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自离别后三度书 ...

  •   望着卓燕趴卧在案前熟睡的身影,音洵命埋伏好的侍从将人抬上准备好的马车中,在他额头轻轻落下一吻,又将木盒上的钥匙藏于他胸前所系的香囊中。
      翡青从回廊外出来,正准备驾车,音洵一把攥住她的衣袖。
      “后悔了?”和她谋事时,她那么斩钉截铁,怎么现在又有些失魂落魄的。“现在不是发呆的时候,将这封信立即传到堂兄手中,准备好弓马粮草出发。”
      音洵失神片刻,缓过神来,她不能在这个时候犹豫不决,亲自驾车将他护送至寨外,心中此刻似有暗流涌动,可她不后悔。
      两人肩负不同使命,若是任性的留他在族中,她除去开心还会有一丝丝自责,尽管他说他不曾留恋那边,不会对国君之位恋栈不去。
      她在诸多事情上恣意任性,可在重大事情面前又能认真的思考。

      又过了几个月,音洵去找翡青,望着她发呆。
      “这是什么表情,当初可是你自己要求把人送回国内的。”
      “是不是后悔了。”
      音洵的心底无味杂陈,刚想回应就听她又道:“就是后悔了也别说出来,否则下次可没人帮你了,总是出尔反尔可不好吧。”
      将心中的情绪收敛了起来,音洵故作坚强道:“昨日收到彤管姐的信帛,向我们报了她的近况。好久没有见到彤管姐了,还真的有点想念她。”
      翡青道:“如今栈道便捷,尺素通达,频频联系就好了,至于想成这样。”
      这家伙失落的样子可不像是想她姐,估摸是情感上受了什么挫折。
      “说吧,是不是联络那人未果,别拿你姐当幌子。”翡青睨了她一眼,她还不了解她。
      果不其然,送卓燕至曲梁,音洵不逾月写信一封送至国都中,然而两个月都杳无音信,后又抒情一封聊表愧疚可那人依旧无动于衷,至今那信仿若石沉大海,未翻起任何波澜。
      第一封她写道:
      维笼与巴郡,人间参与商,举目不见君,一日思如狂。相去两千里,计程应至梁,愿君勿相念,御体轻且康。

      君非池中物,当为社稷忙,巴国穷通地,怎能栖凤凰。执手期虽短,国祚永绵长,两处各安好,欲逢月中望。

      那人读后轻讪,将信置之一旁。
      见人未回,只觉不寻常,第二封信她又写道:
      前回信至曲梁,经久未回,知君必是念及过往,心存芥蒂。国不可无君,无君社稷危矣,固思虑再三出此下策安送君归国中。
      现想来,余在洛中时,住君侧,颇得君照料。后与君回国中,念及君国内无亲友,本欲以族中之力为君后盾,奈何族人远行漠北,堂兄守北郡五载,未能护君,深感遗憾,所欣君立群卿间泰然自处,分寸得当,往后国力渐起。余居东郡,每逢旬休寄书于曲梁亲友,必与君书,累书至别苑,频抒艰苦意,再三烦渎圣听,君未有过愠色,书每至,频有道忧不道喜,君往往往笑为答复,余阅之豁然开朗。
      今在巴地,与君书未得答复,忽觉往间习常事渐行渐远,盼君回书,此心缱绻。往者不可溯,来者犹可追,不求年少相伴,但求岁晚同归。巴产凉丝,特寄国中,愿君念此物气消脾顺,心气平和。
      卓燕翻开第二封时,正值酷暑,命人将凉丝做成席子,铺在塌上。
      还说什么心气平和,这家伙以为他在生她的气?卓燕细读后一笑置之,信中没有跟他抱怨的文句,只是一惯地无病呻吟,说明她过得很好,起码没遇上什么麻烦,将这封信连同上一封一并收好,他才懒懒地翻开案上的其它卷牍。
      “按照他的习惯,不会不理我的啊,翡青姐,你帮我看看两封信中可有不对之处。”
      翡青满含深意看了她一眼,之前拖她办事都不让她看另一封信的内容,这次居然主动给她看。
      “还好意思提。”好意思提人家不理她,之前不是还紧张那些信。
      “无需看便知,你都将他那般诓骗了去,任谁还没个脾气。”
      “我起初也是这么想,可他从来没有对我发过脾气,如果他真的生气了,都不知道他生气了是一副什么模样。”
      那人纵是再气恼她不争气,也从来没有真的对她降下脸色,通常点到为止,从来不会数落她一顿,在他看来,火大是无能的表现,有凶人的那会儿子,都已经想到千万种方法将问题解决了。
      “你联络不上他,所以旁敲侧击问了彤管国中近况。”
      “不是啊,这是两回事,我对彤管姐的关心是真的,天地可鉴。”
      彤管一人在维笼,音洵也不放心,万一被人欺负连个人帮忙都没有,为此还特意寄书让微氏族人帮忙照料。
      “你想回国吗?”过了一会儿,翡青忽然问出这么一句。
      “怎会。”这句话斩钉截铁,“我不会回去的。”
      翡青又道:“这只是你现在的想法罢了。”她看得出来她的心有动摇,尽管嘴上强硬,可心里不见得这么坚定。
      “怎么会。”她对巴地的忠诚永远不变,感情与乡土孰轻孰重心中自有分寸。
      “但愿吧。”

