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因爱留下 ...

  •   隔代的爱,拥有世间最大的包容。
      不仅仅是血缘关系。
      而是,
      为人父母者总是要在孩子成长二三十年后,才知道自己孩子幼年时候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专家会说,孩子应该这么养,那么养,这么吃,那么吃,依据着最高级的科学道理。其实,养孩子之前,父母要修炼成两座山,既要有幽深静默,又要有鸟语花香,那两座山是岿然不动的,允许奔跑,允许哭泣,允许畏缩,允许他是一个孩子,他有许多的不敢和不能……
      理想的教育都是妄想自己孩子生下来就是全能,与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优秀,优秀,但我们大人不曾想过,正因为孩子需要一个成长阶段,所以我们才有正当的理由陪在他们身边。
      而孩子,总喜欢阳光顺心的生活,思行也是这样。
      起初,思行知道家人不要自己了,爷爷奶奶对自己也是一下子难以接纳,那时候,小小的思行便开始为自己谋生路,见到父亲偶然回老家,她就远远地站着,面带微笑地等着,然后怯懦地与父亲打招呼:
      “爸(极小的声音),下班回来啦!”
      其实,像陌生人一样,甚至,比遇到陌生人还不自在。每一次强迫自己喊人,都如鲠在喉,她期待回音但声音又太小,而若被忽略,她便低着头继续逼迫自己往前走,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而父亲的头颅,总是高高在上,他的腰直直地,走起路来像奔赴战场面对敌人一般。
      当然,她从来不抬头看自己父亲,她本就惧怕那双手,那双把自己放下的手,使劲推自己一把的手,她也惧怕那牙齿紧咬着摩擦的声音,仿若自己也被碾碎一般。
      但,她还是要打招呼,那时的她或许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出于本能做这个事情,一是惧怕被父亲忘记,另一个就是安慰自己有所归属。
      对爷爷奶奶,她也是极力揣度二老心思,说来真是可笑,一个四五岁不到的孩子,就开始动起脑筋,为自己飘摇不定的生活谋划,克制自己。她知道爷爷的善良与软弱,所以,爷爷的性格最好拿捏,大声命令不行就可以转为哭闹,总有一种方式,坚持下来,会让他老人家心软的;虽是老人家,虽是这么温柔的性格,但只要找准一个点激一下爷爷,他会比孙悟空还厉害呢!
      奶奶呢,是最不一样的奶奶,她爱自己总会比爱别人多一点,好多事情,她总是把自己摆在第一位,她以自己的感受为基础,从不因为思行是个小小的孩子,就对她迁就溺爱。所以,奶奶是思行仅次于父亲最惧怕的人。为什么是第二个惧怕?因为思行知道,奶奶嘴巴厉害,但还是有点疼自己的,因为夏天的时候,奶奶一边给自己讲故事一边扇扇子,冬天的时候,奶奶的怀里最暖和,爷爷去车队有事的时候,奶奶从不起床给思行做饭,但是思行可以随意吃她的补品,什么奶粉、蛋糕、香蕉、面包、果子……想带几个分享给朋友都可以,这点,倒是比爷爷大方多了。
      有一个比较难的点是思行必须要注意的,就是,如果家里还剩下最后一份的东西,她不可以偷偷吃掉,因为奶奶总是跟她说,她不要急着吃什么,应该留给老年人吃,老年人没有多长时间过了,她自己已经是半截身子埋进黄土里了,不能再吃几年了,小孩子吃的日子还在后头,现在不需要这么着急,这么享福。当然,思行听到这些话那是又悲伤又生气,最后竟是无言以对,承认她的理论确实是正确的。
      但受了委屈的孩子,脸上是挂满难过的。
      爷爷呢,就厉害了!每次上街,他就把好吃的买两份,装在两个袋子里面,回家后,奶奶一份思行一份,然后两个人分别找地方藏起来,自己吃自己的。老奶奶看到老爷爷这么宠孩子,当然愤怒,提了果子便恨恨扔下一句话:
      “你也不是指望她将来能作什么地!”
