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雨夜·立威 ...
-
东方欲晓来到了南溟,下船后,他缓缓地在路上走着,在那个没有国界线的时代,每个人的出入都是自然的。他看着身边的周边的建筑,古木栈桥,确实是东夷的特色,但是南溟的建筑也是如此,南溟湿热,季风不定,洪涝灾害频发,东夷在此兴修水利,竟给了百姓比在陶天更好的生活,真是讽刺。欲晓走着走着,来到了阴阳潭边,潭中的石头刻着几个字“南溟,东夷也。”
南蛮虽然在南溟也有一定的势力,但南溟的主权还是在东夷手中的。欲晓看着这块石头,他明白了一件事,历史,是由胜利者改写的。这块石头原本写着“阴阳”二字,好似无归属,但如今被东夷占领了,他们重新刻上了几个字,宣示着自己的主权主权,便名正言顺的归东夷所有了。
欲晓不禁想起小时候爹给他讲的一个故事“上古时期,百姓安居乐业,五风十雨,年年收获丰盛。但有一年,两条恶龙将阴阳吞噬了。百姓民不聊生,这是,民间出了两位英雄,名曰“高山”和“平埔”,这两位英雄带上镰刀和锤子与恶龙决战。最终战胜恶龙,夺回了阴阳。让百姓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那时的欲晓没有留意其中的意寓,现在也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只当作是一个神话故事,假的,都是假的。
欲晓一直走着走着,一路上,他看到东夷统治阶级压迫着人们兴修水利,看到南蛮的统治阶级逼迫人民无条件为他们工作,他心痛,悲哀,并想着,东夷,要这块地干什么?南溟不是军事要塞,也不是重要的战略地点,这儿有什么?
欲晓边走边想,不断思索着,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有些人骑马过长街,有些人潦倒在路边,他明白了,南溟,人多,穷人多,想挣钱的人多。
当初建成帝为保证中央安全,越靠近中央的地方人数越少,将大批人派往远方,顺带守护边疆。但建成帝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帮助,他们自然也无心抗争,只是等着东夷的到来,甚至得知东夷将要到来的时候,还有人送信到东夷,信曰“到这儿来,我们需要你。”完全忘记了,自己归属于那个国家,但这也不怨他们,毕竟陶天,欠他们太多了。
但他们也不知道,东夷人为何到这个地方来?因为这个地方有人,大量的人,大量可以使用的劳动力。东夷人兴奋地来到这个没有抗争的殖民地,他们占领了南溟,并奴隶着当地的百姓。
欲晓明白了,他开始寻找,寻找还存在抗争意识的人,存在抗争意识的组织。他相信,整个南溟,不可能全都心甘情愿的当别人的奴隶。
他走着走着,看到介道上有人在演讲,底下围着一大群百姓,却个个都低着头。
介道,乃是东夷统治阶级在南溟设立的巡抚府门前的大街,每个人在那条街以及巡抚府周围五百米内都不许抬头。
欲晓靠近那儿,他没有低头,也没人知道他有没有低头,他就那样径直走着,听那位刚来介道不久的革命家演讲。由于是在介道,他讲话很快,欲晓远远地听到“夺取政权,消除剥削。”等几个字,没等他靠近,巡抚府便冲了几个人出来,不约而同地拔出刀剑,冲向那位演讲的人。
欲晓运转起功法,闪步冲了上去,将那位演讲人带到了安全的地方。
“你叫什么名字。”欲晓问道“为何敢在介道昂首演讲?”
“大侠,在下叫庄韩”庄韩说道。
“嗯,那,第二个问题呢?”欲晓追问道。
“这,大侠,你是何许人?”庄韩问道,脸上浮现出很不情愿的表情。
“京华。”欲晓不紧不慢地说。
“京华?陛下派人来南溟了?”庄韩兴奋地说“太好了,我们再也不用在暗地里组织夺权了。”庄韩说完,又问了一句“陛下派了多少人?”
欲晓没说话。
“哦”庄韩跪了下去,“在下该死,在下不该多问。”朝廷兵马,本就不能透露数量,所以庄韩才如此惊愕,但其实心里充满了兴奋。
“就我一人。”欲晓说道
“一......一个人?”庄韩很不解“大人别逗我啊。”
“一人,一剑,足矣。”欲晓拔出剑,面对着庄韩,庄韩被震慑到了。“告诉我一些这里的情况。”欲晓没有告诉他他不是朝廷派来的,但他觉得这点误解对他收复南溟有利,便没有告之。
“在下带大人去个地方。”庄韩神秘地说。
他带欲晓来到了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里面围着十几个人。
“老庄,带新人回来了啊?”里面有个人兴奋地问。
“是啊,他是朝廷派来的人。”庄韩回道。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齐刷刷跪了下去。刚才招呼的那个人说“属下该死,属下不知大人......”
