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2、第七十二章 ...

  •   接下来几日,张鹤年天天去别苑骑马、骑骆驼,午间还在奋笔疾书写着什么。
      一日午后,她便拿出一篇策论,请林澄帮忙修改。
      林澄尚未完全清醒,喝了口浓茶醒神后,才看向书案上的策论。
      陈清徽也凑过去看:“咦,张姑娘想建女子学校?”
      她有些惊诧。女子学校的事她只随口提了一嘴,没想到张鹤年居然记住了,还想付诸行动。
      张鹤年红着脸点头:“只是我的一点想头。我想着自己一无所长,不像陈姑娘见多识广,擅长打理庶务,也不像蘅妹妹一样聪慧过人,就想利用自己所学建立一所女子学校。既能让没有一技之长的女子学会一门技艺,也能给自己找点事做。若是这个学校做好了,也是我立身处世的底气。”
      这篇策论很短,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林澄就看完了。她温声道:“姐姐想好不回去了吗?”
      “嗯,”张鹤年紧张地抓住衣角,“我想好了,今年回姑苏过年,我就假死逃出去。”
      “姐姐想过和张山长坦白没有?”
      张鹤年惊诧地看着她,一言不发。
      林澄温言劝道:“张山长是个很开明的人,不似一般老夫子古板。姐姐不如与他坦白,听听他的意见。”
      “他,这种事离经叛道,他要是不能接受,强行把我绑回去关起来怎么办?”
      “若到那时,我保证救姐姐出来,”林澄道,“我也没有其他意思,只是不舍姐姐抛家弃族,成为彻底的孤儿。”
      实则,是因为秦氏得知张鹤年准备死遁后,表示强烈反对。她和贾敏担着教养张鹤年的名头,若是张鹤年在她们婆媳手上出事,只怕张家会埋怨她们。
      她清白了一辈子,不愿意承受这场无妄之灾,弄得晚节不保。
      若要林澄在秦氏和张鹤年之中二选一,她自然会选秦氏。所以她苦思冥想许久,想到以张遇为突破口,让张鹤年主动向张家坦白,以后她即便死遁了,张家也不会埋怨秦氏教养不当。
      张鹤年对母家也心存牵挂,若真有两全之策,她也愿意留住张家女儿的身份,遂答应与张遇商量。
      解决此事后,林澄用干净的狼毫笔头指着女红二字,道:“姐姐既然想建立学校,最好设立多门课程,不必拘束于女红。一则女红是多数女子都会的,不会的寥寥无几,没必要专门建立学校教授。二则不同的人,天赋也会不同,女红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
      “可我只有女红最好,”张鹤年为难地道,“我是想教她们挣钱的手艺,琴棋书画也不合适。”
      陈清徽道:“书画也是合适的,宝安县有很多书肆,常年招收抄书人。若是有天赋,练得一手好字,可以靠抄书赚钱。还有画,可以靠卖花样子挣钱的,并不是所有的绣娘都能画出好看的花样子。
      而且开办学校,可以聘请专门的人才授课,张姑娘负责打理学校其他事物即可,无需亲自上课。”
      林澄铺上一张新纸,从上到下写着:刺绣、书法、丹青、厨艺、女医。
      然后道:“民以食为天,还可以教授厨艺。许多底层女子虽然做了一辈子饭,但由于条件不好,厨艺很糟糕。学得好厨艺,她们可以去大户人家帮忙,或者在街边摆小摊。”
      “再就是女大夫,现在的大夫多是男子,不方便给女子诊病。女大夫则方便得多。”
      陈清徽道:“再开设一个民艺班吧,木板年画、剪纸、泥塑、编织什么的,西方人很喜欢买这些东西,只我们县的坦普尔,他每年收购的各种民艺作品都值上万两银子。”
      “可以。”林澄提行写上民艺二字。
      林澄又指着免费二字道:“鹤姐姐,免费这个不好。可以低价招收女学生,但不能免费教她们。
      一来知感恩的人不多,免费赠予,有些人不仅不会感激,还会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或是怀疑你不安好心。
      二来租赁院子、聘请先生都需要大量银钱,如果全部免费,相当于这个学校的账目只出不进,很难长久支撑下去。不如每个人少许收取几文钱,积少成多,还是能平衡部分账目的。”
      张鹤年犹豫着道:“没有一技之长的女子大多家境不好,如果收钱,她们多半不会来的。”
      时间就是金钱,但穷人的时间最不值钱。
      林澄道:“如果不收钱,在建立女子学校时就买几个庄子、铺子,让她们用劳动抵学费。再将庄子、铺子的收益收入学校公账,支撑学校日常运转。”
      “这个可以。”张鹤年道
      林澄道:“还有个问题,女子学校特殊,很容易惹来不怀好意的打量,必须保证学校的安全和名声,若不然没人会去的。”
      “安全好办。可以买县衙附近的房子,再请几个孔武有力的中年婆子巡逻。只是这名声不好办,借官府的名头开办学校?”陈清徽道。
      林澄摇摇头:“官府人员复杂,不能让官吏插手,得把学校的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以免有人仗势欺压学生,贪污学校公款。”
      张鹤年突然道:“请德高望重的女眷牵头举办行吗?就像京中的育婴堂,灾年施粥舍米,都是大户人家的女眷牵头办。”
      “可以,只是宝安县大户不多,也没有德高望重的女眷,由谁牵头?”陈清徽只能想到秦氏,“林太太?”
