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20
等邵翡想起自己下午跟张老板还有约的时候,张卫国都已经在门口,和冯大柱牛头不对马嘴的说好一会话了。
冯大柱这个人嘴巴笨,扯东拉西找不着重点,张卫国听了半天,才勉强听懂,这家精品店确实是今天开张,就是货没准备够,都卖光了,只能提前关门。
“我看今天上门的多半都是年轻小姑娘,你过来,是给你闺女买东西的?”冯大柱好奇的问他。
张卫国摇摇头,还是觉得怪。
开业第一天,连货都不准备足,哪有这么做生意的嘛!
虽然觉得怪,又有点好奇。
他这时候已经有点隐隐猜到,刚才看见的那拨人,应该就是从这家精品店离开的,她们手上提的那个小塑料袋,上面有个标志,和精品店的店标有些像。
不过说是像,又不完全一样,毕竟他年纪大了,眼神远没有没年轻时候那么好使了。
想当年,自己站在码头上,远远看一眼就能认出是哪家的船,载的是什么货,吃水量又有多深。
现在可完全不比当年了哟。
张卫国微微晃了一下神,再次忍不住追忆当年。
人老了,就这点毛病,总不由自主的怀念青春年少的时候。
冯大柱看他发呆,还以为这老头是不甘心,再次赶客:“店里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全卖光了,就剩几个又笨又贵的大物件,我老婆说了,那些主要是用来当摆设的。”
张卫国咳嗽一声,终于正式介绍自己:“我是跟邵总之前约好了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邵翡正好从店里出来,转头一看,才想起来自己还约了人。
“张总,真是不好意思,”邵翡脸上连忙堆起的笑,快步走过来,跟张卫国握手,“今天手忙脚乱了,我都差点给忙忘了,来来来,您快来店里坐坐,小罗,快给张总泡杯好茶。”
她热情的招呼张卫国进店坐下。
这可是个大客户,人脉也广,方圆想进高端百货,还指望这人牵线搭桥呢。
走了这么远的路,张卫国确实也累了,他一屁股坐到靠背椅上,锤了锤自己的老胳膊老腿,终于缓了口气:“邵总,你这店开得可够远的。”
邵翡笑:“我这不是才刚开始做嘛,家里有个店面就利用上了,要是摊子做大,肯定要往外搬的。”
其实从刚才卖光了货,她就已经在考虑扩充生产线的问题了。
那个丁点大的小院子肯定不够,可再大的地方,她暂时也租不起。
“这边确实太偏了,”张卫国也点头认同,“我刚才听说,你今天货没备足,才开张没多久,就只能关门了?”
他说话也是直言直语,半点没有遮掩。
邵翡一脸无奈:“我的错我的错,我这地方有多偏您也看见了,之前是真没想到,能卖得这么快,确实是准备工作没做得好。”
毕竟是面对自己看中的未来销售商,就算承认错误,也要强调一下自己的货有多好卖。
张卫国依然不动声色,抿了一口热茶,又说想去看看加工厂的情况。
说是加工厂,其实跟个乡下的小作坊差不多,工人都是手工作业,唯一值得称道的,就是看起来现场管理得井井有条,不像他之前想的那么混乱。
可这种小作坊,想跟自己合作,还是差了点意思。
他又看了一眼箩筐里的成品,件数不多,只有浅浅一层,这效率也太差了。
之前这家厂的成品,邵翡也送了几件去给他看过,不过像张卫国这个年纪的老头儿,审美老派,压根搞不懂现在年轻人喜欢的这些那个的时髦玩意儿,有什么不同的。
现在这么一圈看下来,依旧没找到什么叫他心动的地方。
至于邵翡口口声声说的热卖,他心里其实还打了个问号,谁知道是不是搁这里钓他呢。
少进点货,多雇佣几个临时演员,这气氛,不就轻轻松松吵起来了吗。
张老板自诩见多识广,这点套路,根本逃不出他的火眼金睛。
邵翡对此也很无奈。
刚才突如其来的热度,把她之前的计划全给打乱了,别说自己的货了,就连她之前买来镇场面的手工艺品都出清了大半,只剩几个特别笨重,价格还贵的摆件,放在那里无人问津。