“全都起来。”欲晓不耐烦地说道:“以后见我不用行礼。”
“是。”所有人不约而同地说到。
庄韩凑到那位打招呼的人耳边,把刚才他和欲晓见面的一切都告诉了他,然后挨个传给大家。他家心中都抹上了一层阴影,没兵......南溟虽然人数多,起义军有八百多人,但军队战斗力不行,没盔甲和兵器,也没有训练的方法,所以他们日日夜夜盼望朝廷能派人来到南溟,增强组织的实力,以便更好的夺回政权,而朝廷,却只派了这么一位毫无威名的人,至少在他们看来是如此。
欲晓也知道,现在的他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人,一个朝廷派来的人,说不定是朝廷没用才派来的人。他现在需要立威,并且不以东方欲晓的身份。欲晓告诉他们,他是东方化羽的亲卫。父亲的威名赫赫,他们肯定都知道,他还告诉他们,他叫诸葛浩白,是武侯世家。大家虽心存疑虑,但还是相信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希望了。
“启禀大人,溟北的组织分卫三天前被发现,被尽数杀害。”庄韩说道。
“溟北乃东夷势力较为强大之地,为何在那儿入手?”浩白不解地问。
“回大人,在下认为只有先夺取最高领导的地点,才能一次性取得革命的胜利”庄韩答道。
“不可,如今组织实力不足,根本没法一时拿下,要从小地方做起,率先夺取地方政权,然后围攻主城,才能更好地取得胜利。”诸葛浩白说道。
在座的每个人思索这,觉得也不无道理,刚才打招呼的那个人问到:“当初东夷到来,直接占领南溟巡抚府,然后再占领地方,且历代皇帝不都是率先夺取都城吗?我们这样可行吗?”
“你叫什么名字?刚才一直没问。”浩白问道。
“在下蓝明易。”那人说道。
“蓝明易,蓝家。”浩白说着,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一场刺杀,陷入了沉思。
在场没人说话,半刻后,浩白才反应过来,随即说道:“我们如今实力不足,只能先从地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
蓝明易回道:“属下明白。”
“地方有没有如今正在与敌军作战的队伍。”浩白问到,他需要一场战役来提升他的威名。
“回大人,有,在高洪,离这儿不远。”
“来一人随我去。”
“蓝明易请命同往。”
“好。”
很快,他们来到了高洪,这儿地域空旷,百姓少,确实是交战的好地方。
蓝明易带着浩白躲在瞭望台,看着百米处与东夷交战的士兵。双方列阵,很明显地看出组织的兵力被压制着,不过战斗还没开始。
“大人,此战兵力悬殊,恐难取胜。我们抓准时机再去驰援。”蓝明易说道。
“今后对战,以多胜少,要保留有生兵力,切不可做无谓牺牲。”浩白抽出了手中的剑,等着鼓声的敲击。蓝明易听着浩白着答非所问的回答,默默地思考着。
击鼓进军,双方开战,浩白一闪身到了战场上,把留在瞭望台的蓝明易吓到了。蓝明易握紧望远镜,看着百米外的浩白,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毕竟是朝廷刚派来的人,就这么上去,万一出什么事了,他怎么向组织交代?”
但当他看到在战场上的诸葛浩白时,完全没有了刚才的顾虑。他手握明矾剑,从高楼上跃至两军交界处,并冲向东夷的军队,挥舞着手中的剑,大杀四方。
“这是,这实力,一定是朝廷派来的人,一定是朝廷派来的人!”领兵的首领惊讶道:“弟兄们,朝廷来人了,随我杀啊!”诸葛浩白的出现给了组织兵太大的喜悦和勇气,他们随着浩白冲散了敌军的阵营,不出一刻钟,东夷的军队就撤走了,浩白他们便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这也是组织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
组织里没人阵亡,因为浩白在进攻的同时注意着每个人的动向,保护了全部的组织兵力,虽然仅有百余人,但当今除了四方的几个战神,目前也没人能做到在战场上保证每个人的生死。
“此后,以有生力量为重,不可做无谓的牺牲。”浩白说道。
“属下明白”组织兵首领答道。见浩白冲到战场上,蓝明易也很快跟着出来,没想到他刚到,战役就取得了胜利。
蓝明易大喜过望,他跑到前面,拉着士兵首领说:“刘尧,这位是朝廷派来的化羽大将军的亲卫,诸葛浩白大人。”蓝明易真的太兴奋了,组织成立两年了,兵力都是招了就少,少了再冒险去招,从来没有保留过,如今取得了胜利,且一个人都没少,打心里佩服着这位大人。
浩白率众人回到了那个偏僻的地方,谨慎地躲着敌军的追捕,顺利到达集合地。并开始了,对这个组织的改革,以及对南溟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