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欲昏之红 ...

  •   春节前难得出一天大太阳,各家都在洗晒被子和堆了好几天的衣服,这关涉到一个智慧的问题,你要尽早,占位置,迟了就没有了。

      在楼顶晒了会儿太阳的时间,沛沛目睹了几户人家晒被子抢位置的尴尬一面。一个不知几楼的老阿姨提着一桶衣物巡了好几次不肯走,最后搭在沛沛家先晾了衣服的线上,线拉得松,两头朝着中间矮向地面,支撑不起那么多衣物,沛沛家里就有人出声说她。她还好,知道这些晾衣服的线不是她们家拉的,心里不悦也忍住没发作。

      沛沛在一旁既尴尬、心寒,又捏一把汗,她个人绝不敢为一条晾衣服的线绳而去触碰脆弱的人际关系,引发邻里矛盾。

      前几天回老家收拾房间,沛沛搬了许多杂物出去扔。一个邻居看见了,出面说她,叫她用蛇皮袋装垃圾,不要全扔路边的公用垃圾桶,附近几家人都有垃圾要扔,垃圾车一天来一次,如果给她占用完了,其他人家就扔路边吗?紧接着,沛沛就目睹这个邻居先后和三个人诉说她扔垃圾的事。懂的都懂,邻居不厌其烦的诉说,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沛沛这人自私,贪图一己之便,不懂村里邻舍间默认的规矩。可没一会儿这邻居就从自个家里拿了一个蛇皮袋给沛沛装垃圾用,沛沛谢过她,心里想,村里左邻右舍间相处的事比在县上的还要讲究和小心翼翼。

      村里大部分人沛沛都不认得的,她不大敢想,同龄人都结婚抱娃好几年了,自己还是孤身一人,一大姑娘家离开村里十多年再随从家人回去住、回去过这年,会招来何等异样的目光。

      家里人倒是天天早出晚归,很用心地在整修旧房子,还购置了许多大件的家什。

      旧屋厅里的那几个镜画早已拆下不知放哪里了,燕子筑窝的地方也被素灰色的水泥批覆,重新上了墨色油漆的两扇大门竟这么的轻这么的小,相较幼时的视角,记忆好似一场幻觉。

      回到房里,让沛沛继有这种幻觉感的是床头柜子里的一部旧手机,上一次开机已是去年五月中下旬。

      沛沛研究了会儿,才成功开的机,翻到了一个因她产生过爱情幻觉的男孩子与她的聊天记录。

      他就是看见过沛沛在岗位上哭的那个男孩子,他说:你是个什么样子的人,从我一开始加你微信开始聊的时候就说过啦。一开始面试的时候,觉得你是个文静的人,话不多,与任何人交谈都面带微笑。很礼貌的一个人。后来去你们办公室,看见你写的字,很漂亮,这时候觉得你是个有文笔,有才华,又善良文静的女孩子。到后来你调到了另一处,我坐在你们办公室休息的时候,你领导她们说你办事很小心,很认真做事非常细腻。这时候又给你打上了个能力强的标签。

      除了才华和能力强之外,其它赞美沛沛还勉强生受得住。她知道自己其实没有他想得优秀。在情爱之事上,他们不过是同一类人罢了,都将过多的光投射到喜欢的人身上,自己却深深尝到了爱而不得的嗔痴与苦涩。

      这个男孩子是第一个对沛沛表达好感的异性,第一个对她明确发出真诚友好的评价的异性。而沛沛实在想不到自己有这么的好,她想记住,低落时,常以为身上落满了尘埃的自己也曾在别人的眼晴里闪闪发光过,要告诉自己,即使身处泥淖中,也要落得乐观一些、文雅一些,然后继续使使劲,以挣脱这种困境。

      说来有意思,这个瘦小的男孩子与沛沛同岁,他除了表白和道别及帮助过她击退一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纠缠者之外,就几乎没有主动找沛沛闲聊过。可能他没有多喜欢沛沛。对待喜欢的何医生,沛沛何曾做到不打扰?

      她对这男孩子的了解多是从旁人口中听来的,比如为人纯正,心地好,家境不错。

      他的那些话,有值得反复复习的地方。可惜,有些在重装微信之后就找不到了。

      沛沛不知道,被人拒绝亦拒绝过别人的自己将来会遇见什么样的另一半。

      明亮的太阳落到西边,室内的光线渐渐昏暗,坐在床上盖着被子犹觉得指尖寒凉,沛沛想在这时候牵握住某个人的手,再与他紧紧相拥。那个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是何医生了,想来是怅然却又欣然。何医生只要不和她在一起才会拥有一世安稳的好日子吧。

      厨房里传来嫂子大声说家里的炒锅不好使,太粘着下锅的菜了。用白话说的,就是“冇好煮”。而“煮”与“主”白话同音。嫂子如此抱怨过好几次。敏感多心的沛沛每次都会理解成嫂子想抱怨这家的一家之主似为几个人,没有分出来,所以不好作主。嫂子自己神经大条、没学问才不知道的,还是故意存心使坏的?自己说的话自己就听不出来有欠妥当么?嫂子妈妈也在,却从不对此作声。

