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一声叹息 ...

  •   临考前两周,家里小孩得了腮腺炎,只好放到沛沛房里隔离。沛沛小时候没患过这病,能不能顺利度过这几天顺利参加考试,也许只有看天意。低头打着这些记录的文字,沛沛感觉自己的腮帮子也似在肿胀。

      孩子腮腺炎好了,却又患了重咳,她不懂得避开人来咳。朝着沛沛一阵猛咳,沛沛既没料传染性那么强,又自以为抵抗力不差。次日嗓子就很不舒服,蕴酿了两天,晚上睡下后不久居然就咳出沉疴难起般的声音来。

      次日元旦,晚饭后,沛沛没换衣服,就着尽显贫寒和丑陋的着装到附近幼儿园边的小诊所看病,医生没问几句就开药。沛沛懊悔忘了对他说具体一点的症状。两天药,收费五十五。

      医生是主治鼻炎和皮肤疾病的,但很多小孩不舒服老人都带去他那里。店里贴了好几张医生到各地培训的大合照。他交待沛沛用药,说她的药吃了会犯困的,要先空腹吃这个,隔两小时再吃那个和喝另一个,说着眼神儿好像已经确定她又懵又蠢。

      每接触一次医生,沛沛都会想起心底里的何医生来。

      考试当天,六点多一些起床,七点多一些出门,晚上七点回到,天完全黑下来,没有人问沛沛这一天去干嘛了。

      身上穿了好几年的肤色羽绒服本来就显旧,袖子略长,肩宽腰松,整个有点撑不起来,帽子又大,赘在后面显得土气。二十九块买的硌脚乐福鞋,让原本就不高的沛沛显得更矮。天气冷,没有别的更好的御寒衣物了。然而,在评委老师眼里,沛沛这么穿着,可能第一眼就不符合他们队伍的形象。路上风尘仆仆,凌乱的头发也仿佛在逢人就说她这个人没有半点儿审美意识。

      在高铁站候车时,因为又冷又饿,沛沛买了一个面包和一袋豆干,站在落地窗前很没素养地快速往嘴里一通塞,然后鼻子就干燥出血了,还好不严重,但奇怪地感觉自己渺小又寒碜,像七八年前看到的一个考生,她穿着款式过时的玫红色衣裤,手捏着一个透明塑料袋装的食物瑟缩着背在看书,脸上一副吃不饱穿不暖的神情。

      努力也需要条件。一次次失败,彻底封住了沛沛想表达自己的一张嘴。不再总是忍不住要发表沮丧的内心世界。好难过,有多难过,也只有自己清楚。

      失败多了,就不再觉得个人的闲暇时间是生命的馈赠,可以随意挥霍,而是觉得,它的分秒都是个人对未来规划和当下行动程度的一种拷问。

      很久没有理会书架上的书了,随意抽出一本《红楼梦(三家评本)》,书签落在两百来页,是前年翻的,已看的是未看的四分之一,因各种杂事竟搁置如此之久。继续翻了两页,索然无味。沛沛不禁再次怀疑,这些以文学为主的闲书和那堆新买的书法用品一样,对自己惨淡的人生毫无作用。即使是用来这样,时间也不多,因为它是奢侈的,没有拥有过的人,总觉得才是真正贫寒,真正该怜悯。

      隔天晚饭时间,家里嫂子说老哥教育小孩方法不对,会教出废柴来的。他就到房里去,接着她又说他躲房里不看小孩是不是在生蛋,生蛋都能生出几只来了。还说她妈妈干嘛煮饭给这种不干事的人吃。长年没事总在房间里的沛沛感觉每一句都有字眼要刺在自己心上,只好直接洗澡不吃饭了,也没有人叫她一声,好像都在默认嫂子说骂得对,该把她也说骂进去。

