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元妃省亲 ...

  •   正月十五上元节,便是贵妃归家省亲之期。从上年十月起,王夫人就日日忙乱。
      自从王熙凤丢了管家权,李纨管家总是充老好人,几个大管家婆子,周瑞家的、吴新登家的、林之孝家的等人有事也都只来找王夫人拿主意,家里大事小事真正做主的,依旧是自己这个当家主母。
      王夫人只觉平日累得腰疼,直到过完年才将各类工作全备了:各处古玩古董摆件,园中的鸟雀兽类,自仙鹤、鹿、兔以至鸡、鹅,以及贾蔷去姑苏采买回的小戏子,小尼姑,小道姑教授诵经念佛等,一一养于园中。
      元宵将近,自初八起,就有太监出宫来贾府处,商量接待事宜。事无巨细,迎接时按何种方向走,如何更衣,如何燕坐,如何受礼,如何退息,样样均需符合礼制,着实将贾家闹得人困马乏,好歹准备齐全。
      这日,贾环被贾政叫到了梦坡斋,说是有事嘱咐。贾环心里早猜到了是何事,无非是与前世一样,让他这几日在屋中“养病”,不要出现在省亲途中。
      “老爷。”贾环躬身行礼,并未靠上前去。
      “你来啦……”贾政看着贾环远远立在书房正中,并不靠近自己,接下来的话突然就不知道怎么说了。顿了顿,贾政问道:
      “你娘这几日如何?”
      “承蒙老爷关心,娘亲一切都好。”
      “嗯……”
      贾政沉默半晌,贾环亦不想开口。如今贾环手中已经完完整整捏住了贾家一众当家人的把柄:贾母的,王夫人的,连带王家的、宁国府的俱全。
      他已经有了坐上谈判桌的资本,也有了挺直腰杆与贾府的当权者谈条件的底气。
      分宗出府,如今万事俱备,只差一个借口、一个契机而已。待贵妃省亲之后,便是摊牌之时。
      贾环抬头看了看贾政,这个年过四十的中年人,如今已是面带疲态,鬓发微白。
      “老爷,环儿看您这段时间怪忙碌的,大概没有休息好,不如环儿来替你捏捏肩?”
      贾政有些惊愕,贾环并不理会,径直走到了贾政身后,替他轻轻捏起肩旁来。
      在这座奢华无比的荣国府中,不论是探春、贾环,还是赵姨娘,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礼法大于天,嫡庶重于山,他一日也不想再在此处呆下去。
      总归,这是我最后一次孝敬你。从此往后,你再没有我这个儿子,我也再没有你这个父亲。
      贾政只觉肩头一阵舒适,后背暖暖的。这种感受似曾相识,他记得,当日贾环的腿好了,他也是这样替他按摩的。可自从元春被封为贵妃以来,贾政就远了赵姨娘、贾环母子,一年多来,他几乎从未去赵姨娘处歇息过,也从未再像过去那样,将贾环叫到梦坡斋来考较文章。
      这孩子,他会不会心生怨怼?
      不过这又算得了什么事。世家大族,那家不是这般,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贾环的手法十分熟稔,捏了一阵,贾政便觉得自己肩头长久淤积的酸痛消散了大半,人也精神了不少。
      总归这孩子,还是心向着自己……
      接下来的话,贾政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却突然听贾环说道:
      “老爷,环儿有件事儿,想跟您商量个事儿。”
      “什么事?”
      贾环深吸一口气,像是一味抓着最后一根稻草,恋恋不舍,依旧不愿松手。
      “我平日里毛手毛脚没个体统,这次贵妃归家省亲是大事,环儿怕坏了事,就不到场了。”
      贾政,你听到这话,会不会心有不安?
      只要你一句话,一个暗示,告诉我你心里还想着我,或许将来,我们还是父子。
      此刻,贾政的心中五味杂陈。
      难道这小子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他的意思,还是赵姨娘教他说的?
