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三个问题,约定且俗成 ...

  •   “你尽管问。”她不怕他不让着她,相反,倒是怕他让着她,她愿意以平等的姿态予以挑战。
      “我见你这些日子多是看维笼史集,那么这三个问题你听好。”他将手中的竹卷用红绳打结仔细放回柜中收好,望着音洵期待的眼眸:“瑞公到端公朝时维笼向北扩张迅速,且多喜与大国联姻,瑞公一朝是与哪一大国联姻?”
      “穆雍”几乎是脱口而出,“穆雍维笼之好,一百年前的两国还是旗鼓相当,不分伯仲,既互相征伐,又互相联姻,维笼瑞公之女嫁给临国穆雍胡公做夫人,穆雍之女嫁为维笼做太子妻。”
      后来两国交战,时任维笼国君的讳公战场失力,成为穆雍的俘虏,做为讳公姐姐,胡公夫人的维笼郡主自然是要在胡公面前痛哭流涕,既苦苦哀求又以命相逼,胡公出于各种考虑,最终将讳公送回维笼。又过了几年,穆雍粮食短缺,向维笼借些粮食弥补灾荒,维笼讳公非但没有借给穆雍,当即调兵遣将趁机攻打穆雍以雪前耻。第二次开战,穆雍又是没费吹灰之力生擒了讳公,按道理讳公恩将仇报已不值得再放回,而且穆雍那时已然是一方霸主,完全有能力重新选出一个新继承人来接替讳公,可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胡公最后不计前嫌重蹈覆辙,二度将讳公安送国内。
      明面上两国通过联姻关系亲加亲,可实际上已出现裂痕,只是不去挑破,自讳公胡公之后两国再无联姻。
      “第二个问题。”卓燕瞟了一眼她的衣角,不过是刚入秋,她便包裹的如此严实,“维笼公室将众公子养于国外源于何时何事?”这算是一道中档题目,回答者不仅需要了解那段过去,还要从中找出关键要素加以概括。
      卓燕将席子摆好,拂了拂衣袖,端坐于案几前,似笑非笑地瞥了下她的眼角。
      那时音洵刚来洛城不久,对于他自小生长于乔洛也不甚理解,便问了他这个问题,“子是维笼国人,为何要居住在王城,你就不想要回去。”
      他听后微微一愣,只当她无心,“卿来到乔洛,无征战兵戈之灾难,无衣食住行之忧虑,睡到日西且无一事,月储余钱悠游岁月,可还想回去?”。不直接回答,又将问题抛给她。
      “我自然是要回去,洛城非吾土。我在这里不会常住,所以有可能是两年,三年,五年,我肯定是要回去的。”那时的音洵怎么想就怎么说,格外单纯。
      此时听到第二个问题,思绪回来,她当场想找个洞钻进去,不是因为回答不上来。
      之前她问的都是些什么问题,回去?且不说时任维笼国国君尚且健在,只要那一国策还在,回国就是有了问鼎逐鹿之意。
      “呃,嗯。”犹豫着怎么回答,“维瑞公时,瑞公立伯子为储君,仲子,叔子谤其通敌国,伯子被构陷而遭杀身之祸,后仲子叔子为夺储君之位,带领朝中卿士分立两边,互相残害。这场争端持续二十年之久,之后蓬公在国外逃亡数十年回国后,为了避免诸位公子手足相残,规定非储君者当安居于国外,不得回国。
      那是七十多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公室人丁单薄,与那不蓄群公子之策不无关系。
      卓燕沉思片刻,还剩最后一个问题,他没有立刻发问,目光游移到维笼世卿大族卷综上,迟迟没有开口。
      就在音洵快要失去耐心,靠前两步犹豫着要不要催促他发问时,卓燕方开口:“卿觉得乔洛,维笼,世泽,穆雍,沧海,徳音国势如何?”
      他的问题已然超纲,不仅限于维笼国内,而是纵观中原之地,讨论王室和五大国的国时局,说好的只问维笼呢。
      音洵没有料到他回问这个,她没有立即回答,窗外有一群南飞的大雁掠过上方的天空直到她看不见。
      “方才我见大雁南飞,那么就做个比喻吧。若以飞禽走兽类比,乔洛如笼鸟,采食于洛,王室无安危之忧却受困于城内,大权旁落于诸侯;世泽如熊,据乔洛南,实为异姓诸侯然称霸于当代,各国皆惧它三分;维笼如虎,守洛城北,与王同根同族,势力稍逊于世泽;穆雍如狼,傍终南以北,其民多勇猛尚武;沧海临东面之海,渔盐兴旺,民富国强,其势如苍鹰;德音于沧海西侧,兴教化,厌征伐,与王同姓谨遵礼序,与沧海为邻百年未见两国刀刃相向,其力如牛。除此之外还有些小国分布中原,地势如丸,且国力弱于五国,且以关阳居中,莲鄢出其东南,淇梦于其北,下关于其西南,留桑于其东,现今若论诸国实力,当属世泽最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