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六个故事 ...

  •   第一章

      江南第一富商程家花园的一角。

      “诸位,这句话我只说一次,在主家伺候,你们要时刻谨记,不听不该听的,不看不该看的,不言主家是非,不做分外之事。若是能做好这些,可保你们平安,若是不安分,起了旁的心,我不说你们也该知道是什么下场。”

      刘妈妈盯着在场的诸位,目光仿佛能看透一切,只是她顿了顿,又言:“这句话我年年都说,可是最后听进去的人,终究是寥寥无几,罢了,个人有个人的活法,不也不多说什么了,各自领了差事忙活吧。”

      阿瑜现在人群中间,低垂着脑袋,乖巧地听着刘妈妈的教诲。

      刘妈妈交代完之后,大家依次排队上前领差。

      等到阿瑜的时候,刘妈妈按照惯例询问:“叫什么,哪的人?多大了?”

      “阿瑜,清徐人,今年十三。”

      刘妈妈抬头看了一下,片刻犹豫之后开口到:“你去三哥儿院里伺候。”

      三哥儿是程家嫡长子,也是夫人唯一的孩子,以后自然是要继承这程府的,可以说,三哥儿是整个程家最金贵的存在了。

      “是。”阿瑜点头,然后乖巧地退至一旁。

      从上前领差到最后,阿瑜没有表现出欣喜或难过,只是平平淡淡的接受。

      刘嬷嬷在心里暗自点头,算个好苗子。

      等众人差事都分配完之后,各房管事的嬷嬷便带着人走了。

      阿瑜和几个小姑娘跟着刘嬷嬷走进三哥儿的院子,小姑娘们年纪都不大,刚进了三哥儿的院里就如同一个个好奇的麻雀睁大了亮晶晶的双眼,这里瞅瞅那里看看,忍不住跟身边的人窃窃私语。

      刘嬷嬷看着这幅场景,也没有说什么,显然是对这种场景已经见怪不怪了。只不过人群中一个娇小的姑娘吸引了她的注意,小姑娘自从进门之后目不斜视,也没有表现出这个年纪小姑娘的好奇和聒噪。

      到了三哥院里,管事嬷嬷看着手底下两个姿色最为出众的小丫头,冷声交代:“你们两个去三哥书房伺候,三哥儿性情乖戾,你们小心些伺候。”

      两个小姑娘兴奋地对视了一眼,齐声答道:
      “是!”
      “是!”

      要知道,书房伺候是最轻松的活了,只用伺候些笔墨纸砚,而且离主子最近,日常赏赐也是最多的,当然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是被主子看上,抬了做通房丫头或者妾,往后的日子可就完全不一样了,这让这些小姑娘怎能不兴奋。

      刘嬷嬷没有理会小姑娘眼里的兴奋,继续说:“你们两,负责厨房杂役,你们两,负责清扫前院……”

      最后,刘嬷嬷看向阿瑜:“你负责打扫后院,照顾后院的花草树木。”

      听到嬷嬷的话,几个小姑娘低着头露出得意的笑容,毕竟后院的活最重,也是最荒凉的地方了,日常几乎不会有什么人去。

      阿瑜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只是平静地屈身行礼:“是。”

      嬷嬷看着她的样子,心里对她愈发满意,不骄不躁,是个能堪大任的,不过……且得再看几年,看看她究竟是不是真的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阿瑜的住处就在后院的一处小房子,这里远离前院,倒是府里为数不多的清净地了。

      后院一共有十亩地左右,前边种的是银杏树,后边种的是桂花树。

      现在正直桂花开花的季节,空气中飘满了桂花的香气,怪不得古人会说:“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当真是花开满山香啊!

      阿瑜对于被分配的差事很是满意,她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妄图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想法,只希望有一份活计,饿不死就成。

      后院的生活很单调,每日早起巡视一圈园子,捡捡枯树枝,然后就要开始清扫被落叶和落花铺满的小路了,后院面积大,路也多,扫起来简直没完没了,更何况是秋天这个烦人的季节呢,阿瑜每每扫完太阳都已经落山了,再一回头,黄叶复又落满香径小路。阿瑜只能叹叹气继续扫了。

      其实,阿瑜也可以不用这么辛苦的,毕竟后院也没人来,更没有人督工,做不做也没人会知道的。

      即便如此,阿瑜依旧每日做着自己分内的事,不曾偷懒懈怠。

      府里下人之间并不都是一团和气的,为了得到主子的恩宠,自然少不了明争暗斗,不过幸运的是,不管哪一派,哪个人,都没有把阿瑜放在眼里,少了这些人的注意和针锋相对,阿瑜的生活过得也算惬意。每月份例虽不多,但也没有人克扣,日常饮食也不会少她这一份。

