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三章春风笑(三) ...

  •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待回到体和殿,我脑中还是混混兀兀,月珍张罗着为我沐浴更衣,我只是拽紧了他的衣角不松手,他任由我依恋地拽着,轻声哄我:“乖,你浑身湿透了,去换件衣服来。”又笑,“朕今儿也当了一回落汤鸡,这可也要再换一身衣服来。”又对我保证:“你不要怕,我不会丢下你的,我叫他们回去取衣服来换过。”
      听得他再四保证,我这才松开了手,跟着月珍去沐浴更衣。徐徐解下衣服,温暖的热水泡过我的身子,我再也支撑不住,就在水波中睡了过去……
      缓缓睁开眼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并蒂莲花绡丝金帐,一团耀眼。我呆怔了片刻,这不是我体和殿的屋中,支撑着仰起身子,只见床前一副四季美人屏风,再看身下的床,雕龙镶凤,隔扇之间悬着碧湖水绿色的轻罗帐幔,用双燕金钩略略束起。我怔怔地看着桌上点着的婴儿小臂粗的龙凤红烛,红烛结了烛花,火焰跳动,粲然大放光明,我不由轻轻“咦”了一声。
      就见他从那屏风后面跺出来,眼中含着笑,“你醒啦!”
      我呆呆地望着他闪闪发亮的双眸,如在梦中。
      他走上前来,坐在床前,握住我的手:“太医说你只是受了惊吓,没什么大碍,睡过一觉就会好的。”
      我转动眼眸,不知所以然,他好笑的伸出一只手,在我眼睛前上下摇动,哈哈笑道:“玉兰小主,看你这副小呆像,你不会被朕吓得还没回过神吧?”
      我嘟哝着嘴,不假思索地回复:“我才不呆呢!”看着眼前他开心的笑意,慢慢慢慢缓过神来,终于知道这不是在梦中。那个时候,晟宇也最喜欢过着我的鼻子叫我小呆子,我总是耍癞地扑到他怀中,一个劲地嚷:“我才不是呆子呢!”我曾以为从此后与晟宇天人隔绝,谁想老天怜我,在这个时代又给了我一丝希望。温暖和快乐的潮流慢慢地慢慢地涌上心房,我胡乱地用手抹去眼旁的泪水。
      他嘴角的笑意扩大,无限温柔,拍着我的肩说:“好啦!好啦!你才不呆呢!你最聪明了!”
      泪水还没完全停,我又“噗哧”一声笑了出来,我看着那抹熟悉的笑容,只觉眼睛又是一酸,扑过去,抱紧他,“我等了你……好久……好久了!”我抬起头,看着他的脸,像以前一样轻轻吻了他一下,“我现在才知道,老天送我到这里来,原来是因为你在这里等我!”
      他深深地深深地看着我,伸手揽住我,身子微微颤动,良久良久轻声叹息道:“我今儿才知道,原来这个世上真有一见倾心!”他轻轻俯下身子,吻住我,嘴角脸庞皆是笑意,喃喃道:“不知道为什么,我看见你就觉得亲切得很,好像认识你已经很久很久了……”
      烛火跳了一跳,渐渐暗了下去。
      我伏在他怀中,暗暗旋开了胸前的项链。苍天在上,皇上,不是我想骗你,我相信你是晟宇无数个前世中的一次,而我来到这个世界亦是因为你在,只是,那万一的万一,我亦输不起。
      他脸庞慢慢红了起来,眼神渐渐迷离,手臂一紧拥住我躺下。
      我彷佛听到初夏温柔的风从耳边擦过,细细地钻入带着夏夜芬芳的夜色中。
      我好像又看见一轮明月升起,那月色迷朦,照在地上如水轻泻。我好像看见月光下养心殿的琉璃华瓦粼粼如趟水银。满园蔷薇,含苞吐蕊,香远袭人,月色下树影婆娑,轻摇慢舞。
      像水墨画一样,浓浓淡淡又余韵流长。
      我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紫禁城有这样生动的夜色;在这宫里,还有这样的温柔。
      烛火熄灭了。