      二姐说过嫂子没读什么书,叫沛沛有空多帮忙帮忙指导小孩功课。沛沛的想法却是在这方面她不能喧宾夺主。

      考完试的第三天,仍是没有找到可以为之努力的新目标,继续无所事事地在网上逛时,看到一本旧书里的故事,写书评的人在十年前就简洁扼要地复述出来,词句读起来清清淡淡,像微微荡开的圈圈涟漪,不矫揉不造作,十几年如一日的模样,是为故事本身触动了,也是为复述者的文字触动了。

      故事说一个男人事业失败后,别无他法地选择开计程车,地方竟如此小,为了避免老碰到熟人的难堪,他只好专跑机场。一日偶遇昔日的爱人,他怕她认出来,一路默然。而她在后座不停打电话,打完家里,又打给公司和前同事。车到地点了,他还在躲避,没想到这个女人竟极其平静地跟他说“……我都已经告诉你我所有的状况……家庭、工作、孩子,告诉你现在的心情、告诉你对过去同事的思念……什么都告诉你了,而你……而你连一声hello都不肯跟我说?”

      故事出自吴念真的《这些人,那些事》,不记得何年月翻看过,从书架上抽下来,里外都还很新,除了一个红色的姓名印章,就别无任何标记。

      沛沛把这篇了无印象的文章细看了一遍,奇怪第一次看时怎会一点儿感触也没有,也许是当年没有相关的情感经历,如今一看,有种“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之感。

      这书里,沛沛本来喜欢且印象深刻的篇目只有《遗书》和《邂逅》。前者写的那个弟弟一直让她心有余悸,读一遍就够让人害怕的了,不敢反复重读,害怕自己不小心过的也是那样的人生,做什么好像都不顺,不断挣扎,却不断失败。而后者写的失足少女,可能有着什么不同寻常人的地方,也许是衣服的变化,也许是从发型可以看出来,最后她成了士官长的太太,故事曾在沛沛心里划起过一道亮光,在她模糊无形的意识之中立起过一根支柱。

      当日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后一篇,才知道名字叫《邂逅》,才看到了男女主的心情,为他们连结不深的相遇之后彼此仍记着对方的情愫而感动。

      男主问“你现在好吗?”

      女主说“比那时候好……现在只跟一个人睡觉就好。”

      三十多年了,男主仍期待和她再相逢,说“至少……让我知道她的名字到底叫什么,还有,知道她后来的人生一定很美满。”

      人世间真有这样的深情么,读来既是欣慰,又有点羡慕。

      这故事难免让沛沛想到她和何医生,过去何医生从未主动找过她聊天,她却在朋友圈从未停止地向他暴露自己的生活点滴。沛沛的朋友圈发过无数条只盼他能接收到的状态,其中一条也说过“至少我认识了你,还知道了你的名字,这就够了”。

      抛开别的,那本书里作者的故事显露了人生的种种智慧,丰满充实沉甸,也许隔几年再重看,又会开启不同方面的视角,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记得以前在微博上瞥见过一眼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大意是说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直把人送到终点的力量。

      有段时间不知受谁影响,忍住了在看过的书上折角、写字和划线的习惯,认为这才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如果书有价值,易转多手,品相越好,价值越高。

      想到馆藏的古代名人书画,盖满了收藏者的印章,有助于人们了解这些书画背后的历史,但无论盖印多讲究,终像一块块诉说着痛楚的伤疤。一块伤疤就是一段故事。所以更要好好对待吧。

      沛沛早就不想做什么成熟的阅读者了,自从刻了藏书章之后,她挺喜欢挺依赖在书页上打上阅读印记,再次翻看时就可以知道过去自己和这些书相遇的时间和大概心情。

      也许不只是为了和过去的自己重逢,也是为了把埋头顾纸堆的那段时间固定下来,不再随时间的远去而变得遥不可及。像要长相守的爱人,得是固定的,可触摸的,是看得见的。

      如果打开一本旧书,尤其是喜欢的,除了内容似曾相识之外,再无任何自己的痕迹,不免有些茫然,有些伤感。

      当然,沛沛会不能免俗地加盖自己的藏书章,然后继续保留它的原样,不为多留下点儿什么而给它折写划。就让它诉说着那段空白,这是书籍命运的一部分。至于逗留在书本上那段无论如何都不能记起具体内容的空白时光,何不也是藏书者该有的命运的一部分。

