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跳跃的味蕾 ...
1 苦涩的柳芽
程楚靓再次见到钱秀兰的时候,她正蹲在院子中槐树下的压水井旁清洗着刚采摘的柳芽。
钱秀兰将泛着水珠的翠色柳芽一把一把小心地放进柳条编织的小框中,框子是米白色的,静静的放在压水井旁边的石板上,这个石板因长期的水汽浸润,周围可见一些毛茸茸的青苔。
程楚靓记得她离开时母亲还是扎着头发的,现在却剪了齐耳短发,乌黑的秀发夹在两侧的耳后,露出她饱经风霜的面孔,虽然那时候钱秀兰已经三十八岁,也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衣服,但隐约之间还是可以看出几分以前的秀美。
春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叶子在她身上洒下了片片斑驳的树影,借着微风,树影摇曳生姿,倒给她朴素的衣衫平添了几分灵动,水珠折射的日光反射到钱秀兰的面孔上,明暗交替,更增加了几分平和。
多少年之后,在程楚靓思念家乡的时候,她都会想起这个场景,因为她知道这个场景代表了家的美好。那时候的她,有母亲张罗着可口的饭菜,有父亲讲着光怪陆离的故事,有姐姐和妹妹一起分享着糖人的甜蜜。
程楚璜三妹从骡子车上下来之后,就径直朝钱秀兰走去。
“妈,楚靓回来了,我将她的衣服拿屋啦!”程楚璜边说边往屋里走去。
而程楚怡则抱着钱秀兰的大腿,奶声奶气要吃奶。
程楚靓喊了一声妈,钱秀兰应了一声后,就放下手中清洗的嫩柳芽,抱着程楚怡去屋里喂奶了。
她本来还想告诉母亲,她在三姨家,学了好多诗,想要背给她听,可是看着离去的身影,她竟然一时不知所措。
看着水盆中尚未清洁完的柳芽,她就默默地在井旁干着她母亲未完成的工作,但也像模像样。
楚璜从屋里出来后,也加入了清洗柳芽的工作,待清洗完柳芽,楚璜还压了满满一桶的水。
那个年代,农村还没有自来水,大部分的家庭使用的都是老式的压水井。虽然那时候楚璜也有九岁了,但面对本来就是为成人设计的井杆,还是很吃力的,即使她踮起脚尖,依然够不着井杆。所以每次她都会像猴子一样的跳起来,够到井杆之后,凭借着自己的体重让井杆一点点的下落,这样压起水来,虽然缓慢,却也非常有效。
说到干活,如果让孩子们在搬凳子和压水之间选一个,农村的孩子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因为从高处落下的感觉就像荡秋千一样!
楚怡吃完奶就睡了,钱秀兰将水桶提到灶台旁边,就开始准备处理这满框的柳芽了。钱秀兰打开锅盖的瞬间,一股新蒸馒头的香气瞬间就唤醒了楚靓的味蕾。
钱秀兰看着灶台边的两个孩子,边笑着问道是不是饿了,边把两个贴着铁锅,一半暄软一半焦黄的馒头分别给了程楚璜和程楚靓。这种一半暄软一半焦黄的馒头配上热油炸的辣椒,很快就安慰了程楚璜和程楚靓的馋虫。
馒头全部出锅后,钱秀兰重新点燃了灶台。因为之前的锅的余温,水很快就烧开了,沸腾的水花在接触到嫩绿的柳芽后,顷刻就化为乌有。由于锅底持续燃烧的柴火,水再次沸腾,柳芽在沸水中翻滚,沸水不仅淡化了柳芽的苦涩,也使柳芽的颜色更加的青翠欲滴,光是这抹绿,看着就十分诱人,更何况加入了醋、食盐和芝麻油的点缀,即使这芝麻油只有一滴而已。
程楚靓迫不及待的想要尝试这道菜,却没有想到,入口时,它却是苦涩难以下咽的,她刚要吐出来的时候,就被程士俊发现了。
“怎么,是觉得菜苦,对吗?”
