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卷二 ...
-
要说刚生了孩子和以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可能就是作息不规律了。
白天还好说,到了晚上,每隔三四个小时,孩子的哭声传遍整个卧室,即便你困得要死,也不得不起来喂她。这大概就是坐月子的产妇最大的功能和作用吧。
本来这就已经极其折磨人了,没想到还有比这更糟糕的。
从医院回家的第二天,她就被接连投喂各种大补汤:什么鸡汤、鱼汤……汤汤水水全灌进肚子,奶水却越来越少。不仅孩子饿得直叫,她整个人也极度不舒服起来。
多方打听,才找来一个催乳师,那种通奶的疼痛,简直比生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通完奶的当天下午,她感觉好了些,孩子也开始吃奶了。
傍晚的时候,爸妈带着时尚哥家的老二小亚来了。
还没等坐稳,婆婆就说要回老家收拾收拾,拾忆没有阻拦,任凭她出了门。
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就坐车回去了,剩下妈妈和小亚留在这。
接下来的几天,拾忆吃到了久违的家乡饭菜,也学会了如何抱孩子,慌乱的内心一下子安定了下来,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
妈妈说这个孩子很听话,吃饱了就“睡长觉”,每次都三四个小时,比那些睡上半个小时就醒的孩子强太多了。
拾忆抬起胳膊,把她小小的脑袋托在右手的臂腕上。她的皮肤透明一样,泛着午后的阳光,仿佛弹指即破。
看着面前这个闭着眼睛、呼吸沉稳的小婴儿,拾忆的心情却有些复杂。
虽然早就和她“见过面”,但心里还未真正接受当妈这个事实,也还没有适应枕边的这个小婴儿,更不知该怎样和她交流。
她醒的时候,哭的很大声,发出撕心裂肺的呼喊。
拾忆手忙脚乱的看着她,却不知该怎样回应。
一周以后,拾忆歪在床边休息,妈妈走进来坐下,悠悠的开了口:“小忆,我们住的天数也不少了,明天就回去吧,小亚不愿意住了……”
妈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后面的拾忆都没有听清,她把胳膊支在额头上,挡住半边脸,眼泪瞬间就无声无息的掉下来。
“行吗?你愿意我们走吗?”妈妈见拾忆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又问道。
“等你出了月子回家多住一阵”,她又补充道。
拾忆轻轻往里吸了吸鼻涕,努力不让妈妈听见,又清了清嗓子,故作轻松的回了句:“嗯,回去吧”,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妈妈在床边又嘱咐了一番,无非是些和婆婆好好相处的话,拾忆只挡着脸也不吭声。半晌,妈妈叹了口气,出去了。
第二天,婆婆来了之后,妈妈领着小亚从门口坐车走了。
卧室里,拾忆抱着孩子坐在床上,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这个小生命。她好像黑了不少,皮肤变得很黄,连眼皮和耳朵都是焦黄的,好半天,拾忆才恍然大悟,她是出黄疸了。
尹浩说要带她去医院,一家人这才想到还没给她起名字。
胡乱在网上搜索了一番,也没找到好听的,拾忆翻出手机,里面有她怀孕的时候想的几个名字。选来选去,他们决定孩子的小名叫小月亮,大名尹悦。
尹浩对这两个名字很满意,高兴的打电话告诉公公,婆婆在一边也说好听。就这样,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医院里,尹浩打来电话,说医生建议住院,照蓝光。
拾忆一下子慌了神,这么小的孩子,让她自己孤零零的待在保温箱里吗?光是想到那个画面,就很残忍。
尹浩似乎也于心不忍,说要不先回家吃天药试试。拾忆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回到家,喂了药,拾忆抱过小月亮,放在了阳台上。
傍晚的太阳没那么刺眼了,阳光温柔的洒在小月亮的脸上、身上,她沉稳的睡着,发出均匀的呼吸,脸上泛出祥和的柔光。拾忆静静的看着,心里有个地方似乎被打开了。
早上刚起床,尹浩就带着小月亮又去了医院。回来的时候一脸的开心,说黄疸值下降,不用住院了。
拾忆悬着的一颗心也跟着落了下来,她把小月亮又放在了阳台上。
中午一点多,婆婆还在厨房忙活,拾忆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没办法,她硬着头皮问了声,婆婆却有些不高兴,说一直忙活呢。