      放下《这些人,那些事》,沛沛又无聊地翻起《红楼梦(三家评本)》。见第十六回。贾琏送黛玉回苏州安葬林如海归来,正值凤姐事繁。

      【少时房内无外人,(凤姐)便笑道:国舅老爷大喜!国舅老爷一路的风尘辛苦,小的听见昨日的头起报马来报,说今日大驾归府,略预备了一杯水酒洗尘不知可赐光谬领否?

      贾琏笑道:岂敢,岂敢!多承,多承!】

      写活了一对感情要好的富贵人家的夫妻久别后乍乍相逢的画面,生动真实好笑,像极了许多普通人家的小夫妻。后面凤姐过谦说她自己的那段话同是好笑,活脱脱的一个厉害角色。书里评她不过是将贾琏玩弄于股掌之间。但双方能念及阔别一年有余各自之辛苦,可见在这里也是有情有趣的一对。

      想到此,沛沛又念起何医生来。他的工作大变动应该回归安稳了,回到熟悉的地方和熟悉的妻儿老小身边了。他和他爱人老夫老妻了,对方见了他,是什么光景?是否也如凤姐这般打趣他?夜里又是否亲密缠绵几番互表无限思念无限温存和感恩呢?自然该是有的。

      沛沛觉得困倦,躺回床上翻来覆去,点开手机里何医生的照片,那是她端详过无数次,无数次想要赤身相对拥抱及被他拥抱爱抚的人。在这种时候,沛沛最想的是他,最需要的也是他。这么样单方面的渇望,不算破坏人家家庭,不算伤风败俗,不至于道德沦丧吧。可笑的是,如真要面对了,她又没那个胆。

      长年不顺遂的生活,让沛沛不仅觉得自己微小,还觉得自己毫无魅力,甚至没有性别。

      小的时候以为男女结婚了就自然会有小孩,小孩是从女人屁股拉出来的,跟拉大号一样,只不过要使点儿劲。

      记得第一次见到卫生巾,是老家茅坑里那些带着经血又无所谓地粗犷地向上展示、堆叠在一起的样子,很少有细致内敛地卷起来的。那时候见得再多也绝对想不到它们具体是怎么来的。

      回想初来月经的那天,实在不太美好。那是初一下学期的一个周末,家里只有奶奶和爸爸在,其他人上哪了不知道。沛沛待在村里暗黑的小房间不出来,也不记得在里面那么暗能干什么。忽然身体里有一种异样感降临,隔了好一会儿,才发现那刺眼的红,是身体里鲜血的颜色。沛沛没有很惊慌地搬过椅子到柜子边上,踩上去拿继母放在柜顶的卫生巾。正想出屋外不远的茅坑去垫上,一家里女儿众多的亲戚就上门来了。他是沛沛的二姨夫,家里也是农村的,黑瘦的他戴着草帽,趿拉着塑料拖鞋,拖着一个蛇皮袋出现在门口。像那种在采石场干活的外省农民工。老是坐在厅堂的奶奶不认识他,叫沛沛来认,沛沛也不认得,想了好一会儿才认出了。于是叫过老爸,他俩就坐在门口谈起话来。蛇皮袋里的是莲藕,除此以外,返回房间犹豫再三也不敢出去的沛沛完全不知他们说了些什么。思虑了许久,才藏着卫生巾假装镇定地走去茅坑。卫生巾质量不好,偏窄长,且较厚,垫上去之后暖暖的,只是很不习惯突然有这么个又长又厚的东西在那。

      沛沛挺不甘心自己来月经的当天身边是这些根本不能诉说的人,尤其是那个亲戚的突然造访,即使是生母在,沛沛也不想让她知道。后来一次在田里插秧的时候,帮沛沛手洗衣服的继母问她来例假了没有,她假装不懂,反问继母例假是什么,听明白了然后说还没有。