      窗外彷佛有什么声响,我却陷在美梦里不愿醒来。
      溪水弯弯曲曲,淙淙流向前,我的心情愉悦,提着裙裾快步奔跑着,沿溪水而上。浅浅淡淡的青草在我脚下跳跃,露水打湿了鞋子,迎面而来的春风和着花香充盈着衣袖,不知为何我听到心中有一个小声音在告诉我:往前!往前!他就在前面。
      我奔跑着,急急地去找寻他。
      溪旁还是那些桃树,开得正盛,重重叠叠、花团锦簇,映在溪水中,竟像把那一池碧水都染成了丽色。风一吹便有花瓣如雪飘落,然后他的身影渐渐映入眼帘。
      他穿着一袭白衣站在一株最大的桃树下,那红色的桃花花瓣飘落如雨,洒在他的额头发际。他的脸上含着笑,嘴角的温柔就是三月最轻柔的风也比不上。他冲我伸出手:“依依,我在等你!”
      我抓住他的手,扑进他怀中,喃喃道:“我知道!我知道!”闻到他怀中熟悉的气味,我心满意足的长吁了一口气,“我不是找到你了吗!”我抬起头来,却看见他无限忧伤的脸。我大惊,伸出手想抚平他那一脸的忧伤,他只是冲我摇头,有桃花坠落遮住了我的眼睛。等我挥落花瓣,他已经消失了。
      我惶恐万分,在溪边奔跑着,想找寻他的身影,渐渐有迷雾袭来,我竟然连来时的路都已不见……
      我从床头坐起,只闻幽香盈盈,阳光透了雕花长窗上糊着的绡纱,深深浅浅地投射进来,照着空气中浮动的细小尘埃。
      渐渐缓过神来,我往身边看,却是心底一惊,除了我,还有谁在这床上。难道——一颗心瞬时冰凉冰凉。
      忽听得簌簌走动的靴子声,抬起头,看见身前的人儿穿着明黄锦衣,紫貂端罩,脸上含着笑容,就像这夏季的一袭凉风,吹散了心头的燥热与阴霾。
      他望着我,俯下身:“睡醒了!朕看你睡得香甜,不忍心吵醒你,就先起身了。”
      我到这时才相信,原来一切不是我做的一场梦。眨眨眼睛,却看见他唇角上扬,那笑容中有着开心,却又混合着一种说不清楚的得意与戏谑。顺着他的目光往我身后看去,只见那明黄锦缎衬着点点暗红,像娇艳的花蕊一般,就连空气中似乎也飘浮着暧昧的气息。如烟,你给的果然是救世的仙丹。我回过头来,眼波徐徐一转,一副又恼又羞的样子:“哪有你这样子的皇上!欺负了人家还偷着笑!”
      他哈哈大笑,伸手把我揽进怀中,“你这样子也不像朕的……朕的……”他突然停顿了下来,长叹了一口气,“可惜,晚了两月……朕要早点遇见你,也不会把皇后的封号给了别人!①”
      我抬起头,睁大了眼看着他,他脸上彷佛是笑,语气却只有淡淡的怅然:“朕在宫里是皇上,是主子……可是朕从来没有真正活过一次!”
      我只觉心中微微一酸,他身上的气息盈绕在我的四周,我把脸埋入他襟前,他紧紧搂着我,只听得他说:“兰儿,遇见你……我才知道……原来……原来这世上还可以有这样的快乐!朕真的想把……想把这世上所有的一切……一切最好的都给你。”
      我心底最柔软处募然悸动,抬起头,见他眼眸之中,只有柔情万千,心底的热渐渐扩大。我呷着泪,却冲他笑:“我……什么都不要。”我伸开双臂,紧紧搂住他,“只要你……在我身边就好了!”
      他凝神望着我,目光中有宠溺、有震惊、还有我不明所以然的东西。他把头埋入我发髻旁,温暖的呼吸轻柔地拂在我的鬓角,吹得碎发微微伏起,那一种痒痒直酥到我心里去。他的声音低低的,如清风一样拂过耳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檐头铁马声响叮当叮当,清脆悦耳,有风吹过,隐隐带着芙蓉的清香。透过象眼格窗望出去,窗外是碧蓝碧蓝的天,偶有几群白鸽带着动听的哨声轻快地从天空划过。

      注释①:咸丰的孝贞显皇后(1837-1881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三等承恩公穆扬阿之女。比咸丰小6岁。初入宫侍文宗咸丰帝潜邸,咸丰帝登基后于咸丰二年二月封贞妃,五月晋贞贵妃,六月奉旨立为皇后,时年月16岁。咸丰十年八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皇后随咸丰帝自圆明圆逃往热河行宫,翌年七月咸丰帝崩,此时皇后25岁。因皇后无子,便由懿贵妃(慈禧)六岁的儿子载淳承继皇位,尊皇后为母后皇太后,上徽号为“慈安”,尊其生母懿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为“慈禧”。因慈安居住在紫禁城东路的钟粹宫,故称“东太后”慈禧居住在西路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慈安太后为人幽闲静淑,举止端庄,口木讷不善言辞,在众妃嫔中从不争宠,很得咸丰皇帝的尊重。她心地善良、单纯,咸丰帝对她很敬重,但不甚爱幸。应该说咸丰皇帝册封她为皇后,正是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出发看重了她的善良、大度很稳重。而作为一个男人发自内心的爱是没有给她多少的。
      长期以来,慈安给人一种过于忠厚老实,缺乏政治才干,事事依赖慈禧的印象。实际上,真实的慈安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从小就受到过良好教育。特别是她成为中宫皇后的10年中间,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内忧,这使她在忧患中成熟,在忧患中增长阅历。在美女如云的皇宫,在多情好色的咸丰帝身边,能保持荣宠不衰,除了凭借她本人超凡人品和性格之外,我觉得她必然有一套十分成功的处理和驾驭与众妃嫔、与夫君皇帝关系的秘诀。
      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初十日戌时,慈安逝于钟粹宫,终年45岁。慈安之死,事先没有什么明显征兆,三月初九日,慈安身体稍感不适,第二天晚上就死了。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作了种种猜测。清廷官方宣布是因病而逝,民间则流传说慈安是被慈禧害死的,也有说是自杀而死。
      其实慈安与慈禧共同垂帘达20年之久,她俩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关系到社稷江山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是一致的。她们俩之间的矛盾不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慈禧根本没有必要害死慈安。这一点,精明聪颖的慈禧应该比谁都清楚。既然如此,那么慈安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清史专家徐彻先生经过深入研究考证,并做了大量深入的社会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慈安患的是脑血管疾病,很可能是脑溢血。这种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是疲劳过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三章春风笑(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