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海阔天空(第二卷完) ...

  •   转眼一年时间已过,西山庄园沿着溪流盖起了几间茅屋草堂,舍内新住进去了一户人家,那家小子十二三岁的年纪,养了大半年的病,庄子里的户头们都称其为庄主。
      自从这庄主三年前买下此庄,便陆陆续续在村里修了一处学堂,在那龙泉庵旁的苍松古柏下建了一间医馆,又把路用青石板铺了一道,方便山民们进山出山。后山之上茂林修竹,常年环绕云间。偶有云开雾散、阳光照入的时候,便会有山民看见一个少年,着一袭青衣,在绝壁山崖之上,或翩翩舞剑,或吹奏短笛。
      贾环今日独坐在草堂正厅里,正一个人在左右手下棋。旁边的小雀已经输了他两局了,任凭贾环再怎么央求,也不愿意和他再下了。草堂前方被竹帘子隔开,两侧回廊边上挂着一副对联:陌上云初聚,溪边竹起风。
      贾环借用这一联,将这个庄子命门为陌云山庄。庄户人家都说名字起得好,正合了庄子上的田亩起在半山腰上,时常积雨,大半年都如行走在云间的意境。
      “喂,庄主大人,今天可是忘了喝药了?”
      “雪芹先生天天上山采药,看到啥稀奇的药材就拿我试药,把都我整成了个药罐子了。”
      “那你又有什么办法?难道你敢不喝?”
      “哼!没有《风月宝鉴》的新章节,我是不会喝的!”
      曾经的赵姨娘,如今的赵夫人突然端着一碗散发着苦味的中药闯进来,大喝一声:
      “环儿,还不喝药!”
      贾环惴惴放下手中的棋子,赶紧接过赵夫人的碗,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了。见贾环乖觉,赵夫人方才满意,又转身对那雪芹先生笑道:
      “雪芹先生如今可是咱们庄子里的活神仙了,若非先生妙手,这傻小子哪能这么快就活蹦乱跳的。”
      却说那雪芹先生是谁?正是当年的甄宝玉。他如今在西山躬耕陇亩,自称是个采芹人,号雪芹。因为学问大,又懂医术,庄户们都尊称他叫雪芹先生。
      雪芹笑道:“夫人莫大意了,环儿这身子还差得很。他本来底子就薄,自己还不爱惜,若非这一年以来他动不了,方才被迫调养了一阵,否则,我可以断定,你一定活不过三十岁!”
      雪芹已经恐吓他整整一年了,这话他已经听得耳朵都起茧了。贾环的身体,他自己当然清楚。且不说少时练武强度太大,便是之后几回被贾政打得半死,也没有一次能够彻底痊愈的。旧伤之上积累新伤,外伤之下又有内伤,早已伤了根本。
      “庄主!龙尾沟的人又来了,这次来了百十来人,领头的那个功夫不俗,是赵秋的老对头了,赵秋他怕敌不过,特来向庄主请示!”
      赵夫人担忧地看了一眼贾环,又用央求的眼神看着雪芹先生。雪芹无奈地笑了笑,摇摇头表示无能为力。
      “哼!欺我陌云山庄者,来一个杀一个,来一群杀一群!”