      不像现在电视剧上演的,女学生来月经了欢天喜地地当着父亲和哥哥的面大声宣告。

      大姐得知沛沛来月经还笑她那么小就来了,好像那是件很见不得人的事,当事人应引以为耻引以为辱。她不记得她来的时候,经常用一毛两毛钱差使年少的沛沛到小卖部去帮她买,还要求店主给个黑色塑料袋装着。印象最深的是姑姑知道大姐一大姑娘害羞,就帮她买了一条十二包卫生巾,够她用很久的了。

      沛沛没有人可差使,也没有人顾虑她的害羞心理,大都是要用了就自己去买。在校粗心脏了裤子的事常有,叫同学帮忙打饭,自己偷偷跑回宿舍处理就是。

      还记得有一次不知月经来了,脾气暴躁,和哥哥吵了几句,端起地上炒菜的铁锅就要砸向他。洗澡发现了,又原谅了自己。

      高中的时候,有个室友用ABC,其他室友就说她富有。沛沛不记得自己那时候用哪个牌子多,大概是哪种价位自己能接受就买哪种。

      有一回在校沛沛用了护垫,换下之后用废纸严实地卷包起来,扔在宿舍门口的垃圾桶里。学校周边居民的猫半夜来翻爪,第二天,一个学习好平时为人也好的室友值日倒垃圾看见了,就说,谁那么恶心。唯有另一室友说了句话,她说不啊,那卷纸包得很好很结实的,意思是想说扔的人不像是恶心的。沛沛没有出声,但直至现在还是会感激那另一个室友。

      大学的时候曾在某知名网站低价抢到过两箱全棉时代卫生巾,它那时候远没有现在知名,但确实好用,但沛沛并不知道它那时候就也挺贵的了。室友知道沛沛网购了两箱便宜卫生巾又笑话她,卫生巾都需要网购的吗,还网购两箱,还是没听说过的品牌!有两三个同学向沛沛买了几包,两块钱一包,她又各送了一包给另两个室友,其中包括那个笑话她的。

      工作之后经常买七度空间纯柔棉的那款,从六七块一包买到八块这样,就没再买了。近年都是成箱地网购优月季,觉得它价格便宜,柔软度也适宜。每次买一箱共十包,刚好放进衣柜下方的抽届里,多了没地方放。

      卫生棉条听起来比卫生巾舒适多倍,但使用方法好像挺复杂。沛沛没用过。以前看网上一个悍女分享她的使用经历,说线断了,她叫她老公帮忙弄出来。棉条更贵,沛沛想,我又没有工作,没有存钱,没有老公,我还是算了。

      何况今时今日沛沛买卫生巾都快成一问题了。已经听到过很多次妈妈辈的妇女对她说,做女人一定要独立,不能穷到连买包卫生巾都要向男人伸手要的地步。沛沛没有用心体会过这句话,直到她掰着手指头数,一次买一箱,一箱十包六十,一包十片六块,一次两包,能用五个月,五个月后,可别再那么窘迫了。去超市可没有这么便宜又好用的,这么大个年轻人还在货架前挑那种便宜的买,女导购看了都要侧目而视,你有勇气么,好意思么。

      很久没搭理的送果汁男突然又发微信过来,说沛沛看了那么书,一定很有学问,可能要读很多琼瑶小说才能懂她的浪漫情怀。

      沛沛看了,只觉得异常反感。在她想着心上人的时候,被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不愿想起的面孔掺杂进来。

      沛沛没读过琼瑶。也不知道自己在朋友圈晒过的小书架一角能让人家猜想到她有那什么浪漫情怀。送果汁男当然错了,因为沛沛真没有。甚至没有恋爱的意向。在沛沛眼里,自己不过是一个长期被现实摩擦的已无性别之分又无什名望的小人物。

