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整治 ...

  •   终于收拾完时,刘师爷听得耳边似有人低语。
      “此番只是小惩大诫,再对大人有不敬之举决不轻饶!”
      刘师爷转头看去,衙役都在各忙各的,身边并无他人,一身热汗霎时褪去,赶忙带着人向柏清泉告辞离去。

      “你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柏清泉自然不会觉得章高鑫这么匆匆忙忙的腾出府宅是因为良心发现。
      “就吓唬了他们一下而已!”慕容闻洛张开手,掌中出现了一只小蛇:“他不是自诩邛山县的地头蛇吗,正好送他个应景的。”
      他们都深知章高鑫这种人如果唬不住,以后推行政令很难贯彻下去。

      柏清泉看着慕容闻洛感慨道:“要是没有你,我孤身赴任还不知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慕容闻洛却笑道:“再贤明的郡主没有文臣武将辅佐也是孤掌难鸣,我就是你的左膀右臂,大人想做什么尽管吩咐就是!”
      柏清泉:“我明日先去府衙了解一下情况,下午去周边走走看看。”

      第二天一早柏清泉就到了县衙,县令的府邸本就就近而建,柏清泉去的又早,除了守夜的衙役竟还没人到,半个时辰之后才陆续有人前来,由此可见平日这府衙也是形同虚设。

      柏清泉让主簿黄廉拿来名册一一对照,直到辰时已尽仍有一些人员不曾到岗,柏清泉把名册又交给黄廉:“除去轮值的还有哪些人没来?”
      黄主簿犹豫着点了几个。
      柏清泉:“一会儿我会核实名册。”
      黄廉这才又在名册上点了几个人名。
      “叫大家在院里集合吧!”

      集合的过程中又陆续来了几个人,想来是住在附近得了通风报信的,一看便是匆忙赶来,穿着便服,有的甚至还带着酒气。
      柏清泉也没有苛责,只是核对完名录后说了自己的要求:“从今天起,在下柏清泉正式就任邛山县令,希望大家以后能同心协力把咱们邛山县治理好,让百姓们的生活好起来!”
      “今日大家因为一些原因没能按时上值的不予追究,从明日起需得按时上值,有事不能按时到值的需得提前请假并扣除相应俸禄,当值其间需穿官服,不得喝酒,赌博,有违者罚俸五日!”

      待柏清泉让众人散去,门卫才来禀报说刚才章大人派了管家前来,说章大人因病不能来上值要请几天假在家休养。
      柏清泉点点头:“我知道了。”他不怕章高鑫不来,也无意与他一争高下,只要章高鑫不妨碍他整顿府衙,革除弊端就行。

      柏清泉又让黄廉拿来县内的户籍簿,邛山县如今登记在册的共有八个村子,一千六百三十九户,不足一万人,在下等县里也算是小县了。
      柏清泉一一问过每个村子的情况,就要准备去实地查看一番。
      黄主簿赶忙阻拦:“大人,如今正是炎热的时候,不如等天气凉爽些了再去不迟,下官倒是不怕辛苦,只是大人刚到邛山县,要是受了暑气,下官真是难辞其咎了!”
      柏清泉几乎气笑了:“那依黄主簿看,何时暑气才能消退?”
      黄廉想了想道:“咱们这边属于山区,七月中旬之后便好多了,但是白天还是热些,保准的话还是等到八月比较好!”
      柏清泉:“夏天炎热,冬天寒冷,那这一年除了春秋两季便是什么都不能干了?!”
      黄廉意识到自己马屁拍到了马腿上立时收了声。

      “去,让人备轿!”
      黄廉无法只得小声道:“回大人,府衙里只备有一顶轿子,之前都是章县丞在用,还未归还回来….”
      柏清泉又问道:“可有马车或者马匹?”
      黄廉硬着头皮道:“本来是有的,但因为长久不用,章大人为了节省府衙里的开支就不备了。”
      对于这其中猫腻,柏清泉心知肚明,恐怕原本为府衙备用的马车,马匹也一如轿子一般被节省进章高鑫自己的宅子里了。

      “黄主簿!”柏清泉突然正色道。
      黄廉不自觉的挺直了腰杆:“下官在!”
      “本官现在有一件事要交代给你!”
      “大人请讲!”黄廉没想到这位新来的县令看起来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严肃起来竟如此威严。
      “你下午将府衙内所有账册整理出来,本官明日一早会核查,届时若是再有错漏,本官唯你是问!”
      黄廉一听立刻面露难色,府衙账目一向混乱,且亏空巨大,这让他如何整理。
      “大人,这…这实在是……”
      柏清泉蹙眉道:“怎么?”
      黄廉咬牙道:“半日时间太短了!”
      柏清泉:“那黄主簿觉得几日可以?”
      “十…十日差不多….”
      柏清泉淡淡道:“看来黄主簿是希望本官自己整理了。”
      黄廉:“不,不,下官不敢,三日,三日一定能整理完!”
      “好,那就三日!”

