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邹忌进谏 ...

  •   齐威王身边有很多名臣,最有名的便是邹忌和田忌,这两个人在中学课本上也是常客,并且邹忌和田忌两个人关系不和。邹忌主张选贤任官,修订法律,以监督清除奸吏,田忌重用孙膑,以“围魏救赵”大胜魏军,采用“减灶之计”,诱杀魏将庞涓,屡立军功,功高震主。田忌是将,邹忌是相,将相不和自古有之,文武之臣互相攻讦。而田忌更是忌惮邹忌的谗言,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了逃离齐国。

      邹忌在中学课本中有篇文章,一篇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田忌在中学课本的文章则是“田忌赛马”。这两篇文章可以看出邹忌和田忌性格的差别,一个是对于人心与事情真相的追求,一个是对于事情成败与利益得失的追求。

      根据《战国策》记录的邹忌,可以窥见这个使得齐威王时期,齐国强盛一时的丞相的风采。《战国策·齐策一》曾提到邹忌的修法律而督奸吏,邹忌接受相印后,淳于髡前去会见他,向他提出五点建议。第一件事就是车子要统一规格,不然的话就不能够托载规定的重量,琴瑟等乐器如果没有校正,就不能形成五音。其实,淳于髡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国家要琴瑟和鸣,要音律相合,才能够政通令和,上下清明。

      淳于髡[kūn]是战国时期齐国政治家、思想家,齐之赘婿,齐威王拜其为政卿大夫。淳于髡作为齐国的驸马爷,虽然相貌不佳,身高不足七尺,但是胜在幽默,口才出色,数度出使诸侯,未尝屈辱。淳于髡博学多才、善于辩论,曾经辅佐过魏惠王、陈轸等人,是稷下学宫中最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可以说,淳于髡与张仪都是舌战群儒,舌灿莲花之辈。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曾经跟齐威王说,“我听到了偏爱的话语,但是都不足真实可信,我的妻子说我比徐公漂亮,是因为妻子爱我,我的妾室夸赞我比徐公帅气,是因为我的妾室怕我,我的朋友夸赞我比徐公出色,是因为我的朋友有求于我。如今齐国方圆千里的疆土,作为齐国的王,齐国近臣都会偏爱于自己的郡王,所以很多人都是不会说真话的。”也正因为邹忌的这个建议,齐威王允许举国上下提出批评与意见,并且敢于接受意见,更愿意对进谏的人予以重赏。

      齐威王广阔的气度与胸襟,使得齐国的蒸蒸日上,国运昌隆。同样的,淳于髡也是个敦促齐威王向着明君方向不懈努力的名臣。据史料记载,淳于髡多次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威王,使得齐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其中最有名气的便是“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淳于髡给齐威王讲了个故事,诉说一个在大殿之中三年不鸣不叫的鸟,为什么一只不鸣叫。齐威王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君主,对于能够一展心中大志,自然是兴致勃勃。也因此,淳于髡告诉齐威王,不鸣叫的鸟儿是为了一鸣惊人。这类似于在说沉醉在骄奢淫逸三年的齐威王并不是贪玩,而是韬光养晦,只为了筹谋三年,一鸣惊人。淳于髡这句话等同于点亮了齐威王心中的那团火焰,使得齐威王戒掉骄奢淫逸的毛病,开始振奋精神,强大齐国国力。

      田忌曾经与诸位齐威王赛马,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在比赛的时候,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下等马,最后三局两胜,除了第一局的必输,赢了整个比赛。田忌是战国时期的大将,他清楚的知道,军事胜利常在一夕之间,当然,孙膑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齐威王身边的肱骨大臣。

      田忌不仅有容人之量,更有举荐贤臣的度量,这一点田忌比妒忌同窗的庞涓好多了。只是田忌即便是打赢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却依旧是被邹忌忌惮,毕竟天底下没有几个是将相和的,大部分的将相都是互相拆台。

      邹忌不愿意田忌这样的人超过自己的权势,便开始想办法对付田忌,所利用的方法也是阴损的方法,一如当年公叔痤陷害吴起一般,咱们败坏田忌的名声。邹忌的门客出主意,建议邹忌力荐田忌参加马陵之战,并告知邹忌,若是田忌赢了,则所有功勋都有一大半是邹忌用人得当,邹忌定会被齐威王夸奖。若是田忌打败了,田忌即便是战场不死,也会因为战败受到军法处置。