      八九年前哥哥嫂子结婚那天,来家里帮忙干活的人当中,就有一个口无禁忌地说沛沛家的炒菜锅火不够旺,旁的没有一个人出来圆话。沛沛至今仍心有芥蒂。

      平时不小心摔了只碗都要补上一句“岁岁平安”的人,怎么能不懂这些谐音和禁忌。

      换作沛沛来表达,她只会说“嗰只镬炒菜冇好炒”“嗰只镬炒菜火冇够猛”。这不是她迷信,而是觉得与人相处,只要彼此之间没有世仇,就多少要有一份好心在。

      家里嫂子总是开大嗓门数落沛沛的哥哥,沛沛看嫂子以斗天怼地的气势斗丈夫,于心有不忍,但又不敢对此有言。以致沛沛开始怀疑和鄙视自己是一个男权维护者,觉得男人在外边干了辛苦的活,回到家了,女人们就不该和他计较和他争吵,不能因为男人没做家务没带小孩就觉得自己最辛苦,不能男人一回家就把担子摞给他。

      哥哥对待沛沛还是挺不错的,嫂子时常抱怨他不给钱她操持这个家,他却偷偷找人给沛沛焊了一个不锈钢书架,花了他两千四百块。

      看在哥哥的份上,沛沛更应把嫂子当个家人对待,而非外人,更非坏人。

      网上看到有人说,女人做儿媳妇时,觉得婆婆坏、小姑子也坏,做了婆婆后又觉得儿媳妇坏,宝贝的同性永远只有自己的女儿。

      沛沛实在不知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做为出身单亲家庭的小姑子,在哥哥嫂子背后,其实也有一颗为娘的心。她看不得哥哥受欺负。结了婚的姐姐们却有好几次叫沛沛要多帮助嫂子,多体谅嫂子。

      抛开这么些琐碎的家长里短和似有若无的情感经历,沛沛的日常就单调得厉害。一日当中,只有小孩子会来烦她几句,就再没别的人来和她说话。

      沛沛闲下来时,多数在看书和写东西。她几乎没有和身边的其他人谈论过她看的什么书,写的什么东西。家里小孩来“考”问,她也愿意说说,但嗑嗑巴巴地只能说出个大概,说多了竟不愿停下来,眼睛里还好是有一点星光的。只是,还没等沛沛说完,小孩就被她妈妈和外婆喊去做作业了。

      时常听见嫂子和她妈妈像个老朋友一样有聊不完的话题,聊一日三餐,聊亲戚朋友,聊菜价……她们一起在厨房做饭,一起看电视,一起带娃。

      沛沛的活动空间就只有她房间那么大,天天窝在里面能遇见谁呢?

      有同学问,你觉得自己那么落魄了,为什么不着手找工作?

      沛沛模糊记得网上遇到的一个失落的姐妹说“不要问我对人生有什么规划和打算,我的一切规划都基于自己是一个研究生”。

      二姐就反对过沛沛在本地小县城找那种不要求学历的劳心又劳力工资又没几个钱的工作。

      沛沛有点羡慕像嫂子这类早早结婚生娃的女性,她们在学校里和毕业之后不用考考考也能过上还不错的人生。有儿有女的,在飞逝的时光里总算抓住了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物,不枉来过一趟这人世。

      自月初考完试之后,沛沛就好想念过去上班时繁忙、劳累,却又充实的生活,至少还有同事可以说说话,有因公认识的个别朋友可以约出来逛街吃东西,想念下了班想买点什么就买什么的自由。然而这一切,已过去太久了。

      懒懒地翻着虹影的《饥饿的女儿》,封面是日落时候天空中淡幕般的欲昏之红,一对母女穿着旗袍站在以长江为背景的岸边。封面还印了两行小字,第一行是“你的身世,你千万不要透露给任何人”,第二行是“不然你以后一生会吃大苦,会受到许多委屈”。扉页标记的翻阅时间是2013年5月20日。为什么在这一天翻看这样一本书,也许是有些刻意的,沛沛记不起来了。

      书页上方打了小折角的有五处。第一处是写1949年9月2日重庆的一场大火后的景象。第二处写溺水之人。第三处写女主角的大姐与母亲为着胎盘事起争吵。第四处,折角比另四个都大,写女主角与她所渴望的历史老师发生了亲密关系。这一处,在沛沛还没收拾出这本压箱底的书之前,曾找过几回电子版的来看。电影和小说里类似的片段看过不少,但只有这一处及《霍乱时期的爱情》里写的夫妻结合之夜,让沛沛产生过悸动。第五处折角写女主角爱的历史老师自尽了。

      沛沛此前曾觉得这本自传体小说太过暴露作者自己,太过真实,看不到创作的灵性,而且会把作者本人推向风口浪尖。不像博尔赫斯那样,不以自己为题材,写出抽象难懂的幻想小说。沛沛只看过几页博尔赫斯的作品,想必他写起传统小说来,也是游刃有余。能忍住,不拿个人隐私作文章的作者本身就了得,也更可贵。

      沛沛不是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这脑袋,是否该多看些浅白的文字,至少不会因为读不懂而痛苦。不拿有限的人生死磕书架上的书,不花那么多时间写些无人欣赏的文字,老老实实找份稳定的工作,多与同性玩,结成好姐妹,做些人畜无害的俗事,多搭理一下愿意搭理她的异性,说不定这人生就会好过多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