      这一年以来,贾兰时常会到三叔的东小跨院来走动走动,将屋子里面的陈设收拾地一尘不染。这屋子空了一年,除了贾兰,也从未有人来此走动。三叔留下的东西,文章、诗词、画作,他都分门别类规整好,看到这些东西,让他觉得心安。
      贾环留给他了几本武功秘籍都是手抄本,内容十分精妙,可以挪动经脉,转换阴阳,移宫使劲,借力打力。贾环在上面注明了,十三岁之前只准背熟,十五岁之前只准练到第一层。
      贾兰早就把心法背熟了,三叔的话他不敢违背,而今只耐心等到自己十三岁以后,方才开始修炼此武学。
      这一日,贾政因去贾赦处,偶然间路过赵姨娘曾经的住所,顿时想起了这对让他忘不掉也放不下的母子。他们就像消失了一般,从那一日起,便再无音讯。
      睹物思人,贾政忽又想起了贾环。
      这个逆子,如今到底是死是活?
      推门而入院中,那棵老槐树下,菊花开了又谢,已经整整一年了。若贾环还活着,今年便是十二岁。
      贾政突然听到屋内有动静,他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来。莫不是……环儿回来了?
      “环儿!”
      贾政推门而入,却见屋内的贾兰正站在书桌前,轻轻擦拭灰尘。
      “兰哥儿?你怎么在这里?”
      贾兰停下手中的活计,躬身行礼道:
      “回老爷的话,三叔的屋子久不住人,我担心落灰,每隔十几日便会来收拾一下。”
      贾政收起自己有些失落的眼神,点点头。他见贾环书桌上,文章诗词都分门别类,似按照日期规整好了,不禁好奇道:
      “这些,都是你做的?”
      贾兰点点头称是。贾政便上前去,一沓一沓翻开来看。熟悉的字迹一下子就映入了眼帘,是环儿的字。这小子从小字就写得好,他的字,我永远不会认错。
      贾政的嘴角露出了会心的笑容,贾兰只冷冷站在一旁,看着贾政的作态,默不作声。
      这是环儿的文章,这篇是他八岁写的,这篇是九岁写的,文笔还那般稚嫩,却又进步飞快。贾政翻完八股文章后,像是回忆起当日贾环和他在梦坡斋中的相处。那小子总是在一脸谦逊中,流露出几丝傲气来,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模样,和我当年一模一样……
      贾政又捧起贾环的诗词来。从前一直听探丫头他们说,环儿的诗词功底不错,但自己甚少读他写的诗词。
      当翻开这本诗词册之后,贾政呆住了……
      这本册子,如实记录了贾环在贾家生活的所思所感,仿佛一部血泪斑斑的日记,又像是一册控诉不公的证词……
      “富贵堂中客,从来水上萍。”
      贾政的瞳孔剧烈的收缩,心脏扑通扑通跳了起来。这就是环儿的真实想法吗?他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外客,当成一片浮萍?
      “严冬多病苦,仲夏有霜冰。……如何春不在,只影向谁亲。”
      贾政赶紧合上,不敢再看。
      为什么?为什么他不告诉我?他……他明明活得这般辛苦,为何不叫我知道?
      贾政迫切想知道,他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儿子,在贾家到底经历了什么。
      “暗夜周身冷,寒冰入梦沉。天上除夕夜,人间富贵门。”
      贾政的头皮一下子就紧了起来,像一阵电击传遍全身。这首诗,是说那年除夕之夜的事吗?贾政不敢回忆,因为那年除夕,正是他一手将贾环打得半死。他在贾家经历了什么?原来,是经历了自己亲生父亲的毒打。
      贾政突然后背发凉。难怪,难怪环儿不会告诉我。这些话,他一个做儿子的,如何能跟父亲说出口……
      贾兰只冷眼看着贾政抽搐的表情,一言不发。
      三叔教过,只冷眼看着,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做,看到了只当没看到,听到了只当没听到。他如今确实看懂了很多,心中的那一杆秤,也终于能够称量善恶,评判好歹了。
      “你和他关系好,你来告诉我,他平日里是如何看待我和太太的?”贾政转过身来,问贾兰道。
      “回老爷的话,三叔从未在兰儿面前,评价过老爷和太太。”
      “那……那他有没有对你表露过不满?”贾政有些急切。
      贾兰不知道该怎么告诉眼前这个糊涂人,三叔心中只有他在意的人,而你们二位不在其列。因为不在意,所以没有爱,也没有恨。
      “老爷,请随兰儿来一个地方。来了,你就明白了。”

