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16 ...
-
因为艺术节的缘故,学校里到处都是热热闹闹的,原本紧张沉闷的学习氛围似乎都被冲淡了一点儿。
国庆的假期通知下来了,作为春节前的最后一假,国庆节出人意料地给了高三七天的假期,是温小清做梦都会笑醒的天数。
同时赵淼又公布了两个坏消息,一是因为国庆假期太长,回来就已经快十月中旬了,所以月底艺术节表演之前还要进行一场考试作为十月份的月考,二则是上次考试的成绩出来了,但因为最近考试频繁就没出大榜,至于班里人的成绩她已经打印出来了,一会就给贴到黑板上。
老师人走了,同学们就一窝蜂地挤上去看成绩,许知夏照常坐在座位上没动,等着温小清看完成绩回来,过了一会儿,温小清神色激动地跑回来和许知夏说,他年级进步了10多名。
许知夏听了也特别开心,温小清成绩能上来再好不过了。
十月份的月考很有技巧地被学校安排在艺术节的当天和前一天,也就是说考完试当晚同学们就能欣赏到艺术节的表演节目,同时也意味着要表演的高三同学得节目学业两手抓,为此不少的高三学子主动退出了节目的参演。
方铎和许知夏显然不在此列,但原因却不大相同,前者是不在乎一次的月考成绩,后者则是不觉得表演对他来说有什么影响,除了睡眠。
想到国庆回家一定会被夏老师问近期情况,许知夏不合理地将他的睡眠时间压缩到了最少,把除了做题、练习指法以及给温小清补课以外的时间都拿来看书。
温小清眼看着许知夏忙成陀螺,也想着为他的休息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比如说让许知夏别管他,忙过这一阵再给他补习,但他刚开个头,许知夏就说,“这次月考文综一张卷,你得稍微快点儿,做慢了答不完卷纸。”
温小清心里清楚,就算他说了这个提议,许知夏也不会采纳,甚至要花额外的时间来说服他,于是这个提议只好搁浅作罢。
生活的忙碌常常让人连轴转,没时间去想些有的没的,这些天许知夏的生活状态忙碌到了极点,精神状态却比以往更松弛,不再是一根绷紧了的弦。
要是放在以往,许知夏睡觉前可能还会思前想后总结一番,最终得出结论,他最近这么放松是因为他冗杂纷乱的生活里出现了小小的一隅音乐世界,这将他和从前那个自己隔绝开来,让他时常是快乐的,而这样让人轻松的快乐与方铎又密不可分。
但现在这个倒头就睡的许知夏是没时间考虑这些的。
尽管温小清没说出口让许知夏别管他,但他付诸了行动,尽可能地多去背去记,少做一些需要许知夏费心费力给他讲的题,同时,因为方铎也上了几节课就找不到人,常常跑出去找许知夏排练,郑欢也空出了一段时间来不知道干什么好,不过好在他很快就找到了新的事情做——
监督温小清背单词和作文。
郑欢断断续续给温小清补习英语也快两个月了,发现他英语水平很不稳定,做卷纸的分数时高时低,但卷纸又常常在课间就被许知夏给温小清讲完了,所以他也不知道,原来温小清英语水平的发挥取决于这张卷纸有多少他认识的单词。
不发现则已,一旦发现了郑欢绝不手软,根据温小清的时间安排,郑欢迅速给他布置了每天背多少单词和作文的任务,并且钻了有表演的同学可以自习课去自行排练的空子,和温小清约好了去许知夏和方铎排练的地点背单词和作文。
于是已经被迫解散了半个多月的四人学习小组,又以这样的方式重新聚集了起来,只不过这次许知夏不再是教授方,而是一位悉心受教的同学,和温小清没什么两样。
郑欢跟着方铎去到排练地点的时候,许知夏和温小清已经在了,说是排练地点,其实就是方铎和许知夏随便找了个人少的地方,没什么特别的。
天空万里无云,风轻柔地掠过他们的面颊,温小清把校服外套垫在地上,盘腿坐在上面,眼睛一转不转地看着许知夏弹吉他。
许知夏坐得比他高些,怀里抱着吉他,眉眼低垂,纤长的睫毛在日光的照耀下,在他脸上投射出一片隐形,吉他弹的好听极了。
“我怎么觉得有点耳熟,”郑欢挠挠头,问方铎,“你以前是不是弹过,叫什么来着?”
方铎一挑眉,并不准备透题,“别想了,等报幕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不说就不说,”郑欢也不追问,反正他自己也能想起来,然后就跑去找温小清背单词了。
练习时长日复一日地叠加,好像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可回头再去看的时候,又好像很短,不过是海海人生中的片刻而已。
月考如期而至,紧张的考试氛围中还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洋洋喜气,语数英本就是日常项目,不管是会做的还是不会的,算出来的还是瞎蒙的,答起题来同学们都得心应手得很,唯一引起大片哀嚎的文综和理综也因为是放在最后考,让艺术节热热闹闹的氛围冲击一空,被同学们抛之脑后。
开幕的时间定在六点,考完试的同学们五点半就纷纷抱好了零食、荧光棒,搬好了椅子坐在塑料草坪上划好的区域里等待开始。
许知夏考完试就被方铎拉走,从学校侧门的栏杆外和外卖员齐心协力把外卖提了进来,因为许知夏他们班楼层比较低,所以同学们早早地就把椅子都搬空了,只剩下零星的几个椅子还老老实实地呆在桌子下面。
一般这个点儿食堂早就被攻陷了,去了也没有位置,所以两个人也没去碰运气,许知夏拉着方铎就往他们班走,进去后发现果然没什么人。
许知夏的桌子和温小清的并在一起,椅子也一个都没搬走,成为班级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许知夏把他桌子上的东西收了一下,又把温小清摊开的书贴上便利贴做好标记,给他收进桌堂里,这才把外卖放到桌子上。
许知夏冲方铎招招手,“过来坐。”
方铎走过去自然而然地坐在许知夏为他留出来的自己的位置上。
“我随便点的,”方铎看着许知夏拆外卖,一点也没打算上手帮忙的意思,“你看看爱吃哪个吃两口,不爱吃的话一会儿咱们表演完了出去吃。”
许知夏刚才提外卖进来的时候就粗略地扫了一眼,方铎叫了至少三样外卖,包装打开果然不错,寿司、油酥鸡、盐水鸭摆放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摞了两大份米。
许知夏有些头疼,“你点这么多,一会儿还要表演。吃不了的。”
方铎不以为然,“寿司吃不了可以留给郑欢,他爱吃。”
许知夏无奈地给方铎面前放了一份米,自己又捧起一份,开始和盐水鸭做斗争。
两个人的节目不算靠后,三十多个节目,排在17,勉勉强强算中间,前些天彩排的时候许知夏计时了,前面的节目大概快要两个小时,艺术节表演怎么也要弄到十点钟左右才能结束。
晚上五点五十分,天色还是亮着的,方铎和许知夏从教学楼里换好衣服出来,在许知夏他们班队伍的最后分开,一个继续向前寻找队伍,一个不做声响地混入其中。
六点钟,艺术节表演准时开始,第一个节目就是大合唱《爱我中华》。
台上是学校选的高三两个班作为代表登台领唱,台下人手一份歌词跟着音乐随声附和,嘹亮的歌声霎时间布满整个校园,警卫室里的老师也跟着一起轻轻哼唱,在这秋意渐浓的九月末,用歌声打破时空的桎梏,为那举国欢庆的日子送去一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