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二十五岁的精神内耗 ...
-
(一)
今年,在我25开了一半的日子,我第九年地想离开家乡,离得远远的。我害怕被中国城乡体系中最下沉一级的人情事故束缚,我更害怕成为这里人情世故的一环。最典型的父母之于子女的爱叫“为你好”,牺牲、忍受、顺从似乎是孝顺的最高境界,而他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这样的传统“孝顺”会让我时常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被爱,以至在成年后反复地怀疑自己是否值得被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想要离家近,方便事事照拂;是想要子女早日结束人生任务,结婚或者生子,让他们在人情往来中居于高处,用子女在社会传统世俗定义的圆满彰显自身教育的成功;是想要给子女所有的经济支持,穷竭半生以求子女安定。
感动吗,很难讲。在成年后反复被控制型父母影响的,哪怕是利他型父母,含辛茹苦事事周到,却不肯尊重最内核的那个“我”。他们不相信我可以过得很好,怕我被消费主义裹挟又不肯真的指责我任何一点;他们也不希望我去美国或者别的哪里,最好留在家乡,在他们擅长的领域给我百分之百的支持,仿佛我和家里养的猫没有半分区别。在我后来每一个怀疑自己的时候,为何我事事自控力薄弱自信心不足,为何我没有强烈的野心和胜负欲,有想要的东西却更加自卑。我想起小学二年级数学没考好妈妈恨不得让整个小区的人都知道我考砸了,想起高考之后那个漫长炎热仿佛无法结束的夏天以及全家缄默的高考结局,想起不管我离开家一千公里也好两千公里也好,也逃不掉的“回家难道不好吗”。
然而我是懦弱的,长年累月的顺从和于事无补的争吵,感激、愧疚、痛苦和无法自洽,构成了我们很复杂的家庭感情。或许因为家庭关系太过沉重,我无法和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我只有恐惧和自卑。
(二)
但是我无法真正地和父母去说些什么,如果说我的梦想无法实现,那第一责任人肯定是我自己,那么多参照样本中,甚至可以完全控制后天成长环境的样本,怎么别人就做到了呢?
我在教师家属小区里长大,一个年纪比我还大的地方,在我小学的一个暑假疯玩满小区挖沙子抓蚂蚁的时候,小区里吹拉弹唱着市状元的诞生。那天的晚霞十分绚烂,以至于我怀疑记忆是否反复美化。北大很遥远吗,哥哥姐姐们随随便便考上了的呀。有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样本,同一年出生,按部就班地过上了这个家属小区的统一生活,985,出国,高薪工作,离家很近。我这个样本可能是个残次本,高考浑浑噩噩,本科吃喝玩乐,硕士全靠运气。我非常害怕我的好朋友们,我的老师们发现我其实是个如假包换的垃圾水货,有一点察言观色的小聪明,却不肯投入十分努力和半点真心。但是我又是很真诚的,因为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如何与朋友建立深刻友谊、如何请教问题,只能付出十足的笨拙的真诚。我一点都不害怕和陌生人交流,我觉得这种单次交集让我轻松,而在我最亲密的家人朋友面前,我苦恼于如何表达会让这样的双向情感感受起来更加轻松一些。
但是这些也不要紧的,因为我看起来也很正常,精神内耗应该是无法看出来的吧。我想在接下来的一年全心全意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失败了也不要紧,毕竟我的人生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三)
有一个样本是我从小到大亲密无间的朋友,在同一个小区长大,父母关系好,我俩分享了彼此所有的成长,她按部就班地上学、留学、回国、工作,她给我最坚定的支持。她比我更勇敢,她辗转德国、加拿大、新加坡,为了感情安定在苏州,一个会把头发染成八种颜色的可爱女孩子,因为她是LGBT群体,她和她对象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女孩子,还有三只可爱的猫。如果说现在的我有一点勇气,大概是她拥抱了一下。
有一个样本是我的哥哥和嫂子,哥哥是我的堂哥,却更像亲哥哥。我和哥哥被同样的家庭传统束缚着长大,困宥于相似的社会世俗,去年的时候他们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成为姑姑之后,我开始代入自己的社会角色,如果说要给小朋友作出一个自由女性主义的表率,我绝对不能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也太俗了。我其实非常非常不喜欢小孩子,但是侄女朝我笑的时候,却有一种和血缘有关系又没有什么关系的温暖。
前一段日子里我的猫去世了,从疫情开始拥有的小猫咪,在疫情结束后因为心脏病痛苦地离开,甚至只有三岁。这件事情非常让人痛苦,痛苦到以后我都不想养猫了,在最后一个月,馒头由于心脏病下肢供血不足,整只猫瘫痪了再发展到后来下肢萎缩一天天地憔悴,睡觉时间一天比一天长,大概是告别的日子。它被埋在了一颗桃树下面,也没什么灼灼其华的意味,单纯是因为这棵树比较好挖。我在南开做了两年的猫协志愿者,和郭学姐、阿笑一起给八十多只猫绝育和建姓名特征档案,也埋过不少猫,被狗咬死的生病离开的自然死亡的,大多时候比较冷漠。在自己的猫去世的这一周,我崩溃了,我好像出现了幻听感觉馒头一直在喊我,想起了漫长的告别漫长的告白,太过漫长了,恍惚间觉得它还在那里,陪着我写论文,陪着我度过很多痛苦浑噩的日子,也陪着我睁眼到天明。无法告别那就不要告别吧,馒头离开了让我决定做得稍快一些,好像也没有那么难,有什么会比死亡更难得呢。
我应该活不过三十岁,或者三十五岁,我不想活得很久,但是现在我挺想活着的,因为有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至少我还有做选择的勇气。琐碎的快乐太简单了,一顿好吃的饭一件好看的衣服一位许久未见的朋友一次去未知之地的旅行,但是如果我都成为不了我,我都不能为了梦想再努力努力,我又怎么能真正的自洽和快乐呢。
(四)
小时候常常觉得妈妈是有大智慧的人,长大后希望妈妈是能够有自己生活的人。
如果非得说一句,好吧,生日快乐妈妈。
再多说一句,便是再复杂的感情也没有办法宣之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