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

  •   随着天气越见寒冷,年味也越来越浓厚了,新月山庄变得异常的热闹,来送年礼的、拜年的人络绎不绝。
      尹家对下面的人十分宽厚,这些年不管是庄子上的百姓,佃户还是铺子里面的活计和管事,跟着尹家日子过的都很不错。
      年关到了,这些管事的、掌柜的纷纷从其他地方赶过来,就为了给东家拜年,送些年礼。
      尹新月花了好大的功夫才说服尹昌将他们善堂的柿子作为回礼的其中一部分,变相的将最后的柿子卖了出去。
      尹正坤一直忙到了腊月26日,前来拜年的人才走完。
      “要过年了,爹爹陪你去善堂看看?”尹正坤问道。
      “爹爹是要去给他们发压岁钱吗?”尹新月问道。
      尹正坤本来倒是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想着自家闺女这一年来小半年的时间都呆在善堂,自己确是一次都没有去看过,有些说不过去,趁着过年去看看,给他们送些粮食也是可以的。
      不过自家闺女都这么说了,他只好说道:“是啊,他们照顾月儿这久,要过年了,爹爹送些吃的过去,给他们也发点压岁钱。”
      尹新月一听,十分高兴。拉着老爹就往外走。
      尹正坤眼睛给尹盛使眼色,让他现在去库房里面拿钱。
      尹盛会意,让小厮紧着给用剩下的红纸包了60多个红包,装上匣子赶紧跟上主子。
      要给善堂送去的东西尹昌早就准备好了,由两个小厮用扁担挑着跟在后面,尹新月悄悄的看了看,觉得都是粮食,只觉得自家老爹真是善人。
      一路来到善堂,居然还遇到不少人。
      尹正坤笑道:“看来镇上不少人像我们一样给善堂送东西呢。”
      尹昌连忙说道:“今年日子过的平顺,行善的人也就多了。”
      几人刚进了院子,门口的小童就朝着里面喊道:“新月小姐来了。”
      善堂里面的孩子和老人们纷纷从屋里出来,各个朝着尹新月一行人说道:“新月小姐过年好啊。”
      尹新月依旧大喇喇的说道:“大家过年好啊。”
      孩子们又是给他们搬凳子,又是给他们拿吃的,十分热情。
      尹正坤他们这些大人倒是成了配角。
      老头难得的换了一身新衣服,尹新月认出来这是山葵前段时间专门给他做的。
      看见老头,尹新月心中大呼要遭。
      上次老头说要给自己当老师,当日与他们忙活了一圈柿饼,回去就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去了。
      今日自己戴着老爹来,老头不会以为自己答应了吧。想到这里,尹新月只想捶脑袋。
      尹正坤正在四处打量着善堂,就瞧见老头直接朝着他走了过来。
      尹新月只好硬着头皮介绍道:“爹爹,这就是我和你说的给善堂的孩子们教数数的爷爷。”
      尹正坤抱拳说道:“先生有礼了。”
      尹新月又对老头说道:“爷爷,这是我爹。”
      老头也朝着尹正坤抱拳,回礼:“尹老爷。”
      然后,老头就直直的盯着尹正坤。
      尹正坤有些不明所以,还当自己有什么失礼之处,转头去看尹昌。
      尹昌也是一脸不知所云的模样。
      众人齐齐看向尹新月。
      尹新月一拍脑门,说道:“对不起,我忘记说了。”
      于是,尹新月只好现实将尹正坤拉到了院子角落里面,与尹正坤说起了老头要当他先生的事情。
      尹正坤听完,倒是没有如尹新月想的一般生气。
      他拉着尹新月来到老头的面前,朝着老头行了一礼,这才说道:“听小女说,先生想要收小女为学生,所以鄙人有一些事情想要询问先生,不知可否。”
      “可”老头说道。
      尹正坤蹲下来与尹新月说道:“爹爹和先生说些话,你去找尹盛,让他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尹新月点点头,去找钱袋子尹盛去了。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给这些孩子们发压岁钱,孩子们一窝蜂的跑了过去。
      尹盛吓得直想拔腿就跑。不过孩子们跑过来之后,却没有一拥而上,而是在他面前排起了长队。
      尹盛这才擦了擦汗,将红包一个个的递给他们。
      所谓的红包,其实就是将四方的纸张涂成红色,将铜板包在里面就可以了。
      尹正坤没有说要包多少钱在里面,尹盛便按照普通人家的标准,每个红包里面封了三文钱。
      孩子们拿到红包,在院子里面跑的欢快。尹新月又带着尹盛挨个给老人们也发了红包,最后专门又拿了两个给虎哥,说道:“这是给厉川和厉晴的,你帮我送过去。”
      虎哥说道:“你放心吧,我一会就送过去,年三十的时候让他们与我们一块过年。”
      尹新月满意的点点头。
      红包发完,尹正坤与老头还在谈话。
      尹新月颇有些百无聊赖。
      差不多过了小半个时辰,尹正坤与老头才从屋子里面走出来。
      尹正坤十分严肃的对老头行了一礼,说道:“先生,改日鄙人亲自带着拜师礼上门,少女就拜托先生了。”
      老头也朝着尹正坤行了一礼。
      尹新月看着直接楞在原地,这是啥情况。
      直到尹正坤将她带回家,让尹昌准备拜师东西,尹新月才问道:“爹爹以后要让爷爷当我的师傅吗?”
