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砸碎的茶盅 ...

  •   第二日,秦夫人入宫参见皇后娘娘。跪拜完毕,皇后娘娘赐座,秦夫人谢过,宫人上了茶,秦夫人偷偷打量她的神情。
      皇后娘娘面上并没有太多喜色,神色淡淡的端起了茶盅,抿了一口,方说;“你可听闻前几日我宫里发生的事?”
      秦夫人见她神情疏远,心里不禁打起了鼓,难道婚事有变故?“臣妇并未听闻什么事,还请皇后娘娘明示。”
      “怀玉没和你说?”皇后娘娘放下茶盅。
      “小女这几日心情欠佳,闭门不出,臣妇还不知道什么原因呢!”怀玉县主昨日已将当时情形说的详细,秦夫人自然知道皇后不想宣扬太多,就打起了马虎眼。
      “你倒是养了个好女儿!”皇后一拍茶几,茶几上的茶盅跳了两下,掉在地上碎了。
      “不知小女何时惹得皇后娘娘动怒,请皇后娘娘恕罪!”秦夫人吓得两股战战,心里更没底了,跪下连连磕头。
      “你那女儿之前装的天真烂漫,谁知却当着我面刺伤无辜厨娘,我这宫中的地板都被染红了,这等心狠手辣之人就是你教养出来的好女儿?”
      “那厨娘如今还生死未卜,按照当朝律例该将你那好女儿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秦夫人见她大怒,只能伏地不断磕头:“小女误伤确实有罪,请皇后娘娘看在我家将军的面子上,就饶了她吧!”

      皇后看她额头磕得红了一片,就示意宫人扶她起来。
      “这事要是传出去,御史该有多少话等着秦将军?到时皇上不罚也得罚了。”
      秦夫人一听要牵涉到自己夫君,眼泪扑通扑通掉了下来:“请皇后娘娘恕罪,一切都是臣妇的罪过,臣妇教养女儿失职,和我夫君无关,皇后娘娘看在我夫君数次冲锋陷阵为国卖命的面子,还请大事化小也才好。”

      “唉,本宫何尝不知秦将军的累累军功?本宫之前就在皇帝面前数次替将军美言,怀玉和太子自幼相识,又生的花容月貌,本是极为相配的一对。她一次次的去太子府上,我何曾管过,反而多鼓励她和太子相处,多少人都想将女儿送到太子妃之位,我都未曾吐口,我之前也是非常相中怀玉的啊!”
      秦夫人一听,知道婚事艰难,只能不断认输:“臣妇回去一定告诉小女,让她以后一定事事听从皇后娘娘教导,皇后娘娘如此宽容大度,臣妇回家就给皇后娘娘建长生牌位,观音菩萨会保佑皇后娘娘永葆平安,事事顺利。”
      皇后娘娘看她如此这般说,便顺势说道:“既然你这般诚心,以后我自然会好好教导怀玉,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他们的婚事还当早点定下来,堵住悠悠众口。”
      秦夫人哪有不顺从之理,只说一切但凭皇后娘娘做主。

      这时,皇后又说回到秋叶:“不管怎样,你家女儿伤了那厨娘,都是你们的不对,本来应该你们上门赔偿道歉的。”
      秦夫人连连点头:“娘娘说的是,我明日就带小女登门道歉。”
      “订婚在即,将军府肯定也很忙碌,就不必登门了,本宫已经先替你们安排了好了,那厨娘蕙质兰心,不放在眼前,万一哪天又把事给捅出来,也有损皇家颜面。”
      皇后停顿了一下:“我已命工部尚书认她为义女,以后就给太子当个侧妃吧!她之前也与怀玉相识,而且家室低微,以后也方便怀玉拿捏,比那些不知底的女儿家强。”皇后娘娘丝毫不提太子心悦秋叶之事,就这样把事情安排好了。
      秦夫人虽然心内发堵,却无话可说,只能又跪下谢恩:“皇后娘娘事事都为怀玉着想,是怀玉的福分,以后定当一切听从娘娘的教导。”
      秦夫人回家和怀玉县主一说,又惹得她一阵哭泣,想到秋叶要当侧妃,原来因伤她而起的愧疚之心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心中仍充满了愤恨。