      田忌赢了战役也好,输了战役也好,邹忌都是占据了利益,而田忌却有一半的可能受到责罚。邹忌抓住了打压田忌的机会,便遵循门客的建议,向齐威王力荐田忌,所幸田忌也是一个优秀的将军,田忌在孙膑的帮助下三次连胜。

      田忌的胜利赢得了齐威王的嘉奖,邹忌觉得自己受到了极大的威胁,门客又出了一个阴损的主意,门客乔装打扮来到占卜摊子,在算命先生面前一掷千金,自称是田忌的部下,准备千金做大事,请求算命先生指点方向。

      这件事很快传开,孙膑是一个上善伐谋的智者,他清楚的知道邹忌门客的阴谋意味着什么意思,于是,孙膑建议田忌不要交还兵符,解除武装回到齐国,反而力荐田忌留下老弱士兵把守土地,沿途留下自己的亲信部队。根据当时孙膑的布局,田忌如此设下兵丁,便会背靠泰山,左有济水,右有高唐,辎重可直达高宛。

      若是田忌有所准备,只需要战马或是战车便可以直冲齐国的首都临淄,从雍门进入,到时候田忌就可以把持齐国的大权,而陷害田忌的邹忌便会慌乱出逃,一切大事可定。本来孙膑打算将计就计,乘势而为,辅佐田忌登上田氏君主的宝座。

      田忌不管是不是当年田氏嫡系血脉,或是空有田氏姓氏,对于田忌而言,他都有掌控君权的机会。可惜的是,田忌打仗是把好手,掌控政权,称王称霸的能力,确实懦弱一些。田忌没有听从孙膑的建议,解除军权回到齐国,很快便被公孙阅等人陷害,田忌慌乱出逃,不久便来到楚国避难。

      杜赫发现田忌和邹忌水火不容,便利用田忌和邹忌的矛盾,告知楚王,邹忌跟楚国关系不好,是因为田忌这个叛逃齐国的大将,假如给田忌土地,田忌会感恩楚国,即便是田忌回到了楚国,也会心向着楚国。而邹忌看到田忌有了土地,知道田忌不会离开自己的封地,也因此,邹忌会感谢楚国。杜赫的做法,等同于楚国和田忌,邹忌两头交好,楚王很快应允。田忌因此在楚国生活了一段时间。

      齐威王曾经拥有田忌和邹忌两个当世名臣,若是很好的处理两个人的关系,或许就会有廉颇的将相和,可惜,齐威王没有处理好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使得田氏齐国虽然有稷下学宫,却没有在国家军事力量上更上一层楼,实在可惜。邹忌也因为排斥田忌,使得齐国错失了一次成为战国雄主的机会,可以说,邹忌的嫉贤妒能害了齐国的国运,实则令人惋惜。

      提到了田忌,又提到了邹忌的嫉妒之心,就一定要提到孙膑,孙膑原名孙伯灵,他是庞涓的同窗,两个人都是鬼谷子的徒弟。庞涓来到魏国之后,魏惠王非常赏识庞涓,给庞涓将军之位,庞涓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孙膑。于是,庞涓假借叙旧的名义将孙膑请到魏国,孙膑以为庞涓要举荐自己见魏惠王,却不曾料到,庞涓将孙膑软禁起来,并派人监视。

      庞涓非常担心自己的将军之位被孙膑抢走,在嫉妒心发作之下,特地编派罪名,将孙膑的双脚砍去,脸上刺字,这便是刖刑和黥刑。所幸,孙膑命不该绝,遇到了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赏识孙膑的才干与能力,便带着孙膑偷偷前往齐国,并推荐给了田忌。田忌跑去楚国之后,齐威王特地给孙膑一处养老的地方,孙膑晚年辞官回归故里,在月厌河畔建一花园著书立说。

      齐威王非常重视人才,经常派人去探视孙膑,并在花园东北建起了供官员歇宿的驿馆。孙膑辞世后,葬于花园东北侧驿馆前,前往祭奠的官员和百姓络绎不绝。孙膑在齐国的威望越来越高,虽然晚年著书育人,不再参加战役。

      齐国一如魏国痛失名将,更使得部分身怀大才的人被冷落排挤,使得国运日复一日的下沉,即便有短暂的繁华,也只是昙花一现。反观一直磨砺中成长的秦国,却在打开国门,开诚布公,诚邀天下英才,前来秦国,一起助秦强盛。

      秦孝公登上君位之后,商鞅从魏国逃离,来到了秦国,商鞅变法正式走入历史舞台的中央,大秦从这一刻开始,奋六世之余烈,开继往之盛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