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现代 ...

  •   梦境中,中山装出现了两次。
      一次是战场,一次是叔爷第一次穿它。
      那又与念之又什么关系?
      梦境中的叔爷看着很年轻,而那个念之……
      拿出手机,小孙查看之前拍摄的照片,照片背面的字迹记录着时间,一一比对。
      民国37年夏,念之远赴重洋求学,惜别珍重。
      37年?
      1948年,新中国还没有成立?
      那刚才的梦境就是在这之前?两人还没有分别?
      可这衣服后来又是怎么跟着叔爷上战场的?
      回想过往,叔爷的书信里没有提过军人和战争的字迹,那六张照片与战争丝毫不沾边啊!
      从民国31年秋到民国37年夏,记录叔爷与念之的相识和分别。
      可是,照片里的人却不是同时期的,民国31年,也就是1942年,叔爷12岁,看着倒是与第一张照片符合,衣着陈旧不合身,人也是个半大的孩子。
      民国33年冬,念之为之拍照。
      14岁的叔爷,个头往了窜了窜。精气神看着和之前也不大一样,还有这穿着,看着合身了不少。
      到民国37年夏,念之出国念书,这记录的是两人的分别。
      可从第三张照片开始,叔爷的样貌变化极大,最后一张,明显是个成年男人。可是,叔爷为何按时间留言?
      难道,二十几岁的叔爷还在想着十八岁的念之?
      放下手机,小孙反复摸索着中山装,看看能找出什么奥秘。
      外面的四个兜分别翻了翻,没什么东西。袖口和衣摆出也平整完好,不像是有缺口的样子。
      难道是她想多了?
      低头闻了闻,没有什么霉味,想来这些年有被妥善打理。
      那……翻动着,好像有什么触感?
      小孙忙凑近,将衣服翻过来,仔细查看。
      在一处肩头,好像里面垫着什么东西。
      伸手扯了扯,衣服的针脚密集整齐,布料丝毫不变形。
      没辙,小孙只得取出剪刀,下手剪开。
      说来这也算是遗物,该妥善保管的。可谁让叔爷频繁入梦呢?要是不探究个一二,自己只怕余生都要活在叔爷的梦境里了。
      心中默念:事急从权,叔爷莫怪。
      手起刀落,小孙三两下就将肩袖剪了下来。
      剪开针脚处,扒开布匹,露出里面的……照片?
      又是照片?
      因只露出一角,小孙好奇照片里的东西。
      将照片取出,小孙看清。
      一个男人?
      一个男人的侧脸?
      只见,男子站立在窗前,抬眼望向……月亮?
      原以为是黑白照片的缘故,男人的四周才看起来有些昏暗。谁知道是在夜晚拍的。
      透过照片,可以看到男人的侧脸,鼻梁,薄唇……和与夜色浑然一体的黑眸。
      月光下,男人的身影挺立,双手背后……
      身影?
      等等……
      这衣服,怎么和……手中的这一件相似?
      难道这是同一件?
      看着照片,小孙心里又冒出一个念头,那就是……这照片的背后也有字!
      可是,要看吗?
      这人会是……念之?
      到了这一步,小孙也别无办法,只能将男子的照片打湿。
      很快,照片的背面出现字迹。
      小孙赶忙拿手机记录下来,这才认真辨认。
      与家粱夜话,留念
      这是念之?
      难道是叔爷拍的照片?
      这时的念之,看起来很年轻,难道是在出国留学前拍的照片?
      按照叔爷给的信息,念之应该是民国37年夏出国读书的。
      那念之的照片是什么时候放在中山装里的?叔爷知道吗?
      事情好像越来越迷糊了……
      小孙迷惑,她这遇到的到底是刑侦剧还是灵异剧?
      放下照片,小孙的视线转向了另一个袖子。
      既然放东西,总不会只放一份吧?
      带着问题,小孙再次拿起剪刀,剪下了另一边的肩袖。
      拆开一看,里面果然有东西。
      将物件拿出一看,是纸,牛皮纸。
      打开这张纸铺平,大概是30*40厘米的大小。
      空空如也,白纸一张。
      对上这张牛皮纸,小孙犹豫着要不要在泼水试试。
      首先,叔爷和这位念之先生也不会无聊到把一张空白纸放在衣服的夹层里,还与他的照片一起带回来。
      还有,这衣服想来老太太也不止一次的清洗过,也许这回不会有效?
      但,万一呢?
      想想也不会损失什么,小孙便再次将牛皮纸放在桌子上,将水倒了上去。
      拿着手机的小孙等待着,等待着……
      还是一片空白,啥也没有。
      放下手机,小孙将牛皮纸擦干,里外仔细看了看,没有丝毫自己图案的出现。
      也许,是用的药水不同,所以显现不出来?
      坐在沙发上,小孙看着自己面前摆放的信、照片、空白牛皮纸和破损的中山装。
      而这些东西,都和两个人有关。
      叔爷,念之。
      叔爷是自己的亲人,那念之便是叔爷在外相识的朋友。
      信件是叔爷写于爷爷的,没有丝毫异常,或者说,是叔爷不想爷爷知道异常而写出来的假象。
      照片,记录着叔爷的成长轨迹,或者是记录叔爷的样貌。
      但意外的是,自己阴差阳错的打翻水杯,将照片背面的字迹表露出来。也因此知道了叔爷以外的第二号人物,念之。
      而念之,这应该不是人名,该不会是表字什么的吧?
