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他乡故人 ...

  •   取的乡贡推荐名额在曲江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上至县太爷,下至邻里乡亲都带着礼物登门道贺,原本清净的紫竹街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每日门庭若市。
      慕容闻洛倒是没有将来人拒之门外,只是也从不露脸,都是柏清泉一人接待,县太爷为表重视,更特意由公账出资办了三天的流水宴席,前前后后足足折腾了半个多月才消停下去。

      此间,慕容闻洛一直未在人前露面,被传成了前来报恩的病弱公子,据说这病是家族遗传,故而前来寻访当年为慕容老爷医治的柏大夫,不想柏大夫已经离世多年,只好寄希望于小柏大夫,可惜小柏大夫是要考取功名的,并未钻研医术,又传这位慕容公子因为病弱无法成婚,故而才要招赘柏秀才继承家业。
      不到一月,传言猜测众说纷纭,都能写成好几个故事了。

      “我看还是早早上京的好!”慕容闻洛作为传言的主角之一对流言十分不满,他之所以不露面也只是懒得应付这些凡夫俗子。
      柏清泉将慕容闻洛揽进怀里:“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其实他自己也不喜欢这种夸大的礼节,但习俗如此,他也不好推拒。
      慕容闻洛哼道:“再不走,他们就该说我病入膏肓耽误你应考了,近来又有几家托媒人前来说媒?!”
      柏清泉看着他温声道:“没有了,我已跟媒人言明我已经议亲,此生再无他想。”
      慕容闻洛的目光流转在柏清泉脸上,唇上:“哦?你已经议亲,议的哪家的亲啊?!”
      柏清泉抬手刮了刮他的鼻子,轻笑道:“你不知道吗?”
      慕容闻洛笑着蹭了蹭他的面颊:“我要你说!”
      柏清泉垂眸凝视着他,目光灼灼:“闻洛,若是我们也能正大光明的成婚就好了!”
      慕容闻洛稍微直了直背脊:“为什么不能?两情相悦,两心相许,想要共度一生,便是九天神君亦不能阻止。”
      柏清泉轻抚过他的脸颊:“你说的对。”
      慕容闻洛轻笑着凑近柏清泉耳边:“夫君,我们何日启程去长安?”
      柏清泉摩挲着他鬓边的散发:“要是现在启程上京,那我们只能在路上过年了,除夕对于凡世的人们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慕容闻洛似乎此刻才想起这人间的习俗,他沉吟了一会儿道:“我以为有我在,在哪里过年都是一样的。”
      最后,柏清泉妥协道:“好吧,都听你的!”他承认慕容闻洛说服了他,只要有他在,确实在哪里都一样。
      “这样我们路上可以多些时日,到处走走看看,我想跟你四处走走!”
      “好,都依你!”

      没有什么好留恋的,这里不过是曾经的一处落脚地,以后他们会一直在一起,别人高中衣锦还乡光耀门楣,而这一世柏家已无人丁,回来也不过是徒增感伤,慕容闻洛深知,在修行者心中,世人皆需帮扶渡化,世人也皆如过客,是因果,是功德,是浮云,是修行路上的一层层石阶。
      那些人在他心上又不在他心上,只有自己,是不一样的,这就够了,不需要有别人!

      屋外正值隆冬,屋内一室春光。
      有暗香顺着窗户的缝隙飘进屋内,片刻之后,一只素白的手伸过来将窗户又打开了些,冷香裹着夜风涌入室内,将灼热之气吹散了些。

      “梅花开了。”慕容闻洛闭着眼微微仰起脖子,发出难耐的呓语。
      “是。”柏清泉将他仍旧搭在窗棂上的手拢回来。
      窗外,几乎遮蔽了整个院子的老梅树似乎笼罩在一片柔光中,原本光秃秃的枝条长出无数花苞继而依次开放,暗香浮动,月影朦胧,一阵夜风吹过,花瓣便随风飘落,落进水池里,落在石桌上,也有一些被风送进屋里,落在枕榻上,落进慕容闻洛散在枕边的青丝中。
      “美吗?”慕容闻洛睁开敛着水光的眼眸去摸柏清泉的鬓发,将他额头上的薄汗拭去。
      “美!”但不及你!柏清泉低头去吻慕容闻洛的脖颈。
      “走之前不赏赏梅总是遗憾。”慕容闻洛轻声呢喃道。
      “看到了,很美!”
      “你喜欢的话,我们就带上它,你喜欢的东西都可以带上,只是……”慕容闻洛皱了皱眉,继而用手攀住柏清泉的肩膀:“就是…..可能要好久才能再种出来。”下一次定居要半年以后了。
      “没关系,有你就好了。”