      老爷爷呢,从不生气,就只是嘻嘻地笑着,只要老太婆消气了,一切就好了。
      六岁,思行想要小网去网鱼,于是爷爷砍根细细长长的竹子,奶奶找铅条穿网口,然后捆到竹子上,而后,两个老人提着塑料袋或者小水桶,跟思行穿树林抓知了,或捡知了壳,或者去西边的西溪里逮小鱼,但小鱼太机灵了,人一来鱼就跑了,但老爷爷会玩,找个罐头瓶,然后蒙上一层塑料纸,再用思行的扎头筋套起来,找根长塑料匹扣在瓶口上,再把瓶口塑料膜剪一个鸽子蛋大的洞口,然后放点煎饼或馒头进去,在河边灌满水,然后轻轻放进清澈的溪水中……
      那时,乡村没有流行用农药,小溪的水是农忙时可以直接掬起来喝的,溪水里的水草长得根根丛丛,像小小的绿色森林,水流哗哗,把溪水底下的五彩石头都洗得圆溜溜,干净得不得了!
      就这样,蓝天白云还有阳光,以及飞来飞去的小麻雀,都把溪水当镜子,蹲岸边久了,盯着水面久了,仿佛,溪水下面还有另外一片天地呢,真想一跃而下啊!
      手里的罐头沉入水底,透明的罐子在水里像忍者一般隐形了,里面的食物泡发,散发出甜甜的谷子香味,引得好奇的小鱼围观,他们一排排、一层层围着罐头璧,像镶了一圈的向日葵花瓣一样,不停地翕动着嘴,嘬着瓶身,但却什么都吃不到,然后突然有一只大胆的小鱼从小小的瓶口钻进瓶子里,从上面看,深色的鱼脊像漂亮姑娘的柳叶眉一样,于是,它开始在里面大吃特吃,真美味啊!别的鱼看见了,什么也顾不上,挤着往瓶里钻,当看到瓶子里极其混乱的时候,就要赶紧把绳子拉起来了,这时,鱼儿才知道上当,才知道惊慌,把泡发的煎饼啊馒头啊搅得粉碎,它们上下乱钻,在狭小的空间,翻动的雪白光亮的小小鱼肚子,像粼粼波光一样,好看得很!
      爷爷本来想说玩玩就行,看看就罢,把它们倒了算了!思行虽有不舍,但她也不忍心伤害小鱼,刚想倒出去,奶奶突然开心地说:
      “哎呀,你看这小鱼长得多干净,屎线都清透的,还上街买什么干小鱼,这个鱼回家用井水吐吐,晒干了才新鲜!”
      爷爷一脸的不屑,但奶奶已经把小鱼倒进了水桶,然后给思行再弄好,让她再闷些鱼,老爷爷越是不愿意的事情,老奶奶越是干得起劲,思行呢,自己觉得玩得开心,那干起来就更有劲了,太阳未落山,已经是满满的半桶小鱼,黑压压的头伸在水面上,张嘴吞吐着水和小泡泡……“小黑影”一声不息地跟在思行旁边,它是何时存在的,还真是记不清,思行只觉得它一直若有若无地在家,像自己身后的一小片黑影,不声不响。
      小干鱼晒好,用油炸烩青椒,卷在新煎饼里,那滋味,赛过当神仙!
      老爷爷吃着自己种的青椒和奶奶晒的小干鱼,也啧啧赞叹,竟一时忘了前面的事情,也不住地赞美道:
      “她奶,这小干鱼还真干净嘞,嚼起来松脆!”
      “哼!俺还以为你看不上呢,哎呀,这还吃中了!”老奶奶满脸的嫌弃,算是报了仇般,而老爷爷就大条得多,歪头吃着煎饼卷辣椒小干鱼,思行呢,也一直挑着小干鱼吃得呲哈呲哈地!
