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23
胡秀英正陪着邵翡,在新厂子里转。
眼看着这片地方从一块荒地,逐渐步入正轨,人气也越来越足,邵翡打心眼里的高兴。
尤其高兴的是,等工厂满负荷开工,产能问题终于彻底解决,她再不用被那些山寨货剜心剜肉了。
实在是可喜可贺。
“现在生产线还在试运营,大部分老员工都过来了,就是有些年纪大的,腿脚不太灵便,还是选择在原来的厂棚。”胡秀英低声说。
虽然从老房子到新厂,走路也不过20来分钟,但是对老街上那些只想赚点零花钱的老人来说,这个距离还是太远了。
如果也正好,老房子那边依然按工时结算,方便那些只想打零工的街坊邻居,不至于突然丢了一份收入。
新厂这边,则一切步入正轨,虽然也会招些临时工,但是主要的员工全部实行聘用制,按月核算薪水和奖金,一切劳动考核的标准,也越来越像一个正规的大厂。
对所有人来说,这又是一次新的挑战。
不过这一回,管理层也同步得到了扩充,最近江州市不少单位效益越来越差,人心浮动,她顺势挖走了几个能做实事的中层管理,总算把新厂的管理构架给搭建起来。
各项工作都有了专人分管,不再需要一人身兼数职了,以至于明明底下员工变多了,邵翡反而觉得轻松了不少。
果然当老板的,最重要的功课,还是要知道怎么用人。
胡秀英依然还是方圆牌的经理,只不过最近,她自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偷偷去书店买了几本管理相关的书,据冯大柱说,她每天晚上看书看得很晚,就是自己每次探头去看,发现她趴在书上,睡得正香。
胡秀英就不好意思地笑:“我都多少年没看过书了,看几行是容易打瞌睡,不过多多少少,还是进了点脑子的。”
那些书到底有没有用,邵翡也不知道,不过胡秀英的成长速度确实肉眼可见,就算有时候管理手段没那么正规,但偏偏特别有效,工人也都服她。
大概这就是天赋吧。
胡秀英刚在邵翡的建议下,买了一套市中心的楼梯房,3房2厅的大面积,价格她以前想都不敢想,但是现在,全款拿下,轻轻松松。
相比起来,邵翡这个当老板的,居住条件却显得寒酸多了。
“老板,你也该换套房了吧,圆圆跟你挤在楼上,住得不舒服不说,以后上小学也不方便。”胡秀英说。
自从老房子加厂改店,邵翡和圆圆的居住空间,就只剩下二楼那一丁点地方。
两张床,一张书桌,一个小书架,这就是2楼的全部家具。
“圆圆喜欢热闹,把她放在那边,时刻有人带着,不用担心她孤单,至于学校,还没定呢,等确定了再说。”邵翡其实也考虑过买房的事,毕竟现在的房价,看起来可太香了。
不过她在江州考察了一圈,感觉现在的商品房,无论户型还是设计,都不太如自己的意,真要买房,还不如趁着限购政策出来之前,去一二线的大城市买。
这事儿也用不着急,毕竟房价起飞,还是好多年以后的事情,距离限购政策出台,也还远得很。
有这些钱,倒不如马上投入生产,获得的回报要高得多。
或者去跑马圈地——自从那天喝了点酒,这个念头一直在邵翡的脑子里转悠。
不过她也打听过,跑马圈地可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一是要有能被当地政府认可的资质,二是要有成熟的规划和预案——或者至少,有能画大饼的能力。
这个世界上的聪明人不少,这两年政策风向稍一改变,有点眼光有点胆量的人全冒了出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什么手段的都有。
邵翡却并不急着加入这场乱局。
时代的浪潮激越而迅猛,是乘风而上,逍遥九天,还是被大浪击碎,沉入沙底,谁也说不清。
相比前者,或许后者才是绝大多数。
自从经历了一遭买地建厂,却差点被如山的压力压垮这种事,邵翡本来还有些嗡嗡发热的头脑,终于冷静下来,明白就算想当亿万富翁,首先,还是先要赚个百万家资再说。
以后的机会还多得是,只有稳扎稳打,尽可能的少犯错误,才有可能成为活下来的胜利者。
带着孩子,她也输不起。
邵翡正跟胡秀英聊着江州未来的规划,以及在哪里买房更划算之类的事,忽然听见厂门口,传来一阵吵闹声。
两人寻声一看,发现是个年轻姑娘,正被保安推搡着往外赶。
“怎么回事?”她忙走过去问。
“这人没证件,也说不清从哪儿来的,我不让她登记,她还赖着不走了。”保安一脸无奈。
年轻姑娘皮肤很黑,个子瘦小,看着大概十五六岁,如今都快进入深秋了,就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衫子,全是补丁,四面漏风。
见到两个人,她用力抹了一下鼻子,抬起头,一脸倔强,用口音很重的乡音说:“我力气大,能做事,你们雇我不用给工钱,管饭就行。”
邵翡忍不住笑,问:“你多大了?从什么地方来的?你爸妈呢?”
