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归去 ...

  •   三年后,柏清泉调任禹州,任禹州府主簿,临行时,邛山县百姓挥泪相送。
      此次调任实属升迁,柏清泉见慕容闻洛面无喜色,就知前途坎坷,却也并未放在心上,还宽心打趣道:“来的时候是一辆马车,走的时候还是一辆马车!”
      慕容闻洛也笑道:“大人两袖清风,始终如一。”
      柏清泉握住慕容闻洛的手玩笑道:“这得多谢夫人深明大义,帮衬内外!”

      王仙芝起义之后,次年黄巢也揭竿而起加入了起义军,与王仙芝汇合一同讨伐朝廷,至今仍未镇压得力。
      柏清泉觉得他们的口号也不无道理,慕容闻洛却说他们并非真命天子,乱世已起不如归去,此后百年离乱,盛世更是遥遥无期。
      “闻洛,再陪我走完这一程吧!”
      “自然,天涯海角都陪着你!”

      禹州知府温振业,咸通三年进士,岳父一家三代在朝为官,因此仕途颇为坦荡,为官多年不求有所建树,只求平平稳稳,闲散度日,所有升迁调动皆是岳家打点。
      从柏清泉一到禹洲府就对他耳提面命:“本官听闻你在邛山县多有建树,颇受百姓爱戴,但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还望柏主簿好自为之。”

      柏清泉虽算是高升,但实际却不如在邛山县来的自在。温振业知道柏清泉不可能跟他一条心,干脆直接架空了柏清泉,只给他在禹洲府挂了个名号,实际什么公务都不经他的手,对于柏清泉的谏言也一概不听。

      尽管柏清泉心胸豁达也难免心情郁郁,慕容闻洛想要出手整治温振业,被柏清泉劝下了:“禹州不比邛山县,温振业背景颇深,还是不要横生枝节的好。”
      他也早已看出大唐积重难返,不是少一个温振业,章高鑫就能重回治世的。
      慕容闻洛又劝他:“何不就此辞官还乡,悬壶济世也好过在这里受气。”
      柏清泉知道慕容闻洛说的有理,但心里还是有些犹豫,毕竟官员能做的要比大夫多得多,启料这一犹豫便错过了时机。

      朝廷见难以镇压王仙芝,黄巢叛乱,就改为招安。王仙芝之所以起兵叛乱无非是觉的活不下去了不如豁出命去拼个出路,如今朝廷招安,许其高官厚禄,自然乐见其成。
      战事因此稍有缓和,朝廷颁了旨意要分封起义军将领并收编义军入伍,为朝廷所用,并吩咐个州县按地域推进此事。

      此事本是轮不到禹州,但王仙芝下属一只部队,正打算由复州向西北征讨,准备借道禹州临近的官道,却因为主帅愿意接受招安,之前的计划只得暂且作罢,在禹州近郊的村庄暂时安顿下来。
      朝廷的收编计划一下来,任务就落到了禹州知府的头上,温振业自然不愿与叛军打交道,便将此事派给了柏清泉,由他牵头与叛军联络推进此事。

      柏清泉觉得如果义军真的能接受招安,免去战祸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此一力应承下来,前去义军驻扎的村落与他们交涉。
      农民起义本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无奈之选,如今能被招安,编入军籍,有了粮饷,谁还愿意送死,因此沟通还算顺畅。这支队伍在首领李群的带领下就在禹州附近的几个村落分别暂时安定下来,由禹州供给粮饷,等待收编。

      在此期间,有些义军因为思念家乡辞军归家,还有一些在村子里落了户,与当地农人家的闺女订了亲,成了村里的新住民。然而好景不长,临近年末,招安的事情出了变故,王仙芝派去送降书的使者因招讨使抢夺功劳而被斩杀,王仙芝大怒,再次起兵,招安之事功亏一篑。
      分散在各地的等待收编的起义军和州府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尴尬起来,温振业下令关闭城门,全军备战,而柏清泉则主张继续游说他们接受招安,免去战祸。

      柏清泉:“大人,很多起义军并不想打仗,他们只是生活不下去了迫不得已才加入起义军的!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起义军辞军回乡,也有一部分人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如果表明我们的态度,我相信他们是可以接受的!”
      温振业气的狠狠的拍着桌案道:“你知不知道现在的形势?王仙芝,黄巢等逆贼再度起兵作乱,如今已经渡过汉水了,皇上震怒,下令全国倾力剿灭叛军!这种时候还招安,招什么安?!”

