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敌友 ...

  •   宋宣娆见太子神色尚好,随便陪着吃了几口,就以身体不支为名退席了。反正有宋砚和乔照二人在,配太子推杯换盏绰绰有余。

      脚步虚浮的踏在院中的落雪上,凝望着整座郡主府,席天幕地地覆盖着一层白霜。宋宣娆随意地坐在石凳上,以手支颐,又吩咐竹音拿些糕饼点心来。

      “郡主,院子里凉,您还是回屋去吧。”竹音目光闪躲,沉心劝道。
      “这些年我从来怕热,这点雪倒不觉得冷。”宋宣娆挥挥手,“按我说的做。”

      竹音正犹豫着如何是好,余光无意落到院中的角门上,瞥见唐廷的衣角在风雪中飘飞。
      唐廷冲竹音点点头,笑呵呵地快步走了过来,“竹音姑娘,臣在此陪着郡主就行。”

      竹音想着有唐廷在,应该出不了大乱子,索性心一横,起身往侧殿走去。
      “里面正热闹,唐先生何必陪我在这里迎霜傲雪的耗着。”宋宣娆没好气道。

      唐廷怒极反笑,“我从来不愿阿谀奉承,何况那位北羯太子,又没法为我升官发财,何必这么眼巴巴的贴上去。”
      宋宣娆便不再理他,顾自抬头看雪。

      “我看郡主也一样吧。”唐廷笑呵呵地坐在宋宣娆身边,“不然为何连太子都懒得应酬,非得在这风雪交加的园子里耗着。”

      “风雪交加,却不算最冷。”宋宣娆象征性的搓搓手。
      “郡主就不感觉冷吗?”
      宋宣娆摇摇头,“我打小没其他人那么怕冷,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郡主不懂自个儿的身子,我却明白的很。”唐廷狡黠笑着,“要不把手伸出来,再为郡主号一回脉。”
      宋宣娆置若罔闻,懒得应付他。

      “你就没怀疑过什么吗?”唐廷步步紧逼,“郡主自然不算天赋迥异的体质,甚至算得上孱弱,却唯独不太畏寒。”

      宋宣娆按捺不住,“慧无法师自幼年时就替我调养过。”

      “说到慧无,我这里还有一件趣事。”唐廷无可奈何的笑着,“这老和尚扣在诏狱中,被饿慌了肠肚,如今是酒肉不忌了。现在连诏狱里的小卒都在议论,说佛祖这么多年的教诲,只是生活清苦了些,就这样抛之脑后么?”

      “是我的错,这些日子忙着砚儿的事,竟也没送一点吃的给法师。”宋宣娆双目黯然,“等法师回了清源寺,一定要亲自登门拜访,好好供些酥油灯,希望法师能谅解我无心的怠慢。”

      “镜花水月,凡人没有火眼金睛,哪能看得破?”唐廷见竹音端着一大盘点心过来,身后还跟着捧热茶和狐裘披风的北羯侍女,戛然而止。

      “郡主,唐先生,忙里偷闲在这里赏雪赏月,好不惬意!”轩云挎着腰刀,手中拿着柄花纹精致的银壶,笑呵呵的从侍女身后闪出。

      宋宣娆一怔,目光落在壶口溢出的白气上。
      “放心,今儿我当值,明白喝酒耍滑是要挨军棍的。”轩云把酒壶往唐廷面前一送,“劳烦先生帮着眼看,在下喝的是啥?”

      唐廷接过温热的壶,掀开顶盖,内里澄清的热茶如同镜面,浓密的须发被一丝不苟的映出,清晰的毫发毕现。
      一不做二不休,顺势低头小饮一口,温润醇香的液体在唇舌边流淌,

      “你,你要干啥……”轩云瞠目结舌,一下子愣住了。
      “既然将军和郡主信任我,让我检验这壶中之物。”唐廷狡黠笑着,“眼见为虚,口尝为实。我自然得亲自品尝才能定下结论。”

      “你无耻。”轩云缩回手,对唐廷怒目而视。
      “既然将军将这壶茶赠与在下,自然恭敬不如从命。”唐廷端起银白雪亮的酒壶,饮了个底朝天。
      “将军坐下来,陪我小饮一杯吧。”宋宣娆亲自为轩云布好玉盏,“竹音温了些梅子汤来,望将军不要嫌弃。”

      轩云掸了掸盔甲上的薄雪,恭敬行礼,“多谢郡主。”又对着唐廷挑了挑眉毛,“钱某出身行伍,腹中墨水不多,还请唐先生多多包涵。”

      唐廷闭着眼,展开纸扇。本想借此机会将寒毒之事说与郡主,不曾想被轩云横插一脚,原本的计划被彻底扰乱。

      “你怎么过来了?”宋宣娆笑嘻嘻的递给轩云一块乳酪馅的酥皮圆饼,“记得今天不是你当值。”
      “嗨,原本也没打算来,就是听说郡主搬回了府,末将放不下心,所以才过来看看。”轩云吃完乳酪酥,又毫不见外的拿起块酥皮圆饼,笑呵呵的塞进嘴里。