      “太太不合适,她与宝安县没有干系,只能负责福远县,”林澄道,“慧静师太怎么样?清净庵在宝安县的名声也好。”
      陈清徽经常去清净庵吃素斋,知道静慧师太最厌红尘纷扰之事:“师太只怕不愿意招惹这些是非。”
      张鹤年想了许久:“把学校设立在福远县?这样就能以秦婶婶的名头行事。”
      林澄很赞成。若是将女子学校设立在福远县,不仅能给林海加一笔政绩,还能借此让福远县和宝安县更深入地合作。
      如今这个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不重视女子的独立教育,致力于将她们塑造成柔顺、美丽但没有自我的菟丝花,只能依附他人而活。
      以己度人,海琳能感受到西方女子的不易,想为出海寻求生机的同胞争取入学机会。这样她们就可以找到一个临时的安全住所,学会一门技艺,不至于流离失所、衣食无继。
      她道:“张姑娘,如果以后有西方女子流落到这里,可以让她们去上学吗?我可以帮忙干活,也可以出钱。”
      张鹤年不知道是否可以答应,下意识地看向林澄。
      林澄道:“自然可以,但需要姐姐负责管理这些西方女眷,不能惹出事来。”
      “没问题的。”海琳生怕她反悔,连忙点头。
      一鼓作气,张鹤年下午就写出“女子学校计划书”的初稿。太阳小点后出去骑了会儿骆驼,综合各人意见又修改一次,然后便将计划书交给徐稚纶,请他们帮忙完善。
      徐稚纶、徐宴、宋斐三人研究许久。
      徐宴首先提出意见:“底层女子人员复杂,必须制定严格的招生制度和管理制度。学生可以不论贫富,但必须家世清白,娼优等人不能入学,学校不能随意带男子入内。”
      陈清徽本来不同意,觉得这是歧视,而且许多娼优也是被迫的。
      徐宴却十分坚持:“为了长远利益必须这样做。女子学校本就惹人注目,若是招收娼妓优伶,会坏了整个学校的名声。而且这些人在风月场耳濡目染多年,打心眼里已经认同风月场那一套,很难改过来。
      更何况招收娼优,会损害女童的利益。从前生活窘困,宝安县许多农户甚至小地主,都不愿意养女孩儿,生女不举成为默认的习俗。这几年县里经济好了,有些人愿意养女孩儿,但依旧很多人为了钱把女孩儿卖到青楼、戏班子。
      若是女子学校拒绝招收娼优,并且大力招收家世清白的女童,能救下部分女童的。”
      陈清徽默然。
      宋斐也道:“你们若是想招收更多的女童,改变她们的境遇,不仅要办学校,还得给她们的父母看到收益。比如设立奖学金制度,或者创办工厂,优先招收你们学校的学生。她们有了经济基础,才能提高在家庭中的话语权,女婴的生存率才会提高。”
      张鹤年唰唰地记录着这些话,见他们不说话了,不由自主看向林澄:“妹妹,你还有其他意见吗?”
      “没有,”林澄摇头,但看向徐稚纶:“纶三哥,你有建议吗?”
      徐稚纶唉声叹气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注意不要弄得太好,声势不要弄得太大,小心惹人嫉妒。”
      林澄一愣,没想到天不怕地不怕的徐稚纶也能说出这话,但还是点头应了。
      张鹤年则把计划书再次完善,然后给张遇写了一封长信,派人送去白云书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