      不清楚他了解她多少,觉得她哪里好,看上她什么,而她的多次不回复不早已说明对他没意思了吗。

      想起句话,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你可能觉得我好,想要我和你好,可在别人那,我亦是像你一样,是不够好的,不被爱的,是爱而不得的。

      沛沛被送果汁男的话刺激了,她着实不想玷污读书人名声,只好破例回复他,“你猜错了,我并没什么学问,受不了这样的抬举。你之前发的信息我有看到,不回复也是一种回复,这你应该懂。”没想人家故意使的手段,嬉皮笑脸地说他知道,但就是厚脸皮而已。

      沛沛没时间没心情更没兴趣和这种像“麻甩佬”一样的人扯。她就不明白,她哪里显示自己是可以被人不要脸地撩撩叻叻了?想到他的样貌,想到他撩起人来的那副连脸都不要了的德性,沛沛就想问,兄弟,莫不是有什么大病!

      上一位见识到沛沛拒绝人的男性,他明知道沛沛非常怕狗,却反复提问沛沛小时候是不是被狗咬过。小时候哥哥姐姐和小伙伴中有被狗咬的,打那起沛沛就怕狗,所以很小心很小心才让自己拥有一个不用奔波周折到县城里打狂犬疫苗的童年。他还问沛沛在家备考如果考不上怎么办。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兄弟。沛沛可没有向你禀报自己的人生计划的义务。

      当他又来微信关心问候时,沛沛回复“没干啥,多谢关心,多谢您过去的关照,往后不烦您记挂,我挺好,不必时不时的想起我来,把心思放到该放的地方去吧”之后,紧接着又问她工作找着了没有。如果是真关心,我们的情分还没到这地步。如果是真八卦好拿去当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您可闭嘴吧。沛沛实在生气。

      还有一个异性,是别人想介绍给沛沛认识的,互相没见过面,只在微信聊过几句,他的话让沛沛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的情绪化,读着心里很是忐忑不定。他还以为沛沛不和他聊、不和他见面,是因为他太忙没陪她聊,并表示自责。介绍人说拒绝可以,但不能说伤人的话。沛沛耐着性子小心地拒绝他,并客气地祝福他。以为翻篇了,没想对方接连发了几次微信,最末一次是问沛沛爱情是什么样子,见到了可否告诉他。

      没有人问过沛沛这样的问题,她没有实际经历过,也不大相信自己能拥有,但会记得他的一份黯然,记得他这直击灵魂的拷问。

      如何恰当地拒绝一个异性,沛沛确实很不在行,用词和态度总是很生硬很残忍,既伤人又不利己。其实有点儿怕遭报应。要是一个男的这么跟沛沛说话,她很可能得内伤和记恨一辈子。也活该沛沛这种情商绝对吸引不到异性,更别说互相喜欢且合适的对象。不像别人八面玲珑,明明不喜欢还能和对方拜成把子。唉。

      夜里,沛沛梦到穿着便装临时帮助窗口的同事进行申报,可是打印机没有碳粉,沛沛想联系人员来添加,直属的女领导却说她坐的那台机子是不用的,不能加。

      另一大领导出现,问她前几次考试有没上98分的,上面有新政策,凡是上了的,单位都帮忙申请编制。这时直属的那女领导郑重地说因为沛沛早辞职了,所以没找她的资料没帮她申请。

      许久没联系的一好朋友出现,快乐又热情地和沛沛说话,沛沛想找机会向她倾诉,可是有旁人在,他们还在沛沛的前单位上班,也知道新政策,怕伤害到沛沛故意一字不提。各自只好将心里的话先忍住,故言此,而意不在此。

      醒来怅然,因为很久没体会过梦里那样的友情了。事实上梦里的好朋友有车有房有工作有大群的新老朋友,与沛沛早已没什么交集。前同事也与沛沛没什么联系。不知是不是因为太想念前一份工作和过去的人际关系,梦境才将沛沛自己都不知道的内心真实反映出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