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母子 ...
-
没过几日上仪大长公主府传来消息,张璃失足落水,溺毙于荷花池中。
赵珺听到消息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太后神色悲悯,叹道“张璃那孩子虽然不讨喜,可还那么小,唉,可惜了,听说赵贞丧女悲痛欲绝,请旨想去江南之地修养?”
赵珺点头,“是,姑母留在公主府只会触景伤情,朕已经准了。”
“也好,她毕竟是天家之女,前尘往事就此作罢,就让她守着那份公主尊荣安生过日子吧。”
赵珺突然看向赵瑶,问“瑶瑶怎么看?”
赵瑶娇笑,眼神却讽刺,“珺珺温和宽厚,人君典范。”
赵珺嘴角轻勾,“过奖。”
太后看了看二人,疑惑道“你们姐妹几时变得这么客气了?”
赵瑶挽着太后的胳膊撒娇,“儿臣已经及笈了,自然不能像从前一样没规矩。”
太后一脸欣慰地摸着她的头发,“甚好,瑶瑶长大了。”她突然想到了什么,问赵珺,“对了珺珺,桃枝怎么不在你身边伺候?”
赵珺愣了一下,淡淡一笑,“桃枝年纪大了,朕放她出宫嫁人去了。”
太后一脸惋惜,“这孩子也不给我磕个头就走了,我还给她准备了嫁妆。”太后命淑华姑姑拿出一套赤金红宝石头面,说“你派人送去给她吧,她伺候你一场,是有些功劳的。”
“是。”赵珺闲话几句就出了寿安宫,琼枝看着手里的锦盒,问“这怎么处置?”
赵珺冷冷地吩咐,“随葬了。”
转眼到了年尾,前线的战事仍打得凶猛,高门世家和宗室勋贵都出了钱财为将士们添置冬衣棉被,宫里也裁减用度,停了歌舞宴会。
京城过了一个颇冷清的除夕夜,清平二年的头一日,一女子在京兆府外击鼓鸣冤,京兆府尹被扰了清梦,骂骂咧咧叫人将那女子带到衙门,他要亲自审问。
岂料那女子三言两语就道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京兆府尹吓得面无人色,直接进宫求见赵珺。
赵珺正在寿安宫给太后拜年,京兆府尹慌慌张张地闯进来,直接以头抢地,“皇上恕罪,太后娘娘恕罪,有一个自称是端清太子红颜知己的灵雪姑娘,带着一个四岁的小男孩,说是端清太子的骨肉,那灵雪姑娘嚷嚷着要让孩子认祖归尊,还有……”京兆府尹实在说不下去了,他怎么敢说,那女子还嚷嚷着要赵珺交出皇位呢。
“放肆!”太后突然站起来怒斥,“无稽之谈,将那女子带进宫来哀家亲自审问。”
京兆府尹都快哭出来了,“她,她死活不进宫,就赖在衙门,如今外头都是议论纷纷的百姓,臣实在没法子。”
赵瑶突然一脸天真地问“那孩子生得可像太子哥哥?”
京兆府尹冷汗直流,磕磕绊绊地说“生得是有几分相似。”
太后突然严厉地呵斥赵瑶,“住嘴,你知道什么。”她极威严地挥手,“都出去,哀家同皇上有话要说。”
赵瑶一脸委屈,“母后,儿臣说错话了。”
太后懒得看她,冷声道“出去!”
赵瑶委屈的垮着脸,嘴角却露出一抹诡异的笑,挑衅地看了一眼赵珺。
赵珺总算明白了,原来这就是赵瑶的第二次出手。
喧闹的宫殿突然安静下来,太后握住赵珺冰冷的手,欲言又止。
赵珺敏锐地察觉到了太后的异样,她疑惑道“母后为何如此断定那孩子不是太子哥哥的,太子哥哥薨逝时十三岁,民间成婚早些的这个年纪都有孩子了。”
“唉。”太后连连叹气,“这本是深埋在我心底的秘密,如今只得让你知道。”
赵珺眉头皱得很深,太后一脸痛惜难堪,“玥儿是个好孩子,可是他,他好男色。”
“什么?”赵珺一脸震惊,她竟有点反应不过来。
“玥儿十三岁的时候我派晓事宫女给他指导人事,可是玥儿却,我只当他年纪还小,可是没过几天他竟求到你父皇跟前,说他喜欢沛国公家的二小子,你父皇震怒不已,将他禁足东宫。”
赵珺迟疑道“朕记得谢二哥是太子哥哥的伴读,他十五岁的时候突然得急病去世了。”
太后叹息,“他被你父皇秘密处决了,玥儿知道消息晕厥过去,醒来就神思迷乱,经常胡言乱语,没过多久他就卧床不起撒手去了。”太后说到伤心处呜呜地哭着,“你父皇因为此事大受打击,他自责悔恨不已,再也不肯面对众人,整日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吃斋念佛,这本是我同你父皇深埋心底的秘密,却不想有人借此生事,你不必有所怀疑顾忌,那孩子势必不是玥儿的遗腹子。”
赵珺听完不知该说些什么,她恍惚想起了太子哥哥同谢二哥亲密无间的身影,不过一个月的时间谢二哥与太子哥哥接连辞世,她也曾恸哭不已,却不知有此隐情。
面对深陷回忆难过不已的太后,赵珺轻轻揽过她的肩,实在不忍心将赵瑶牵扯其中的实情说出来。
太后哭了一会儿又犯起了头疼,赵珺叫了淑华姑姑进来伺候,她悄声退出大殿,赵瑶竟在外面等她,见她出来,忙笑着迎上来。