      因订婚时间太急,太子府内上下都跑断了腿,每日喧喧嚷嚷。太子找李大锤前来,说府内太乱不利于修养,于东大街后面给他们买了个小院子,另有一百两银子,供秋叶的医药和生活费用,厨房之事自有专人接手,待秋叶好转,到时再谈差事。
      秋叶醒来后一直喉咙发哑,说不了几句话,又担心家人也不肯说出实情,听他们说自己是被瓷器划伤,就默认了。李大锤自然不知道背后隐情,以为是秋叶自己意外受伤的,所以对于太子的安排自然感激不尽。
      回去和张二娘一说,正中下怀。张二娘本就对秋叶于宫中受伤一事心中怀疑,又惧怕太子和皇后权势滔天,府内每日喧哗,能寻一个独立清净之地,自然没有什么不乐意的,就赶紧收拾行李准备搬家。
      当日正好春山休沐,他帮忙找了马车,把秋叶扶上马车,各种行李带好就搬家过去了。
      新院子有五间正房,三间厢房,各式家具也很齐全,一家人住进去绰绰有余。
      张二娘将秋叶扶在床上休息,又去厨房看看需要采买什么东西,嘱咐李大锤去采买顺便再去买点肉菜,擦洗家具,整理行李。
      春山一看左右无事,正要走,张二娘却喊他帮忙搬动家具,又打了两缸水,方便张二娘清洗床单之类。
      忙碌中,李大锤采买回来了,张二娘就去厨房忙活,吩咐春山留下来吃饭。
      于是春山又劈了些柴,扫了院子。炊烟袅袅升起,一会饭菜的香味就飘出来了。
      张二娘把饭菜摆在餐桌,又扶秋叶出来坐好。
      这几日张二娘向太医问询了不少食疗之事,学到了好几种药膳方法。今天给秋叶炖了鸽子汤,放了些红枣黄芪枸杞,都是补气血之物。
      桌上还摆了四样菜,时值盛夏,新厨房还要收拾,张二娘做得都是清淡的家常菜,丝瓜炒蛋,葱油冬瓜,肉炒豆角,还有李大锤从外面买回来的熟食,小米饭,又煮了一锅绿豆汤。
      经过前阵子的混乱,一家人终于又能安安稳稳的吃上一顿饭了。
      张二娘给不断春山夹菜:“春山啊,前段时间真是辛苦你了,幸好有你在,不然我和你李叔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春山却带着一丝愧疚的说:“哎,别说了,张婶,要不是我介绍你们进了太子府中,说不定秋叶妹妹也不会经历此劫,连累你们也上下悬心,辛苦操劳。”
      李大锤忙说:“你哪能这么想呢?咱们这平民百姓,能活下来都不容易,谁知道能遇到这样的事呢?还好妮儿现在没有性命之忧了。”
      “就是脖子上肯定要有疤了,姑娘家家的,留个疤多不好看。”张二娘突然惋惜着说。
      “没事,张婶,你不用担心,还好没伤到脸,就像咱农家养的小鸡一样,有个疤痕就像有个记号,以后跑丢了好找回来!”
      “哈哈哈哈”一家人笑了起来,连在一旁没法说话的秋叶都忍不住了,捂着脖子控制着自己身体的抖动。

      终于到了太子定亲的时候了,因为这是开国以来第一件大喜事,礼部虽然跑断了腿,但还是把该有的定亲礼准备好了,定亲那日,浩浩荡荡拉到秦将军府中。
      太子面上并无波澜,一切按礼行事。随行太监唱礼单时最是热闹:“镶东珠金簪子两对,珍珠金耳环两对,珊瑚金项圈一个,金银纽扣一百颗,绸缎一百匹,各式貂皮狐皮五十张,白银一千两。”另外还有日常用的银碗银碟、各式果品糕点等等,一时间秦将军府中流光璀璨,分外耀眼。
      来贺喜的众人纷纷祝贺,秦将军和夫人纷纷还礼,一天下来,脸都笑酸了。这样的场面独此一家,至于什么太子以后要纳侧妃?那都不算是个事儿了。只有怀玉县主,还有些闷闷不乐。
      养伤中的秋叶自然没有看到如此盛景,倒是春山因随太子去定亲,所以了解甚多,傍晚去秋叶家探望,自然滔滔不绝说了不少。张二娘和李大锤听得十分入迷,不断啧啧赞叹皇家威风。秋叶听了,并不多说,只笑了笑。
      第二日一早,张二娘刚把粥煮上,李大锤烧火,秋叶还在被窝里睡得迷迷糊糊,就有人砰砰敲门。李大锤打开门一看,是一位太监。
      这位太监自称是皇后身边的高公公。呦,这可是贵客!夫妇俩连忙烧茶让座,殷勤招待。
      “不知高公公贵脚踏贱地,有何贵干啊?”李大锤最近与太子府打交道,说话也变文绉绉了。
      “呦,我可是给您道喜来了!”这高公公喝了一口茶,小眼睛笑得弯弯的说。
      “这喜从何来啊?我家妮儿刚死里逃生,还没好呢!”张二娘一听来人是皇后娘娘宫里人,就想起秋叶受伤的模样,心中登时有些不快。
      “受伤可不是祸事,您们啊,是因祸得福了!”高公公不以为意,摇摇头说。
      “不和你打马虎眼了,咱家就直说吧!皇后娘娘念秋叶姑娘有双巧手,恐你们从乡野何来身份低微,给你们找了个好亲呢!”
      “啥?”夫妇俩都听呆了。
      看到夫妇俩憨头憨脑的样子,高公公眼神里闪过一丝鄙夷,嘿,乡下来的就是没见识!
      说多了他们也不懂,就少费点口舌吧!
      “皇后娘娘给秋叶姑娘找了个干亲!”
      “工部尚书是谁你们知道吧?嗯?不知道?不知道也没关系,出门打听打听!”

      “皇后娘娘可是诚心为秋叶姑娘考虑,让秋叶认工部尚书为义父,你们是八辈子烧了高香呢!”
      “别傻站着了,这时皇后娘娘赐的两百两银子,拜干亲该准备些礼物得赶紧备起来了!”
      这高公公噼里啪啦讲了一大通,看二人一脸迷茫的样子,甩了甩手中拂尘,不耐烦的说:“不懂就去找人问,咱家还有事呢!”说完扭身就要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