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上高中 ...

  •   初中的生活也是眨眼间的事情。
      大姐与二姐很轻松都上了市一中。而等到思行与思果考高中的时候,政策突然变了一样,每个高中不再按照等第录取新生,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去“抢”优质的生源。
      怎么去抢优质的生源?——当然是用钱。
      那个暑假,是最疯狂的暑假。思行与思果都考进了市里前十,且思行的名次是全市第二,思果是全市第九。她们只是查了中考分数便开始骑着车子四处玩,去姑姑家去婆婆家,去老家,老爷子开车带着她们赶集,还去周边的果园……
      除了市区一中没有老师带钱登门拜访,因为它们很高傲地提前邮寄来了录取通知书;其余的市区等高中,都派了各自的招生老师跑这个村里找思行找思果,訾家老宅门上锁了,就跑到镇子上找思行父母。
      “哎呀,吃饭呢,打扰打扰,我都来回两趟了,都没有人在家,我是二中招生办的刘老师……”
      “有人吗?不好意思啊打扰了,这是訾思行跟訾思果家吧?哎,你好你好!真是百闻不如一见,你家环境真是雅致啊,有独立花园跟书房呢!怪不得小孩都有出息啊!你们这是对教育实实在在地投资啊!你好,没打扰你们吃饭吧,我是三中的王老师……”
      “我这是来晚了,白天天热,大家头脑都容易昏昏地,我这乘凉来,跟你们静静地聊聊,也正好能好好介绍我们的中学……”
      ……
      每个老师都抱着鼓鼓的黑皮包,里面全是一万一沓的现金。
      爷爷奶奶从没想过,上学怎么还能挣到钱!
      父亲忙着上班,但母亲特意带着孩子住到了老家,訾家的老宅里,以前空下来的屋子,现在又住满了;訾家的大门,天天朝着大太阳敞着,訾家院子里的合欢树下,摆着奶奶陪嫁来的精致的八仙桌,八仙桌上放着爷爷不常用的泡茶的紫砂茶具,家里所有的板凳都在院子里,因为只要来老师招生,爷爷奶奶母亲思行思果及看热闹的大姐二姐,有时父亲也回来,有时,还有村里人跑门口看热闹的……
      “我们学校建校三十年了,给思行思果姐妹俩安排的老师都是特级教师,学校不仅免食宿,每月还额外补贴营养费300,另外,只要到我们学校,姐妹俩一起我们出两万——只要到我们学校——”招生老师说着就把两沓钱拿出来放八仙桌上;
      而家人也是个个生意头脑般,尤其是奶奶,她不拿钱没工资,但绝对不见钱眼开,反而,她是最沉静的一个人,而老爷子此时是智商情商全无,他只顾点着红杉树烟,傲慢地吸着烟,用眼睛傲娇地扫着门口看热闹的人;
      “哟,你这给钱是怎么给法子?按什么标准?”奶奶是开心,但更理性,甚至,她脸上还流露着不可思议至今不相信的面色,但她的逻辑是在线的——也就是梦里跟她老人家做买卖,你都未必能占一分钱便宜;
      “你看,思行全市第二,这个一万二没得说,思果八千——”
      “奥,知道了,天不早回去吧!”奶奶突然起身,下起逐客令!
      “哎,老人家,嫌少可以谈嘛!”
      “哎呀,你当这是买猪肉?就跟小孩没见过钱一样——”
      “哎哎,我这出来也是有上级管的,我也要杀价——”
      “哎,不真心实意,你还想小孩去学习——那去能学什么好!”
      “哎哎,老人家你别生气,我实话说,学校给的你家两个孙女额度上限是2+1.8——”
      “嗯,这才像人话——”老奶奶小声地嚼着舌头,但仍旧不能让她心动;
      院里院外的人听到这样的数目,也都惊呆了,这些年,不但上学不赔本还净赚了!乡下人一年能弄一两万的收入就了不起了,更何况訾家两孩子一考试就弄了近四万!母亲也未心动,招生的人来来回回,直到最后,把费用涨到3+3。
      因为这个事情,整个村子也沸腾了,以往背后说风凉话的人,现在都替自己的眼皮浅倒吸冷气,还看什么将来,就看现在,就能知道人家小孩为什么能成才,将来就肯定不要种地!
