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讳疾 ...

  •   自从宋宣娆的病由幕后摆到台前,乔照觉得十分棘手。毕竟郡主府内王庭耳目众多,倘若病情被羯帝知道,没准还会照惯例派巫医下来走一趟予以慰问,但秘密归楚的事一旦传出,可就是抄家株连的大罪了。

      更让他疑惑不解的是,既然十余年间不时有巫医入府为宋宣娆请平安脉,为何无人提起中毒一事。虽然北羯巫医源自淳朴的祖先崇拜,敬神祈祷的行径在以诗书礼乐闻名的楚人看来极为落后,但中毒这么浅显的事还是很容易泄露的。

      唐廷听了主子的抱怨,不过一笑了之。
      “我问了阿娆本人,她咬定中毒并非朝中人所为,对巫医的作风却自始至终不置可否。”

      “那殿下想想,如果此事发生在大楚,走向又会如何?”谋士把玩着手中的纸扇,狡黠的卖了个关子。
      “那得看事情发生在何人身上。若是我那英年早逝的太子哥哥,只怕父皇一怒之下会令廷尉府严查此案,不刨个水落石出誓不罢休。”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廷赞许地颔首,“古人诚不欺我。”
      乔照垂着眼,雪后灿烂的阳光扫在脸上,密扇般的长睫在投下浅浅的阴翳,“若是我死了,只怕父皇象征性的掉几滴眼泪。接着便寻找下一任继承者。”

      “殿下谨言!”唐廷面色僵硬,脱口而出。随即往前迈了两步,疾行至乔照身旁,“虽说边关传来消息,卢丞相已经上书陛下,奏请立太子之事,可在陛下金口玉言之前,还有诸多变数,殿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乔照长吁了一口气,“父皇指不定又得盛怒了!不过这次我不参与也好,那几位皇兄从来张牙舞爪,就连剿灭缅人叛军的功绩都争的你死我活,弄得朝廷里太多肱股之臣怨声载道。如今争起太子之位,更是狗咬狗一嘴毛。”

      说罢他神色一沉,眼刀透过窗,落在院中半截弯折的枯枝上,“只要咱们的东西能顺利送到父皇手中就足够了。我为大楚出生入死,不信敌不过那帮宵小之徒。”

      “李将军办事从来把稳,只要没被巡逻的羯兵截住,进了边境的崇山峻岭,不愁传不回楚地去。”唐廷把扇子拢起,用冰凉的竹骨敲了敲乔照的肩膀,“您只需一切如常,蒙住这院中众多耳目即可。”

      “只可惜阿娆还没把最重要的东西交予我。”乔照苦笑回身,“她终究对我不放心。”

      李元谋千里奔袭,轻骑简从,携带的东西并不多。其中有一卷竹筒被牢牢的绑缚在衣袖之内,若是事发紧急即可用内力震碎,剩下满地纷乱的竹片而已。这竹筒此时已被边关守将裴逢春交由亲信,差了鸡毛日夜兼程飞马送入恒城,经过重重关卡递到皇宫勤政殿上。

      楚帝身边的大太监青回轻车熟路拿起竹筒,移至金龙巨烛之上。竹筒边缘黏贴用的浆糊被渐渐烤化,淋漓滴下。

      青回熟练地剥开被黏贴好的竹筒,盛在瓷盘中,端至龙椅上的楚皇面前。
      楚皇哑然失笑,“照儿怎么又送东西来?”
      青回不疾不徐屏退周围伺候的宫女,绕到龙椅之后,挽起袖子,小心翼翼的为楚皇按摩肩膀。

      “襄王殿下从来是最孝顺的,此番主动留在北羯,就是为了刺探出更多消息。有皇子如此,实在是陛下的福气。”

      “朕的皇子,哪个不孝顺了?”楚皇眯着眼,搔了搔斑白的头发,“其余诸王也没少往朕这儿送东西,一个赛一个的贵重,看的朕眼花缭乱。”
      “再贵重,也比不过雪中送炭呐。”

      不等青云说完,楚皇已经直起身,拈起半截竹筒聚精会神的读着。之前乔照也数次用这种方式向父皇传递过信息,不过多数时候都是些千秋万寿之类的场面话。以此传递军政大事,还是头一次。

      “这次是裴将军从边境送回的。不像之前,都是走驿站,层层传递,如若天气再不好,十天半月都还算短的。”青回恰到好处插嘴道。

      楚皇握着半片竹筒,看着上头用刀具划出的蝇头小楷,只觉得无比烫手。迫不及待的看向另一片,上头却没有半点文字,只有同样用刻刀划出的北羯地图。

      “一年未见,照儿长进了许多。”楚皇感叹道,“当日缅人长驱直入,沿途守将闻风而逃,也只有照儿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前往北边借兵。也不知道北边那些蛮子,有没有给照儿气受。”