      一定是赵姨娘所教。赵姨娘不过是扮可怜,想吸引我的注意罢了。左右如今看来,宝玉的文采也尚可,是个有才气的。他身份尊贵,贾家将来便也不必靠着庶子出头了。而今贵妃省亲是大事,过后再补偿他们母子,也无不可。
      “……嗯。你这毛手毛脚的样子,去了确实不合适。况且你年纪还小,就让你娘在家里照顾你,不必跟过去受累了。”
      “是。”

      转眼就到了元宵这日。自清晨五鼓起,自贾母等有爵者,俱各按品大妆。此刻,省亲园子内帐舞蟠龙,帘飞绣凤,金银焕彩,珠宝生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悄无一人咳嗽。
      男子有官位者,自贾赦起,贾政、贾珍、贾琏、贾蓉等站在前面,后面跟着贾家众男丁,宝玉亦在其中。贾兰因如今年岁尚小,未出席;贾环因为身上染疾,亦不在席中。
      女子有爵位者,自贾母起均立于荣国府外,街头巷口,用围幕挡严。
      众人正等的不耐烦,忽见一个太监骑着匹马来了。
      贾政连忙迎上去问消息,那太监喘着气道:“还早着呢,未初用晚膳,未正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进大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戌初才起身呢。”
      凤姐听了道:“既这样,老太太和太太且请回房,等到了时候再来也还不迟。”
      于是贾母等都先回去,心中惴惴不安。执事领着太监去吃饭喝茶歇息,又命人去各处挑灯。

      贾环早就买好了一大堆吃食,把贾兰也一并叫了来自己处,一屋子人吃着零嘴聊天说话,倒也快活。
      贾兰小声道:“我娘原先不准我过来的,我好说歹说,如今屋里也每个人照应,不妨来三叔屋里玩耍,我娘拗不过我,方才放了我来。”
      贾环笑道:“兰儿如今内力如何,给我探探。”
      说罢,伸出手去,要捉贾兰的手。贾兰哪里肯让贾环捉到,赶忙收手,跳起身来,笑道:
      “三叔,你莫要逗我。”
      “给不给。”
      “不给!”
      两人打闹连连,从屋子里跳到院子里,从房梁上跳到树枝上,惹得远处的下人指指点点。不多时,周姨娘来到了贾环院中:
      “你们两个讨债鬼,快安分些吧,别惊扰了贵人,到时候有你们好受的。”
      赵姨娘此时急忙从远处赶来,手里还捧着几碟从大厨房讨来的小吃食。今日大厨房不敢刁难,深怕赵姨娘撒泼打滚,坏了大事。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赵姨娘一阵怒吼从远处传来,贾环贾兰二人转头就见赵姨娘喘着气跑回来了,赶忙一个从树上跳下来,一个从屋顶上跳下来,老老实实在院中坐着玩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大家一起玩游戏……”
      赵姨娘怒道:“贾环!”
      周姨娘捂着肚子笑道:“这两只小猴子变脸也太快了,只有赵姐姐能治得住他们。”
      贾环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不多时,贾环、贾兰、赵姨娘和周姨娘四人便坐在场院里一起嗑瓜子。旁边小吉祥和小雀端茶的端茶,倒水的倒水。
      小吉祥一脸不乐意道:“三爷真会享受,自顾在场院里晒太阳嗑瓜子,光指使下人们在这边端茶倒水。”
      小雀连忙止住了小吉祥的话由子,笑道:“奴婢有奴婢的本分,多什么嘴!做好你的事儿就是了。”
      贾环笑道:“若说有一日,我将你们二人带出府去,不再为奴为婢了,还你们自有之身,你们可愿意?”
      小雀吃了一惊,并不接话。小吉祥则以为贾环在开玩笑,笑道:“若真有这么一天,谁还赖在这府里不成?”