      后几日音洵那日溪边浣衣,碰巧听见两位少女在溪边交谈。
      一少女道:“你也太不关心你家那位了吧,这么优秀的人换到别人手里都是宝贝,射御大会的前三甲还被族长封为御官,这搁到别人那儿早就看紧实了,你还对人家不管不问,耍脾气。我告诉你,你不关心可有人会关心他,你可要当心,别让其她人钻了空子。”
      另一少女道:“他天天那么忙,怎么会顾上这些。而且我也不是真要赶他走。”
      对方没好气道:“你还没有,对,你是没有,你只是让他自己先回他们家中住几日。”
      另一少女又道:“他真的会不来吗,总归是会回来的吧,他不是那样的人。”
      对方道:“想跟他示好的人多得是,况且不比你弱,真要遇到个动心了的,看你将如何。”
      这番话虽说是旁人道,可她听着脊背发凉。尽管将人送回国中在她看来是个很好的选择,可无疑是将人推远了。
      她不在国中,是否不乏莺莺燕燕在他周身相伴,以前她还小,对这个还没什么在意,可现在不一样了。
      她觉着他是她的人,就不能跟外面那些女子有纠缠瓜葛,他如果,是如果,真的有养一些莺莺燕燕什么的,她就,就,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回到竹楼后,她胸中烦闷,换了身衣裳思绪万端。拿起箭矢在投壶不远处站定,心中念想着——若是投中中间小壶,那么他就有动心思,投到其它瓶中他就没有动过这种心思。
      就这么想着她果断掷出,居然一下投中了中间的小壶。
      内心更加惶惶不安了。
      她几乎没有投中过小壶之中!
      简直是怕什么来什么。
      于是到了傍晚,她坐在烛光下面,将信帛平铺开来,再写一封信准备送往曲梁。
      信中言道:
      近日闲居,竹楼内,追忆往见旧事,思绪不宁。与君阔别一年有余,与国中尺素断绝,林风吹溯转向,明月几回圆缺,不知君近来如何。
      送君归国日,余心实不忍。君欲与我长相厮守之言犹在耳,所恨国中拘束,未得携手之时,与君相别,实为权宜之计,望君晓,待卿国盛际,我亦少族忧,相逢会有时,白首永不离。
      忧思郁结,只欲一吐为快。余观历朝国君,公子贵卿,鲜有人免于世俗。浮光安居维笼,闲来戏苑中歌伶;月氏随君流亡,随势娶穆雍之妇;靖王励精图治,终难免耽于声色;想来质子宠幸伶人,以解心中不安,流亡又娶新妇,饱含审时度势,国盛霸业不衰,功成又思□□。君如今年少有为,气宇轩昂,受尽国中女子崇拜,他日若有女君追随,君将做何?可能动心忍性亦或随波逐流。

      这信送去的路上她就后悔了,怎么能这么直白问这种问题呢。
      世事身不由己,还是要审时度势,她在期待什么样的答案,况且这么问他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自离别后三度书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