      有时候厨房掌勺妈妈看到她瘦瘦弱弱,心思单纯,还会偶尔发发善心多给她塞个馒头或多打二两菜。

      就这样,阿瑜在府里平静地过完了她的第一个年头。

      初春,四月份的时候,银杏树开了花,甚是美丽。

      九月份,银杏树结了果实,一颗颗绿色的果实挂在枝头,煞是可爱。

      三哥儿不知道从哪里听到了银杏树的果实可以长生不老的传言,这天上午扛了把木梯子就杀到后院,非要上去摘银杏树果。

      底下两个小厮争抢着扶梯子,两个丫鬟提着篮子在一旁侯着,笑嘻嘻看着三哥儿,并不打算出言阻止。

      阿瑜看着这幅场景皱了皱眉头,小时候她弟弟贪嘴,偷偷吃了许多银杏果,然后便呕吐抽搐,差点没要了他的命,后来她才听村里的郎中说,银杏果的果实其实是有毒的,不能多吃。

      阿瑜犹豫要不要提醒三哥儿,仔细想了想,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万一因为她的提醒,三哥儿一个恼怒,将她赶出府可就不好了。

      阿瑜转身往外走,没走两步又顿住了,三哥儿若是吃了银杏果出了事,她这个负责看管后院的自然也是难辞其咎,想到这里,阿瑜又折返回去。

      堪堪走近,阿瑜抬头望着树上锦衣华服的三哥儿,刚要出声提醒,就见树上的三哥儿一个踩空,尖叫一声直直从树上跌了下来。

      几乎是下意识,阿瑜伸出手去接跌落的人儿。

      那人重重砸在她的胳膊和手腕上,她一个十三岁的小姑娘自然接不住同样十三岁的三哥儿,三哥儿砸到她胳膊上之后,又摔在地上。

      好在有了她这一下缓冲,三哥好歹没摔出什么大事,只是手掌有些擦伤而已。

      从小娇生惯养的三哥儿哪受过这种委屈,当即哭了起来。几个小厮连忙搀着三哥儿回了正院,丫鬟们也急急忙忙去找郎中。

      众人一轰而散,只余下阿瑜一个人呆呆站在原地,指骨传来的阵阵刺痛,阿瑜低头注视着骨头异常凸起的小拇指,陷入了沉思。

      阿瑜从来没有见过像三哥儿一样好看的男娃娃,珍珠似的大眼睛,又长又卷的睫毛,白的像玉一样的皮肤,还有如同月牙一样弯弯的眉毛,就连哭起来的样子,都格外好看,和她小时候见过的那些个又瘦又黑的男孩子都不一样。

      “嘶~”小拇指的疼痛将阿瑜拉回现实。

      想来应该是内里的骨头折断了,才会这样钻心地疼。

      阿瑜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回了房间找了根小木棍将手指固定起来,以前村子里的人摔断胳膊摔断腿郎中都是这样处理的。

      她并没有打算找郎中瞧瞧,请一次郎中不便宜,她的月银还要留着寄回家里给母亲和弟弟。

      没有银两的她只能选择硬捱过去。

      起初这几天,手指特别地疼,疼到阿瑜每晚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常常睡着了也会被疼醒,好在过了几天之后,骨头慢慢有长好的趋势,手指也没有之前那么疼了。

      两个月之后,阿瑜的手指轻微活动时已经不会感到疼了,只是因为当初骨头折断之时未能及时看郎中,导致骨头有些长歪,指骨关节处有一块异常的凸起。虽然有些丑陋,但并不影响日常生活,阿瑜也就没多太在意。

      又是一年,阿瑜依旧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待在后院,唯一不同的是,这一年,她偶尔会想起那个白玉一般的小少爷。

      新年刚过,阿瑜被刘嬷嬷唤了过去,嬷嬷看着这个才十五岁的小女娃娃,眼睛里是一种说不出的淡淡的忧伤。

      “阿瑜,你知道我为何唤你来吗?”

      阿瑜摇摇头,诚实地说:“阿瑜不知。”

      “阿瑜,你惯是个乖巧的孩子,身上有一种别人没有沉稳和平静,要知道,我们这些做下人的,最重要的就是有一颗宠辱不惊的心,不被名利诱惑,不被浮华蒙蔽。这些年里,我一直把你一个人扔在后院,不是我不喜欢你,而是我想保护你,前院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不适合你,不说其它,单就当年和你一起进府的两个丫头,一个被发卖给了人牙子,一个被赶出府。

      我本来是打算再过几年,让你接管我的位子,但是我的身体不行了,怕是等不了这许多年了,所以,我要你从今天开始,跟在我身边,学习怎么掌管院里事务,你可愿意?”嬷嬷低敛着眼睛问。

      阿瑜没有过多犹豫,跪下磕了个头回答:“阿瑜愿意。”

      阿瑜答应的原因,仅仅是因为管事姑姑的月银要比她现在的月银翻上好几倍不止!

      “好!”嬷嬷开心地笑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阿瑜每天都跟在嬷嬷身边,学习如何管事,看账本,采买。

      别人需要五天才能学会的东西,她三天就能学会,就连嬷嬷都夸她天资聪颖。

      实则并不是她聪明,她只是每天晚上还会抱着账本坐在院子台阶上,借着月光仔仔细细研究,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就连嬷嬷教她的那些个话语,她都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对着树一遍遍练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