛贼”便开始往巷子里面退,迟岁准备走了,也提了一嘴:
“小心点,要是被官府抓到了,你们可就得挨板子了。”
说完便转身回家了,没有在意那个少年回头看了一眼他的背影,身旁的小孩道:
“胜成哥,我们快去买点止泻的药吧,爷爷他们估计要受不了了。”
“好。”
对于这样的小插曲,迟岁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就是这样,该记的事情不记,不该记的塞了一脑子。
等他到家,却发现院子里灯火通明,开门一看,他们四个人都在院子中央,不知道做什么。
迟詺脚伤未愈,只能坐在矮凳上,翘起两只小脚板。手持木棍,一旁的青词蹲着,双手端了一块木板,迟詺用小木棍不断地在木板上画着什么。
而鹿观棋也手持木棍蹲着地上画,云兰在一旁看着。
由于几个人都太过入神,迟岁都走近了,还没有发现,依旧低头写写画画。
只不过,这么近距离一看,迟岁明白了。原来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小游戏,而是两个孩子在练字。
青词捧的也不是什么木板,而是棋盘。里面铺了层沙子。写满之后就筛一下,瞬间就回复原位了。
至于鹿观棋,他在云兰的指导下,板板正正的划着字,临摹出来的字体,模样可比迟詺有卖相多了。
迟岁静静看着他们写,咳了一声,把他们四个吓一跳。
“呀!岁岁哥哥,你吓死我了。”
迟詺用肉肉的小手抚摸着自己的胸口,仰着头看着迟岁说。
迟岁在他的头顶摸了一把,蹲下来,对迟詺道:
“怎么,让青词托着棋盘和沙粒这么久,她也会累的!”
一旁的青词听了,表情有些惶恐,赶忙摇头:
“迟少爷,奴婢不累,这是作为奴仆该做的。”
迟岁笑着单手接过棋盘,将打包好的糕点拎起来,问四人:
“想不想吃啊!沧月城最好的点心铺买的 。”
所有人都眼睛都亮了,不过青词碍于身份没有开口,鹿观棋说不了话,只能干看着。
自小养尊处优的迟詺,与大大咧咧的云兰异口同声道:
“想吃!”
“行,你们放下东西,先去洗手,洗干净点。切记病从口入,我去将小桌子搬过来。”
闻言,几人行动起来,没多久,院子里就摆上了一个小桌子。
点心用粉彩描边的盘子盛在中间,各色各样的,整整齐齐 。就像画上一个个排排坐的胖娃娃。
迟岁沏了一壶好茶,茶香将刚刚还未睡下的两位老者给勾出门了。
这下,人是齐全啦。
两个老人一边寒暄,剩下的四个年轻人在桌子上比起了写字。
“一撇一捺,是个人。”
迟詺奶声奶气的将人字写了出来,虽然看上去弯弯曲曲,可还是没有出错,倒是旁边的迟爷爷抚掌而笑:
“小詺儿,这字如其人,人这个字可不能写得扭扭捏捏。”
被说了的迟詺耍起了小性子,瘪嘴将小木棍一丢,将字给抹了,用脏兮兮的小手去抓点心,迟岁赶忙制止。
最后,小家伙虽然有些脾气,但还不至于哭。
迟岁看了眼青词,道:
“青词你也会写字,教教他们呗。”
“我……奴婢不行的……不行…………”
“青词姐姐可以的,铭儿见过,写的很好!”
迟詺将木棍重新抓起来,塞到青词手里。
箭在弦上,所有人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青词也不扭捏,开始在沙面下笔。
没多久,一个方方正正的田字出现在众人面前。
迟詺举手舞到:“这个我认识,是田地的田。”
一旁的刁里正插嘴道:“田地乃百姓之根基啊。”
迟爷爷:“是啊,田地遭灾,百姓也要跟着受苦,流离失所。”
刁里正:“能保命已经算不错的啦,我们来的路上,那些遭了蝗灾的乡县 ,不少人都饿死在路边。有的被观音土涨死,还有的人吃完树皮吃人肉,实在是人间炼狱。”
“听说城外有数千饥民?”迟爷爷问。
“差不多,我们进城之时,城外驻扎的饥民已经近万,现在恐怕是越来越多了。”
说着说着,原本不吭声的青词,突然抹起了眼泪。
迟岁关切地问:
“你怎么了?”
“没事。”青词摇摇头,继续说:
“奴婢只是想起了小时候,家乡遭遇大旱,为求活命,母亲将我以一只猪崽的价格卖给了人牙子…………不过我命还算好,进了迟府,没有被挑去烟花柳巷。不然我也不可能碰到老夫人、三老爷、迟岁少爷你们这样的好人…………”
迟詺笨拙地掏出手帕,模仿大人哄小孩似的想给她擦眼泪:
“青词姐姐哭鼻子,羞羞羞……”
那笨拙可爱的模样,反倒逗得青词破涕为笑。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一起教两个孩子写字。
迟岁发现,鹿观棋的记忆力与模仿力都惊人的强。
但凡是新字,只消得写上一遍,他就记下了。接下来就是直接依葫芦画瓢,小木棍在沙面上横竖撇捺的勾画,且每一个字都规规矩矩,工整好看。
引得众人纷纷夸赞,倒是让鹿观棋红了耳朵。
喝茶吃点心,看着孩子学字,也算是非常惬意。如果天上还能有一弯满月作伴,就跟好了。
只可惜今天的天气,就像烧水的笼屉,闷热的很。
尤其是到了晚上,这情况也未曾好转,虽然在院子里,可吹来的晚风都是热的。
几人虽然坐着没动,可没多久,身上也黏腻起来,难受得紧。
就在大家兴致缺缺的时候,突然迟詺道:
“头上有水,有水……”
还没有等大家反应过来,就只听见啪嗒啪嗒的声音开始在周围响起。
“下雨了,快进屋!”
