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长亭相送 ...

  •   当日贾环回府之前,从铺子里挑了几只竹蜻蜓,打算带回去给二姐姐和四妹妹玩。转瞬,他又想到了林黛玉,便多拿了一只。
      马车上,贾环对赵国基说:“以后舅舅出去应酬,可以把赵秋和赵冬带在身边。院子里的其他人,让赵春领着他们练一练身手。毕竟是买回来看家护院的,多少要学点把事。”
      “知道了。哥儿今日可算是让我开了眼,之前就听人说哥儿身手不凡,没想到竟这般出神入化。”
      贾环笑道:“不值什么,不过是唬人的把戏。赵秋、赵冬两个人都是练家子,且都真刀真枪和人拼杀过。你别看今天我赢得轻松,要真是各自带上武器,不要命地拼杀起来,我未必能全身而退。”

      忠顺王府书房,冯紫英垂首,直直立在忠顺王爷武慎下手。武慎并不管他,只在翻阅一本又一本密函。
      “听说你最近和一个贾家的庶子混在一起,还给人家当了师傅?”
      “是……”冯紫英低声说道。
      “纯属胡闹!”武慎不客气道:“贾府那起子人虽然蠢笨,但也不是不会咬人,更何况背后还站着四王八公十几个侯爷!如今皇上要对他们分化瓦解,你只能在暗中行事,秘密搜集罪证。若是你这个密探身份暴露了,到时候四王八公狗急跳墙,结成一条心,你可知皇上会受到多少牵制?”
      冯紫英低头不语,此时心中甚是矛盾。
      “那个庶子知道你的密探身份吧?”
      冯紫英心道不好,连忙辩解道:“他只是有所怀疑,并不知道我是密探。况他一个八岁小儿,纵是跟过什么江湖奇人,学了几天功夫,也不会有那般心智。”
      “哼!莫要掉以轻心。他不知道最好,要是知道了,你应该晓得怎么做。”
      冯紫英依旧低头不语。他在忠顺王府从小玩到大,对四皇子武慎的性格自然十分了解。眼前的这位忠顺王爷,既为人亲和,又铁面无私,既温柔善良,又阴狠毒辣、杀伐果断。
      “看来以前真是把你惯坏了,越大越不识大体。现如今,你可不是在我府上顺便闹腾闹腾,而是在给陛下当差。这差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容出一点错漏。陛下虽看重于你,可你也要自己把握住。”
      “是……接近贾环,只是为了打入荣国府。紫英断不会暴露身份,请王爷放心。”
      冯紫英定一定心神,又恢复了之前那个云淡风轻的模样。王爷说得不错,不管这贾环的师傅是谁,现下最重要,依旧是陛下的差事。