要是张总能早来半个钟头,或许就能直观的看见新品的热度有多高,可惜现在,别说什么格调和档次了,他唯一瞧见的,就是一间空空荡荡,被卖得精光的店铺。
今天算是白走了一趟。
邵翡也不是勉强的人,虽然看重张卫国手里的销售网络,可人家看不上自己的货,也没必要上杆子硬做买卖。
她客客气气招待一番上门的客人,又客客气气把人给送走,心中并没有太多失望。
主要是,她到现在还没缓过来呢。
等把人送走,又让几个腿还软的售货员早点回去休息,邵翡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和胡秀英对脸看了一阵,忽然,就无端由的笑了起来。
这事儿,真是越想越可乐。
两个人就跟发癫中了邪一样,抱着肚子,在空空荡荡的店里笑了好久,怎么都停不下来。
直到冯大柱进来,看见这两人疯疯癫癫的样子,差点都要把手里的扫帚一扔,找大师驱邪去了。
胡秀英知道自家男人什么德性,连忙把他叫住:“哎你回来,我们没事,就是太高兴了而已。”
冯大柱这才悻悻地停住脚,挠了挠后脑勺:“早说呀,刚才看你们这样子,吓了我一跳。”
“行了行了,这边没你的事了,你去看看厂里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胡秀英很快打发走了丈夫,转头又帮着老板,开始清点今天的营业额。
钱箱的抽屉刚一拉开,就有几张勉强塞进去的钞票,一下弹了出来。
这大概就是钱多得爆炸最直观的体现吧。
光是清钱点钱,就花了将近一个钟头,等到夕阳西下,才点算清楚。
可看到这个营业额,两人又是一阵发愣。
虽然已经有心理准备,但是这么一爿小店,开张第一天,竟然卖出了6000多的营业额,还是大大的出乎邵翡的预料。
这差不多是她投入的绝大部分本金了。
她原本已经做好了三个月回本的准备,哪想到第一天,要不是货不够卖,说不定都能直接回本了。
说来说去,现在面临的最大麻烦,还是产能不够。
短暂的高兴过后,想起明天怎么开张,又是一阵叹气。
卖不动发愁,卖得太好,也一样发愁。
胡秀英看一眼老板:“我再去把晚班的事捋一捋。”
反正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开不了张的事,还是交给老板去烦吧。
邵翡也决定先不想这些头疼的事,看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去隔壁院里接女儿去。
刚才看人太多,她只能把女儿先送到蒋璐那里帮忙照看一会儿,要不然人多眼杂的,怕出事。
终于等到妈妈过来,圆圆跟一只小燕子似的,一下扎到妈妈怀里。
刚才大概跟小禾又疯了好久,之前漂漂亮亮的小辫子,这时候已经半散了,小脸乌漆抹黑,像只野猴子一样。
邵翡用力抱了一下女儿,又跟蒋璐道谢。
“没什么,反正一个也是带,两个也是溜,费不了什么事,”蒋璐说,又试探着问,“你今天那个店赚得不少吧,我看很早就把货给卖空了。”
邵翡把女儿抱起来:“今天还行,不过毕竟是开业第一天,生意好点也正常,谁知道以后怎么样呢。”
“反正肯定差不了,”蒋璐语气里带点酸,“我男人前几天还说,如今这世道,想挣大钱就要自己做生意,我之前还不信呢,看到你那个店,才知道真是这样。”
邵翡刚搬过来的时候,她还可怜过人家,觉得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上没靠下无着的,日子过得肯定艰难。
哪想到转眼间,人就成大老板了,又是开厂又是雇人,忙得不亦乐乎。
蒋璐心情比较复杂,有点酸,也有点羡慕。
不过对于之前丈夫屡次三番说想辞职下海的事,她原本坚定的态度,到底是松动了。
要是真能挣钱发大财,谁还看得上那点死工资呢!
