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恩情 ...
这一声喊出来把帐内的人惊了大半,那些在姚恒主帐内共商行军大策的将领们皆是忍不住变了神色,可是若有熟悉京城世家关系的人在,却是可以理解这其中缘由的。
陈响的母妃毓贵妃乃京畿宋家女宋纯,毓贵妃有一位叔父娶妻房氏,恰是姚恒母亲房夫人的堂姑嫂。因此算来,他二人的母亲互为姻亲姐妹。
弯弯绕绕说不太清,总之虽无血亲关系,但攀着远房姻亲,姚恒确实可算陈响的表哥。
不过脑子里只有排兵布阵杀敌报国的姚将军不懂这些,也就不能理解这位金尊玉贵的皇子殿下为何要如此亲近地唤他,一时间竟有些惊疑。
帐内的气氛凝滞了好一会子。
好半晌姚恒才定下了神,又恢复了平日里的镇定神色,向陈响拱手行礼,道:
“殿下抬举了。末将怎敢僭越为殿下兄长,况未能亲迎,还请殿下赎罪。”
“表哥不记得我了。”陈响这句话是陈诉的语气,略带了几分失望和落寞。
“末将不敢。”姚恒挺直了脊背肃声道,“九月圣上大寿永福大筵上,末将阻拦西羌使者言行差错,若非殿下开口求情,恐怕末将如今亦不得领兵杀敌效忠大陈。当日匆匆道谢,确是礼数不周,还望殿下给末将一个日后补过的机会。”
“表哥倒还记得这事。”陈响脸上稍稍散去了失落。他自幼体质虚弱,身量也是过于纤细,此刻与姚恒站在一块,生生矮去了大半个脑袋,仰起脸看着姚恒说话,一双凤眼睁大了紧紧盯着,倒把姚恒渐渐盯得不好意思了。
“咳......殿下恩情万不敢忘,只是今日舟车劳顿想必疲累,末将亦有军策急需商议,现下便请殿下先回帐歇息吧。”
姚恒端正神色,伸手招来帐外士兵带领六殿下前去事先准备好的军帐,便重新投身于沙盘和地图,同帐内其他将领一同商议退敌之策了。
陈响很想再问问姚恒今日是否过于辛劳,但是又不愿打扰他商议战策,只好先听从安排,出了主帐回去休息。
待坐定了,陈响情绪复杂喜忧参半,对擦星道:“我原就该想到的,这么多年过去了表哥怎么还会记得我。”
“那时毕竟年纪还小,殿下不必介怀。”
擦星安慰他道。
“可是他还记得我帮他求情了。”陈响面上又带了点喜色,唇角勾起便似给这黄沙漫天的荒夷之地平添了三分春色,“不过我帮他,自然是应该的。”
今上驭国数十年,南征北讨安定天下威望极盛,九月初六乃今上花甲寿辰,于是大摆宴席六日六夜,宣扬天下,四方来朝,号称永福大筵。
姚恒便是那时跟随封老元帅平定南越而回,因孤军收复百越最为难缠的两个部落立下大功一举成名,鼎元龙颜大悦,赏他官加二级,再封神威将军,一时风头正盛。
然而受封第二日,也就是永福筵第二日、四方属国使者进贺寿礼之时,姚恒便在宫筵上与西羌使者大打出手,将那使者打成了重伤,事后被一众文臣弹劾倚仗军功肆意妄为,莽撞失礼还坏了两国邦交,不罚不足以正典,不罚不足以服众。
虽然姚恒辩解是他宴前觉察那名使者有意谋害陛下,一时情急才出手阻拦,可文臣人多势众又能说会道,仍是把姚恒批了个体无完肤,还要求重罚以振朝纲。
那日姚恒兄长靖远侯抱病告假,未曾上朝,满朝文武便只有看起来一阵风便能吹跑了的六殿下站出来,愿为他担保替他作证:“父皇息怒,儿臣愿信姚小将军一言。那使者确实形迹可疑,儿臣也有所察觉,何况姚小将军一片赤胆忠心皆是为了大陈威严以及父皇安危,虽说莽撞了些,可忠心可鉴,若不是情急一时他又怎会甘愿冒着殿前失仪的风险去阻拦那西羌使者呢?依儿臣看,父皇倒还需嘉奖姚小将军呢!”
这话若是从旁人口中说出,鼎元帝定要勃然大怒将那人押送诏狱,可是从他最宠爱的皇儿口中徐徐道来,他便只觉得陈响言之有理,姚恒也忠心可嘉,于是便只是派人好生医治那名西羌使者,又送去亲笔信笺和礼物安抚西羌,对于姚恒便仅仅是罚俸,高举轻放了。
逃过一劫的姚恒那日下朝便在宫门处向陈响道谢了一番,可是还没说上几句便被家中赶来的小厮催着回府,说是他兄长病情又重了些,请二公子赶紧回府。
于是陈响只来得及笑一笑,便只能匆匆别过。
之后京都风云变化,姚恒不日便奉旨领兵出征了,陈响只能和鼎元争取了这个监军的差事,才能千里迢迢跑来与姚恒再见。
“哎,奴婢不懂了,”拭月看着倚在榻上没精打采的六殿下,奇怪地问道,“殿下明明就很想见姚将军,为何还要在路上耽搁那么久呢?”