女孩子抿着嘴,不说话,半天才挤出来一句:“我叫钱小花,十六岁。”
其他什么都不肯说。
还是个孩子呢,看那双破破烂烂还不合脚的布鞋,也不知道在外头走了多远。
邵翡心一下子就软了。
上辈子,每次看到这种生活不太如意的年轻女孩子,她很容易就会想起圆圆。
重来一回,也还是这样。
她放慢语气,轻声软语的对那个女孩子说:“你年纪小,又没有身份证,确实报不了名,要不我们先带你去吃点东西,换身衣服,至于接下来怎么办,咱们再慢慢商量好不好?”
女孩不想走,说她不饿,可话音刚落,肚子里就传来一阵很响的咕噜声。
原本还倔强得像一只小兽的气势,莫名就弱了下来。
邵翡笑起来,牵着这姑娘的手,把她给拉走了。
女孩依然不肯说她从哪里来的,只说是不想结婚,才从家里逃出来的,出来就想找个活干,她力气大,什么活都能干。
一听到是家里逼婚,邵翡就知道,这孩子肯定不愿意回去。
16岁的年纪,倒是可以出来打工了,就是现在农村的户籍制度还不够完善,小姑娘连户口本是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提身份证了。
什么身份证明文件都没有,新厂肯定不敢招,人事手续都办不下来。
可听说这孩子已经身无分文,无处可去,邵翡也不可能真的狠心把她赶走。
“你识不识字?”邵翡又问。
“我识字的,”怕两人不肯留她,钱小花还反反复复的强调,“虽然没上学了,但我姐一直有在偷偷给我上课,就是后面嫁人了,才没时间继续教我,但是小学课本上的字我都认识,课文也能读下来,还会做算术题呢!”
据女孩说,她三年级的时候,弟弟出生,她就辍学了,之后一直待在家里,帮着照顾弟弟,做各种农活。
她姐运气比她稍微好一点,至少上完了小学,就是毕业没多久,就被她爸妈给嫁出去了。
算下来,她姐出嫁时候的年纪,说不定比现在的钱小花还要小。
邵翡和胡秀英对着叹了口气。
吃完了饭,两人又带着这女孩子去买了身衣服,还买了双新运动鞋,洗漱干净,还换了新衣服的钱小花,其实也是个五官清秀的漂亮女孩子。
就是小姑娘好像从来就没穿过合身的衣服,扯着衣角,一脸局促不安。
又过了好久,她才突然憋出一句:“我要干多久的活,才能把欠你们的钱给还了?”
原来她一直担心的是这个。
“这次不用你还,”邵翡揉了揉她的脑袋,“不过你要真的想留在这个地方,以后确实就要努力赚钱了。”
钱小花现在身上真的是一个子都不剩了,听到赚钱就眼冒金光,那股直白的渴望,反而比扭扭捏捏讨喜多了。
邵翡对这个女孩子,还挺有眼缘的。
“你暂时可以先住在后院的杂屋里,反正那里现在也空着,要是愿意,可以试着去加工厂打打零工,也可以到外面试一试,反正在你稳定下来之前,可以一直住在这儿,阿姨不赶你。”邵翡对她说。
那个杂屋是后来才搭起来的,原来用作堆放生产原料,新厂建成以后就空了出来,居住条件算不上好,但好歹也能遮风挡雨,给这小姑娘提供暂时的庇佑。
毕竟是个陌生人,邵翡也没打算把人家直接接进家里,这么不远不近的,距离正好。
钱小花抱着自己那个破烂的布包,一脸认真的说:“走之前,我一定会把欠的钱还干净的。”
“不急,你先适应着。”邵翡的神情越发柔和。
圆圆从幼儿园回来,发现隔壁的杂屋新住进个大姐姐,皮肤黑黢黢的,说的话自己还听不懂。
不过她向来是个友善的孩子,会主动把兜里的糖果分给这个陌生的姐姐。
可惜这个姐姐看起来不像小禾姐姐那么擅长带着自己玩,分完了糖果,她就又跑到隔壁院子,和一群老街上的小孩子,疯做一团了。
钱小花捏着被彩色玻璃糖纸包着的水果硬糖,听着隔壁孩子们的笑声,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毕竟这几天,她的经历,简直就像在做梦。
从山里逃出来,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进城,第一次壮着胆子找工作。
其实做这些事情,都叫她很害怕,可人被逼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只能咬着牙,到处乱撞。
没想到,还真被她撞出了一条缝。
在县城里,她吃到了人生里最香的一碗面,在市里,又第一次感受到被温柔对待的感觉,还有人给她买新衣服,新鞋子,价格很贵,也不知道她要多久,才能攒到这么多钱,还给人家。
就连水果硬糖,也是第一次有人主动分给她——在家里的时候,爹妈偶尔也会从镇上带点糖果或者糕点回来,但那从来只属于弟弟,她们姐妹俩,碰都别想碰。
还有刚铺好的床,软软的,香香的,很干净,带着太阳的味道。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她觉得,自己像个人,而不是被买卖的牲口。
钱小花做了人生中最甜的一个梦。
只不过,在入睡前一刻,她还是忍不住的想:要是姐姐,也一起跑出来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