心里这么想着,她对邵翡的态度更殷勤了,毕竟她丈夫要是真的下海,说不得,还要跟邵老板这个前辈讨教经验呢。
————
加工厂已经顺利运转了多日,再加一个晚班,事情确实会多一些,但也没费多大的劲。
经过邵翡的提醒,胡秀英前几天还特地选了个合适的徒弟,手把手教了几天,现如今那个徒弟也能勉强独当一面,让她不至于一直连轴转。
夜晚的小院灯火通明,靠着大笔加班费的激励,大家一直加班到了晚上10点,终于攒出了一批货。1
可就算这样,也还是治标不治本。
邵翡考虑了一个晚上扩充生产线的事情,可算来算去,本钱还是差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就算有钱扩充生产线,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把货架全填满啊。
好在明天是周一,还能稍微缓一缓。
思来想去想不到好办法,邵翡索性也不想了,一头栽倒在床上,抱着香香软软的女儿,很快进入了梦乡。
今天确实消耗太大了,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她都有点吃不消了。
可能是心里事情太多,第二天早上,她很早就起来了,看着窗外朦朦胧胧的光线,躺在床上,发了一会儿愣,才想起来先把女儿送去幼儿园再说。
圆圆现在越来越喜欢赖床,每次都要哼哼唧唧半天,才不甘不愿的从被子里爬起来,闭着眼睛,在妈妈脸上蹭一会儿,才肯清醒。
醒来以后效率倒是不错,穿衣洗脸刷牙全都能够自己完成,还会去拿自己的小书包,背在身上一颠一颠的,看起来活泼极了。
看着小姑娘飞快跑进幼儿园的身影,邵翡原本紧皱的眉头,都下意识的微微松弛下来。
没什么好愁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她总能找到办法。
店铺10点开门,果不其然,今天绝大多数人都要上班上学,没什么人一大早上就往精品店里钻。
看着门可罗雀的店铺,邵翡总算松了口气。
要是这时候还有一堆人涌进来,她真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财神附体了。
邵翡靠在柜台上,一边继续盘昨天没盘完的账,一边琢磨着,要是只有周末才有那么好的生意,压力也不算太大。
毕竟现在还是上六休一,一周只有周日休息,全力以赴赶工六天,应该不至于还不够一天卖的。
一般来说,开业头几天生意好正常,往后销售额会逐渐趋于平淡,所以商家才会三五不时的搞各种活动,用来刺激消费,吸引顾客回流。
往后的周末,总不可能天天都像开业的时候那么火爆。
一想到这些,邵翡心里终于安定下来,至于之后怎么扩大生产,怎么把自己的货推销出去,心里终于渐渐有了清晰的规划。
可惜,计划还是赶不上变化。
上午开了两个小时的门,一共也就卖出去两件货,邵翡刚让两个今天上班的售货员先去后面吃饭,门口忽然哗啦啦挤进一群小朋友。
这群小孩年纪不大,看起来像是附近中学的学生,一个个青春靓丽,脸颊嫩得出水。
她们一进来,就争相恐后的涌向货架,吵闹得不行。
“是这家店吧?”
“对对对,就是这家。”
“我姐就是在这家买的,她还特小气,不肯给我戴,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自己来买就是。”
“这个真的好漂亮,戴在头上,就跟白娘子似的。”
“我觉得那个更好看,还好搭配衣服……”
小姑娘们挑挑拣拣,出手虽然没有昨天那些女工大方,但东拼西凑,总能凑出几块钱来,于是就搭着伙买一件,商量好一三五你带,二四六我用,倒也其乐融融,有商有量。
邵翡一脸懵,甚至不知道自己这家新店,又是怎么莫名其妙在学生群体里打开知名度的。
随口一问,小姑娘们叽叽喳喳,什么话都往外倒。
“因为好看啊,我在路上看人带这个,特地去问的。”
“我是我堂姐拿回家显摆,还不让我碰,气死我了。”
“我们班有个同学今天带了个新发夹来上学,大家就都知道了。”
邵翡忍不住感叹,不管在什么时代,学校永远都是那个流行传播得最快的地方。
感叹完,她又要发愁了,学生购买能力不强,可架不住人多还喜欢跟风,才过了一个中午,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货,似乎又快被清光了……
未来网络爆款的威力,似乎比她之前预料的,还要大得多。
又赚了个盆满钵满的邵老板,却满脸忧愁,深深叹了口气。
看起来,今天又是提早关门的一天。
扩充生产线这个事情,真是彻底不能拖了。
————
另一边,张卫国在外头谈完生意,刚一回家,就看见两个小侄女头凑在一块,正在叽叽喳喳的说话,手上捏着什么东西,脸上的神情看起来十分兴奋。
“你们在聊什么呢?”他背着手,问两个小家伙。
他现在生意做得大,早就在省城买了房,只他那个年过九旬的老娘,因为舍不得多年的街坊邻居,怎么都不肯搬去省城。
张卫国是个孝子,每个月都会回来陪老娘住几天,对留在老家的侄儿侄女出手也很大方,几个孩子都很喜欢这个有钱的伯父。
大侄女一看到张卫国,眼睛就亮了,手里拿着个看起来有点眼熟的小玩意儿,凑过来,问:“大伯,我记得你也是做这个生意的吧?你能不能帮我多弄几款这个,我想拿到学校里去卖。”
张卫国先是诧异大侄女小小年纪,就一脑袋的生意经,仔细一看,又觉得她手里拿那个东西有点眼熟。
这是一款挺有特色的首饰,带点古代元素,他好像之前在哪里见过。
“这东西从哪里来的?”他问两个侄女。
“中午下课的时候去买的,这东西现在可俏了,去晚一点都买不着,我同桌下午放学的时候才过去,结果人家早关门了。”大侄女绘声绘色的说。
“听说现在还限购,每天只能往外卖多少个,加钱都不行。”二侄女也一脸遗憾的说。
张卫国好奇的接过这个发夹,仔细打量一番:“这种款式,在你们学校里很流行?”
