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0、就要这氛围 ...

  •   父母出奇地自觉,到了高中,就不再像之前那样盯着问她们四个每回考试的成绩了。
      突然的放手,让思行觉得怪怪的。
      但,从多少年后反观那段时间,人应感慨:还有谁家能比她们家紧张呢?连续三年的高考生,父母连大喘气都要往心里喘呀!
      “突然感觉这个桌子小了——”大姐一摞书埋到头顶,二姐一摞书埋到头顶,思行带着厌恨把书故意扔到桌腿边,用右脚踩着,面前只放着到半头高的课本和学校的练习册;果果把自己所有书都搬来了,还把厨房的矮脚凳子放左边放书;
      “大姐,我这边还能放两本——”果果立刻热心肠地伸手要替大姐搬两本书,但大姐立刻毛躁地制止了;
      “行了行了,赶紧各做各的吧!”大姐说完便低头埋进无边无际的题海中,她紧皱眉头习惯性低头思索着,然后不自主地咬着圆珠笔的笔帽,咔咔,她的文具袋里,大多都是光头笔,笔帽都早早阵亡了;
      “刚来家又学习呢——你老爷爷让我把这个给你们用——”父亲戴着粗麻线手套,右手里拿着树剪刀,左手提着那个复读机的包装,满脸微笑又夹杂着尴尬;
      “来个小孩接着啊——这也是你老爷爷一片心意,好好学习,不够用我再买!”父亲又笑着站在门前往里送了送,没办法,二姐起身面无表情地拿进来,然后一把扔到思行的面前,父亲没说什么,只是讪笑着离开了;
      “大姐,你要高考了,这个你用,我现在连学校练习册都错得乱七八糟,没有心思搞这个三十分的听力。”思行把复读机轻轻放到大姐的手边,这个复读机真是个毒物,偏偏就一个;
      “放着吧,我们寒假轮着用,我先说明,我现在还剩半个学期冲刺,没有休息日,你们不要打搅我,我估计还要跟在学校一样,从早到晚忙了——”大姐接过复读机,放到了身后的书架上。
      “要不我们还是早起自习吧,跟学校一样,每天留点时间休息,互相讨论,查漏补缺——”思行建议着,她特别想大家蹲在一起坚持,这样谁都不孤单;
      “嗯,对对,这个主意好,那就这么愉快决定啦!”果果立刻来了精神,“思行,我跟你练习册不一样呢,我这是同步练习册,你那个怎么是大白皮的——”
      “一中就是这样,练习册是自己多年来收集的经典高考题,所以想个个弄懂不容易呢!”二姐立刻说了句,果果立刻来了兴致,抽过思行的练习册就翻,思行躲闪不及,练习册就被果果抽去了,偏又是物理练习册——
      “给我!”
      “思行,你错得也太多了吧!都是红叉!”
      “拿来!”
      “看都不给看,小气!”
      思行一把夺过果果手里的练习册,耳目涨红,眼里像灌了滚开水,一时间觉得难为情到了无地自容。她呆呆地坐在那里,什么也没说,果果得意地笑了,原来思行也有这样处处败阵的时候,大姐二姐默不作声,思行干坐在那里,心像缠了绷带条,越收越紧——
      “什么错很多,红叉叉?!”母亲突然弯腰弓背端着煎饼往厨房走,恰巧听到书房的声音,便往门里伸着顶着破毛巾的头,然后诘问;
      “是思行——思行练习题错了很多!你看她高中怎么学的!”果果立刻告状,似乎思行学不好是大事,而自己成绩起伏下却是可以的;
      “——你管旁人不如先看看自己,思行错得再多人家总成绩也比你好——”母亲看了眼思行并未说什么,出奇啊,思行回到家学习后,父亲母亲总有种愧疚的感觉般,说什么都不敢不愿意说得重说得深,对思行,总觉得有种小心翼翼的感觉,不出所料,这回又是这样;
      “哼,你就从来不说思行!”果果一生气,书本一摔,就夺门而出,到隔壁的房间,猛地关上房门;
      “哎,我就不说思行——你这几个小孩从上初中,我小心不带小心地伺候着,我敢说哪个,现在好了,个个都翅膀硬了能跟我犟嘴了,以前要妈,现在都长大了不要妈了——”母亲也开始絮絮叨叨地埋怨;
      “嗯!”父亲突然从花园里发出一声极厌恶的鼻腔,“说好啦?!都说玩唛?!——小孩自己学习你给她学,就非要插两句——学习哪里那么容易,我们做好后勤工作,剩下的就靠他们呢自己,别天天在小孩面前说那些没用的!”