程楚靓默不作声,那口本要吐出来的菜含在嘴里,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异常的难受。
“你再嚼嚼,然后再咽下!看看是否有不一样的感觉?”程楚靓只得继续咀嚼。
程楚靓只觉得苦涩褪去后有一丝丝清凉。
“糖人是甜的,柳芽是苦的,食物有各种各样的口味,你们现在可以选择不吃这苦涩的柳芽,是因为你们有其它的东西可以吃,要是像以前啥都没得吃的时候,你不吃就得饿死。要学会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都记住了吗?”
虽然程楚璜和程楚靓都点头道“记住了!”,但也几乎没有再动这道菜。不过,父亲这段话,却让她记到了脑子中,此后,无论是干农活的劳累,还是读书的艰辛,抑或是工作的困苦,她都会坚持下去,而让她坚持下去的正是苦涩后的一丝清凉。
没过多久,程楚靓终于迎来了比较适合她口味的野菜,榆钱。
2 甜腻的榆钱
《本草纲目·木部二》说: “榆未生叶时,枝条间先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
北方的三月底,正是榆钱最盛的季节,“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嫩绿色的榆钱,一簇一簇挂在枝头,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连续吃了几天柳芽之后,程楚靓虽然口上不说,但内心确实是再也不想吃它了。程楚璜好像明白程楚靓的心思一样,两姐妹在玩耍的时候,她告诉楚靓,过几天,等榆钱盛放的时候,她们就可以吃到好吃的榆钱饽饽了。
程楚靓期待着,果然,没过多久,院中的老榆树上就挂满了榆钱。
周末的清晨,阳光明媚,程楚靓早早地就起床了,因为姐姐告诉她,今日她们要摘榆钱。
院子里面的榆树比较高,光是用绑着钩子的竹竿,很难够得着榆钱,程楚璜就爬上了榆树,站在粗壮的枝干上,将那长满榆钱的枝桠用钩子掰折,断了的枝条就落在了地面上,程楚靓负责将枝条上面的榆钱捋到篮子里面。姐妹两个分工合作,不一会,就达到了预期的结果,满满的一篮子榆钱,绿油油的,甭提多好看了。
实在无法抗拒榆钱的诱惑,程楚靓就将摘下的榆钱放在了口中,程楚璜虽然嫌弃妹妹不讲卫生,但也抓了一把榆钱放在了口中。入口之后,那种甜腻的感觉,直上心头。光是生吃,就如此美味,程楚靓非常期待榆钱饽饽。
榆钱饽饽的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榆钱搓揉到发好的面团中,待二次发酵好,上锅蒸熟。蒸熟的榆钱饽饽蘸着蒜汁,简直是玉盘珍馐,蒜汁中和了榆钱的粘腻,榆钱也调和了大蒜的辛辣,碰撞之间,就是味蕾的享受。
只是这饕餮盛宴持续的时间非常短暂,三五天不到的光景,榆钱就从绿色变成了黄色,转而又变成了淡黄色,变成了淡黄色的榆钱随风漫天飞舞,落在了地上,飘进了池塘……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就这样,榆钱伴随着古诗,消逝在了明媚的春光里。
程楚靓本以为榆钱已经是春日里最美的食材了,直到不久后槐花盛开的季节,她发现槐花才是她的最爱。
3 香甜的槐花
如果说哪种树木在蒲苇荡种的最多,那应该就是槐树了吧。槐树之所以能够在蒲苇荡占据半壁江山,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它的树干是上好的建筑材料,若是哪家盖房子,房梁一定少不了它;二是在于槐花的可食用性和可观赏性。
得益于槐树的数量,每当槐花盛开的时节,整个村子都被笼罩上了圣洁的白色,花朵在嫩绿的叶子衬托下,更加的雪白,站在高处望去,就像下了雪一样,所以在蒲苇荡槐花又有“四月雪”之称。春天多风,每当微风拂过,沁人心脾的清香就会幽灵一样潜入鼻腔,使人只想醉生梦死在这甜腻的清香中。
还没放学的时候,程楚靓就跑到了学校门口,她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姐姐程楚璜,因为昨天姐姐答应她今天放学的时候,帮她做一个漂亮的花环。
昨天她和小伙伴们玩过家家玩的正开心的时候,邻居家的李妍加入了进来并非要扮演程楚靓饰演的公主,程楚靓她们玩的正开心,大家并没有理会她,然后李妍就说公主要有漂亮的裙子和花环,问大家有没有。李妍的家里是他们小伙伴的家庭里面最富有的,漂亮的裙子,他们并没有,李妍胜;她一向盛气凌人,大家并不喜欢她,也不打算跟她玩,但又不能明说不和李妍玩。于是,跟程楚靓玩的比较好的一个小姑娘周宁道,你不是也没有花环吗?