      柏清泉坚持道:“大人,朝廷本就意愿招安,是招讨使宋威嫉贤妒能酿成此等祸事,一旦战火再起,无辜百姓又要流离失所了,大人!”
      “你不必再说了!”温振业断然道。
      柏清泉跪到在地:“大人,请您三思啊!”
      “你愿意跪着就跪着吧,此事本官是绝不会应允的!”温振业说罢拂袖而去。

      慕容闻洛在宅中镜中窥见这一切,只恨不得将温振业碎尸万段。

      两个时辰之后,温振业的师爷孙安福突然过来将柏清泉扶起,一番嘘寒问暖之后道:“柏大人一心为民,温大人如何能不知道,只是如今形式艰难,温大人也是迫不得已。”
      “不过大人回去之后思量许久,觉得也并非不可一试?”
      柏清泉眼神一亮:“过真?”
      孙安福道:“自然是真的,要不然在下如何会来,正是大人派我前来的。”
      柏清泉忙问:“温大人愿意招安了?”

      孙师爷摒退四下,才小声道:“此事只得私下进行,完全之前切莫牵扯到大人,柏大人可愿意?”
      柏清泉立刻道:“只要能为百姓做事,下官万死不辞,只要大人愿意网开一面,未成事之前皆是下官一人之过,若能成事招安之功下官绝不贪占分毫,全赖温大人英明决断!”
      孙师爷满意道:“那事不宜迟,迟恐生变,柏大人不如现在就前去交涉!”
      柏清泉点点头:“孙师爷言之有理,只是如今大人下令禹州封锁城门,下官该如何出城?”
      孙安福从袖中拿出同行的令牌递给柏清泉:“大人早有准备,马匹也为柏大人备好,只盼柏大人马到功成!”

      柏清泉接了令牌,便趁着夜色出了禹州城,直奔起义军驻扎的村子而去。这支义军的首领李群与柏清泉交往颇多,对柏清泉为人很是钦佩,更听闻他在邛山县为官时的作为,向来礼遇有加,如今形式见他孤身前来,也没有为难。

      李群:“柏大人何故前来,如今战乱再起,你我已是敌对,此前多受大人关照,此后当各为其主,刀剑无眼,大人还是不要再来了!”说罢便要人送客。
      柏清泉忙道:“李首领莫急,清泉此次前来正是又要事相商!”
      李群思量片刻才问:“柏大人请讲?”
      柏清泉言辞肯切:“朝廷本欲招安诸位义士,一是体察百姓之苦,二来可免去战火纷争,只因个别鼠目寸光之人从中作梗,才坏了这等大事,实在可恼!我与首领和诸位义士接触这数月以来,深知诸位并非好战之人,亦想安稳度日,此前招安收编的事宜已在推行中,若诸位愿意,在下愿尽全力促成此事!”

      李群啐道:“李唐毫无诚信可言,统帅本已答应招安,派出使者去送降书,谁料使者半路被人斩杀,好不冤屈!此等朝廷便是投靠了又有何用?今日许你高官厚禄,明日便让你死不瞑目!”
      柏清泉叹道:“首领义愤之心清泉感同身受,但朝中也并非只有宋威这等嫉贤妒能之人,诸位若能收编朝廷,以后亦可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李群摇头道:“柏大人为人李某自是信得过的,只是大人一人之力,一人之愿终归难以改变什么,大人请回吧!”

      柏清泉仍不放弃:“实不相瞒首领,我之所以能来此,是得了温知府的首肯,若大人愿意接受招安,我上报温大人,温大人自会给陛下陈表,妥善安置!”
      “首领在这里驻扎数月,周围村镇皆款待以礼,有不少义士还在这里安了家,一旦战火再起,这些村子首当其冲无法幸免,首领如何忍心?”
      此番言语李群倒是感同身受,只是前车之鉴不过半月之前,心中仍是犹豫。

      柏清泉自然不指望一次便能成功,便道:“不如首领好好思考一下在下的提议,也听听义士们的想法,在下三日后再来相询!”
      李群终于点了点头,没把话说死。

      柏清泉辞了李群,一路快马加鞭回到禹州城,此刻城内已经宵禁,只有守卫在城头值夜,柏清泉亮出令牌,请值夜的守卫开门放行。
      谁料他一亮出令牌,城头突然涌来一队打着火把,手执弓箭的士兵,孙师爷就被他们簇拥在正中。
      柏清泉此时已经明白自己中了圈套,温振业不过假意应允招安,实际要借刀杀人。
      孙师爷在城头高呼道:“逆贼柏清泉,身为禹洲府主簿,深受皇恩却私通贼寇,盗取知府大人令牌与敌军传递消息,大人下令格杀勿论!放箭!”
      竟是连辩驳的机会都不给就要痛下杀手,柏清泉看着城头射来的羽箭,只觉得好笑。忽然他身体一轻就感觉被人抱在怀中向空中飞去。
      柏清泉不用看也知道来人是谁:“闻洛!”他依恋的回抱住来人。
      慕容闻洛环住他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行去:“时候到了,我们走吧!”
      柏清泉看着自己为人时的身躯倒在被火把照亮的城门前,缓缓闭上了眼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