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给你可行性报告 ...
-
三个坐车去了趟风头镇,这个小镇真的是小,只有一条街,而且街长也不出1公里。店铺不多,商店不多,饭店不多,冷冷清清的没见几个行人,唯一热闹的就是北风呼呼,吹得人双眼迷离,头发凌乱,衣服紧绷,高领有那么高就拉那么高,就为了挡着北风别它从脖子灌进去。三个傻子壮的年轻人,仗着自己年轻血气方刚,穿着冬装运动服,里面也只穿了一件毛衣,以为能顶得住风寒,谁知道,来到这里被风吹得瑟瑟发抖。为了避风,不得不找一间饭店避一避,随便点两个菜,全都带辣椒的。
“老板,你们的菜怎么全都放辣椒?”
蒸鱼放辣椒干,炒肉也放辣椒干,就连炒白菜也放辣椒干。
“哦,对不起,我们习惯了放辣椒,这里风的大,吃辣椒能驱寒。你们没有事先说,真不好意思!””
钟喜以为老板会帮他们换成没辣椒的,但看老板却没有要换的意思,他们也不强求。感觉他们放辣椒就像四川人放辣椒一样,成为了习惯性动作。还好,不是麻辣。不过吃了两口有辣味的菜,不一会儿就辣出了汗来。
“老板,这里一年四季都这么大风吗?”
钟喜问。
“北风天就很大风。”
“夏天就不大风?”
钟喜又问道。
“夏天吹南风,风不大。”
“哦。老板,你们这里怎么这么少人呢?静悄悄的。”
“一改革开放,大家都往外去打工了,有个村2000多人,现在只剩两三个小孩在家读书。”
“流失这么大!怪不得有不少老板回到农村承包山地养牛。老板,你们这里的风年年都这么大啊?”
“一向都是这样。改变不了。北面有两座大山,形成了一扇天然的门,山风就从那扇门直吹过来,像过堂风似的。”
“你们这里的风这么大,就没有人来建风力发电吗? ”
“没人来投资呀。”
“从来没有过?”
“没有啊。”
这么好的资源没被发现,真遗憾!是什么原因?是不是把机会留给我呀?
“这里的特产是什么?”
钟喜问张宏伟。
“听说这里的豆腐乳很好吃。”
“那我们就买些回去尝尝。”
“都带辣椒的,你不怕?”
张春花问。
“豆腐乳是调味品,又不是当菜吃,辣就少放一点。”
这是钟喜38岁中年人说话应有的语气。
回到化县,钟喜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写建风力发电机组的可行性报告,然后发了传真给唐玉华,唐玉华看了之后,马上打电话给钟喜。
“你去考察过了?”
“是的,上个星期我们几个专门去体验了一下,还有周围的环境也进行了考察,觉得还可以,那里都是以山地为主,不占耕地,也不占农田。树也不多,有也是一些灌木丛,没有高大的树,更没有成片密密的树林。”
钟喜把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向唐玉华说了个大概。
“风力有多大?”
“平时都是三四级风,大的时候五六级。”
“村与村之间的距离怎样?”
“挺疏的,我们坐车一路上都没看到村庄。要不你亲自来看看,带上测风仪。”
“我要去的时候告诉你。”
“要来就趁现在吹北风的时候来,吹南风的时候风力要小很多。”
一个星期之后,唐玉华不声不响地就去了化县。不是为了给钟喜一个惊喜,恰恰相反,她是不想影响钟喜。钟喜的可行性报告写得那么具有可行性,想到有些商机是要及时把握的,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一个星期六去实地看看,当钟喜接到电话时又惊喜又意外,如果不是碍着张春生这个身体,钟喜都想跑过去拥抱唐玉华。面对气喘吁吁跑过来的钟喜,唐玉华感觉自己面前的这个张春生真的是个孩子,她不由得露出了一种慈母般的笑,摸摸他的头说:
“还真是个孩子。”
一张稚嫩充满青春活力的面孔,虽然比以前有血色多了,也有朝气多了,但还是掩饰不住那青春富有朝气的神情。拥有钟喜的灵魂又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被别人认为是稚嫩的一个小伙子?唐玉华心里这样对自己说。不过她还是露出了一个欣喜的微笑。
“我是钟喜!别把我当孩子看。”
钟喜带有点咆哮般的愤怒说。
“你的外表就是给别人一种这样的印象。就是一个18岁的小男生。”
唐玉华微笑着说。
“别人这么说,你也这么说!”