      “妈,你现在还说我吹牛嘛!”晚饭时,母亲骄傲地问老奶奶,老奶奶不好意思地笑了;
      “哎呀,没成想,你这牛还吹起来了——呢,吹到一半了——这还想上天还得等着瞧!哼哼~”此刻,老奶奶是骄傲的,扬眉吐气的,因为他跟老爷子心里有数,这就是个平局,思行考得最好,这可是老公俩培养的孩子,哎呀,就是比你的强啊!
      “你庆等着看吧!”母亲也心里有数,便笑着说,“这四个孩子都好,尤其是行行——这得感谢你们老公俩培养哎!”
      话到此处,每个人的心里都舒服了。
      而当暑期即将结束的前十天,訾家的老院子里又坐满了人。好多中学老师坚持不下来的就直接放弃了,但也有总不信邪的老师坚持着,这一天,似乎是最后的谈判一般,谈好了,就老实地跟着那个老师去吧。
      “老爷子您坐,老奶奶您也坐,我们这一来二去都熟悉了,我给您二老倒杯茶——”一个老师反客为主,把夹在胳肢窝的黑皮包放在八仙桌的腿边,然后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斟茶,然后双手递给二老。言语行动间,竟如家人一般亲切。
      “哎呀,老师啊,辛苦你了,一趟一趟地——还这大热天——”老奶奶拿着手绢擦着眼睛,声音里自然都是感激,“哎呀,这祖坟埋了好地方啊!出了四个状元,乡下的孩子哪里比城里的孩子差,那天天喝牛奶吃面包也不见得能聪明到哪去!”话音未落,母亲便难掩藏笑意,这是她的功勋章,被老家中肯的功勋章,是她憋着一口气要获得的功勋章,她生的孩子教育的孩子,就比城里的那家好,就比他们有前途,那家还瞧不上看不起乡下人呢,以后还论不论得到你那城里人洋气呢!
      “这是家庭教育得好啊!”就这一句话,将两家的心捧到天上;
      “哎,我这一直都不吱声,倒不是怠慢老师您啊——”老爷子换了一根烟,笑眯眯地说道,确实,这么长时间了,他就是坐在旁边不闻不问,只顾乐呵,只顾高傲,而今,他要发表观点了,“给钱呢,是对小孩子的鼓励,这是好事,但我们做家长的终究不能替小孩决定上哪里——到哪个学校学习是她自己的事情,你替她决定了,那心里不痛快了,那怎么学?——这又不是钱的问题了,我们家孩子都是有志向的——”
      “还是小孩自己选择,这姊妹几个学习,我从来不操心,就净弄吃弄喝——”母亲也是极其大度有档次;
      “哎,随小孩选吧,我这一辈子都没见过多少钱,但也不见钱眼开——家里也不缺这个钱——”奶奶擦了擦眼睛;
      “哎,这点钱也就我个把月工资钱——”爷爷似笑非笑地嘀咕着,他拿多少钱工资,奶奶一辈子不问也一辈子不清楚,家里人也不敢问,因为老爷子太“唆固”,你要问他工资就跟掀开他脑壳看到他本质一样,思行见过奶奶开玩笑地问爷爷工资多少,结果爷爷邪脾气一上,六亲不认地呵斥道:“嘛,你要问那么清楚作什么?!是你拿命换来的?!是短你吃还是短你喝了还是不给你瞧病了还是要钱花没给?!”然后,奶奶就唏嘘地笑着,因为老爷子把给钱给家人或者拿钱主动或被动帮助他人当作一种乐趣,他想保守这份神秘,让家人“惦记”着他,然后有求于他,然后一次次地巩固自己不可动摇的大家长地位。
      “哎哟,她爷爷这回把收入露底喽!”母亲抓住爷爷的信息就开始酸溜溜地带着些许不满开玩笑;
      “哎,我钱多呢,这点还真不算什么!”爷爷立刻鄙夷斜眼母亲,然后嫌弃地转过头去,望着远方吸着烟;
      “哎,俺不就是说说嘛,哟,这就不开心了,除了思行能有资格花你钱,旁还有哪个小孩有这待遇?”母亲虽没把这个老历史翻过去,但现今,孩子是自己的金疙瘩,她倒是从容了许多;
      “行行,你要去哪个学校?”奶奶突然冷不丁地喊了声,将大家的注意力直接转移了,母亲也巴巴地望着思行,思行虽然坐旁边不爱说什么,但内心早已把厉害关系都捋了一遍:
