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槐地 ...

  •   小六散漫惯了,自然不服管教。他起初还觉得,必是清贵如黎烛这样的公子哥闲得无聊拿他消遣。可时间一长,他也回过味来,黎烛这是真的想要管束他。

      黎烛要教他克己修心,君子慎独。因为仅仅是陆河川远离赌博犹且不够,还要彻底解决小六这个麻烦。

      做掉他固然一劳永逸,但是身为陆家少爷陆河川却不能够做到滴水不漏。更有可能的情况是省略赌徒生涯,邂逅花魁,打杀情敌等诸般麻烦,直接解锁大结局——入狱。

      再一次,戒尺击中掌心,小六疼得跳脚,嘴里骂骂咧咧:“只会打我算什么本事?”

      黎烛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少顷,放下戒尺,低头继续批改小六的课业。

      小六不是个好学生,甚至比不上黎烛曾经教过的那一窝山匪。黎烛作为他的先生很是苦恼。

      黎烛最先教授的是四书五经之流,可教了没几天就发现,往他脑子里装比搬山还难。最后退求其次,打算教他些做人的道理。

      尽管黎烛自己做人也才短短半世。

      为人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他要面对的是小六这样精力旺盛的坏学生,一不留神他的心思就花在了别处。

      抄书是唯一能够让小六长期保持精神高度集中的办法。

      所以这对师徒大部分时间都是小六在抄书,而黎烛在认真翻看各种人物志,地方志。其实是,春去秋来,黎烛又开始思念他了。

      室内点的是黎烛一惯用的香,大大小小的书卷叠放在一起,偶尔有风把树叶吹得作响。

      师徒两人挤在同一方案上,可从两人神情来看却是泾渭分明。

      黎烛所阅览的书籍分外庞杂,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要找到只是能够破开【千机】的机械身躯并杀死尹相思的方法。唯有这一点指引导向他今生的转世,黎烛只能抓住这一点微末的线索,去寻找他。

      也是第一次觉得,人海茫茫这个词是如此空泛。

      幸好,在浩渺的记载中黎烛终于找到了。

      ——玄铁。

      唯一能破开【千机】金刚之躯的东西。没有犹豫,产生玄铁的洛水就是黎烛要去的地方。而恰巧的是,受洛水流域润泽的最大的土地正是槐地,而槐地则是子桑氏的故居。

      故而又有民间传言,只有真正的洛水才能酿出最为醇正的子桑酒。而所谓享誉天下的子桑酒出了槐地之后,其风味不足原先的十之一二。真正的美酒只有在槐地才能尝到。

      顺理成章地黎烛写信告诉裴阶自己要去槐地品酒,拜托他打点一番,再向母亲说明缘由,辞行之槐。没过几天裴阶回信,答应了黎烛的请求,并在书信中附上一枚木符。

      木符装似鸾鸟,颈见隐隐刻有一个“桑”字。裴阶书信中说凭此为拒可入槐地,木符只此一枚,出槐之前万勿丢失。

      这一切进行地迅速而有条理。

      当小六一听到黎烛要带他随行,立刻吹胡子瞪眼,阴阳怪气,“大少爷出门就是不一样啊,这样大的排场。就连最为排外的槐地都能找到门路打点。”

      黎烛并不理会小六,他心里装着别的事。

      书中所载的槐地位于洛水之岸,因为冶炼玄铁的原料乃是自洛水之中淘得,所以曾有一批炼剑师结伴之槐,想要求得冶炼玄铁的原料铁精。

      而这帮炼剑师不知在槐地遭遇了什么,几乎全军覆没,活下来的寥寥数人将铁精带出槐地,却再不曾开炉炼剑。

      书中记载不可尽信,但黎烛确实需要一个离家的正当理由。陆夫人向来喜爱裴阶,此事由他操办想来能教母亲安心。也幸而这一路上有裴阶打点,行程十分顺利,不过十来日就到了子桑氏的聚落。

      尚未出马车黎烛就闻到了一阵酒香,对面小六呼呼大睡。不过说是出游那便是出游,断然没有叫醒他抄书的道理,黎烛也就随他去了。

      驾驶马车的小厮“唷”了一声,提醒到:“少爷,到了。”

      裴阶在子桑家的别院里安排了两间居室供黎烛暂住。两间居室对于这主仆三人来说本该很好安排,黎烛独住一间,两个小厮住一间。

      但小六顽劣在陆府就得罪了同行的小厮,在路上也不肯收敛。那小厮迫于下人本份本来打算忍气吞声,可出了陆府的小六,如野马放归大草原,死活不愿睡到下人房里。

      小六撒泼道:“他打呼噜磨牙,吵得我半夜睡不着。再说了,少爷你看他这眼神,一看就是对我积怨已深。万一心怀不轨,半夜捅我一刀,那可如何是好?”

      “少爷你别听他胡说。”驾马的小厮被小六这番形态气得面红耳赤,却辩不过他,愈发捶胸顿足。

      黎烛这一路上舟车劳顿本就心烦,再听到小六在这没事找事,黎烛不免火大,直问:“那你想住在哪里?”

