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白石盟 ...

  •   在苏太傅和顾家人的压力下,苏骏到底和顾夫人订了协议。那天上午,同样是东院的小书房内,室外阳光明媚,室内窗明几净。苏骏将契书和世子宝印封入匣子,顾夫人捧过,交予亲信收好。她亲自奉上自己烹煮的茶汤,苏骏接了,却不喝,转手泼在地上。他盯着她,充满嘲讽和不屑:你要的,我给你。以后,好自为之。顾夫人还没缓过神来,苏骏早跨出东院。两个月来,他真的再也没来过。
      往事倏忽,覆水难收。想起这些,顾夫人只有默默垂泪。苏铄看在眼里,懵懂不知所措,瞥见暖炉上茶水生烟,便咚咚咚跑过去,倒了一杯茶,亲自端给顾夫人。顾夫人犹在梦里一般,苏铄小声唤她,大夫人。顾夫人的贴身侍婢柳姑,却一把抢了过去,顿在桌子上,指着他骂,你这阿物,跟你说过几多遍,叫娘亲。夫人是你娘,亲娘。叫啊?
      苏铄像往常一样,紧抿着嘴,低头,打定主意不开口。柳姑失去耐心,从竹篓里抽出藤条,在他身上狠抽。苏铄只是不动不哼,更不求饶。顾夫人神色漠然,对此充耳不闻。柳姑打折一根藤条,她才阻止她。苏铄倚在墙上,颤颤发抖,嘴角沁出一丝血迹。顾夫人俯下身,用丝帕为他擦去血迹。你多么不愿意,我都是你娘。没有我,你永远进不了这个家。至于生你的那个女人,她下辈子也别想。阿柳,给他上药,好好照顾着。说完,她喝了那杯茶。走到门口,想起什么,回头说,端茶这种事,以后不许做,你是公子。
      夫人一走,柳姑慌忙把他抱到床上,揭开衣服,看着一道道的血条,止不住哭了起来。你这傻孩子,怎么这么犟,叫一声,她开心了,你也不用受罪。可怎么就这么犟呢。柳姑一边擦药,一边不住念叨。苏铄勉强对她咧嘴一笑,说,姑姑,我知道你心疼我,可我想我娘。柳姑只有哀叹一声,劝他,夫人也真心疼你,她是个可怜人。

      苏骏看过女儿,从清涛院出来,迎面疾走来一人,正是父亲的行书廖昌。十天前,父亲同江丞相去陇州,至今未归,却交托廖昌带回一封密函。苏骏来到书房,掩上门,确定无人后,才将密函打开。大将军江惇已定五日后起兵,届时京都必乱,父亲要他早作安排。
      这几年,司徒家和江家冲突不断,江家是老臣,司徒是新戚,两家互相诋毁,两家属臣也针锋相对,实在不是一两日。本来势均力敌,相安无事。直至去岁,先皇驾崩,新主年幼,遗诏司徒太后临朝称制,并由五家宰辅,江丞相、苏太傅、曲司空、司徒太尉和宁太宰辅佐新帝。一年来,太后却偏仗司徒家,竭力打压四姓。先是,宁太宰不满司徒太尉骄横揽权,于半年前致仕赋闲。后来,司徒太尉更是积极联络朝中大将,企图把江丞相逐出中枢,虽遭到朝臣一直反对而作罢,他却借机怂恿太后废丞相之名,改设左右丞相,以江相任左丞相,自任右丞相,以分割江相之权。
      江相历任两朝宰辅,素以朝廷忠良自诩,对皇室忠心不二。朝廷一番变动,他安然受之。但他的族兄,大将军江惇,却对朝廷十分不满,半个月前上书朝廷,请废司徒太尉,以安忠臣。太后初闻不禁大怒,准备出兵征讨江惇。待冷静下来,思及大将军坐镇陇州,拥兵数十万,不觉惶恐。立即诏江相录尚书事,总领朝政,并同苏太傅去陇州,名为慰问大将军及众将士,实则劝阻大将军。父亲这封密函,说明他们未能劝阻大将军,他执意起兵。
      父亲在哪?被大将军扣住了?看完密信,苏骏焦急地问廖昌。
      哪儿能。大将军亲自送太傅和丞相出城,还笑着说,一个月后京师见。我跟着太傅一路到石头,太傅和丞相改道去白石,让我先带信给大爷。廖昌一路疾驰,这会儿说话还不住喘气。
      听到父亲一切安好,苏骏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可是父亲和江相去了白石,不管他们决定如何做,到时京师必有一场大乱。想到此处,不觉又烦躁起来。

      白石不过京城东边一个小镇,却素有小京都之称,位于其中的无极观更是有太极别殿之称。因为当年先帝在白石无极观,与五族核心人物,共同盟誓,休戚相关,祸福与共。立朝后,每遇军国大事,朝廷不能决断,五族重臣往往到无极观密谋,作出决策,上秉皇帝,于次日在皇宫太极殿宣召。
      夜晚,天空飘起微雨,街上人行稀少。其中,一只黄牛十分醒目,由一壮年牵着,背上骑着一老者,披蓑衣,戴斗笠,弓着身子。两人一牛在街道里穿梭,最后却出了城,直奔一条山路。约莫一个时辰,他们来到山中一处道观。老者被搀下牛背,四下巡视,方上前叩门,五轻一重,敲毕,门应声而开。老者在观中绕行许久,终于在一处隐蔽的石屋前停下,吩咐从人在外等候,独自推门进去。
      石屋里早有三个人,其中两个正是刚从陇州赶来的苏太傅和江丞相,余下一人即是曲司空。老者进得门来,三人一见他的装束,尽皆愕然,继而失笑。
      茂弘早有隐居之意,今日总算披蓑入深林了。苏太傅抚掌大笑。
      拍手笑渔翁,误入尘世中。江相也笑道。
      宁公,久违。曲司空站起来,引老者入座。原来,他就是太宰宁茂弘。
      戏谑过后,四人才逐渐提及近日大事。宁太宰久不上朝,但对朝廷之事洞若观火,了解得巨细无遗,令三人暗暗赞叹。
      司徒锦可知我等在次议会?他问三人。
      我们没让太尉知道。况且,他一心要与大将军一战,今早还赶去徐州,调兵遣将,我苦劝不下,只得由他去了。曲司空甚是无奈。
      大将军又如何呢?宁太宰又问苏太傅和江相。他们对视一眼,无声地摇头。太宰不禁发出一声叹息,一时间,四人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都陷入沉思。
      既然难免一战,我们还是想想如何善后为好。苏太傅打破沉默。
      一定要以太后和圣上安危为重,否则,我等死后,也无颜面见先皇。江相颇为悲痛。
      务必保全司徒一族。宁太宰笃定地说。言毕,三人一起看向江相。
      江相默然良久,终于下定决心,点头道,我以江氏一族性命担保,保司徒一家无虞。
      夜半,方商议妥当,开始订立条款。太傅执笔,四人盖印,宁太宰收存。
      雨早停住,天空煞白。苏太傅踱步出门,宁太宰紧跟其后。
      要变天啊。宁太宰望着天空兀自说道。
      希望天气转好。苏太傅紧接着说。
      但愿,但愿,哈哈。宁太宰捋着胡须,勉强作笑。随即想起一事,对太傅拱手道,月前,某在琅琊,听闻苏公新得一孙,甚是可喜可贺。
      咍,不值一提,不值一提。太傅连连摆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