赵珺停在她面前,赵瑶挽住她的胳膊,娇笑着说“珺珺,我要是你,就直接杀了那对母子。”
“母子?”赵珺挑眉冷笑,“朕看未必。”说罢她直接甩开赵瑶的胳膊上了御撵,丞相等人听闻此事都聚在御书房商量对策。
他们这些人在进宫前都已见到了那名肖似端清太子的幼童,心中也是惊疑不定。
禁军首领文灿将打听到的消息禀报赵珺,“那位灵雪姑娘曾经是京城艳色无双楼的花魁,为端清太子献过舞,五年前不知被何人赎身脱了贱籍,离了京城行踪全无,如今突然冒出来还带着个孩子,多半是受人指使。”
赵珺点头,“朕知道诸位心中必有所怀疑,但朕对天起誓,那孩子并不是太子哥哥的骨肉。”
众人听她这么说心总算定下来了,文灿一脸肃穆,“皇上,将这兴风作浪的母子斩首示众。”
“杀人容易,可难堵万民悠悠之口。她既知此事败露难逃一死,为何义无反顾?”
文灿想了一会儿,不太确定地说“应当是有人许了她天大的好处。”
丞相温和地笑着,“皇上圣明,死人不能享用,但其父母兄弟可以。”
赵珺点头,“丞相说的不错,齐大人,朕命你速速出京去这位灵雪姑娘的祖籍走一遭。还有,派重兵把守京兆衙门,她们母子二人不能有任何差池。”
齐修仪领命出宫了,灵雪姑娘带着儿子直接住在京兆衙门,京兆府尹恨不得拿她当祖宗供起来,日日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若她们母子的出现只为陷害赵珺,这几天必定会有人来刺杀,若人死了,赵珺这皇位永远都要沾上污点。
齐修仪快马出京,只用了三天就回京复命,灵雪姑娘原名张雪,家中贫困难以为继,十二岁被其父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那家的公子看上她的颜色强行占了她的身子,家中主母知道了将她一顿好打卖到了青楼,几经辗转到了京城的艳色无双楼,因为擅舞,成了楼中的花魁娘子,她家中只有一老父和幼弟,于六月前不知所踪。
赵珺听完沉默了一会儿,六个月前,吴王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反,她相信此事是吴王的手笔,可她不愿意相信赵瑶和吴王勾结在了一起。
齐修仪带回来两张画像,画的是灵雪姑娘的老父和幼弟,赵珺命人照此画像制作了两张人皮面具,将其贴在已斩首的死刑犯脸上,将血淋淋的人头装在匣子里送给灵雪。
灵雪果然中计,悲痛欲绝昏了过去,醒过来之后哭了几场,不管不顾地大骂吴王背信弃义,京兆府尹将半疯的灵雪押在衙门口,当众审问她。
原来灵雪五年前被一个行商赎身纳为小妾,跟着他回了泗州,过了几年的安生日子,可今年年初行商死了,她又被行商的正妻卖进了青楼,她颜色不及当年,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只得大肆宣扬曾经给端清太子献过舞,没过几天就有人来赎她,把她安置在别院好吃好喝的伺候,吴王并未出面,他底下的人来与她说了这件事,她原先不肯,那人打听清楚了她的身世,威逼利诱之下她只能咬牙答应,过了一段时间,她老父和幼弟都被接来了泗州,她最后享受了父女姐弟团圆的好日子,便踏上了回京的路。
京城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听完之后纷纷痛骂吴王阴险毒辣。
那名幼童因为长的有几分像端清太子,吴王便心生此计,不仅灭了他满门,制造了一家人死于强盗之手的假象,还给他下毒导致心智受损,明明是六岁的年纪身量却瘦弱如同四岁,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
此事传开以后,那男童的姑姑寻了来,她因着远嫁逃过一劫,千里迢迢将娘家唯一的骨血接了回去。灵雪疯疯癫癫在狱中自尽了,此事前前后后历经两个月才落下帷幕。
赵瑶没料到此事这么快就了结了,她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经常打骂自己宫里的宫女内侍,如今除了青女没有人敢近身伺候她。
赵瑶将自己关在内殿打砸东西,咬牙切齿地骂“为什么,为什么你不直接杀了她们,只要你杀了太子哥哥的骨肉,得位不正这四个字就会压死你,我就会被朝臣推举上位,为什么你不这么做?”青女神情麻木地守在殿外,她已经听了太多这样的话了,长公主让她听并不是将她视为心腹,而是在长公主眼中她已经是死人了。
赵瑶把寝殿打砸了一通突然推开门,衣衫凌乱地朝寿安宫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