      贾兰将贾政带到了贾家学堂。学堂已经散学,空空荡荡的院子静悄悄的,仿佛能听见环儿当年的回声。
      贾兰拿起一只毛笔,随手向学堂角落的木桩甩去,只听砰的一声,那毛笔插入木柱之中,深入寸余。
      贾政大吃一惊,兰哥儿,他……他会武功!
      “老爷不必吃惊,我的武艺全是三叔传授的。老爷请看这里——”
      贾兰又指向了那跟插入木柱的毛笔上方,一个更深的洞。
      “当年,三叔和宝二叔一块儿在这里读书。有一回,学童们大闹学堂,互相打闹起来。在打闹间,一只砚台飞向宝二叔的脑袋。当时千钧一发,如果教那只砚台砸中宝二叔,后果不堪设想。老爷猜猜,当日,是谁救了宝二叔?”
      贾政不用猜也知道,兰小子定然是在说他三叔。
      “是环儿。”
      贾兰点点头,指着那木头柱子上幽深的洞说道:
      “这便是三叔当日以一只毛笔击碎砚台,救了宝二叔的证据。此事,学堂之中人尽皆知,老爷一问便知。”
      贾政心道:人尽皆知?那我为何不知?
      “老爷可知,三叔救宝二叔的时候,正是三叔在被人推入荷花池,昏迷两日方才转醒的一个月后!”
      贾政满脸狐疑,不知道贾兰想说什么。贾兰继续道:
      “老爷可知,三叔不止救了宝二叔这一次。一年半前,老爷曾命宝二叔与我,同三叔一道去宁府校场学习骑射。当日宝二叔要与三叔换马,结果那匹马突然疯了,宝二叔骑在马上,命悬一线。正是三叔奋不顾身,飞身上马,将宝二叔扑救下来,二叔方才脱困。而在那日之前不过几日,三叔还曾被太太安上过一个偷窃的罪名。”
      贾政再一次震惊地看着贾兰,疯马一事,他也闻所未闻。
      “老爷,宝二叔是您的嫡子,是太太的孩子,可三叔却屡次三番出手相救,您道是为何?”
      贾政说不出一句话来,他的心里只剩下无尽的悔恨,追悔莫及。环儿是个多好的孩子啊,这么好的孩子,却硬生生被他亲手逼出了贾府,生死不明……
      “一是因为,三叔本性良善,不愿看到无辜之人受害。二是因为,三叔的心中并不那么在意老爷和太太,故而对宝二叔也谈不上嫉恨。三叔真正在意的,只有赵姨奶奶一人而已。”

      当晚,贾政像是丢了魂一般,恍恍惚惚回到梦坡斋。贾兰的话萦绕在耳边,像是万钧巨石,压在他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
      原来,环儿早就萌生了出府之志,那他为何还要百般孝顺我?
      贾政不顾一切,想要去找贾环留下的痕迹,他想要发现更多,因为他曾经全都错过了……
      从一堆画卷中,贾政翻出了贾环当日送给他的一副画。这是贾环送他的生辰礼物,那日正是贵妃得封之期,贾政只当这是一副普通山水画作,便不甚在意地收了起来。
      贾政打开这幅画,映入眼帘是一首诗作。
      “玉泉无睘影,鸣涧忘归途。”
      贾政的脑海中突然嗡嗡炸裂一般鸣响了起来,他突然全明白了,全明白了。
      “哈哈哈哈……全无環影,渐忘归途。原来你早就在暗示我……”
      原来,那百般的孝顺,桀骜的眼神,竟都是在暗示我,哪怕给你一次挽留。
      可惜,我当时何其蠢笨,你一次又一次暗示,我却一次又一次将你推开。环儿,如果你死了,我将来该怎么下去见你。如今的苦果,只有让我自己来品尝。

      雪芹又与贾环坐在那古柏之下的石桌子前喝茶聊天,面前的草庐正是山庄的医馆,已是雪芹而今的居所。小吉祥特地在那石凳子上铺了一层坐垫,生怕贾环着了凉,回头又要被夫人骂。
      “你现在的身体,还不宜妄动真气。”
      “今天不是实在没办法嘛,以后不会再冲动任性了。”
      雪芹苦笑摇摇头。此人总是这番说辞,但永远记不住啊。
      这一年以来,他们两人一个治病,一个看病,朝夕相处,倒是生出了浓厚的友谊。雪芹的话本子已经写了一小半,其中还借鉴了不少贾环跟他讲述的贾府的故事。
      不过今日,两人倒不是要聊话本子。
      雪芹问道:“这半年以来,咱们陌云山庄接连打通了西北商道和西南商道,虽然成就不小,可也引来一堆麻烦事儿。”
      贾环品一口茶,点头道:“这是自然。陌云山庄扼守京师出甘陕要冲,此地迟早会被开发,这也是我当初非要买下它的原因。”
      雪芹道:“将来的商路要冲,其间利润之大何止百万。如此,势必引来多方觊觎。眼见朝中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江湖之上,也因陌云山庄横空出世而暗潮汹涌。山西八大皇商内联奸佞,外通虏寇,垄断商道,早就对横插一刀的陌云山庄看不顺眼;南方武林派系林立,近年来渐为天地会各个击破,隐隐有一统武林、逐鹿中原之心,势必会成为未来的强劲对手,不过而今倒是可以拉拢的对象。庄主大人,您日后还能陪甄某在此喝茶的日子,怕是不多了。”
      贾环捧起茶杯,微微笑道:
      “这有什么!天高海阔,任人驰骋。行走江湖,图得就是逍遥,而今再也不想受拘束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海阔天空(第二卷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