道:“如是我两个都有呢?”
周宁道:“别吹牛了!有了你就做公主”
听周宁这样一说,李妍开心地说道:“你们等着,我去家里拿,不要后悔呀!”
没过多久,李妍果然穿着漂亮裙子,戴着塑料的花环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并得意洋洋的说道,“程楚靓、周宁,你们做伺候我的丫鬟;耿乐,你做伺候本公主的公公……”
愿赌服输,程楚靓和周宁虽然讨厌李妍,但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耿乐说道“李妍,你的花环是假的,我们不会跟假公主玩的!”
听到耿乐这样说,李妍瞬间哭的梨花带雨“你们骗人,你们欺负人,你们是坏人,我不和你们玩了,我回去告诉我妈去!”
李妍的妈妈向来是不讲道理的,只要是李妍哭鼻子,跟李妍玩的孩子准会被骂,所以这也是大家不和李妍玩耍的原因。
虽然李妍走了,但大家都明白,李妍的妈妈晚上极有可能会带着她去各家讨说法的,大家都在发愁怎么办。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统一口径,若是问道为什么不和李妍玩,就答只有戴了真正的花环,才是公主。若是问道你们的花环在哪里,就说回家的时候,不小心丢了。
晚上,李妍的母亲并没有过来讨要说法,只是程楚靓害怕她明天会过来,于是就问程楚璜,问她会不会编花环,并把白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讲了一遍。这才有了姐妹两个人的花环之约。
以往放学回家后,程楚璜都要负责照看小妹程楚怡,所以即使程楚靓在学校门口接到了姐姐,两人还是一同回家,将书包放好后,带着小妹一起去采花、编花环。而她们所要到达的地点,正是堤岸那边的小河旁。
蒲苇荡的堤岸修建的初衷是为了防止黄河泛滥时淹没村庄,在非汛期的时候,村庄的对岸则是万顷良田。
堤岸隔开了村庄和田野,傍晚的时候,站在堤岸向两侧望去,一面可见袅袅升起的炊烟,一面可见翻涌的绿色麦浪。堤岸和麦田之间是清澈的池塘,池塘的水不深,偶尔可见游动的小鱼,夏天的时候,那里是孩子们的乐园。池塘的周围遍布青草和不知名的野花,黄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这些小花承载了每个女孩子的公主梦。
靠着村庄一面的堤坡上,栽满了槐树。洁白的槐花一簇一簇地垂在枝头,清风拂过,除了随风条约的身姿,还有阵阵清香。
路过那些槐树时,程楚靓摘了许多槐花,除了兜子里面装满的,还有手中枝条上面的,她们一边嚼着花蕊,一边慢慢地走,不一会就到了遍布野花的小河旁。
五颜六色的小花在夕阳的掩映下泛着金光,花间不时可见翩翩起舞的蝴蝶,白色的、黄色的,像精灵一样亲吻着每朵花瓣。程楚璜采够了编花环的野花后给每个人都编了一顶,她们就这样戴着花环在花丛中嬉戏,一边摘着野花,一边扑着蝴蝶;一边嚼着槐花,一边沐浴着夕阳,笑声朗朗,别有一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诗意。
童年的快乐是一簇带着甜味的槐花,是一顶野花编织的花环,是飞舞的舞蝶,是金色的夕阳,简单而明亮。
除了生食之外,槐花也会被做成各种美食,蒸槐花、槐花饽饽、煎槐花,而这些都是程楚靓的最爱。
“春城何处不飞花”,伴随着槐花的凋谢,蒲苇荡迎来了炎热的夏日,而程楚靓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干架。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中国的祖先擅长因地制宜,发觉他们脚下土地上的每一种食物,他们获取食物的智慧透露着先人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而这些智慧,也是每个年轻人的成长路上的宝藏。非常值得学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跳跃的味蕾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