      交待完账簿的事,衙役来报说大人家的小童来请大人回府吃午饭,柏清泉本来也是这么打算的,就跟着宣儿一起回去了。

      柏清泉回到家中,饭菜正好上桌,有一盆鸡汤,一条红烧鱼,两个青菜还有米饭,算得上丰盛了。
      慕容闻洛给柏清泉盛了一碗鸡汤,柏清泉看院子里已经种上了先前曲江宅院里的那株老梅树,心中一宽:“自家吃饭,简单点就好!”
      “你刚上任,百废待兴,劳心劳力,需得好好补补!”
      柏清泉看着桌上的菜道:“这些是你做的还是宣儿弄的?”
      慕容闻洛笑道:“食材是宣儿准备的,菜嘛自然是我做的!”
      柏清泉:“哦?那我得好好尝尝!”他还真没见过慕容闻洛下厨。

      “今天还顺利吗?”
      “都算是在意料之中,章高鑫称病没来,衙役们不少都没按时到值,一看就是散漫惯了,府衙的公物也有不少被充作私用,轿子,马车,马匹想必都节省进了章高鑫府里!我让主簿整理账册了,肯定有不少亏空。”
      “章高鑫既然称病正好可以借机把他占用的轿子收回来不是吗?”慕容闻洛笑道,章高鑫病的好,最好从此一病不起。
      柏清泉点头道:“你说的对!”

      下午一上值柏清泉就派人去章高鑫家里收回府衙的轿子,宋氏原本拒不给付,师爷刘锋劝道:“夫人,常言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今老爷正病着,暂时忍他一下也无妨,待老爷身体康复重回府衙主持大局,还愁轿子回不来吗?!”
      章高鑫称病原本是半真半假,一来确实受了惊吓,着了风寒,二来也想给新来的县令一个下马威,谁料今日午后倒像是真的病的厉害起来,高热不退人也迷糊了。

      宋氏仍是犹豫不决,刘师爷又道:“夫人,好好的宅子怎么就闹起蛇患了,前脚刚闹完蛇患,后脚老爷就病倒了,这是流年不利啊!夫人,这种时候可切莫再节外生枝了!”
      刘师爷本想把心中疑惑一吐为快,但转念思及那日冰冷的警告,只觉得背上一阵阵凉意上窜,终究还是忍住了。

      柏清泉用了两天时间将周边村落都转了一遍,邛山县地处山区,耕地贫瘠,水源有限,又多老弱妇孺,因此格外贫困。
      “可以在山上挖一个蓄水池,把雨水存下来,耕地都是依山开垦的,就从山上修渠引水下来灌溉,大家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吗?!”柏清泉把各个村子的主事人都叫到一起商议水源的问题。
      “或者哪里打井比较有把握,都可以说一下!”
      主事人们互相看了看道:“大人,我们也想挖蓄水池打井,但是您也看到了,村里太穷了,实在拿不出来钱来啊!”

      柏清泉想了想又道:“如果从简施工,每个村里派一些青壮年来自建可行吗?”
      一个上了年纪的里正叹道:“很多家里都只有一个劳动力,一家子吃饭都指望这一个人呢,兴修工程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完事的,大家耗不起啊!”
      “我知道了,我再想想办法!”

      黄廉清点出来的账册果然空亏巨大,府衙账上不仅没钱还欠着许多采办的货款。
      “大人,您也知道现在兵荒马乱的,经费经常调拨不及时,单靠咱们本地的税收,实在是鞭长莫及啊!”没等柏清泉发问,黄廉先行申辩起来。
      “既然经费如此困难为何不用油灯代替蜡烛,平日晚上只有值夜的衙役,一个月竟然能用一百只蜡烛,莫不是平时晚上衙役都在通宵翻卷宗不成?”柏清泉指着账册上的明细道:“一只蜡烛五十文?长安城灯烛店三十文的蜡烛就很好了,不少官员家里都在用!”

      黄廉:“这,这,邛山小城物资贫乏,自然不能跟长安城比,就这个价钱商人还都不愿意来呢!”
      柏清泉:“从现在开始蜡烛一律不再进购,全部改换油灯!”
      黄廉虽不情愿也只得暂时应下:“是,是!”

      柏清泉查完账册,将需要更改的地方一一点名:“以往如何皆不作数,以后若再有差池,黄主簿,本官就唯你是问!”
      黄廉心中怨愤,面上仍是忍耐:“下官省的!”
      柏清泉又道:“本官准备在周边村子挖池建渠,届时要抽调一些衙役过去帮忙,你将年轻体壮的衙役名单整理一份出来!”
      黄廉皱眉道:“大人,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先例啊!”
      柏清泉心意已决:“南方各州府衙役随时调动填补空缺,汛期前经常回去修护河堤,这没什么先例不先例的,去安排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