钟喜气恼地说。
“别人的眼睛能看到的,我的眼睛也能看到,我又没有透视。”
唐玉华嗲怪一句。
“好啦,别折磨我了!今天晚上去凤头镇是不可能的,有什么打算?”
“美食节应该已经过去了吧?带我出去转转,看看这里有什么特色小吃,我可是特别留着肚子没吃饭的。”
唐玉华用一种小女生的口气说。
“那就去吧,这里的特色小吃,我可以着重向你介绍三个。”
钟喜一本正经地说。
“第一个是……”
唐玉华拉长语音等着钟喜回答,一副调皮搞怪的神情。
和保镖小解三个人一起走在街上,来到一个卖糍的小门面,门上写着“光光糍档”。小门面很小,里面还是放了两张桌子,门前有五六个人在排队。
“圆圆的像月亮那样形状的糍粑叫灯盏糍。”
钟喜介绍到。
“为什么叫灯盏糍?”
轮到唐玉华像好奇的小女生问。
“老板手里拿着炸糍粑的那个工具,像不像以前点灯的灯盏?”
底盘是圆圆的,竖起的几毫米边沿,还有一条长长的竖起来拿手的柄,在末端却折了个小弯弯,是有点像以前的油灯。
“因为像灯盏,所以就叫灯盏糍。灯盏糍根据放料的不同又可以分牛肉糍、猪肉糍、鱼糍、南瓜糍、茄子辣椒糍……”
“那黄黄的圆柱形的又叫什么?”
“这个叫萝卜墩。因为样子像石墩,里面的馅是白萝卜,这里的人爱吃辣椒,里面有辣椒粉,如果你不怕辣,可以买来馋馋。”
“只要辣不死人就馋馋。”
一副不尝鲜就不罢休的样子。钟喜点了牛肉糍、鱼糍、萝卜墩,叫唐玉华和保镖小解进里面的桌子坐着等。当钟喜把这些糍粑端在他们面前的时候,唐玉华故意做出一副急不可待的样子。
“怎么吃?”
唐玉华问。
“用手拿着就吃了。”
钟喜用手拿着糍粑就往嘴里塞,唐玉华也跟着这么吃。
“嗯。挺好吃的,外面是脆脆的,里面是软软的,牛肉煮得也不老,味道挺好,就是有点辣。”
唐玉华吃了两口牛肉糍说。
“慢慢品,还有鱼糍,看是不是一个味。吃鱼糍小心鱼刺。”
钟喜提醒到。唐玉华吃完牛肉糍,喝了一口水,拿起鱼糍来吃。
“哎,鱼糍也很好吃。滑滑嫩嫩的,也够味。”
“慢慢吃,还有萝卜墩。”
钟喜笑着说。
“萝卜墩甜甜辣辣的。各有味道。”
“饱了吗?”
钟喜看唐玉华一副意犹未尽的神情。
“哎,我还想吃嘞。”
“还是吃吃这个吧。”
钟喜买了一些酸菜,有黄瓜、白萝卜、小沙梨。
“有什么特点?”
“你尝尝再说。”
唐玉华拿起一条黄瓜来吃,感觉酸酸的。
“那不就是酸菜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唐玉华不解地问。
“这里的酸菜可不是用醋腌的。”
“不用醋腌,那用什么?”
唐玉华好奇地问。
“不告诉你,这是这里的独特秘方。”
“好呀,卖起关子来了。”
钟喜抿着嘴笑,唐玉华被他逗笑。
“说!不说小心拳头伺候。”
走在街上,唐玉华一边走一边说。钟喜听着唐玉华一副刁蛮公主的霸道语气。
“好了告诉你。说起来也很简单。这里的人做酸菜不用醋,如果天热做酸菜最好,因为夏天气温高酸得快。用中午的水,因为中午的水没有雾水,最好是井水或泉水,它们没有漂白粉;然后风干的白萝卜、豆角等你想腌的菜放进去有水槽的缸,因为有水槽的缸周围要放水,可以防止进空气和漏气,再放些红糖和少许冰糖,最后用盖子盖着。如果夏天的话三四天就会酸了,但要经常揭盖,让它通风透气,不然就不酸。这里的人一般吃了油炸糍都会吃一两片酸菜,解油腻,也解热气。”
钟喜向唐玉华介绍自己所知道的。
“你是张春生吧?了解得这么透!”
