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桃叶遇事露光芒 ...
-
张少将微微一笑,问:“那你呢?是哪里人士?又是为什么来到黄埔军校?” 那少女起身,清脆的回复:“回张少将,我是北平人,本来在燕大读书。北平沦陷后,日本鬼子开始全面实施压迫统治,我们校长司徒雷登和一些老教授被鬼子扣押了,下落不明。很多师生都罢课示威,甘愿坐吃山空也不肯替鬼子粉饰太平。有些年纪大,身体弱的老师和师母,由于不肯接受鬼子的救治,都相继殉节了。我不愿意接受倭寇的奴性教育,更不愿意在自己的土地上低声下气做亡国奴,如果我们不能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眼看着国土沦丧,那上学还有什么用?从黄埔军校里走出来的,都是顶天立地的英杰,这里的学问,才是有骨气,有血性的学问,我就是要在这里,打开报国之门!” 她的话音还未落,“品花老童生”带头可劲儿鼓掌,眼里更是波光闪闪,其他纨绔子弟也不甘示弱,纷纷将巴掌拍的通红,倒很有几分由衷的佩服。张少将待掌声稀落些,笑着冲她缓缓鼓起掌来,引得众人又是一阵鼓掌。那少女咬着嘴唇,脸颊红润,环顾笑望,一双手紧紧攥着衣襟,忸怩着就要坐下,突然想起什么,起身微笑着敬了个军礼,十分英姿飒爽。一旁只剩下一个矮小敦实的少年还没有发言,他脸膛黑红,面带稚气,一看便是个乡下娃娃,此刻他低着头,只顾看着自己的脚,似乎有些自惭形秽。张少将大步上前,一把揽住他的肩,朗声笑到:“好结实的身板,天生就是个当兵的料!小子好好练,日后肯定是个响当当的好汉!小好汉,你老家是哪里?为什么要来黄埔?” 那少年得到张少将如此青睐,整个人都呆住了,他天性腼腆,又没有上过学,此刻愣愣得望着张少将,更是一句囫囵话也说不清楚。众纨绔子弟见他如此,渐渐的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嘲笑他。张少将并不理睬他们,只用一双期许的眼睛望着这个少年,少年瘦小的身躯突然一振,仿佛在瞬间爆发出了所有的力量,他涨红了脸,怒吼着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的大豆高粱……” 他一边唱,一边从眼里滚下大颗大颗的泪来。狠狠得用手背将腮边的泪珠抹去,他唱得越发洪亮,很快的,许许多多的声音陆续加入进来,这里面,有张少将的,有姚戍鸣的,有北平少女的,也有纨绔子弟的。树荫下的新生们也被这歌声吸引,三三两两的相即走过来,一圈一圈围开,连着附近的几位政委,□□一起挽手肃穆合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悲恸激昂的乐曲在郁郁葱葱的山谷间,激起一波一波的共鸣。唱到动情处,张少将把那少年抗在肩头,让他看这人山人海所迸发出的惊涛骇浪,那少年已是声音嘶哑,却高高挥舞着手臂,放声呼喊:“中华必胜,倭贼必亡!中华必胜,倭贼必亡!”整个人一时又是大哭,又是大笑。
忽然,操场上响起了尖锐的防空警报,天际处已经可以看见一群乌鸦似的敌机排着队正向这边呼啸迩来. 新生们对学校尚不熟悉,并不知道防空洞所在的位置,一时之间有些慌乱,张少将和几位政委,学员十分镇定, 迅速组织起来, 帮助学生们井然有序的一一躲藏到防空洞里,敌机很快俯冲逼近,连机翼上的大红圆圈和即将开启的轰炸仓都清晰可见,张少将并没有和众人一起躲到防空洞里,他高昂着头,掏出手枪,瞄准机舱,对轰炸机怒目而视,几十架螺旋桨所打出的热浪扑面而来,他却纹丝不动。然而这群狰狞的战机突然调转了角度,轰鸣着向市区飞去,很快便听见巨大的爆炸声,嚎哭声,脚下的大地也是一顿乱颤,待得十余分钟后,浓烟散去,敌机悠然离开,而城市里已是残垣断壁,一片死寂,半空中挣扎着掉下六,七个火球,看残骸,全都是国军的战斗机。张少将鸣枪祭奠,转身之际却看到操场上竟然还有一男一女两个少年,少年神色悲愤,睚眦欲裂,挡在少女面前挺胸相护,那少女却拿着纸笔,飞速的记录着什么,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张少将快步走过去,见她已将敌我两种轰炸机的样式,阵形,细细分别描绘出来,又分别标注出型号,特点,结合风向,气候,炮弹和机枪制式 ,甚至还在底下详细写出二者优劣比较,参考意见,以及训练要素。张少将认真看完,板着脸,冲他二人说了句:“以后要注意安全。” 便大步流星的掉头离开,而就在转身的一刹那,他寒霜般的脸上迅速布满了阳光似的灿烂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