三伏天里,空调一直开着也阻挡不住拾忆满身、满脸的汗,她一口气喝了两大碗小米汤,狼吞虎咽的样子,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身上像刚洗过澡,额头的汗也一溜儿往下滴,怎么擦也擦不完。婆婆炖的排骨,碗里盛了四五块,几分钟的功夫,她就吃了个精光。
不知道为什么,她现在每天都饿得要死,好像永远都吃不饱,还特想吃肉。可婆婆每次都说她不爱吃肉,净做些丝瓜汤、小米汤、鲫鱼汤,大概听人说丝瓜通奶。
之前她不爱吃肉,更别提鲫鱼汤里的肉,现在她却吃得津津有味,只剩下一根长长的鱼刺。
尹浩家的亲戚来看孩子,拾忆听见婆婆一遍遍的跟人说“奶不够吃,得喝奶粉”,心里既生气又难受。
奶不够,相信没人比她更着急。为了能把月子的最大功能发挥出来,她自己找中医开了十几副中药,憋着气喝了一碗又一碗苦药汤,奶水却始终没见涨。
这种失败,好像比职场上的失意更加让人接受不了。
而且,心里开始有种深深的自责和愧疚,觉得对不起眼前这个纯净的小人儿。
几次三番之后,她终于找机会怼了婆婆,没想到人家来了一句“嗯,别看我瘦,那时候奶可多了。”
气得拾忆坐在卧室里闷不做声,把剩下的中药都扔到了一边。晚上的时候,又皱着眉头拿出来,放在锅里继续熬。
不到半个月,拾忆的生物钟发生了天翻复地的变化。
晚上,只要小月亮一哭,她就醒了,挣扎着爬起来喂奶,折腾一个多小时,小月亮慢慢睡着了,她却清醒了。
好不容易等到再次犯困,小月亮也该醒了。
白天倒是可以补觉,小月亮睡着的时候,她可以跟着睡,但偏偏事与愿违,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总也睡不着。
从小对什么事都不操心的她,没想到也会“失眠”,和妈妈一样,是个“心事重”的人。
这一点,她打死也不敢相信。
虽然卧室的空调,从回家那天一直开着,但潮湿又闷热的酷暑天气,对一个产妇来说,简直是噩梦。
不管在哪,不管什么时候,拾忆都能清晰的闻见从头顶发出的阵阵“馊味”,还有满身的痱子。
这两天因为开窗通风,她不知不觉的把空调温度调高了,结果不仅小月亮起了一身痱子,她肚皮上也红彤彤一片,全是小红点。
距离生产那天已经半个月了,她决定洗个澡。
婆婆坐在小月亮旁边,抬头盯着她的一举一动。
关上窗户,拾忆调好水温,痛快的洗了个热水澡。
放了三遍洗头膏,头上的馊味却挥之不去,怎么也冲不掉。无奈之下,她擦了头发出来,喝了一碗热热的红糖水,刚换的睡衣立马又湿透了。
回到卧室,她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清爽,半个多月来的油腻、污浊一扫而光。
没过多久,她忽然觉得屋子里很冷,空调的温度明明不低,手脚却沁出丝丝寒意。
拿起床头的被子盖上,身上却愈发冷起来,手脚、膝盖、胳膊、腰……所有的骨头都往外泛出阵阵寒意,她摸了摸自己的手,并不凉,但身体却开始不自觉的打颤。
突然,她心里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赶紧支撑着翻出体温计,果然发烧了。
之前听妈妈说过,月子里有受凉死掉的人。
想到这,她赶紧给尹浩打电话,让他回来一趟。
婆婆似乎也觉出了不妥,仓皇的跑过来,盯着她的脸,惊讶的叫道:“你嘴成紫的了!”
拾忆没空回应她吃惊的表情,只催着让她出去拿药,婆婆却说还是找他们来家里给看看。接着,拿出手机在客厅里转悠了半天,才给同小区的一个亲戚打了电话,让她帮忙去叫医生。
等了十几分钟,一个女医生来了,只站在门口往里望了望,就回去开药了。
尹浩回来了,拿着刚从女医生那开的药,拾忆也顾不上身体的寒颤,连药带热水咕咚咕咚全咽了下去。
约摸半个小时,她的烧退了,心里也不像刚才那样冷了。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身上的骨头也不难受了,恢复到之前的样子。
经历过这一番波折,拾忆再也不敢在月子里洗澡了。
一直到办完满月酒,回了娘家。
她发现自己平白无故的添了很多“毛病”:口渴,饥饿,大腿疼。
妈妈似乎知道她吃的不好,每顿饭都炒上满满一桌子菜。虽然不是大鱼大肉,但她吃的超级香。从小吃饭都是细嚼慢咽的她,狼吞虎咽的样子,引得嫂子和两个侄女在一旁哈哈大笑。
所有人都吃完了,她还在座位上狼吞虎咽。她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很难看,很像“一头猪”,但就是很饿,饥肠辘辘的感觉吞噬着她,让她不得不拼命一般的往嘴里塞东西。
还有口渴,每天不管喝多少水,总觉得渴,即使刚刚喝完水。
妈妈担忧的看着她,踌躇道:“还能是月子病啊?这么快就落下毛病啦?”,最终还是带她去看了一个本地的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