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劳动 ...

  •   吃完饭,林文英便和叶小婷方卫军一起把锅刷了,个人的饭盒饭碗个人自己收拾。没啥油水的锅碗,用个老丝瓜瓤子一抹用水一冲就干净了。

      叶小婷好奇的问林文英:“你下午还去上工吗?”

      “去,不知道大队长会不会看在我刚病愈的份上,能照顾一下。”

      “应该会照顾,真出什么事,他也有责任,而且咱们大队长人挺好,虽然平常对着我们老是摇头皱眉。”

      林文英心想,经验丰富的老农民确实该看不上他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锄地割稻种菜样样得手把手的教。

      想到此,内心更加不安,这辈子的林文英刚刚开始学习种田,上辈子的自己更是没学过,后世耕田种地大多是机械化操作了,自己大概连谷子麦子都分不清。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毕竟是女孩子们,大多置办了草帽和劳保手套,林文英一开始想省钱,结果一天就磨出了水泡。

      戴上装备,就跟着叶小婷一起往村部走去,等着大队长分配个人的任务。果然,大队长看到林文英,就安排了轻省的活计,和村里一些年老体弱或者怀孕的妇女一起翻晒稻谷,叶小婷则被安排去扬谷子。

      领了耙子,林文英和叶小婷摆了摆手就跟着婆婆婶婶们走了,到了晒谷场一人耙一张竹席,依次翻晒。晒谷场很大,一张竹席大概是两米乘三米的样子,密密麻麻铺着20多张篾席,加上林文英一共6个人,把所有谷子翻晒了一遍之后就休息了一下,然后再耙一轮,这样谷子干的快。

      有些谷子晒的时间长,可以收到筐里送去扬谷机那清除空瘪的稻壳,林文英他们的工作除了翻晒,还要把晒干的稻谷装箩筐,再把刚收割的稻子替换晒上,一个婶婶喊林文英:“林知青,咱一起抬着箩筐送去扬谷吧。”林文英连忙答应。

      箩筐不大,重头还都压在那位婶婶那边,自己这边轻了很多。林文英有点惭愧,听人家都叫她赵二婶。

      便道:“赵二婶,不用都压您那边,我还可以的。”

      赵二婶笑道:“没事,你这发烧感冒刚好,人正是没力气的时候。我们几个婶子聊天,还说你这姑娘太实心眼,大雨滂沱的也不知道先避开。”

      林文英听完只能笑笑。

      好在仓库离的不远,风谷机就摆在了仓库门前的空地上,叶小婷就分在那里。两人把箩筐抬到叶小婷那边,她负责往仓斗里倒谷子,站在一张矮凳子上,一畚箕一畚箕的往上倒,看着就累人的多。

      摇风谷机手把的是个能干的大姐,只见她右手摇的速度很匀称,左手还要压在一根杆子上,用来调节仓斗口子的大小。林文英在后世的农耕博物馆里见过风谷机,看过图片影像,实际见到还是觉得神奇,这边扬出去的瘪壳谷子据说打成粉就是糠,这边从一个口子里出来的都是饱满的颗粒了。

      林文英和赵二婶放下箩筐,乘着间隙和叶小婷说了几句,又赶忙拿上空了的箩筐,要赶回晒谷场去。

      扬起的谷子碎屑刮到脸上痒痒的,林文英心想,秋天都这样难熬,夏收的时候恐怕更辛苦。

      十里村的气氛和印象当中大锅饭,出工不出力的描写完全不同,林文英心里好奇,便嘴上问了出来。

      赵二婶笑道:“我们都是本家本族,哪能和别的地方一样,真有那懒汉懒婆坏了名气,大队长可会教训人,自己也羞愧,一家子也被连累的抬不起头来。再说,秋收粮食不出力,这是不想吃饭了不成。”

      林文英点点头道:“怪不得大家都在劳动,少有磨洋工的。”

      赵二婶答道:“是勒,大家一条心,日子才好过。”

      没说几句,又回到了晒谷场,开始了重复的劳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