      尹正坤摸了摸尹新月的小脑袋,说道:“虽然叫爷爷也行,但以后还是喊老师或者先生吧。”
      “爹爹为什么答应老师?”尹新月十分好奇。
      “他是个很厉害的人,爹爹希望他能给教你。”尹正坤说道。
      “难道老师真的是什么状元?”尹新月又问。
      “他和你说他是个状元?”尹正坤好奇。
      尹新月摇头,说道:“他说他很厉害,比盛叔还要厉害很多,但是没说他是不是状元,这是我猜的。”
      “以后你就知道了。”尹正坤说道:“爹爹要去与娘亲商量这件事情,你自己回院子里面吧,听说你娘让绣庄给你做了很多新衣服。”
      一听说有新衣服穿了,尹新月就没去管老师的事情,带着梨花小炮弹一样的朝院子冲去。
      尹正坤去了正院,戚思蓉正在收拾绣庄送过来的衣服,见尹正坤进屋,招手让他过去也试试。
      尹正坤挥退了珊儿一干伺候的丫鬟,将戚思蓉带到了塌边,与他说起请先生的事情。
      戚思蓉听罢,目瞪口呆的说道:“夫君莫要骗我。”
      尹正坤预料到了戚思蓉的反映,笑着说道:“这种大事,我怎么会随便拿来骗夫人,我当时知道的事情也吃了一惊。”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刚才见老爷子的情形。
      尹正坤对于突然冒出来的要当自己闺女的老头并无好感,不过他对读书人还是存了几分尊重的。
      所以与老头进了屋子。
      “先生想要收小女为学生,鄙人却想要知道,先生何以认为自己能够成为她的先生呢?”尹正坤先发制人。
      他们尹家怎么说也算不上普通的人家,虽然月儿是个女孩子,但是她们夫妻二人都已经打定了主意,要给她寻个不错的老师。
      如果这位老爷子只是一般的读书人,说真的,尹正坤还真的看不上。
      老头也不生气,说道:“不论是四书五经、商道、茶道、兵道,老夫都能教。”
      尹正坤被老头的狂妄给惊到了,不过他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并没有直接对老头露出不屑的神情。
      而是接着问道:“请问先生的名讳。”
      老头淡淡的说道:“老夫姓姚,字温良。”
      “姚温良,你是帝都的那个姚温良,东宫幕僚姚启东?”尹正坤差点忍不住惊呼出声。
      “正是”老头说道。
      “先生。”尹正坤立马表现出了十分的尊敬,甚至正正经经的朝着姚启东行了一个弟子礼。
      在帝都待过的人可能不知道四大世家的家主是谁,但一定知道东宫幕僚姚启东。
      因为他实在是太有名了。
      姚启东出身扬州的姚家,姚家在扬州算不得顶有名,姚启东少年有成,独自从扬州去帝都求学。
      他虽然出自扬州,却不愿依附扬州的万家,来了帝都以后,直接去了太学。
      太学的师傅们见他实在是难得的良才,竟然破格将他收到了太学,精心教导。
      而他,也没有让师傅们失望,光献帝有一次微服来了太学,正好遇到姚启东一个人对弈,便与他对了一局。
      然后光献帝输了,还输得很是高兴。他问姚启东,入了太学,以后是想要入朝为官呢,还是准备做个教书育人的先生。
      姚启东没有犹豫的说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光献帝大笑着离开了。
      第二年,姚启东在太学的举荐下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科考,拿下了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创下了三元及第的美名。
      凭着这份才干,光献帝直接将他留在了尚书省,做了笔帖式,专门给皇帝整理归档奏折。
      后来又将其给了太子,成为东宫的幕僚。姚启东也因此名扬帝都。
      尹正坤在帝都带了这么久,虽然从来无言见到这位传说中的东宫幕僚姚温良,却还是听说过他的大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二十二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