众人手忙脚乱地开始行动,青词抱起腿脚不便的迟詺就往屋里赶。
迟岁与云兰留下来搬桌子椅子,两个老人和鹿观棋也来帮忙。
眨眼间,雨滴越来越密集,噼噼啪啪的打在瓦片上、树叶上、石板上……组成了一曲激昂的乐章。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雨水彻底打湿沙地时,鹿观棋冒雨冲出去,抱了一大捧干沙子,护在胸口,跑了回来。
刁里正埋怨道:
“你这孩子,怎么如此不听话,雨这般大,要是淋湿了染上风寒,可如何是好!这沙子弄一身!”
鹿观棋抿嘴低头不语,迟岁倒是会意,大概看出来他要做什么:
“你是要练字吗?”
见他明白自己的意思,鹿观棋咧嘴笑,着点了点头。
“行,明天我送你一本识字的书,到时候回家了,你也能自己学。”
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这一个多月以来,都未曾下过半滴雨,今天晚上这场景却是来势汹汹。
年长的刁里正看着屋檐外的雨幕,轻声地说:
“这么大的雨,不知那些城外的灾民们该如何度过啊。”
迟爷爷宽慰道:
“应该无事,往往开头雨越大,后劲会不足,应该不会下太久的。”
说完,几个人感受了一会雨水带来的凉意,最终还是回房睡觉了。
可惜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迟爷爷的推测截然相反。
这场雨不仅没有停下来,反而是陆陆续续下一整夜。
早晨起来,屋外温度的体感,与昨日就完全不同了,终于有了几丝入秋之感。
雨倒是没有昨天晚上大,但是也绝不是小雨。
沧月城本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城池,迟岁一出门,便只见院子不少地方,都积了一滩滩的水洼。
天气虽然不好,可出诊依旧是要出的,不管在什么时代,打工还是要打工的。
随后,这场雨断断续续地下了三天。
城中许多低洼地带,已经全部被淹了,许多城里的居民都暂时失去了他们的住宅。
可之后传来的消息,却引起一阵恐慌。
城中开始传闻,因为大雨的缘故。据说沧月城的备用粮仓被水淹了,不少粮食都泡坏了。
据说是管理不利,粮仓年久失修,才进了水。
这件事,彻底把舆情点燃了。前不久收的新粮,就这样泡没了?百姓们议论纷纷。
眼看着冬天不远,出了这样一档子事儿,于是许多人开始疯狂去各大米铺抢购粮食。
粮食的价格,更是眼看着水涨船高。有的品类甚至都卖完了,插上了售罄的牌子。
好在迟爷爷自己平日里有储粮的习惯,米缸与小仓库里装了不少米面,不至于学别人去疯抢。
世事往往祸不单行,很快就听说,由于三天接连下雨,不少饥民无处可躲,直接冻死了不少。
现在城外正乱哄哄的,不少在城外居住的人家,家中都被饥饿的灾民们洗劫一空,甚至还闹出了人命。
首府正召集人在商讨对策,如何应对这些饥寒交迫的灾民。
与此同时,府衙之内,正位坐着府尹大人,下面坐着沧月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各个家族都来了人。
府尹咳嗽两声,说道:
“本府今日劳烦诸位前来,是商讨如何安抚流民一事,现如今大雨刚过,死者数百。
本府早已在半月前修书两封,加急送往京城,可陛下未曾理会。这赈灾粮还未下来,旧粮仓又泡了,眼看民变将起,如今不知诸位可有安民之法?”
“这……”台下各方势力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只是摇头说:“不知。 ”
府尹虽然老得路都走不稳,可也没有完全老糊涂。宦海沉浮一辈子,还能看不出这些人心里想什么,无非就是不愿意出银子和粮食救济灾民。
于是,府尹继续道:
“诸位都是有名的朱门大户,小老儿承蒙陛下厚爱,当这沧月府尹数十载,与诸位的父辈也略有交情。如今这局势如此,各位可得仔细思索一下,这民变可非小事啊,要是乱了,可就没有太平日子了。”
“府尹严重了,不过区区万名流民,就算民变又能翻出什么浪来。”
说话的人是海州著名的盐商,大魏北方几大州府的盐,除了官盐,十有六七都是经他的手,可以说是个低调的巨富。
只听他话风一转,继续说:
“府尹大人不必如此担忧,如果这些刁民敢造反,那就按律法处置。反一个杀一个,反两个杀一双。杀得他不敢反了为止!”
府尹心想:“不愧是倒卖盐货的人,心果然够狠。如今他这府尹也就是个光杆司令。陛下缺官不补多年,他旗下管事的官员老的老死,病的病死,根本无人可用。拿这些地头蛇,半点办法也没有。”
显然,对于那人的建议,在场的大多数是持赞成态度的,都支持武力镇压。
当然也有少数几人是持反对意见,迟岁的大爷爷,也就是迟家的当家家主就在其中。
只见他说到:
“诸位的想法,迟某也是理解。可如今这局面,对手无寸铁的饥民下手,实在是有违仁义之道。况且这是天灾,光镇压是不管用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呵,那么怀德兄你打算怎么做?”
盐商冷笑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