      “——”母亲被父亲用话语塞住,家里她做的最多承受的最多却又不许她多抱怨,她委屈得不说话,毕竟都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家庭,她只能坐在厨房的小八仙桌子边叠煎饼,将一个圆两次对折成四分之一大的扇子形状,然后自然地随手捡起掉落的煎饼渣,在嘴里百滋百味地嚼着;
      思行的心突然间变得柔软了。她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柔软下来了。她的视角看母亲,总是远远的,看父亲,也是一样。当你学会远远地去看一个人或者远远地去看自己,你才能发现他们真实的模样。所有画面的碰撞,让自己不由地松弛下来,视线落在自己的面前。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吧。
      才一个学期,不会的东西都在这里,再自学一遍。
      于是,她拿起最厌恶的物理书,从第一个章节开始,翻开练习题,一边看书一边圈画,一边重新过一下练习题,重新做之前错的题目。做题三境界:开始做一题会一题,而后看一题模糊一题,最后看一题会一类题。越做越熟悉,越做越融会贯通,那个曾经让她电灯拼凑的答案,现在只需画图加公式即可脑算出答案,哈!如此简单啊!最后,天将擦黑,她便把物理书极物理公式烂熟于心,练习册各种笔勾勾画画,折页脚做标签,轻松,知识便在脑海里流动无阻——
      “小孩还学呢?洗洗手吃饭了,明天没有天啦——”母亲双手袖在袖子里,蹲在炉火前打着哈欠,夜晚,是她劳累后的休息时间,但孩子们还在学习啊,汤一直炖在炉灶上,母亲搅了好几次,怕糊底;父亲坐在一边,习惯性地拿棉签掏耳朵,他是一个耳朵洁癖症患者,不管洗脸还是洗头,都喜欢使劲掏耳朵;
      “我去吃了!哦~”二姐坐起来伸直了懒腰,然后放下笔就走了;
      果果从房间出来,也直奔厨房,很快,厨房间便传来碗筷勺头碰撞的声音,还传来母亲新烙煎饼的粮食香气;
      但书房,大姐和思行像是杠上了一般,在比谁的耐力和恒心,姐姐低头不语,不谈吃饭,思行也奋笔疾书恰入佳境也不提吃饭,很快厨房饭菜就摆放好了,母亲又喊了一声,但两个人似乎在铆劲,谁都没搭理母亲;
      “言言、行行吃饭啦!歇会儿!吃完饭再写——”父亲只穿了件灰咖的厚毛衣便钻出来,缩着脖子笑着喊他们;
      “知道了——”思行很不好意思,赶紧放下手中的笔,夹在书页中,到底,她先起身了,大姐仍旧一动不动;
      晚饭很简单,却很温馨,鸡蛋波菜汤,鲜亮亮的,母亲的煎饼甜香醇厚,鳊鱼肥美,香菜在鱼汤里抱作一团,谁吃就挑着抖一抖,粉皮辣椒炒得清爽,茶叶咸蛋一人一个,口味刚好,沙黄流油;思行不停地用煎饼沾着鱼汤,真美味啊,个个都吃得喜笑颜开,吃到一半,大姐终于来了,母亲递上筷子,思行赶紧递过煎饼,大姐便上来沾了鱼汤,一大口咬掉三分之一的卷煎饼——
      “小孩,今晚菜好吃啊——都吃鱼肉,吃鱼肉聪明——这还都按鱼汤吃!呵呵~”母亲面露骄傲喜悦;
      “鱼汤蘸煎饼太好吃了!”思行半放开自己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地赞美道;
      “好吃都多吃!吃鱼肉!”母亲便开始分鱼肉,她只是在锅里把鱼拆开,然后夹出中间的刺,连着鱼头,一下子扔到父亲的碗里,父亲一边吃着一边端碗迎着一边笑着,还要注意蹲在桌底的黄猫爬桌子;
      “这得感谢你爸,没有你爸辛苦,哪里来这么好吃的鳊鱼——”母亲煞有介事,说着自己也笑了,似乎,一天的疲惫就扫清了。在孩子眼里,她总是略微地溺爱着父亲,父亲倒是过得挺任性自在地;
      “哎呀,家里都亏你妈,没有你妈这厨艺,这辛勤劳动,我们也吃不上煎饼跟菜——”父亲也煞有介事,少有的和谐吧,虽然话里带酸,但大家权当幽默美好的家庭处置了,便内心都是暖暖的;
      思行吃饭跟跑直路一样,一口气就吃完吃好了,但大家还在聊天,没办法,思行就干坐了会儿,觉得不自在,就小声地说道:
      “爸妈、大姐二姐果果,我吃好了,先写作业了。”
      也不管别人听没听到,回不回答,思行就起身轻轻地去了旁边的书房。厨房是暖融融的,书房里多了些冷,但这冷是可接受的,虽然手肿了现在开始发痒,但却不耽误写作业啊。只要关上门,闭上窗户,这个屋子就不透风了,不透风,就不是很冷了。
      于是,她继续翻开书本,拿出笔,刚要下笔,就看到练习册的这页的眉头上有几个似弱柳拂风中的字:
      加油!不能放弃!
      呀,是大姐的字啊!大姐在鼓励自己啊!
      一时间,思行一激灵,又来了精神,再一想到那个陌生英语老师对自己的肯定,她突然有种说不出的幸福感!礼尚往来,她想把这感觉传递下去,于是,她轻轻拽过大姐的习题册,用铅笔轻轻写下:
      大姐,加油啊!