      七岁时,思行上了学,是学前班,老师天天教怎么擦鼻子,怎么洗脸,怎么上厕所,怎么提好裤子,中午还要趴在桌子上睡觉……那老师是思行家的亲戚,对思行是格外地严厉,甚至,思行都不敢买彩色麦芽糖吃,但那时候好多孩子都吃那个竹帘一样的麦芽糖啊!
      薄薄的一层透明塑料纸,里面包着红黄绿等彩色的小条条,一毛钱十根。这个糖,夏天吃比较费劲,因为那个塑料膜特别难撕下来,总是粘在糖上,抠来抠去,满手都粘得黏糊糊的,所以,很多孩子一着急就直接揉嘴里嚼,都糖化完了,自然就剩下一团嚼得硬呼呼的塑料纸,然后再吐出去,这样真是最省事的;而冬天吃就简单得多了,冬天天气冷,糖像变老实规矩一般,怎么都好把塑料膜撕下来,那一根根往嘴里塞,嚼起来才够味!
      往往,一个买得了彩色麦芽糖的人,都会有很多朋友,这些人一到下课就围在吃糖的人身边,巴巴地望着羡慕着,吃糖的孩子骄傲地表演着,如果他心情好,指不定会分享几根麦芽糖出去呢!
      麦芽糖的香甜味,一直弥漫在七岁的童年,思行在学校不敢吃糖,怕老师批评,但到了家,老爷爷的三轮车上的皮包里,早就放满了各式的麦芽糖,思行兴奋地撕开大口吃着,但吃不到两根,就不愿意吃了,这糖,远没有奶奶的零食好吃。
      八岁,正儿八经上了一年级。开始学拼音识字了。早上,爷爷奶奶像是领了任务般,一个做饭一个给思行穿衣收拾,然后,思行不像其他的孩子自己走去上学,而是爷爷用专门的三轮车去送,奶奶还坐在车边,扶着右手边的车筐,爷爷与奶奶,还是给思行创造了一个夹角,连一点风丝都不会吹在思行的身上,可那时才到秋天,有点风多好啊!
      爷爷奶奶辈分高,一路都是问候的人,爷爷奶奶总是很自豪地回复他们,今儿是思行头一天上学,这么远的路这小腿怎么跑得了,正好家里有三轮车,一起送一下,然后我跟他爷爷去上街上转转,买点青货鱼肉,孩子上学要用脑,不能没有营养……打招呼的人往往都会投来羡慕嫉妒感慨的目光。
      其实,思行挺难为情的,爷爷蹬着三轮车像游街的花车一般,怎么招摇怎么来,那行进的速度慢悠悠地,思行看得清地面上黄沙一粒粒的样子;这还不是最丑的,最丑的是,那时乡下没有人见过三轮车,上学的小孩子见到三轮车觉得稀罕,都背着书包跟车后慢跑,有的甚至为了表现自己速度快,把书包带子直接挂在大脑门上,然后迎着阳光闭上眼,一口气就跑到车子前面……这么大的关注度,让思行觉得别扭,自己又不是残疾,怎么就非要坐着,而且车厢里还被奶奶垫上了蛇皮袋,上面又放了一个厚厚的沙发垫——
      “我想下去跑跑,我自己能去上学——”思行小声地跟奶奶爷爷说,车外的孩子羡慕的眼光从未停止,似乎,思行生在訾家,就是不一般的孩子;
      “哼,瞎说!”奶奶转头嗔怒道,“你跟他们能一样嘛?!这些小子将来都是要耕地的,你不是,你是要学知识的,跑累了,到学校哪里来的精力学习?!这不学习就没文化,没文化就只能种地——那,我跟你爷爷养你做什么用!”
