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猪头鲜鱼和点心 ...
-
秋叶在高公公敲门时就醒了,怕爹娘对付不了,早已经穿好衣服,靠在房间门后听着,听到这里,知道不露面就来不及了,就快步走了进来,塞给高公公两锭银子:“我爹娘对这些规矩不懂,还请高公公教导。”
“还是秋叶姑娘识大体!”高公公把银子揣在袖子,又端起茶喝了一口,然后才说了拜干亲准备事宜。
秋叶一面听着,一面心中暗暗记着,待高公公说完,又殷勤的送他出门。
回身一看,这夫妇俩还愣着呢!
秋叶以为皇后娘娘为了堵她的嘴才这一出,心中暗笑她为人太过谨慎,认亲有点多此一举。却不知,皇后娘娘是为太子铺路呢!要是秋叶知道皇后一环接着一环的计策,恐怕只有后背发凉,感叹她老谋深算了。
送上门的福利谁不想要呢?工部不如户部吏部那么位高权重,虽然沾了太子的光秋叶家略微小康,认干亲也是这辈子想都不敢想的,更何况这可是自己快被刺死了换来的,既然在皇后娘娘露了脸,又知晓了太子的秘密,以后肯定也少不了牵扯,就走一步看一步吧,多些资本才能更好的谈判。
秋叶没有和爹娘解释太多,就说自己在皇后宫中受伤,皇后心中忌讳,就随便指派个干亲来冲冲晦气。然后和他们讨论要买哪些东西。
见秋叶很淡定,夫妇俩也终于回过神来。一路走来,日子越过越好了,如今又攀上高亲,以后自然会生活富足,这都是秋叶的功劳。至于秋叶之前说的什么观音娘娘童子之事,早忘得不知哪儿去了。夫妇俩赶紧全心讨论准备礼物的事情了。
据高公公指点,拜干亲要准备猪头一个,大鱼两条,黄酒两坛,鲜果两筐,糕点四包,还要准备义父义母的鞋袜两套,衣服两套。
其他都好买,但是衣服鞋袜总得知道尺寸才行,秋叶一家正为难着,“砰砰砰”门又被敲响了。
这次来的人是个管家模样,一进来就说:“给老爷夫人小姐道喜了!”
谁?夫妇俩又被闹迷糊了。这人倒机灵,一看人家不知道自己是谁,就自我介绍一番:“我是工部尚书陈老爷府中周管家,今日特来商讨认亲事宜的!”
真是瞌睡递来了枕头,来的太及时了!夫妇二人非常热情的将周管家迎进来,茶水奉上。
这周管家看夫妇二人衣着朴素,倒也不拿大,反而谦恭的说:“蒙皇后娘娘之恩,我家老爷夫人要认秋叶姑娘为干女儿,夫人怕你们事情太忙碌,特意让我帮忙的。”
经过这周管家详细介绍,秋叶一家终于知道了认亲的具体流程,自然也拿到了义父义母的尺寸,这周管家也知晓了秋叶的尺寸。
大家商定好,三日后秋叶一家去陈老爷府中办认亲仪式。这时周管家看事情都商量好了,自然起身告辞,秋叶一家苦留他吃饭,说些感谢的话,周管家总是不从,张二娘只好又塞了个荷包给他。
回到陈府,周管家自然向陈夫人告之了秋叶一家的情形,他说秋叶一家虽然来自乡野民间却行动有礼,憨厚老实,秋叶看上去也是亲和之人,以后肯定会和陈府非常亲近。
陈夫人听了心中喜悦,这干亲虽然来得莫名其妙,却是皇后娘娘亲赐,秋叶又曾是太子身边之人,沾上了这样的关系总不会有坏处的,秋叶又很和善,那最好不过了,自然在给秋叶准备的礼物上颇为用心。
秋叶自穿越以来一直在努力做小吃挣钱中,尚未学过女红,自然没办法做衣服鞋袜之类。张二娘虽然会针线功夫,却怕露怯,不知城里高管都该穿什么样式,绣什么花样,二人商定还是去裁缝铺请师傅做比较好。
因秋叶受伤还没有好,不能见风,张二娘便揣着银子出门了。
送礼的衣服材质肯定不能差,因急着要,少不了又多给裁缝铺了些银子。
张二娘去成衣铺给一家人各选了一套见客的衣衫鞋子,怕秋叶太寒酸,又给买她了几样首饰,还给她买了个脖子上遮掩伤口的纱巾。
她又买了些布匹针线,以后迎来送往总要各方打点,自己在家做些送人的荷包,总比买成品要实惠些。
李大锤去街上铺子里订了猪头鲜鱼之物,还打听了街上流行什么送礼的糕点,买了些做糕点的原料,又买了些待客的茶叶,茶盘家中用的蔬果肉类等物。
他们大包小包的回来了,张二娘气喘吁吁的说“今日真是花钱如流水,回去我要好好算笔账!”
