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寒酸么落魄么 ...
-
十一月下旬,好不容易重新工作没几天就不干了的家庭主妇二姐给沛沛发来一条裙子的购买链接,她说适合沛沛装嫩。
至于裙子,模特穿着还行,价格不到五十块,那家店里的衣服质量也不差,可沛沛已经没有随意挥霍的资格。点了好几次链接,又诚心问二姐哪个颜色好看,她建议沛沛都买下来,不合适再退,商家包运费险。
当时沛沛已关灯睡下,举着手机反复看,给二姐造成她肯定会买的错觉,没一会儿就睡着了,醒来一看,还是那个裙子的购买页面。
醒了就不想要了。五十块挺难挣的,要捡一玄关或半阳台纸皮才能换到。靠在某平台发文章的话,一篇一两千字的,看阅读数,也只能换到一两分钱。某乎上可以回答一些品牌商的问题,或参加官方瓜分现金的活动,也能换到几块。之前有刷微博可以领现金的活动,一般刷到五块十块或十五二十块就可以提现。刷一次能得几毛钱,相较之下倒不难凑。不过现在好像没这活动了。
以往觉得亲姐妹里最贫穷的是二姐,没想到如今却是沛沛自己。
二姐虽然没什么钱,但近几年会时不时在某个节日或沛沛生日时转个一两百,甚至通过支付宝直接转五百的也有很多次。今年过生日沛沛就没有再领二姐发的微信红包。过去给的已足够多。
翻看备忘录,上次向父亲借钱是九月底,一千块,较大的一笔开支是买了一套共两辑书,要四百多块。中间逛了无数次超市,每次几十块,都买些零食、水果、卷纸和洗衣液,偶尔也买一点儿菜。卷纸都是要最便宜的,洗衣液也挑搞活动、全超市最便宜又大瓶的那种杂牌货。
想起网上遇到的一个做医生的姐妹,在吃穿住行方面花钱很节省,因为她想把更多金钱投在健身、写论文发论文以及艺术、留学和旅游方面上。
沛沛不擅长运动,也不再喜欢长途旅游,唯一想花钱搞的是心中那点儿稀碎模糊的文学梦想。它让沛沛快乐又痛苦,充实又虚无。
刷微博正巧看到一个在北京买房还说以后要买带院大房的姐妹分享她小孩的故事:她们去买水果,一个姑娘不问价格买了两百多块草莓,老板事先也没告诉她,店里人多,姑娘不好争论。才六岁的小孩跟她卖过几次纸皮,对金额有了概念,目睹这经过的她只拿了六个草莓装袋过称。
几个月前沛沛跟家里小孩说话,认真说到某样东西很贵。之后她也学沛沛,郑重又神秘又夸张地说她的文具盒也很贵,是她妈妈买的,要三千多块。沛沛不知是否该及时更正她的意识,还是该保护一下。随她吧,成长需要机缘。
有感孩子的天真及孩子般的天真,也许只是大人看着好玩无害,才会称颂,实际也许并不是那么可贵,蒙在里面越久,在社会上越容易受伤害,即使它很难得。早点懂事早点好。人人都深沉都理性的社会,无疑是可怕的。但玻璃不是钻石,成年以后还总那么天真,无疑是值得怜悯的。
网络上看到早已有人发现家庭环境好的小孩更有金钱意识,且成长环境好一路顺风顺水的过来人又反感家庭环境论,他们认为自己的努力更不可忽视不可磨灭。
在此沛沛无什高见,只是在想,剩下的几百块钱还能撑多久,然后呢?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