唐玉华怀疑起钟喜来。
“你就不觉得这里几乎每条街都有这些糍档?你都好奇了,我不会好奇问这里的人?”
唐玉华觉得钟喜说的有理,被反问得也没话可说。
第二天,唐玉华和钟喜去到凤头镇,一下车唐玉华就打了个哆嗦。
“衣服穿得少了吧?”
钟喜关切地问。
“不少了,是羽绒长褂,里面也是羽绒衣。只是没想到这么大风。”
这回唐玉华可真领教了这里的大风,昨晚在化县已经领教了这里的风,可比起凤头镇的风,那可是小儿科。
唐玉华忙把帽子盖上,戴上墨镜,好在听取了钟喜的劝告,围了围巾,就连年轻力壮的保镖小解也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是很好的资源吧。”
钟喜拿出测风仪测了测,然后拿给唐玉华看。
“12米每秒。”
“是6级风。常年都这样?”
唐玉华问钟喜。
“入秋后吹北风就大,听说北面左右两座大山形成了一扇天然山门造成的。”
钟喜大声地冲着唐玉华说。
“外面风太大,还是上车吧。”
钟喜建议到。唐玉华听了,就钻进车里去,其他人也跟着进车。
“还有什么要看的?”
钟喜问唐玉华。所见的跟钟喜所说的都一样。
“你想什么时候投资?”
唐玉华问钟喜。
“有多少现金流?”
“20亿。”
“能拿出两个亿出来投资吗?”
钟喜问唐玉华。
“可以。”
“你说是先找合作伙伴,还是先跟当地政府沟通?”
钟喜征求唐玉华的意见。
“先找合作伙伴吧,技术方面有把握了,再跟当地政府沟通。只要我们这边能做到快战快决,我相信当地政府也会给我们优惠的。”
这回轮到唐玉华有高瞻远瞩的魄力了。
“当地政府对于有人来投资,求之不得,这里的企业几乎都是死火的。也没有特别大的工厂,小工厂也办不久。听说来这里投资的企业都优惠五年免税。”
“哦,那可真是个利好。成了的话,以张春生的名义给10%的股份。”
其实的唐玉华说话掷地有声。
“也给张宏伟和张春花各1%的股权吧。是他们告诉我的这个消息,带我来实地查看。”
“到时我尽量说服合作伙伴。”
“谢谢。”
听到这个谢谢,唐玉华又有一种生分感。
“铁粉厂开始供货了吗?”
钟喜问唐玉华。
“下个月开始供。”
唐玉华的语气明显冷漠了几分,有点带礼节性地回答。
“我有个建议。”
“什么建议?”
钟喜明显感觉到唐玉华有爱搭不搭的意味。
“铁粉厂的铁粉含有铬和镍,炼铁的时候把它们提取出来,这是很好的炼不锈钢原料。叫技术科的人抓紧时间把不锈钢试炼出来。现在市场上的不锈钢质量不过关,不少生锈的。我们要快速地炼成优质的不绣钢,首先用在生活用品上,然后就尽量把不锈钢往高铁方面靠拢。中国的高铁正在蓬勃发展,需要量也不断在扩大;还有地铁,也将成为各个大城市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这两大领域都将需要大量的优质不锈钢。做好了,我们要面对的世界将会是海阔天空。”
钟喜的高瞻远瞩魅力又再一次展现出来,唐玉华感觉坐在自己旁边的,不是张春生而是钟喜。唐玉华听了没作声,但心里感觉到很欣喜,脸上不由露出喜悦的神情,却说不出。心里一切对钟喜说:强壮起来吧,让我爱上张春生!
回到化县后,他们去看了铁粉厂,跟杨厂长打了声招呼,吃过午饭后唐玉华就回华钢了。