“张婶要算什么账?”原来是春山,他自然得接过张二娘手里的东西,扛了院子里。
看到春山这么勤快,张二娘自然是高兴地,一股脑把认亲的事都告诉了春山。春山听了,脸上的笑容瞬间一滞,随即又恢复了欢笑。
“给秋叶妹妹贺喜了,有了这样的亲家,你们在这应天府也算是立的稳了,以后的日子不必发愁了。”听了春山的话,秋叶却连连摆手,“不要说这么见外的话,还要多感谢春山哥带我们结识了太子呢!再说了,认了什么干亲,我们也就是普通老百姓。”
“对对对,咱们不能太抬举自己了,我们两双泥腿子走到这里,以后还是要靠自己好好干,不能失了本分。”李大锤也在旁边附和道。
“别光顾聊天啦,咱们得着手干起来了,秋叶,你看先做什么点心?”张二娘在房里喊道。
“来啦!”秋叶向春山笑了一下,赶紧去帮忙了。
秋叶早打听了工部尚书一家的喜好,尚书娘喜欢吃软烂一些的糕点,尚书夫人爱吃甜脆的,家里
还有两个孩子,肯定喜欢可爱有趣的,至于尚书本人,糕点不怎么爱,倒有个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喜好,他喜欢啃鸡爪子,鸡翅膀,鸡头等,因为怕在聚会上出丑,他从不敢在外面吃这些,只能休沐时让厨娘做上一盘,再来一壶温热的黄酒,大快朵颐一番。
这次秋叶自然想投所有人的喜好,自然下了一番功夫,一家人很是忙碌了两天。一转眼到了认亲的这天,秋叶早早起床,对着镜子梳洗,脖子上的疤痕还没有掉落,秋叶只好用纱巾装饰一下,略施粉黛,让张二娘帮忙梳了飞仙发髻,插上簪子,又点缀几枚珠花,此时夏天快要结束了,秋叶穿着一件嫩绿绣花齐胸糯裙,外面又搭白色薄纱衣,配一双同色绣花鞋,走两步,倒让张二娘啧啧称奇:“我家妮儿打扮起来,和那些王府小姐不相上下。”
一家人收拾好了礼物,就赶去了工部尚书陈老爷府中。没想到门口早有人等候,待他们一到,就赶紧进房通报,同时燃放了鞭炮。
在热闹的鞭炮声中,陈老爷和两个孩子热情迎接了他们:“快请进快请进!”秋叶一家进了正房,主位上已经有个慈祥的老太太,旁边站立着一位面带笑容的中年女性,秋叶立即上前去拜见,口称“祖母,义母”,这时早有管家下人把认亲用的各样东西摆出来,引秋叶开始正式认亲,
秋叶给祖母、义父义母各磕了头,还在祖宗面前焚了香,奉上给义父义母的衣服鞋袜等,陈老爷和夫人也连忙将给秋叶的衣服首饰拿了出来,这是陈夫人亲手做的衣服,虽然不是特别豪华,但是胜在十分用心,大小也合适,秋叶自然感激不尽。
秋叶又将自己准备的糕点拿上来:“祖母,义父义母,我的女红还不太好,但是这些点心都是我亲自做的,希望祖母,义父义母,弟弟妹妹喜欢。”
周管家连忙打开了第一个盒子,这里面是四种蒸的点心,桂花藕粉糕,红玉卷,千层蒸糕。秋叶上前介绍说:“祖母,这几样糕点,极为软糯,也不费牙,请祖母品尝。”周管家忙端到老太太面前,那老太太眼角笑出菊花纹,先夹了一块桂花藕粉糕,只见糕体雪白,表面淋了桂花蜜,吃起来桂花满口,软糯香甜,老太太不禁点头:“这糕点符合我的口味,孙女有心了!”说完竟将手腕上的银镯子捋下来递到秋叶手中。秋叶急忙推辞,陈夫人忙接过手镯套在秋叶手上:“老太太一片心呢,不受可不行。”秋叶只好含笑拜谢。
周管家这时又拿上来一个食盒,打开一看竟是四份熟肉:猪头肉,鸡爪,鸡翅膀,猪蹄。这四种肉都是切的整整齐齐,色泽金红,香味扑鼻而来。这是陈尚书倒是大为惊喜,望着秋叶。秋叶抿嘴一笑:“我听闻义父爱吃这些熟食,所以我精心制了一锅卤水,这些肉食卤制了一天一夜,想是已经入味了,盼义父喜欢。”陈尚书连连点头:“闻着味道就不错,周管家,快拿去厨房,今天的宴席加几个菜!”秋叶看他如此满意,自己也跟着高兴起来。这还是周管家的功劳,秋叶向周管家投过感激的眼神,周管家也笑眯眯的略微点点头。
这时又上了第三个食盒,里面倒是四样酥点:荷花酥,桃花酥,菊花酥,梅花酥。这些酥点喷香扑鼻自不必说,花朵的造型光看就觉得非常美味。秋叶一一介绍:“这些酥点不仅外形美观,里面还有不同的馅料,正配得上义母的风雅身姿和不俗谈吐。”这番话把陈夫人说的心花怒放,连忙又把自己头上的簪子插在秋叶头上,拉着她的手说:“我看你不仅有一双巧手,还有一张巧嘴!”众人听了也跟着哄然大笑。
“娘,姐姐有没有给我们的点心啊?”这时一旁的陈家女儿亭柔小声的问。
“有有有,我给弟弟妹妹准备的在这呢!”秋叶连忙上前将食盒打开。“哇!这么好看!这么多小动物!”陈家的儿子亭晖叫起来。原来里面装的是各式花样面点,小老虎,小刺猬,小兔子,小猪,还带着不同的颜色,胖嘟嘟圆鼓鼓,一时间两个孩子眼花缭乱不知道该看哪个好。
“亭柔,亭晖,一人挑一个,剩下的下午再玩,我们要入席了。”陈夫人笑着对俩孩子说,又对秋叶说:“赶快入席吧,秋叶也是一早就开始忙了,一定饿了,来尝尝我们厨娘做的菜。”
陈尚书听着也开始招呼秋叶爹娘一起去入席,亭柔和亭晖选好了自己喜欢的面点,跟着秋叶叽叽喳喳的去了饭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