      如果选择拿三四万的奖金,那,这钱自己肯定不能单独支配,大人会已各种理由拿走,那是给老爷子还是给母亲?给多少?哎还是算了,都是不好惹的……虽然自己很激动,如果这些钱可以留着,上大学就不用贷款了……但这个好处自己又不敢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如果选择给奖金的学校,到时候学习不能拔尖怎么办,那岂不是很丢人,自己只是在镇子里上初中,视野肯定不如城里的孩子,自己肯定有个过渡期,但过渡期自己又不愿意遭受非议,我可不想一群老师围着自己,吵得不安宁……另外,村上人嘴碎,如果选择钱,又会说赚钱该给谁花该孝敬谁,又是伦理,够够地……
      “这是小孩自己的事情,欢去哪里就去哪里!”老爷子再次强调;
      “嗯,我想去一中。”思行话一出,所有招生老师都傻了,忙活了半天,还是为他人做了嫁衣,“一中是全市最好的中学,我想去跟大姐二姐一起,她们从哪里毕业我就也去哪里。我爷爷奶奶一直都在支持我都梦想。”
      “嗯,好!这就对了!”奶奶突然拍了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前途是自己挣的!”
      “嗯嗯,我们听小孩的,呵呵~”老爷子也突然开心地笑了,一副我就是烧不完的青山般感觉;
      “哎呀,行行那是有大靠山,一般人比不了!”母亲立刻陪笑,话里也带着一股酸气酸着思行,思行知道,如果自己也成长在那个家里,肯定没有现在的这个选择。其实,去二中也挺好的,自己好友井石就是去二中读书的,如果去二中,指不定还能跟他一班——
      “那我选二中!”思果一下子张嘴,母亲的脸上微笑了,爷爷奶奶沉默了,带着少见的局促与不安,二中的老师突然中了彩般,赶紧把腿边的黑皮包拿出来,“大姐二姐三姐都在一中了,我就去二中,二中不是还有一个哥哥在那教书嘛,多好!”
      “你想好啦?”母亲有些迫不及待,但思行读出了妹妹的心思,她是没得选,她知道家里的情况,而且,她的选择可以减轻家里的财务紧张,毕竟,三万元是很大的数目,差不多是父亲一年的工资,或许是一年半吧,指不定,他的工厂连年底都撑不到——她没有别的选择,母亲打她最凶,但她还是最爱这个家,三年食宿全免,每个月还有几百营养费,所有学费等费用也全免,还有三万元现金——
      那一刻,思行突然心疼思果,但自己也有如思果一般的不得已,可面子上看来,自己就是那个不考虑家里死活的自私孩子,可拿到钱,这些钱又能给父母吗?老爷子跟老奶奶不是好说话的,老爷子如果真的搬出记账本,自己还是一分不得,那自己又图个什么,与其赚这个钱带来一屁股麻烦,不如舍弃干脆!
      “哎呀,总算没白来!”二中老师一边笑着一边拿出三摞钱,然后拿出合同及录取通知书,当场,母亲收了钱,妹妹签了合同,收了录取通知书。
      思果是一个害怕孤单的人,但眼下,家庭维持让她勇敢地走出了独立的一步,她的眼神是渺然的,突然不坚定了,思行突然从她的身上看不到那双单纯而有力的翅膀,突然间,她觉得自己竟未帮助到思果,自己好愧疚。
      “哎,果果,我同学井哥在二中,他爸妈是那边的老师,到时候你又能多一同学!”思行似乎把心里最珍贵的朋友送给了思果,她觉得非这样不能让自己安心;
      “嗯嗯,周末不是还可以聚聚的嘛!”果果心大,似乎无所谓;
      “都在市区,离得都很近。”二中老师突然宽慰思果,“就算中午串门都行,走十分钟不到就到了,就是前街跟后街!欢迎你来我们二中,也感谢你们一家人对我们学校的认可和支持!老人家,我就不打扰了,天快黑了,我就回去了!”