      两日之前,荣庆堂的碧纱橱里,林黛玉正在和贾宝玉闹别扭,起因是贾宝玉不经过她的同意,便擅自将自己的诗作抄写给了贾环看。
      当夜,小吉祥将回诗呈给紫鹃的时候,黛玉还一头雾水。但她很快就想明白了关卡,定是宝玉也附诗一首,将两人诗作送交贾环品评,贾环方才分别回了来。
      第二天一大早,宝玉果然来找黛玉抱怨,说环儿不懂他的心思,竟回诗嘲讽他的好意。在宝玉心中,男儿是泥做的,女儿是水做的,他将贾环比作那凄美动人的巫山神女的化身,本意是赞扬贾环,可人家居然还不领情,实在让人遗憾。黛玉本就在气头上,她哪里不明白宝玉的心思,宝玉是一个天真烂漫的性格,遇见了美好的事物,总爱与他人分享,共同赏玩,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黛玉既然品评过,自己自然也要品评一番,方才不负天生灵气大块文章;可宝玉的心思,她能理解,贾环却不能理解。如此失礼的行为,岂不是显得自己没有教养?
      宝玉见黛玉又在使小性子,想来定也是贾环的回诗不如人意,便央求着黛玉将那回诗拿来一观。黛玉本来没指望贾环能对她有什么好言好语,见回诗之后,也晓得这是敷衍的言辞。可怜自己一片真心所言,却因宝玉而遭人误解,往后怕是再想要和这贾环处好关系,也不能了,遂答宝玉道:
      “他那回诗,我早就烧了。”
      宝玉不由泄了气,很快又来了精神,道:“妹妹不妨看看环儿回我的那首,也是着实气人。说不得你读了我这首,就不觉得生气了。”说着,便拿出贾环给他的回诗,交给黛玉看。
      黛玉读罢,不由惊异,心想,世间人人都以望夫化石的典故为美,却从未听人议论过楚王的错处。难道在贾环的心里,那些个痴情的女子,并不值当众人的欣赏?
      可他又懂什么?
      黛玉不由苦笑起来,摇了摇头。宝玉见黛玉似是不认同的样子,便接着说道:
      “环儿许是误会我了,以为我笑话他呢。只是那一日,我见他为了他师傅伤心欲绝的样子,不由心生羡慕,觉着,若有人能像环儿待他师傅那般待我,我便是立时死了,也是心甘的。”
      黛玉虽然每隔两三天就能听见宝玉的生死誓言,不过她就是对这种昏话毫无免疫力,不由骂道:
      “什么死啊活的,你个黑心短命的。你说这话,是让不让人活了?别人对你好你就要死,你死了,那个对你好的人怎么办?你倒是一死了之,死了干净,空留下那人,难道要夜夜为你醉酒,日日为你泣血不成?”
      宝玉一听黛玉的话,便知道自己失言了,赶忙安慰道:“好妹妹,我绝不会让你那样!”
      “呸!我哪样?我是要为你醉酒,还是要为你泣血?我是你何人?你又是我何人?你死不死,与我何干?”
      宝玉见黛玉这样说,有些灰心,只得独自坐到一旁生闷气。黛玉见宝玉听了自己的话,一幅闷闷不乐的样子,心中偷笑,气也消了大半,便对宝玉说:
      “宝玉,昨夜环儿回诗,跟我打谶。你说,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接着,黛玉拿出贾环给自己的回诗给宝玉看。宝玉见黛玉恢复如常,不由一喜,将那五言诗读了起来。读后,宝玉笑道:
      “这个环儿,莫不是要去修仙问道了?”
      黛玉摇摇头。宝玉不解,黛玉便说道:“我讥讽他画地为牢,他却觉着自己很快活,不受天地束缚,超然物外,正所谓子非鱼,安之鱼之乐?我自作多情,劝慰于他,对他而言却很是不必,各人有各人的喜乐罢了。”
      宝玉恍然大悟:“原来他是这个意思。”宝黛二人遂复和好如初,不复多言。