      “异国他乡,自然不如宫中这般顺遂。”青回低头,轻轻收拾起散落满盘的竹片,却被楚皇劈手挡住。
      “去找个盒子,把这些东西好生装起。”楚皇压低声音,“事关军国大事,切莫声张,也别让其余皇子知晓。”

      “奴才明白。”青回朗声应和,笑嘻嘻地背身离去了。
      楚皇端详着空荡荡的大殿,回想起记忆中有关乔照的点滴,百感交集。宫中妃嫔众多,作为一国之君,其实对这个非嫡非长,生母位份又卑贱的庶子并无多少印象。似乎只在弹指挥间,乔照就像雨后春笋般油然冒出,从小苗长成参天大树,为摇摇欲坠的朝廷遮风挡雨,救国于水火之间。

      青回取了垫黄绸的檀木锦盒回来,把竹片依次轻放在内。
      “照儿可有说何时归楚?”
      青回摇摇头,“奴才只记得,襄王殿下在之前的信件中借用过一句诗,叫什么不破楼兰终不还。”

      楚皇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久违的冲动,就此拟一封家书,向乔照表达自己作为父亲的关爱。
      可一旦如此做,那几个正为了太子之位争个你死我活的皇子岂肯善罢甘休?只怕送信的太监还没出京城,就被盯上,之后弹劾襄王的折子便流水样送入宫中,搅的整个朝廷不得安宁。

      战乱方过,当休养生息。楚皇默念着圣人的治国之道,幽幽住了手。
      “等襄王回宫,朕可得好好赏他!”

      “奴才替襄王谢过陛下!”青回美滋滋的起身下拜,楚皇自从与南缅开战,许久不曾喜笑颜开,动不动就痛斥后宫嫔妃或杖责宫女太监。如今心情大好,自己这些做奴才的日子也好过得多。

      同样灯火通明的郡主府中,宋宣娆把宋砚唤进自己房内,让竹音把漆黑的药汤摆上满桌。
      “姐姐这是……”

      “唐先生说,我得多试几种药,视效果来确定治疗方法。”宋宣娆白皙的手指不经意划过面前的药碗,“若是一个不落的尝试,只怕连饮食也省去。”

      眼前的十余种药汤混在一起,宋砚只觉得连呼吸都是苦涩的。“我虽不懂医药,却也听慧无法师提过,是药三分毒。万一其中有药材相生相克,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还是给唐先生一些时间,让他确定你究竟中了何毒再做打算。”

      “若一时难以确定呢?”
      “咱就不管了。”宋砚嫌弃地撇撇嘴,“这么多年你也过来,除了偶尔心慌难眠,饮食略微少些,却也不碍事的。总比喝下这么些汤药,苦的舌头都不想要的强。”

      宋宣娆似笑非笑,“是啊,反正也不至于性命堪忧。这么多年巫医们看过不下十余位,都只字不提我中毒一事,思来想去,只有奉命行事这一种可能。”

      “听说太子妃的娘家出过许多位大祭司,巫医又大多家族传承,他们之间颇有渊源?”
      宋宣娆点点头,“没错。不过既然你让我别再盲目用药,那这件事就暂且搁置吧。等过些日子暖和点,咱们去趟城外,是时候跟你交代些事情了。”

      宋砚摸不着头脑,眨眨眼道,“为什么要去城外?冰天雪地的,即使比现在暖和也还是北风呼啸,比不上府内地龙烧的炙烈,哪怕院中冰冻三尺,房内都温暖如春。”

      宋宣娆指了指乔照所住的方向,又把食指伸到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襄王上次提过的,得做两手准备。他越是信誓旦旦劝咱们回去,越是得疑心有诈。就好比你面对着整桌苦涩无比的汤药,也劝我确定病因再做行动。”

      “明白,在归楚之前,我对他们虚与委蛇就是。反正他们都认为我从来纨绔无能,满嘴夸夸其谈,不当回事的。”

      “不光是这样,即使决定回去,也不能将咱们手中的东西全盘交出,”宋宣娆眼神幽冷如冬日潭水,深不见底,“襄王最想要的东西还未能拿到,所以才处处为咱们着想。当然,这东西羯帝当初也垂涎不已,却不曾确定是否在父亲手中,因此才对咱们十多年如一日的礼遇。”

      宋砚惊骇的眼珠子几乎掉落在地,“什么东西。”

      “百闻不如一见,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咱们悄悄出城。”宋宣娆随手在桌将桌上的药汁倒入花盆中,“记住,此行目的隐秘,无论是太子还是襄王,都得蒙在鼓里。哪怕交好如凌王和桑娜公主,也不可透露只言片语。”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