      二中老师刚起身,其他老师也跟着起身,然后互相递着烟,恭喜二中,然后二中老师笑着,如释重负;
      “哎,要不吃完饭再走,她奶,要不我去东庄饭店买点凉菜,再带两瓶冰啤酒——她奶你看中不?”老爷子起身就要出发,但仍旧真诚地咨询奶奶自己这么打算合不合适,老奶奶眼皮没抬,许久没回应,而起身的老师都赶紧摇头摆手,说不麻烦了。
      “弄两菜也行——她爷爷,你去切点好猪头肉、牛肝,买只烧鸡,红烧条鱼,弄盆肉丸子——人多,就多弄几个菜——”老奶奶终于发话;
      “妈,就弄点荤菜,我等下去她爷爷菜园摘点青货炒炒就够一桌了。”母亲赶紧说道;
      但老师还是走了。
      然后,整个村子又炸锅了,各种说法传奇百出,但零言碎语的都抹不掉“成绩好有前途”这六个字,渐渐,嚼舌根的没了底气,村子里开始多了责骂孩子不好好读书的声音。
      饭菜买好做好,父亲下班也到了老家,大姐二姐在家里写好作业也到了老家。挤挤的一桌,像平常一样吃着饭。大姐二姐并未因思行同去一中而感到格外高兴,也并不因思果为家赚了三万而分外感激。父亲笑着尴尬地吃着轩软的白馒头,他每夹一次菜都低着头远离饭桌对着地面,母亲面带骄傲,像从此以后站起来般,大有咄咄逼人之势,爷爷奶奶静静地吃着,也是百味交杂,这一局,两个家庭,赢了就是输了,输了还是输了。
      訾家,好似就这样不大容易快乐起来。
      就在众人即将散去之时,东庄的干大姑来了,是儿子开车送到了村口。干姑姑嗓门大乐呵呵地,还没进门,便听到她的喊声:
      “呢,行行果果呢!俺地小心啊,这好事行千里啊,俺这蹲家里都听人说了——西庄的訾家双胞胎孙女厉害呢!这回俺干娘俺干爷脸上有光呢!”
      干姑姑大儿子也做了村干部,她本就是一豪爽之人,思行父母与孩子一起上前去迎接,爷爷奶奶自然开心,干姑姑别的不说,就说这张嘴,那绝对能讲会道,能说书,她喜爱小孩,喜爱东一段西一段讲,喜爱听戏,喜爱拉家常,也最最真情。干姑姑身量不高,但宽胖,脸又大又方,每一个字都出自丹田,蹦出如脆铃大钟,她也剪着齐肩的头发,铁丝的头箍,她的身子板太胖了,得有普通妇女两个大,讲会儿话她就得停下来喘下,坐得离得近的,就能清晰听见她气管过气流的声音,嘶嘶的。
      “今晚怎么有空呢?来也不提前说下,你干娘还能不供顿好饭啊!”老奶奶嗔怪,但干姑姑却不生气;
      “喏,俺干娘说地,我这回娘家还要先打报告要好酒好饭那不就见外了嘛!”干姑姑绝对好逻辑,“俺这听说侄女有出息,那还不扫麻溜来,俺也来沾沾光,祖辈几代人,现在俺干娘俺干爷脸上绝对有光,你们这个功劳全市第一——”
      “呵呵呵~”干姑姑的话极其有重量,惹得大火哈哈大笑,干姑姑也笑得哈哈;
      “行行,你可要好好地,好好学,考上个好大学,你是命好,生在好人家,那些个小丫命不好的,这不都下来打工说婆家!”干姑姑突然想到什么,赶紧接着说,然后还拉着老奶奶的手,放到自己的双手里,“俺干娘,俺这边家族可出败类了!行行,你还记得跟你一起上五年级的小瑶吧,这她爸终天赌钱,输了该人家两三万给不起,要把小瑶抵过去,俺可去劝了,那没有妈没人管还是人家啊!我们外人把该说的都说了,旁就看她爸自己了,这可好,你前脚走他爸后脚就拿钱哄小瑶回家不上学——”
      “这个?!哎呀!”奶奶表示震惊,爷爷更是不屑;干姑姑无非要表达家庭的重要,上学的重要。可在乡下,谁会在意谁辍学呢?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那一年不都是有同学已各种理由辍学吗?甚至还有买不起校服被劝退的。在思行家,大家只是旁观这个事情,就当这件事如淘洗真金,留下来的总是少数吧,要不,谁又能改变什么呢,那也毕竟是人家的事情。
      命运总是承转不同,盈缩相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