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黛玉封爵 ...

  •   独自来到一个小酒馆,贾环放下手里提着的那包裹,随便找了张空桌子坐下。
      “客官,来点什么?”
      “酒。”
      贾环的声音有些低沉。不一会儿,一壶酒、几道小菜便上了来。贾环此时才想起来,自己身上没带多余的银子,那二十两银子全贿赂了冯府的门子,再没有多余钱财了。
      真真是喝凉水都塞牙的时候,长叹一口气,贾环不得不打开那包裹,里面有不少值钱的好东西。那把嵌着玉的匕首,刀身上刻着一个“英”字,是他特意挑出来送与冯紫英的。再看那件叠得整整齐齐的梅花云锦外裳,如今也已泛着旧痕。
      贾环连喝数杯,脑袋中却逐渐映出了另一个人影:独立于寒风之中,飘蓬漫天,长亭之外,那人向他挥手告别……
      贾环摇摇头,接着喝。
      “小友多大年纪了?”
      一个白面书生似的人走过来,面带好奇之色,坐在贾环身旁的座位上。
      贾环晕晕乎乎,也不理他,自顾倒酒。
      来人名为柳湘莲,原系世家子弟,是个性情豪爽之人,却因为面皮长得俊俏,被贾环错当成了个白面书生。
      “我观小友独自饮酒,似是借酒浇愁,却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的道理。独饮毕竟无趣,不如我来陪你喝,如何?”
      贾环上一世认识柳湘莲,可惜二人只有几面之缘,并不熟稔。算起来,那已经是十多年前的往事了。当年柳湘莲先是欲娶尤三姐为妻,赠鸳鸯剑为信物,后怀疑尤三姐生性放荡,欲悔婚,便来索要信物。谁知尤三姐是个痴情烈女,早已心属于他,在退还鸳鸯剑时,竟自刎明志。柳湘莲懊悔不已,后随了一个跛足道人,出家去了。
      “哈哈哈哈,你这位大友倒是好不害臊,竟大言不惭要喝爷爷的酒,那也要看你喝不喝得到嘴里!”
      贾环一把夺过柳湘莲面前的酒杯,搁在自己面前,兀自倒酒。那柳湘莲一时顽心大起,并不服输,伸手就要去夺,贾环并不阻拦,嘴角挂着冷笑,就在柳湘莲手要够到的时候,一把又出手将那酒杯移到了柳湘莲面前,出手速度快如闪电,一时让人看不真切。
      柳湘莲想再去抓时,贾环又如法炮制,将那酒杯挪到了自己面前,杯中的酒倒是一滴未撒。
      “哈哈哈哈,小友真是奇人,不让我抓这酒杯,难不成我就抓不到了吗?今日这杯酒我喝定了!”
      柳湘莲也聚集起内力,飞速伸手去夺,贾环又将那杯酒移动到别处。谁知柳湘莲掌风一变,居然躲过了贾环面前那只他用过的杯子。
      “哈哈哈哈,黄雀捕蝉,螳螂在后。小友没想到吧,我居然会夺了你的杯子。”
      贾环此时稍稍清醒了一些,见面前这个书生还会武功,面上倒也收起了几分轻视,笑道:
      “你要喝酒便喝,做什么管那许多,还不兴旁人一个人喝酒的?”
      柳湘莲拿过那酒壶,便往杯中倒酒,道:
      “我观小友带着包裹,莫不是远道而来?须知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包裹还得看牢了,别轻易漏了财。小友衣着服饰具是不俗,想来出自大户人家,为何身边不带几个小厮长随?”
      贾环几分醉中苦笑道:“你这人好没有眼力,做什么非要说这包裹里有财?旁人偷了才好呢。”
      柳湘莲笑道:“就说这件衣服,大红云锦布料,已是不俗,加之绣工了得,怎么看都非凡品,又怎会不值钱?”
      “可惜旧了,我便要拿去扔掉了。”
      “你这人怎么如此浪费?莫说贫寒百姓之家,就是世家大族,也没有衣服稍稍旧了就要扔掉的道理。半丝半缕,来之不易,不可轻弃。”
      贾环又似半醉半醒,笑道:“你这呆子,书都读腐了,岂不闻‘衣不如新,人不如旧’。人都没了,要这衣服做什么。为了这件衣服,我被全家嘲笑,说我痴心妄想,不尊嫡庶长幼,不顾尊卑礼义。我原以为这件衣服确实珍贵,可现在看来,其实不过如此。”
      柳湘莲此时才知,原来面前这人刚刚在打机锋,想来必是遇到了什么不快之事,正欲道歉,却又听闻这人道:
      “好了,酒我也喝饱了,这顿酒钱你来结吧……”
      说罢,那人竟然大大方方离去了,包裹也不要了,只留柳湘莲一个人,尴尬地站在酒馆里,身旁围着个小二要酒钱。