      “难得你有心。”宋宣娆莞尔一笑,喝了口微酸的汤水,“只是我今日才知,你竟对自己的手下如此不放心,不说远的,如今葛巾日日跟着我在府中,披甲执戈的驻守,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轩云转转眼珠,“最近事多,郡主和小公爷当万般小心,防止被奸人所害。”说着,便斜着眼,目光在唐廷身上来回扫过。

      宋宣娆边腹诽轩云拿不上台面的小儿心态,边不动声色,静静喝着杯中的茶水。
      “还是如实招来吧。”她放下茶,咬了口软糯的糕饼,“若是襄王有意害我,或者仅仅是袖手旁观,我在清源寺前的山道上就被撞进谷底,早已成了孤魂野鬼。”

      唐廷得意的看了轩云一眼。“郡主不妨让我猜猜,钱小将军为何不辞辛苦冒着风雪从城外赶回来。”
      为宋宣娆打伞的竹音脸一热,圆乎乎的脑袋埋的更低了。

      轩云瞪着眼,干脆一吐为快。“不劳唐先生忧心!之前与襄王身边的李将军比试过几番,双方各有胜负,都觉得不太过瘾。便约好找机会再战,如今郡主搬回府邸,我安排好柳营琐事,正好借值守之机赶来,用不着李将军再冒着风雪往城外赶。”

      唐廷正闲适的摇着纸扇,不等轩云说完,“唰”的一声合上。
      “李将军前几日受了伤,被挪出去闭关修养,天大的事都不见客!”

      此时的李元谋骑着白马,穿一袭银白盔甲,带着十余位同样打扮的兵士,飞驰在羯楚两国的边境上。这几日他们穿雪山,走草地,风餐露宿,终于跃进这苍茫辽阔的无人区,不再担心被神出鬼没的羯兵拦下,动辄盘问一番。

      羯楚两国以终年白雪覆盖的须弥山为界,人迹罕至,鸟兽难觅。李元谋□□的骏马已经连续奔波数日,疲惫不堪的喘着粗气,腿脚也随之慢了下来。
      马背上的少年将军稍微迟疑,勒住缰绳,翻身落地。

      雪境之上,天幕幽深,星子闪烁着碎钻般的寒光。李元谋心疼地摸摸白马粗糙冰凉的鼻头,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香甜的糖块儿塞进它嘴里。

      兵士们早已习惯了风餐露宿的生活,沉默着点燃火把,用沿途搜集的枯柴垒起、点燃,围坐着取暖烤干粮。李元谋拍拍白马的脊背,甩了把衣袍上的雪,也随之加入了他们。

      皮袋中冻成坚冰的饮水渐渐融化,充满油脂的羊肉干也被烤的焦香金黄,入口即化。李元谋小心翼翼从马背上取来满满一壶香气四溢的马奶酒,让兵士们轮流喝着取暖。

      “回去之后别四处宣扬。”李元谋内心得意洋洋,脸上却毫无表情,“军中忌酒,若是被唐长史知道,定会怂恿襄王打我百十军棍。”

      “不过一个舞文弄墨额酸秀才,哪比得上将军您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离李元谋最近的士兵擦去唇边的酒渍,不服气地拍打着胸脯,“若是姓唐的真有心鼓弄唇舌,弟兄们直接冲到他面前,脱的□□,让这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看看咱们身上的伤疤。”

      李元谋嘴角绽出一个极淡的笑意,又随即隐去,“人家可不会看,反倒会让人把你们捆住,通通交给襄王处置。不过接下来很长时间内你们都见不到姓唐的,也不必担心被他责难。”

      方才发话的士兵随即愁眉苦脸起来,“唉,不是说那些帮大楚平叛的羯兵已经返回燕都,为何还扣着襄王不放?连将军回国都得偷偷摸摸,哪有咱们来时的半点气势。”

      “襄王是自愿留在燕都的。”李元谋忍不住解释道。
      “连将军都回了大楚,襄王若是有难,身边又有何人能护卫?”
      士兵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李元谋淡定的听着,边吃肉喝酒,并不愿理睬。

      想到离开燕都之时,他也曾担心过这个问题。当时唐廷还说会亲自持刀保护襄王,却被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夺了去。
      听到打斗声的乔照从内厅走出,愤而质问李元谋,为何不听军令,反倒与唐廷动起手来。
      李元谋结结巴巴的陈述了担忧。

      “无妨,本王身边有唐长史,还有红豆,将军大可放心。”
      “可他们都不会武功啊。万一遇到刺客,即使豁出性命阻拦,不过平白多出两个刀下之鬼。”

      “放心,若论武林高手,堂堂天水郡主府还会缺吗?”乔照气定神闲地指向正殿,“还没等刺客闯进来,估计就被柳营调来的护卫削成了碎片。”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