      有些家族底蕴的人家,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取表字什么的。
      这念之,该不会就是?
      不过,只有十分亲近的关系才可以称呼对方的表字,那这个念之与叔爷的关系算得上亲近了。
      拿起那张念之的照片,小孙仔细打量。
      民国,一个过渡封建王朝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时期,在大街上看到长袍马褂辫子头和西装革履短发都不会觉得惊讶。
      照片中的男子一头利落的短发,虽身着中山装,后背的手却将其成长中的印记显露无疑。
      看过影视剧的都知道,清朝是华国最后一个王朝。其中男子自束发起,便是两半头。前面的头发剃掉,后面的头发编成辫子垂于身后。待到长发及腰,便会习惯一手拽着辫子一手垂于胸前。
      而照片中念之背手的动作,也许是自己的成长习惯,也许是看家中长辈学来的。
      而念之的气韵……
      一个人的气质,与其先天条件有一定的必然联系。
      但后天的培养也不可或缺。
      念之,就像是千年家族堆砌起来的妙人。
      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可这么个谪仙般的的人物,怎么会与叔爷相识?还穿着叔爷的中山装留念?
      最后将自己的照片放在叔爷的衣服里,千里迢迢的送到叔爷的故乡?
      难道叔爷当初出去讨生活,去念之家当小厮?还是长工?
      总不能是狗血的救命之恩吧?
      还有这中山装,只是传递念之的照片和这张牛皮纸?
      又不是战争年代,还要防着特务什么的……
      等等,特务?
      不会真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吧?
      瞬间,小孙觉得眼前的牛皮纸像炸弹,保不齐给自己抛出一个原子弹的震撼效果。
      还有那两个梦……谁知道会不会在梦到什么?
      这还要不要接着研究下去?
      一时间,小孙只觉得头大无比。
      火车票已经取消了,工作也暂时不要想了。
      若是不理清叔爷的梦,小孙觉得自己就算是离开了,最后还是会回到这里。
      那么,当务之急不是叔爷的梦境,而是自己要暂时住在这里。
      想到这老家这地方偏僻到与人隔绝,交通便是每天一趟的村村通路车。
      作为一个资深的社会青年,小孙早已习惯的便捷的都市生活,吃饭不是点外卖就是饭店。
      要她住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首先吃就是一大问题。
      想到吃,中午的几根黄瓜和西红柿早已消化,她又饿了。
      暂时抛开眼前的一切,小孙转身进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
      这些年老家就住了一个老太太,家里的田地要不慌着要不就租给别人。除了米面油是买的,其他的蔬菜都是老太太自己在院子里开辟的小菜园种的。
      冰箱里有之前买的肉,嗯,这个点了,化冻还得好一会儿。
      看到有鸡蛋,小孙便先将一人份的米淘洗干净,放进电饭锅里蒸上。再出院子里割点韭菜,准备做一个韭菜炒鸡蛋。
      看到鸡圈里的鸡,小孙想到去看看有没有新鲜的鸡蛋。
      进去四处寻摸了一番,不止找到了鸡窝,还找到了几个鸭蛋。
      原本老太太是想将这些鸡鸭送人的,可是临近的几家都不要,说是自己家的鸡鸭就够多了,再多还得费粮食喂养,糟蹋自家菜地。
      没法,只得顺其自然,任它们自生自灭。
      谁承想,现在倒是便宜她了。
      进屋找了一个篮子,小孙将找到的鸡蛋鸭蛋一一捡了回去。
      有了鸡蛋,也算是个荤腥。
      将韭菜清洗干净,一切准备就绪。
      等米饭蒸好,就可以炒鸡蛋了。
      等待的时间,小孙坐在沙发上刷手机。
      也就这会儿,她才有闲心玩一会。
      看到屏幕上出现的人,小孙不由得想起她删掉的人。
      这会儿,老太太应该已经到了。
      大伯不曾打来过电话,堂兄也不曾发过信息。
      看来,是真的不复相见了。
      而另一边,早已到家地的老太太,到家后缓了口气,吃过饭便休息了。
      而孙大伯,则第一时间见老太太的旧手机收起来,将新买的智能机放在老太太的床头。
      醒来后的老太太,在大儿子口中得知小孙女也安全到家的消息之后便也没要求回个电话。
      她开始打量着新环境,适应自己的新生活。
      就这么……岔开了!
      听到按键跳动,小孙放下手机。
      米饭蒸好了,小孙利落的在碗里打了五个鸡蛋,倒入盐,料酒和清水,加速搅拌均匀。
      差不多时,起锅倒油,开火。
      待到油温起,小心的将碗中的鸡蛋液倒入锅中,等到凝固后,滑散,七成熟之后,将切好的韭菜放入锅中。
      翻炒几下,关火。
      在橱柜里找了一个大洋瓷碗,将电饭锅里的米饭全部盛出,再讲锅中的鸡蛋盖在米饭上。
      嗯,热乎的鸡蛋盖浇饭做好。
      端着碗,拿着一双筷子坐在沙发上,开吃。
      满满一碗饭,吃的小孙很是满足。
      舒慰的摸摸肚子,小孙站起身来清理厨房。
      看着眼前的锅灶,小孙不由得想,那明天呢?后天呢?
      总不能每天都吃炒鸡蛋吧?再好吃,吃多了都会腻。
      可是自己会做的饭不多,老家这附近也没有什么饭馆可以吃饭。
      吃饭问题,真是人类头一个难题!
      愁人啊!!!
      躺在炕上,小孙临睡前还在想这个问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