      写完后,她觉得她和大姐的关系好近啊,好幸福啊。满心的期待,不知大姐看到会怎样,就等大姐来吧。果真,大姐来了,翻开习题册看到了,但大姐似乎很镇定,面无表情地翻过去了,但思行捕捉到,大姐坚毅的嘴角动了动,也许,她的内心感动了呢!
      又是默不作声的学习,四个孩子很快就聚集齐了。父母在堂屋看着新闻联播,看着天气预报,然后,父亲又跑来打开一点门缝笑着看几个孩子,问喝不喝水。但等他再回来,却不是提来水壶,而是拿来了卷尺,在靠门边的窗户那里量来量去,不知做些什么。姐妹四个也没吱声,闷头各写各的。母亲早早睡下,父亲也歪在沙发上听着电视里的声音。院子里书房的灯光投出去,比未融化的雪清亮。玻璃窗上,很快结出了冰花水汽,双脚,渐渐冷得要失去知觉了。
      家里的自习像学校的自习一般,四个孩子一直上到九点半多。洗漱完毕,各自泡了脚躺到被窝,脚一伸,里面有暖和和的温水袋,早已把脚边暖得如春如夏,所有凝结在身上的冷都融化了,融化了。轻轻呼出一口气,再也没有哪一天会比在家的今天充实了,思行内心感激着,这一天,让自己又找到了那个原先的自己,而不是迷失在城里故作镇静实则一塌糊涂的自己。这个寒假,自己一定要把所有的一切重新来过,待重返学校,一定把自己的战袍抖得咔咔作响,让低看自己的人望尘莫及。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早早地起来。母亲煮了粥和鸡蛋,但没看到父亲的影子。这时候,母亲突然变得话不多,似乎有什么事一般。
      “小孩,吃过把粥炖炉上,你爸还没吃唻!也不知道大清早骑车去哪里了,也不说一声,谁知道又去买什么,哎,厂里效益不好,就该好好省着钱才行——”母亲端着喝完的粥碗,右手抓着筷子,犯愁无奈地揉着眼睛;
      “知道了。”思言答道;
      当大家都吃完的时候,她们的父亲正好开着摩托车进了大门,车上还有一根带着弯头的铁皮管子——
      “爸,这是弄什么的?”果果与行行赶紧上前,扶着管子;果果看着管子,好奇问着;
      “嗯,一会儿你就知道了!”父亲卖着官司,只笑不说,“来,搭把手,哎呦,我还以为找不到合适材料——”
      “去五金店买的?”母亲话里带着责备;
      “嗯——”父亲立刻否定,“厂里废料库卖废料,这铁皮管子卖了不值钱,我就五块钱从收破烂那买了下来,找老师傅帮忙改造下,正好做个排气孔——”
      说完,父亲就开始抱着铁皮管子进书房,正好书房玻璃上挖了个洞,铁皮管子的弯处正好伸出去,然后父亲端来炉子,在炉子上放了一个小孔圆铁片,把炉子四边封死了,圆铁片上有个洞,那个铁皮管子正好接在里面!
      原来,父亲要给书房装上暖炉呀!
      真是太好了!
      姐妹四个等不及地坐在屋子里,炉子很快就起了作用,烘出了暖气,上面正好还炖着水壶烧水,谁的脚十分冷就换座位,靠近炉子,把鞋脱了,把脚挨着炉子取暖。有了火炉,母亲也名正言顺地搬着凳子跟着火炉到了书房,她就心满意足地坐在炉火旁,烤着火,换着炭,倒热水,有时候,她还会拿起书架上的书看一会儿,然后感慨地笑着说:
      “海啦,海啦,眼睛海啦,看几分钟字就看不清了,小孩你们要多注意眼睛啊!”
      然后,放下书,查看炭火,然后,就这样笑呵呵地看着孩子们。那时候的母亲,应该是最幸福的吧。就连父亲有时候也来凑热闹,端着小凳子挤到炉子边,只是他瞌睡比较快,不一会儿便坐着也能打呼噜,母亲总是踢他一下,让他回房间睡,别在这呼噜吵孩子学习。父亲也总是笑嘻嘻地起身回房间。
      物理、英语、数学、语文、历史、政治、地理……思行一一过着。
      她明白,她丢了的是状态和信心,还有这一湾的温柔气息。
      而当一切找回来,越来越顺手时,爷爷来电话,奶奶被救护车拉走了,拉去了市里,再不去市里,就很难见上一面了。电话里,爷爷哭了,一家人手忙脚乱,父亲喊了街边的车子,租了辆带上全家人就往大市里跑。
      思行的心里慌慌的,她自责地觉得奶奶的病是因为自己,爷爷肯定责备自己,所有人肯定责备自己,自己会成为凶手,被所有人指责了……在车上,她觉得自己越缩越小,最完美的状态,最温暖的幸福,在自己身上,总是不能持久。
      哎。她深深地叹了口气。
      “我跟你说,他俩老的再说思行再强拉思行回去我就跟吵!”母亲突然莫名地跟父亲说了句;
      “嗯。都什么时候了?——哎!”父亲叹气。
      思行望着母亲,望着父亲。这两把伞,自己撑不了,躲不起。
      但她感谢母亲,再微小的力量,为自己,她到底说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