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6、种一份善心 ...
-
谁最拥有善良的心?
应该是心疼过的人。
但不代表每一份善良的心都是好的。
善良的定义不一定是柔软。
善良应该是适合自己,并且适合于身边的人。
思行的朋友中,有这样一个姑娘,姐妹俩是父亲带大,母亲因为过不了穷日子跑了。但是这个女孩是很早懂事的,并且她不觉得自己很悲伤,只是骨子里有股馁劲,别人万万不能触碰的字眼是“穷”字。认识这个同学,思行才知道母爱缺席的方式有很多种啊,这种毫无指望的估计是最残酷的。这个女孩读完小学就不读了。还有一个姑娘,刚上完六年级就因为父亲欠钱,为抵债,嫁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还有好多的同学,每一年都在上演离开,有的甚至是因为学校逼迫订校服家长不愿意拿钱而退学……
思行突然觉得这一路生活就像过筛子,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啊,能继续向前走着。她晚上有时候会问奶奶,为什么有的家长很轻易就让孩子离开学校,似乎不带什么指望,就算成绩不错,有时候也为了省钱或者给男孩上学,把女孩子拉下来,在家里干活或者出去打工赚钱……
奶奶说,那是人家的事情,摊到那样的家庭,这有什么办法,人这辈子该吃那碗饭都是一定的。
当思行给爷爷说自己的同学时,爷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带着思行赶集买衣服,思行说,爷爷,给那个同学也买一件衣服吧,爷爷点头答应,思行挑的花色。爷爷回家跟奶奶开玩笑说,要不把前头屋收拾出来,把那个孩子养了做孙女,也不花多少钱。
奶奶没搭理爷爷。
过了半天才缓缓说道:人家再穷也是家也自在,再丑也是爸也开心,你把人家带来,显摆你能为呢,这不就是有钱能为地嘛!养自家孙女都阴晴圆缺地,还要养别人家孩子,哎呀,你这善心未必成好事——
爷爷笑着不言语。
这份善心是出于一时的冲动吧,但是思行心里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这到底是一份善心,忧的是既然这么有善心,为什么不是对自己无私呢,反而是对别人家的孩子呢?如果那个孩子真的来了,自己是一定要离开的,不管怎样,觉得多余的还是自己。
但等一切理顺了,爷爷便歇了那份冲动之心。
这件事让思行思考,思考善的范围和意义。
那个同学的家虽然破旧,但思行明显感觉到她们的自在与快乐,一家子相濡以沫,就算她父亲赚不了大钱,但是每一份在兜里的钱都是给姐妹俩花的。
乡下的孩子,很少上街买衣服,能上街买衣服,穿现成的衣服,那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但思行的衣服,尤其是小时候的衣服,大都是奶奶蹬缝纫机赶出来的。奶奶最喜欢的图案是三角形缝起来的八宝图,思行的小裙子小肚兜甚至玩耍的小书包,都有小八宝的图案,奶奶说,八宝图案的布料不是一家的,是从好几家找来的,叫百家布,穿百家布,不得病。
后来,等思行大了,奶奶想做衣服眼睛也不好使了,于是,大舅爹家寄来的旧衣服,叔叔家的旧衣服,奶奶的旧衣服,都成了思行衣服的来源。
又是一年的春天,小鸟孵出,春风也会肆虐,将一鸟窝甩下树梢,鸟窝落地,倒扣着,里面竟还有几只皮肤红红的嘴巴黄黄的只长了几根毛的小鸟,这一摔可能是摔得不轻了,小鸟精神全无,但嘴张得大大地,爷爷说,这窝鸟不中了,养不活了,老鸟在树上上蹿下跳,叽叽作响,几次飞低从思行的身边飞过,然后凄厉地喊叫一声。
“把它们放窝里放柿子树的树杈上吧——指不定有老鸟来,小鸟还能活呢!”老爷子每年都爬柿子树摘柿子,柿子树上有个稠密得很的枝桠,把鸟窝卡在那里正好,而且爷爷会爬;
“嗯,那就试试,老鸟不一定会来了,先送上去看看。”爷爷爬树,不用什么保护措施,赛个小伙子,当爷爷把鸟窝和小鸟安放好,便领着思行站院子里偷偷看,那只老鸟在柿子树上穿梭了许久,终于,在窝里俯下身子,是奇迹了,每天早晨都能看到窝边几张黄黄的嘴大张着,老鸟来回忙碌地喂食……
多好啊,直到秋季,所有的小鸟都飞走了,留下了空空的巢,然后被风吹落,然后被爷爷当干草烧锅……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刻意,自然得让彼此都舒心……
过去小时候,乡下生活的一切都是那么适合自己,日子像贴了保护膜,也许,总有过期的一天吧。但无论怎样,那颗心自始至终是善良的,给自己留有希望,并努力让周边的人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