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赵二婶 ...

  •   干活的时候搭档配合默契,也能省力省心不少,林文英挺庆幸有赵二婶带着,这个婶婶脾气很好待人真诚,哪里没做好也是细声慢语的指导林文英。问她家里几口人,吃食好不好,也只是点到为止,不会太八卦她家里的事情,可能也好奇城里人的生活,可她知道分寸,不会刨根究底的查你家底细。还有那种对晚辈的怜惜之情,说他们知青下乡不容易,很像她前世的奶奶。总是跟她说,吃亏是福,知足常乐,要有善心做好人。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没晒干的谷子也要收起来放箩筐里,抬去晒谷场旁边的屋子里锁起来,扫帚畚箕包括竹席都要卷起来放屋子里,竹席很重,一个人扛着特别吃力。林文英和赵二婶边抬边聊天,
      “婶子,竹席子也有人偷吗,那么重?”
      “倒不是怕人拿走了,都用漆写着字呢。”
      “那是为什么?”
      “晚上露水重,有时候也怕下雨,这打湿了席子,晒谷子就更难干了。”
      “原来是这样”
      “这稻谷早早晒干收进谷仓里,也好种白菜萝卜了,还要晒菜干啊红薯干啊,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要准备一些腊鱼腊肉,天气冷了一家子吃穿都要准备足一点,时节不等人。”

      “那这一年到头什么时候能闲下来”

      “也就过年了,那个时候才能真正歇息几天,地也跟着闲下来。”

      “忙完这几天,不知道大队长能给批假不,我还想去县上供销社买点东西”

      “忙完秋收应该会同意的,你们知青们也要吃点好吃的,秋收可累人。”

      “嗯,我跟他们说一下,大家好好补一补。”

      赵二婶笑了,:“要买鸡啊蛋啊别去供销社,我给你张罗一下,比供销社实惠,还新鲜。”

      “行,那我先谢谢您。”

      “客气啥”

      两人整理完了所有的工具,锁好了门,扛着耙子要交回去。这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像是分配任务时候的一种标签。你带着什么工具,就负责哪样工种。

      这半天的劳动,已经让林文英累的不行,就有点怀念后世的生活,怀念节假日,怀念双休日,虽然她工作时间不长,后来更是经常加班,可也好歹只是脑力劳动。最多坐的腰背肩膀僵硬,动一动走一走就解乏了。

      哪像现在,手一直握着耙子用力,卷席子的时候还被竹刺刮了一下,好在戴着劳保手套没有刺到肉里,感觉手都有点脱力了,力气是这个时代当知青最需要的。

      回到知青点,叶小婷已经回来了,她比林文英早一年下乡,所以干起农活也是更加熟练。已经把饭蒸上,另一个锅开始煮菜了,林文英不想被人说娇气,便过去和李江张卫虹一起搬柴禾,知青们有空闲还要上山捡柴禾,有些湿的便放在屋檐下的墙角堆着,烧火的时候再搬进来。每人还规定了一周要交的数量,林文英便和几人约好一起上山捡柴禾,顺便看看有什么野菜,蘑菇木耳之类的,丰富一下饭桌。

      晚饭还是红薯米饭,蛋花汤,几片腊肉煮笋干,一个小青菜,一个咸菜。这次林文英速度快了不少,也学着先夹菜到饭碗上,总之环境使人改变。
      收拾碗筷的时候,林文英说村里人一般都会补一下,不能像后世一样贴秋膘,但大家合买鸡肉还是吃一顿好的补一补还是可行的。多放点水,争取都能喝上鸡汤。
      在生活习惯方面,知青们的卫生意识都还是挺好的,再累也会洗脚洗脸,好在厨房那边就有井,用水方便。

      洗漱完了躺床上,大家还聊了几句,好奇刘芬家里出什么事情了,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回来,也羡慕她在最忙的时候可以躲开了。这大概就是人之常情,若有选择,谁愿意干那辛苦的劳动,谁都愿意让自己过得舒服一点。
      林文英听她们聊天,有点回到大学时代的睡前卧谈。她迷迷糊糊的想,怎么样才能攒钱买一块手表,不然什么时候都不知道,也特别不习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