      赵姨娘心中咯噔一下,心里发堵。她自然知道贾环一直以来的愿望,只是没料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快到他如今已经当着众人的面,公开谈论这话了。听环儿的意思,他是打定主意要走了。
      “三叔,你要出府去做什么?”贾兰好奇道。
      贾环心道:出府去,自然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宁荣街上,贾府众人忽见马蹄声阵阵传来,十来个太监喘吁吁跑来拍手儿,领着贾家众人按照方位站好。众人知道是来了,齐齐照着太监的指示跪好。不多时,远远闻鼓乐之声,远远望去,一行人排场浩大,犹如一条金龙,从皇城方向而来,何止十里。龙旌雉羽宫扇,销金御香提炉,曲柄七凤金黄伞,金顶鹅黄绣凤銮,却是贾妃乘着銮舆缓缓行来。
      行至近处,贾妃在宫女太监的搀扶下下轿,先是入室更衣,后又复上銮舆,入省亲别墅游玩。一入园中,但见玻璃世界,珠宝乾坤,数不尽的太平景象,看不完的富贵风流,贾妃不由感叹道:
      “太奢华过费了。”
      行至一处建筑前,见上题着“蓼汀花溆”四字。贾妃早知这是宝玉所题,对身旁太监笑道:
      “‘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
      那太监便飞奔出去,告知贾家人,立时换了。
      复行至一处石牌坊前,看上面写着“天仙宝境”,贾妃命人换成“省亲别墅”,以免张扬太过。
      入正殿后,贾妃命众人来见,贾家妇人具皆上殿拜见。见到贾母、王夫人,元春呜咽哭泣,说不出话来。一时邢夫人、李纨、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等具皆垂泪。良久,元春擦干眼泪,安慰贾母与王夫人道:
      “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这时不说不笑,反倒哭个不了,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能一见!”
      说罢,又有眼泪滴落。众人纷纷来劝,元春即命众人落座。不多时,又宣外家亲眷薛姨妈、宝钗、黛玉来见。
      见过贾家众妇之后,贾妃又宣贾政来见。贾政缓步走到帘子前,隔着帘子拜见贵妃。贾妃道:
      “田舍之家,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
      贾政早已打好了腹稿,再拜道:
      “臣草芥寒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华,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伏愿圣君万岁千秋,乃天下苍生之福也。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更祈自加珍爱,惟勤慎肃恭以侍上,庶不负上眷顾隆恩也。”
      贾政的意思是,元丫头你就好好服侍皇帝,只有你把皇帝服侍好了,咱们家才能兴旺发达。
      贾政退下后,元春又问:“宝玉为何不见?”
      贾母答:“无职外男,不敢擅入。”
      元春急忙宣宝玉前来。原来元春未入宫时,自幼养在贾母处,而王夫人中年始得宝玉,从小也养在贾母处,元春因此独爱怜宝玉。宝玉三四岁时,便承元春为之开蒙,背了《四书》十几万字在腹中,而今八九年未见,两人都已不认识了。
      不多时,小太监便引宝玉前来。元春叫宝玉近前来,一把搂入怀中,摸着宝玉的头发笑道:
      “比先长了好些。”
      一语未终,泪如雨下。之后,在众人的簇拥下,贾妃游历省亲别墅各处,从“有凤来仪”、“红香绿玉”、“杏帘在望”到“蘅芷清芬”等。行至“红香绿玉”时,元春将其改作“怡红快绿”。
      游毕,元春道:“以后不可太奢了,此皆过分。”又道:“此园建得精妙绝伦,总其名为大观园,取繁华盛景之意。”
      接着,元春让家中众姊妹们连带宝玉一起,为大观园中各处景色作诗,宝玉做了一首《有凤来仪》,其中有“绿玉春犹卷”一句。宝钗看了,笑道:
      “贵人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才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又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分驰了?况且蕉叶之典故颇多,再想一个改了罢。”
      宝玉一时间想不到,宝钗便道:“你只把‘绿玉’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宝玉忙问“绿蜡”出处,宝钗道:“唐朝韩翊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都忘了么?”
      宝玉忙称是,笑道:“该死,该死!眼前现成的句子竟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
      宝钗笑道:“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呢。”
      待众人将诗献上之后,元春一一读来,不禁喜上眉梢,笑道:“果然进益了!”又指出宝玉所题的几首中,《杏帘在望》一首为最佳。其实《杏帘在望》这首是黛玉代宝玉所作,宝玉一时做不了那么多,黛玉又有新卖弄才干,方才代作。
      之后众人看戏,元春点了四出戏,分别为《豪宴》、《乞巧》、《仙缘》和《离魂》。贾蔷忙张罗小戏子们登台唱戏。贾妃看后,点名说龄官唱得好,又点了龄官唱《游园》、《惊梦》两出。
      不多时,执事太监启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銮。”
      元春哭道:“不须记挂,好生保养!”
      皇家有皇家的尊严,皇家的礼法。嫁入皇家的人,能得一日欢愉已是难得,怎敢肖想更多。贾妃不敢违逆,只得忍心上舆去,随了浩浩荡荡的队伍回宫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