      小六也是不客气,理所应当道:“当然是少爷房里。”

      黎烛:“……”

      小六在陆府一贯是这副做派,自从黎烛明确拒绝了他的自荐枕席,小六反而频频向黎烛发出邀请,并以此为乐。

      一开始是希望黎烛一生气能将他赶出去,后面更多的是为自己谋求更好的居所衣食。

      黎烛明白这点,冷冷回复他:“这两间知识并无不同。你若只是想独住一间,便让元宝同我一起吧。”

      元宝正是马夫。

      小六闻言却变了脸色,十分委屈地说:“少爷,小的这可是为了保护你啊。”

      黎烛:“……”

      别院的管家就像一根老树桩,双脚紧紧扎根在地里,僵硬的骨头包着老皱的皮肤。衣服是黑的带点腐朽的味道,脸是木着的,就连脸上的皱纹都是波澜不惊的。

      自从黎烛向大约是看他们主仆三人商量半天没有结果,提醒道:“房间的钥匙都在这里了,每个房间住哪些人在今夜子时前固定下来,在此居住期间不得更换。”

      这古怪的要求让黎烛皱眉,但是客随主便,黎烛也没有寻问缘由的打算。

      然而这个时候那个诡异的蓝色光板又跳了出来。

      【别院管家:B级异端

      宿主第一次进入灵异点,系统温馨提示不要触怒灵异点中的异端。请宿主在脱离灵异点之前保持生命体征稳定。】

      “少爷,你怎么了?”

      在元宝的惊呼声中,黎烛回过神来,第一眼就看到管家的脸。

      浑浊的眼里透着青绿的光,雕塑般的脸上嘴角微微弯起。

      倘若小天灵在此必定能觉察出几分端倪,只是眼下黎烛不过肉眼凡胎。

      黎烛稍作思考,两把钥匙对应两个空间,倘若进入之后两个空间不再互通,那么究竟进入哪一个房间对他们的存活率来说就至关重要。

      黎烛掏出裴阶给的木符递给管家查验,然后询问到:“管家大人,你也看到了,我的下人想要住进更好的房间里。所以,为了方便我们作出选择,您能告诉我们,别院为我们提供的两个房间有什么区别吗?”

      元宝一脸狐疑地往自家少爷那边凑,却被小六拦了下来,刚要开口的嘴也被小六堵上了。

      管家拿起木符用手摩挲着仔细分辨上面的纹路,然后漾出一个笑来,脸上的皱纹随着这个笑起伏起来。

      “尊贵的客人,您所佩戴的是子桑氏嫡系子弟的木符。为表诚意,我愿意回答您刚刚提出的问题。别院的布置当然是最符合客人心意的,每一位客人都能在这里感到宾至如归。您和您的同伴无需费心选择,当然如若接班同行往往会出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小插曲。”

      没有区别吗?

      不,他的意思是见到什么样的景象取决于进去的是谁。

      黎烛有累世因果,不宜牵累旁人,当机立断:“云舟同元宝一间。”

      云舟是黎烛给小六起的,黎烛不常这样叫他,但每每用这个名字称呼他的时候也意味着黎烛的心意不再转圜。

      小六却还要说些什么。

      黎烛从管家手机取过钥匙就要往寝室走,间隙里回头斥他:“你不过是我养在身边的下人,不过教你识了几天字便不知道自己的本分了吗?你有什么资格同我一屋。”

      这话说的太难听,便是厚颜无耻如小六这样的人听了,一时间脸上也是清白交加。

      元宝见小六惹了少爷生气,一时摸不着头脑,于是更加小心翼翼。

      元宝从管家手上接过另外一把钥匙,转而去安慰小六:“我们走吧。先给少爷收拾,伺候少爷歇息下了,咱们再收拾自己的屋子。别看了,少爷决定的事老爷夫人都改变不了。咱们好好听少爷的话,说不定少爷明天就消气了。”

      小六将视线从黎烛消失的内门上移下来,有几分纳罕地看向元宝:“你不是不喜欢我吗?”

      元宝是个老实人,本来是该尬尴,但这话小六常常念叨,所以只是结结巴巴回复道:“我只是羡慕少爷偏袒你。”

      “偏袒?”小六哂笑一声,仿佛听到天大的缪语。

      元宝没听出他笑里的含义,仍旧认真到:“少爷从来没有教过府中哪个下人读书识字,但他教了你。少爷也从来没有给哪个下人专门赐名,也除了你。这一趟行程原定计划本来是我和元宵,那是因为你不高兴,少爷二话不说,就带上了你。”

      “他那是偏袒我吗?”小六又笑了。

      这回元宝听出来了,鼓着腮帮子瞪他,“怎么不算?”

      话赶着话,小六随意到:“他那是对我别有所图?”

      元宝看他的眼神立刻变得复杂。仿佛在问:你有什么可图的?

      另外一边率先进入寝室的黎烛心情也是复杂难言,冷不防一推门被灰尘呛得咳嗽起来。等到他这边弄出动静来两个随行下人方才赶来,小六一边手上给他顺气,一边嘲讽道:“你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少爷,跑那么快做什么?该去投胎的,不应该是我们这些跑腿的吗?”

      元宝则拿了扫帚开路,兢兢业业地打扫卫生。

      这屋子也不知道闲置了多久,好好的蜘蛛网就只剩下网了,没有蜘蛛。好不容易收拾半天,终于能住人。

      黎烛从进到这个地方就一直心绪不宁。便是小憩也不得安稳。

      迷迷糊糊间听到一些琐碎的声响,亦真亦幻,不甚分明。

      “合二姓以嘉姻,协鸳谱以共盟……”

      “……奉天之作,承地之合。”

      “告于四方同贺。”

      听起来,似乎是,有谁正在成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