“简直火疯了,”大侄女眉飞色舞,“就是很难抢到,谁要是能买到一个新款,能被大家羡慕一周。”
“所以大伯,你能帮我弄一批货不,我要是赚了钱,给你分红。”小姑娘拍拍胸脯,一脸精明。
张卫国被她逗笑了:“好好念书的年纪,少瞎琢磨这些玩意儿,当心你妈拿鞭子抽你。”
说归说,他对两个侄女的话到底还是上心了,第2天就叫了手下的人,去好好打听一下“方圆”这个牌子,在年轻人当中,究竟火到什么程度了。
张卫国的审美虽然跟不上年轻人,作为商人的触觉却很敏锐,要是这个新厂的货卖得真有两个侄女说的那么好,进一步合作,也不无可能。
————
邵翡怎么也没想到,她好好开着店,竟然会有个年轻漂亮的文艺女青年,突然凑过来想跟她聊自己的开店初衷,以及产品的设计理念。
她一个初中毕业的日化厂女工,一心赚钱的小店老板,平生唯一接触过,勉强能跟艺术扯上关系的,是个在社区里开班,教老人画国画的老太太,她当时为了修身养性,跟着老太太上了两节课,到底受不了那股磨磨唧唧的劲,直接扔笔弃学了。
她懂个鬼的设计,纯粹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随手抓取了几个未来火爆的流行元素,拼拼凑凑搞出来的东西,没想到被这文艺女青年一说,瞬间就变得高大上起来。
什么设计理念先进,兼具先锋性和独创性,既借鉴了古代的风韵,也保留了现代的审美,叽里咕噜一大通话砸过来,邵翡恍惚间觉得,自己都要成为挂在墙上的那种大人物了。
殊不知,她当初只是为了蹭热度而已。
邵翡看着对方期待的目光,结结巴巴半天,也只能勉强说:“创意……要说创意来源的话,大概是因为之前播的那部神话剧。”
这部剧最热的时候,大街小巷都能听到那段熟悉的曲调,哪怕若干年后,电视台时不时还会重放,可以说是一部影响了好几代人的经典爆剧。
邵翡大量使用的雪纺纱和缎带等材质,也确实就是为了跟这部神话剧的风格靠拢,毕竟越透越飘,看起来就越仙嘛。
袁帆显然也是这部剧的忠实粉丝,一聊起剧里服化道的细节,眼睛就忍不住放光。
“我当时也是觉得有点像,但又觉得你们的商品好像更大胆一些,也更现代化。”
废话,要是太古香古色,带都带不出去,那有几个人会买?
邵翡只想蹭热度,又不准备真的搞什么一比一复刻——她可是懂法的人,知道电视上的造型不能随随便便依葫芦画瓢,容易侵权。
她微微一笑,回答特官方:“虽然灵感是来自神话剧,不过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商品能够获得更多大众的喜欢,也能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而不是只当摆设。”
她的话好像直接讲到了袁帆心里,这个平素有点高傲,谁都瞧不上的文艺女青年,这时候,几乎要把邵翡引为知己了。
“我之前也一直是这么想的,但是在艺术探索的路上,一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直到那天去了你的店,才突然眼前一亮,觉得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她一脸兴奋的说,“我觉得,你绝对是个天才,在设计这条路上,完全可以走得更深一点。”
可惜文艺女青年吹得再天花乱坠,邵翡也完全飘不起来。
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明白这些所谓天才的设计,不过是随机抓取了未来几十年的流行元素而已。
要是再往深入的聊,她分分钟就要露馅。
“我没想过那么多,现在就是想挣钱,多挣一点钱,我们母女俩的生活才能安稳。”邵翡温婉的笑,轻轻松松,就把文艺女青年的话题带了过去。
袁帆的脸上,也露出了同情和佩服的神色。
离婚,辞职,单身带着孩子下海创业,这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女店主,身上可以写的故事,却超乎寻常的多。
袁帆觉得,此刻,她的创作灵感忽然就源源不绝的冒了出来,压都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