      奶奶的道理,又一次让思行别扭,自己怎么就不能使腿了?!但眼下,服从才是衣食之源,她望着身边跳跃的孩子,把头埋进了奶奶身后。
      终于到了学校门口,大部队也突然停止了,他们盯着思行爬下车子,然后都争着想跟思行交朋友,思行只觉得丢人,下了车,身上背着奶奶从姑姑家选来的好书包,又是让同学一阵羡慕,她低着头,跟爷爷奶奶再见,这是跟爷爷奶奶生活后一直的礼节,爷爷奶奶招招手,便拐到北面的直路去赶集了,思行觉得自由了,第一件事,她是夸张地蹦跳在半空,然后让双脚结结实实地在地上夯两下,然后,哈哈大笑地进学校,找班级。
      八岁的时光,就有了许多作业,要抄许多遍,那时的老师最喜欢的是五十遍、一百遍,或者把学过的今晚都抄十遍,这是一座山,哗地就落到了思行的头上,晚上,黄头电灯照不到桌子边,爷爷就点上蜡烛在旁边,思行先是有耐心抄,但抄着抄着就没耐心了,就要睡觉了,爷爷奶奶坐旁边,一个擦脸,一个削铅笔,但思行实在受不了就呜呜大哭:
      “我做不完,我写不完,我不想上学了!”
      “是呢,老长青就该死,她爷爷,你明天去找他说说,天天这么抄,小孩还过不过,这上学竟一点趣味都没有,那还上个什么劲!”老奶奶生气了,她骂谁,在这个镇子里,都没人敢还口的,你可以背地里说她,但当着她的面,你会惧怕她高高在上的威严;
      “嗯,老长青可算孬种,一年级就让小孩回家哭闹,听说写不完都扭眼皮,自己孙子眼皮天天被扭得青紫青紫地,儿媳天天在家门口骂,你说这人——”老爷爷戴着眼镜低头继续削铅笔,小心地用刮胡刀的刀片把笔尖刮尖,然后煞有介事地抬头看老奶奶,“话又说回来,她奶,小孩子这时不吃苦那几时吃苦?不写怎么能记得住字?俺在部队,下了战场,指导员就组织一起学习,记笔记,没文化到底不行,国家一直在发展,中央台不是天天播新闻,哦,人家国家领导人都要天天学习呢,跟不上脚步那不就糟了!”
      “哎呀,不识字还算个什么人?!就是个活死人!”奶奶一边自我嘲笑一边扭了把鼻子擦在围裙上说道,“以往小闺女哪有名字,现在也就人人平等了,能上学,有本事也要识字,这大字不识地,也就看能穿衣吃饭,就也算个人!”
      “嗯哼,也就自己把自己当个人物,旁人就不说罢了~”老爷爷毫不客气地指摘老奶奶;
      “现在乡下就是没老年大学,有老年大学我也去报名,还能不收?哎呀,就你有文化,识字,你多能干,你是能人!”
      “能不能人不敢当,但比你那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强,嘿嘿~”
      “哎呀呀!”老奶奶自己也笑,哼哼地连眼泪都笑出来,“那没法子啊,都要死的人,还提什么识字不识字,这些东西都得留给年轻人学——”
      “哎,那自然,你这老不死地花钱认清数字,点清楚找多少,会吃会喝,那不识字也不耽误你——一点都不耽误你,这识字地不是天天给你端茶送饭?她奶,我就唐突说一句——竖坟头那碑上字又不要你自己写,识字作什么,你是还能爬出来看看怎地?!”
      “哼哼哼~”
      “呵呵呵~”
      少有的和谐,听得思行也心静静地,但是奶奶不识字,她心里突然多了一些同情,她连名字都不会写啊,她在世上生活的符号啊,她不会写,这么厉害的人连名字都不会写啊!
      “奶,等我学多点字,我教你写名字!”
      “嗯,哼哼,没白疼,你好好学,学好回来教我!”
      “嗯,肯定的。”当感觉被需要,有价值,思行突然觉得抄一百遍也不累了;
      “嗯哼,你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你哪有那个吃苦的劲,我年轻时候教你遍数少?!”爷爷满脸不屑,他不知何时点了根烟,一边说一边嫌弃地闭眼往旁边看;
      “哼!不说啦,跟你说,说什么?!睡觉!!”奶奶手巾一扔,转身就走到里屋;
      “嗯,可算遭,跟那鸡一样,天黑就上墟,还有个什么正经事,一天到晚地……”看不见身影,爷爷又小声打趣嫌弃地叨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