      过了两日,宝玉和秦钟散学归来,跟贾母说道:“瑞大爷病了,太爷最近都去不了学里,让我们年后再去。”
      贾母原本就舍不得宝玉天天辛苦读书,自然不在乎,便让宝玉快去看看黛玉。宝玉这才知道,原来是扬州那边来人了,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病重,要接黛玉回去。
      宝玉急了,赶忙跑去黛玉处,不想她回扬州去。林黛玉红着双眼,已经在收拾行礼了。迎春、探春、惜春和薛宝钗都来帮忙。宝玉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林妹妹,你别走,你别走好不好……”
      宝钗有些尴尬,探春急忙安慰道:“二哥哥别急,林姐姐也不是不回来了,待姑父的病好了,林姐姐自然还会回来陪咱们玩的。”
      不久,贾环居然也到了林黛玉处,坐在外间,并未进到里间去。紫鹃在外招待,贾环便拿出了一只竹蜻蜓对紫鹃说:“我在外边见到这竹蜻蜓甚是有趣,便给林姐姐捎来了一只。”
      紫鹃道:“三爷这会子还是不要去烦我家姑娘了。前几日,因着三爷一首诗,姑娘很是不痛快,这会子姑娘正为林老爷伤心呢,你还去惹她,不是叫她更加难过吗?”
      贾环不由好奇道:“林姑父怎么了……”说完,他便意识到林如海怕是要不行了,而黛玉这一去,回来的时候就成了孤女,最后被活活磨搓至死。
      “三爷,奴婢叫你别烦姑娘,你却还问,真正是叫人讨厌……”
      “紫鹃!不得无礼。”黛玉从里间出来,见到贾环,便礼节性的笑了一下,道:“环兄弟今天怎么来看我了,往日可是都见不着人的。”
      贾环并不提竹蜻蜓的事,躬身行礼后对黛玉说:“林姐姐怕是近日便要出发,特来问候姐姐一声,看看有什么路上要带的,环儿兴许能帮上忙。”
      宝玉此时从里间快步走出来,对贾环斥道:“环儿,你怎么也要跑来赶林妹妹走?林妹妹何曾得罪过你?”
      贾环见到突然跑出来的贾宝玉,先是懵了,马上又释然了,只得道歉:
      “是环儿失言,二哥哥和林姐姐莫要怪罪。我并非赶林姐姐走,反而希望姐姐能多留一段时日呢。只是想来,林姐姐此时心忧林姑父,怕是临行情急,准备仓促,恐路上不周。若是环儿能帮上忙,就再好不过了。”
      “环儿能有此心,自然是极好的,林姐姐,他言语无状,你就别和他计较了。”
      探春突然也从屏风后面走出来。贾环见到探春也在,估摸着迎春、惜春、宝钗大概也都在,而今天自己却独独来给林黛玉送礼物,自觉甚是尴尬,便想快点离开。
      林黛玉面上虽然不显,但看了看桌上的那只竹蜻蜓,自然知道贾环是来给自己送小玩具的,心里不由一暖,道:
      “环兄弟能想到我,我自然甚是高兴。却还真的有需要请你帮忙的。我怕路上无聊,便请环兄弟帮我带几个这竹蜻蜓一样的小玩意儿,给我路上解闷吧……”
      “林姐姐所托,环儿记住了,请林姐姐放心。林姐姐事情忙,我就不打扰了。”说完,贾环掉头就溜了。
      “哼!这个环三爷,平日里横行霸道,苛待下人,目无尊长,怎么今天好心跑来给姑娘送玩具了?定是听说了林老爷的事,前来惹是生非,让姑娘难过,真真是没安好心。”
      “住口,莫要乱嚼舌根。”黛玉让紫鹃闭嘴,又有些尴尬地看了看探春。见探春面上并没有什么变化,黛玉才自去收拾行礼不提。

      过了两日,黛玉辞别了贾母之后,坐上马车离开了荣国府。黛玉随身的紫鹃、王嬷嬷和雪雁跟随,由贾琏一路护送,去往运河边坐船南下。贾宝玉虽万分不舍,受了贾母和王夫人的批评,也只得作罢。
      贾环这两日并没有出现,林黛玉倒是有些小失望。坐在马车里,一路摇摇晃晃,手里拿着那只竹蜻蜓,心想,这贾环不像是言而无信之人,定是被什么事情给牵绊住了。
      马车才行了半个时辰,正将将出城,却突然听见车窗外传来了贾环的声音:
      “林姐姐,我来送你来了。”
      黛玉吃了一惊,忙唤马车停下,自己走下马车,见贾环正站在车前,他身后不远处正是一个亭子,亭子里面摆着一个大包裹,显然包着黛玉要贾环捎带的东西。黛玉怎么也想不到,贾环竟会到城外送别,一时不知所措,不过很快就镇定了下来。
      黛玉转头对身旁的紫鹃以及王嬷嬷说:“你们去跟琏二爷说一声,说我去去就来,并不会误了开船的时辰。”
      紫鹃道:“我陪着姑娘一道,省得某些人不知礼数,又惹恼了姑娘。”
      黛玉对紫鹃笑道:“你就在这儿呆着,安分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