      慕容闻洛打算由水路前往长安,水路舒适,可免去不少车马劳顿,亦不必为了投宿日夜兼程的赶路,沿途亦有不少风光,实在是出行的上选,却不想刚行至泗州便被阻了去路。
      原来这泗州城是水运交通枢纽,如今世道动荡,权责混乱,地方官员各自为政,几方搭界的州府便都想将泗州划归到自己治下,接管这条航段漕运的税收,便由此起了争执,将水运阻了,除了官船一律不得通行。
      如此一闹,没两三个月收不了场,等是肯定不能等,慕容闻洛心中不快,只恨不得将宣州,洪州,润州的观察使统统碾死,却最终只是轻描淡写的对柏清泉道:“泗州繁华,我们不如在这里游玩两日?”
      柏清泉自然应允,还宽慰慕容闻洛不必忧心。

      两人在城中找了客栈住下,泗州繁华,往来商人皆在此处停留中转,城中店铺很多融合了南北风貌,饮食亦是如此,四处走走逛逛倒也热闹新奇。
      这样一座城镇,又是水运重地,自然少不了庙宇宝刹,沿河有龙王庙,城东北有普照王寺,俱是泗州闻名遐迩的胜地。

      “想去看看吗?”慕容闻洛知道柏清泉这一世与佛门也颇有渊源,对于这种圣地自然会想要去看看。
      柏清泉却有些为难的看着他,并没有立刻应声。
      慕容闻洛笑道:“我无妨的!”
      柏清泉这才道:“那我们就去看看!”
      慕容闻洛凑到柏清泉耳边笑道:“你以为我是什么,进了寺庙就要现行?”
      柏清泉有些赧然:“我只是担心你会不舒服。”

      普照王寺始建于贞观初年,颇有些传奇轶事,可惜慕容闻洛对这座多灾多难的寺庙却并没有什么崇敬之心。
      普照王寺曾经非常辉煌过,寺内有宝塔高达三百多尺立于淮水之滨,整个泗州城皆可尽收眼底,却在长庆年间焚毁于火灾,如今只剩底座犹存。
      供奉神佛的寺庙为何也会衰败?也许世间这一片乱相连佛祖也不忍再看,慕容闻洛跟着柏清泉跨过寺门,他听得见淮水上的争执声,他看得见北方藩镇的兵戈动荡,每日纷争不断,每日哀鸣不止。百姓苦不堪言,人间炼狱往往比黄泉鬼域的厮杀更令人心惊胆颤。

      海清河晏之时,寺中香火旺盛,人们前来敬香多平和喜乐之色,如今寺庙也被乱世苦民带上了几分苍凉悲苦之色。

      寺院占地颇广,可以想象到曾经的繁盛,正殿似乎正在举行法事,有六七个人站在殿内,正在僧人的引导下依次供水供灯,那些人面色十分虔诚,却掩不住悲苦,柏清泉看着一旁点灯的小和尚有些眼熟,再上前两步仔细看去那小和尚竟有八九分像问尘寺的小僧人。

      小和尚点完灯,退出正殿,也看见了站在大殿外的柏清泉。
      此时,柏清泉已经确定面前的小和尚就是故人,于是走上前去:“一凡小师傅。”
      小和尚双手合十,道了句‘阿弥陀佛’:“柏施主。”
      柏清泉:“一凡小师傅怎么会在这里?!”
      一凡小和尚十分平静:“那日柏施主走后不久师傅便圆寂了,小僧处理完师傅的后事便来这里投奔师兄。”
      柏清泉愕然:“了尘大师圆寂了?”
      “师傅常言死生平常,无需悲伤。”
      原来那日大师所说的最后一次见面竟是这个意思,柏清泉心中一阵难过:“你说的师兄是?”
      小和尚目光转向殿内正在引导众人供灯的僧人。
      柏清泉这才看出那竟是早先在问尘寺中修行的小师傅。
      一凡:“小僧的师兄一心,少年时曾在问尘寺中修行,不知道柏施主是否还记得?!”
      柏清泉点点头,似乎忆起一些旧事来:“记得,我与一心师傅年纪相仿,有过数面之缘,没想到一心师傅离了问尘寺之后来了这里。”
      一凡:“是师傅让师兄来这里修行的,师傅说普照王寺中有正统佛法,可前去修行。”
      柏清泉恭敬道:“大师思虑深远。”
      了尘大师看似不问尘世,却为两个徒弟都安排好了去路。

      “他们这是在干吗?!”慕容闻洛着实不想再听两人叙旧,便随口问道。
      烧香拜佛并不稀奇,只是这种时候如此郑重做法事的也不多见了,而且慕容闻洛看得到这些人身上笼着的黑气。
      一凡小和尚面露慈悲之色:“这些人是莫县来的,莫县这几年灾荒连年,各个村子便派了主事的人前来祈福,希望能求些平安符回去,消弭灾祸。”
      柏清泉皱眉道:“是因为年景不好?
      一凡摇摇头:“据说好多村里总出怪事,也曾请庙中师傅去祈福超度,但...师傅说怨气太重,无能为力,只布了法阵叫人们莫再靠近那个地方。”
      莫县曾起过兵祸,慕容闻洛当下了然,也无心过问,随意道:“这年景兵荒马乱,前阵子宿州总兵又公然抗旨拒不缴税,佛门亦是自顾不暇了。”
      小和尚道了一句‘阿弥陀佛’,他不懂寺外之事,却也不认同这位衣着华贵的公子所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