陈响不理她,拭月便又望向一旁的擦星,可擦星也只是摇摇头,未言语。
拭月只好把疑问咽回肚子里。
帐内安静了一会,只有擦星拭月收拾置放物仕的声音。
“我记得我们带了小炉子,”眼神涣散四处乱瞟的陈响忽然道,“你们去炖一盅杞子煲生鱼,母后说这汤补脑。”
几日后。
京都,太医署。
打从院外头便能闻见浓郁的药香,推了门进去便是数十个药童各自守着小炉子,仔仔细细扇着风照看着炉内名贵的药材们。
廊下还有许多小内侍抱着各种各样的药材、器具、甚至各宫娘娘们的赏赐往来穿梭,这些都让
整个太医署看起来忙碌而富有生气。
在太医署当差的内侍们大多数年纪尚轻,这便有一个抱着药方子的小内侍跑得太急了些,毛毛躁躁地便在出院门时撞着了一位大人,药方子霎时零零散散飘了一地,把那小内侍吓得跪在地上不住请罪。
不过那位大人却没有出声责怪,反而蹲下来帮他一张张捡拾起了地上的方子,再一并交到了小内侍手上:“可有摔伤?快起来吧,这方子是要送去何处?若是无碍便加紧了送去吧,莫误了时辰。”
小内侍听得语气温柔,便大了胆子偷偷抬眼一瞧,原来是桓太医!
这位大人正是太医署最年轻的太医桓彧,听说他从前跟着沈太医为徒时也是从药童做起,因此对他们这些做粗活的药童们内侍们极其宽和......不不不,应该说桓太医本身就是极温柔宽厚的人。他对所有宫人都一视同仁地好,逢年节时便时常为宫人们看诊还分文不取,若有的宫人粗莽无礼他也从不曾计较。对太医署其他太医都是十分谦敬,行晚辈礼。又是年轻清俊时常含笑,在宫内偷偷喜欢桓太医的宫女甚至小内侍都实在不少,甚至许多娘娘也对桓太医青睐有加,赞他医术高明君子品行,因此桓太医在宫里的人缘不可谓不佳。
这日桓太医依旧是一身青色的太医官服,内敛持重,笑意谦和如三月春风,那跪在地上的小内侍一时脑子混沌又看呆了眼,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叩了头道多谢桓太医才又捧着药方子急急忙忙跑了。
桓彧有点担忧地看了一眼跑远的小内侍,回头对身边的侍从麦冬道:“这孩子气血不足、筋骨未齐,每日又要跑腿劳碌,一会抓几钱杜仲乌枣并党参给他送去,叫他煎汤服下吧。”
“是,公子。”麦冬点头记下,又道,“还是快些进去吧,昨日谢太医值夜,遣人说有六殿下信件快马送来,您赶紧去瞧瞧吧。”
“殿下写了信?”提起好友的消息,桓彧眼睛里出浮现了些真正的神采,他立时抬脚迈进太医署大门,快步向内走去。
“看来殿下身子骨弱不只是先天不足,”桓彧放下信笺,忧心忡忡地对麦冬道,“若那位嬷嬷所言属实,恐怕先前我得来的那方子殿下万万再吃不得了,两相冲了药性,反而有性命之忧。”
“只是今日秋桂宫两位娘娘还请了公子去请平安脉,六殿下之事不宜伸张,公子还是今日下了值再细细思量吧。”麦冬看桓彧读了信便愁眉不展,开口提醒道。
桓彧点点头,便收拾了药箱往内宫去请脉履职了。
桓彧在宫外的居所在距离皇宫稍远的南坊,是他师父沈子陶所留。
这小小院落实在称不上宽敞,但是对于桓彧来说已经足够了。
自盛和二十七年他师父辞官离京继续云游,这间小院便只有他和麦冬共同居住,好些个春去冬来,他也因医术精进而得了署令提拔,做了小小的八品医官。
桓彧自小学的便是行医救人诚善济世,最是见不得他人受苦受难,在京中善名远扬。因他时常接济宫人或百姓,以至于这么多年也未曾攒下什么身家,仅有的一点俸禄不是买了药材四散送人便是接济了他遇上的穷苦布衣,整个小院里还剩下的几件值钱的物件儿尽是贵人赏赐或是好友相赠,也只是因着恩尚或情谊才珍藏起来,其他可典当的贵件早典当了出去换药换粮、援济困苦了。
此刻已是亥时,桓彧正翻了医术点了灯仔细推究六殿下信件中所述内容,忽听得院门被砰砰敲响。
麦冬动得很快,因为时常有人深夜病急上门求助。打开门后却见一行衣着精良的仆从,手提“姚”字灯笼,躬身道:“闻桓太医医术高明又仁心举世,才深夜唐突。我家侯爷忽发高热久久不退,还请桓太医来府相救!”
争取日更或隔日更orz
副cp是白切黑冰山美男宰相攻(姚恪)×温柔坚韧白莲花太医受(桓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恩情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