      次日,黛玉还在洗漱时,便听闻老太太身边的琥珀来报,说宫里来了传旨太监,要黛玉去接旨。黛玉早已料到是何事,不过面上并不显,只从容出门,不急不缓,来到荣庆堂向贾母请安。
      贾母早就摆好了香案,见黛玉来,便拉起她的手道:
      “好孩子,有你的消息来了。”
      黛玉便怯生生看着外面的生面孔,贾母连忙道,“还等什么,去接旨吧。”
      黛玉缓步走到堂外,跪下接旨。那传旨太监一共两道旨意,其中圣旨说林如海在任期间,克勤克谨,奉公值守,死后余一孤女,圣上不忍林如海遗孤孤苦无依,册封黛玉为昭义县主,赐一座县主府,教养嬷嬷若干,由朝廷供养。
      另一道则是来自忠顺王府的旨意,着新封的昭义县主觐见忠顺王妃,认其为义母,一叙母女之情。
      黛玉接旨后有几分失望。当日林如海进献了数百万两家财,皆为林家数代列侯所积累,不过是为黛玉求封一个郡主之位,而今只得封县主,位同伯爵,确实落于预期。不过有总比没有好,总归日后由朝廷供养,一座御赐县主府邸,每年两千两俸禄银子,即便不嫁人,往后自己精打细算过日子,一世平安也已求得。
      如今黛玉的心静如止水,又悲似秋音。
      林如海,她的父亲,为她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如果朝廷封了爵位,自然万事大吉;如果朝廷不封爵位,黛玉便拿出那一百万两,献给贾府,将来靠贾家给个出路。
      这番苦心孤诣的筹谋,其中蕴含着多少父爱,让黛玉刻骨铭心。
      上天待她何其残忍,让她自幼失怙,漂泊无依;上天带她又何其优厚,让她有一双如此疼爱自己的父母。
      贾家的命妇们,此时只有贾母在黛玉身旁,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都没有到场。
      贾母也没有叫小辈们到场一观,左右有她一个陪着就行了。县主虽然高贵,但国公府还看不上。况且如今这丫头的心已经与贾家有了嫌隙,林如海的钱财也都替她买了爵位,一分没有交托给贾家保管。贾母倒也说不出什么,毕竟是自己亲外孙女。
      黛玉从回京之后,就感受到了来自贾家长辈们的冷意。老太太虽说面子上依旧疼自己,可也不像过去那样亲密无间。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林如海没有按照贾府众人的期待行事的缘故。
      除了贾环,此时没有人知道,黛玉手里其实还握着一百万两银子。她不但有爵位傍身,而且也十分富有。
      可惜,此话,黛玉自己绝不会说出来。

      坐在忠顺王府宽敞的马车里,黛玉对即将见面“义母”这件事有一些紧张。临行前,嬷嬷已经反复教导了觐见王妃的礼仪,黛玉也练习了几遍。总归今日时间紧急,容不得她多准备,就踏上了王府的马车。
      下车之后,忠顺亲王府的建筑由远及近引入眼帘,鳞次栉比,金碧辉煌,果真比荣国府要气派得多。
      黛玉随王府的嬷嬷来到二门处,又由丫头婆子们引着往后宅走,竟像是往后花园走一般。
      黛玉心里好奇,不是去见王妃吗?难道不在正堂见,而要在花园里见?
      是因为自己这个半路的女儿身份是买来的,所以不受待见?
      可旨意是皇帝下的,自己也是名正言顺的县主了,为何第一次会面会如此不正规?
      当黛玉来到会面地点之后,她终于知道了原因:面前的花园正中,是一处亭子,亭子里坐着的,根本不是王妃,而是一个身穿蟒袍的男人。
      今日要与黛玉会面的人,竟然是忠顺王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